曲德軍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體育在初中教育中占據的地位逐漸突出。體育不但可以強健人的體魄,更會鍛煉人的思想品格,培養(yǎng)堅韌不拔的品質。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的年齡大多都處于12-15歲,正是塑造品德的關鍵階段。傳統(tǒng)體育教學更注重“應試”,以中考體育為例,考800米,就練800米;考跳遠,就練跳遠;考鉛球,就拼命練鉛球。連“體育”這樣一項富有互動性和趣味性的科目也落入了“提高成績”的魔掌中,失去了體育教育的初心。本文就目前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出發(fā),為初中體育有效教學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策略
在當前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大浪潮下,教師開始越來越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其中過分要求學生成績的做法和觀念做出了一定改變。但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強烈影響,在體育教學中還是有一定不足。教師應在保證學生專業(yè)成績的前提下,思考如何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顯著提高。奧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強”,而現(xiàn)如今大部分學生和教師只做到了成績的“更高”和“更快”,而“更強”則被人們忽略了?!皬姟本筒辉偈侵竼畏矫娴暮贸煽儯菍W生核心素養(yǎng)和體育成績的綜合。如果一名學生空有好成績,核心素養(yǎng)則是一具空殼子,那么他就不能稱為“強”。教師應在體育教學中注意將核心素養(yǎng)和體育成績相融合,爭取讓“體育”這門科目回歸初心,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1.目前初中體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目前,我國初中體育教學還是存在明顯的不足,其一就是教學觀念轉變不及時。雖然課程改革方興未艾,但還是有部分教師對素質教育的認識不夠深刻,做出的改變只是流于表面。其二是教學內容太注重成績,在體育課上把興趣拋擲一旁,拼命練習只為提高某一項的成績。其三是課程設置存在問題,應把除考試之外的體育內容也納入課堂,讓學生充分體會體育運動的樂趣。教師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上三個問題并做出相應改良,把學生在體育課上從“成績”的泥潭里拽出,奔向“素質教育”的美好天地。
2.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策略探究
2.1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
在目前環(huán)境下,教師想要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就要改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內容。在以前,體育課程是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的,上課鈴響,學生列隊,教師或體委點人數(shù),然后教師開始講授本節(jié)課的內容要點,親身示范。示范完成后讓學生開始做熱身運動并學習本課內容,最后教師說明注意事項,讓學生統(tǒng)一做一遍。最后就自由活動,原地解散。這樣的流程簡直閉著眼也能想出來,學生也就沒有對體育課抱有太大的興趣,最多只能算是繁重學習之余的放松時間,并沒有真正投入。此種體系下的體育教學有效性基本趨于零。對此,教師要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并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內容,引導學生強健身體,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例如體育課堂上,教師可以展開排球或籃球的教學。在教授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找?guī)锥纬霾实谋荣惼尾⒔M織學生觀看。例如里約奧運上中國女排的比賽和NBA球員的全明星賽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籃球和排球的興趣。觀看視頻完成后,教師一定要注意全體同學是否對這兩項運動都懷有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舉手表決,喜歡籃球的舉左手,喜歡排球的舉右手,如果兩項運動都喜歡,就舉雙手。如果有沒有舉手的學生,教師也不要強迫他們,人的興趣是自由的,教師要尊重學生。在籃球排球的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先講授理論知識以免學生胡亂投球傷到自己和他人。在理論知識講授完成后,就可以讓學生試著練習了。教師只有觀念轉變了,才能在課堂上做更多的創(chuàng)新。
2.2成績與興趣融合
無論學生還是教師,對成績都是很看重的,這是在目前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無法改變的一點。而教師就要讓學生的學習和興趣相結合。在游戲中提高成績,發(fā)掘樂趣。
例如中考體育項目中的800米跑,耐力跑是一項很考驗人意志力的運動,尤其是道路后半程實在是非常辛苦。所以教師要注意在讓學生練習耐力跑時把興趣結合起來,要循序漸進,訓練量逐步增加。舉個例子,在學生剛剛接觸800米項目時,要一次跑完對學生來說不可謂不艱巨,教師可以采取游戲的方式,按部就班的讓學生攻克800米大山。教師可以讓全班同學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先隨意指定一個學生,被指到的學生先跑100米,然后圍著其他同學組成的圓形走一遍,再隨機指定一位同學,被指定的同學再跑100米,以此類推,一個班的全部學生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里跑完是綽綽有余的。然后接下來的體育課教師可以將跑步長度增加到被指定的同學跑200米、300米、400米,直至學生可以承受到800米。這樣一來,游戲不僅富有趣味性,還增加了一份緊張感。在這里教師要注意,在游戲的前期,也就是100-300米,多數(shù)同學是可以跑完全程的,在這之后,400-800米,就顯得有些吃力了。游戲進行到這個階段,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一場拼搏,而“游戲”延續(xù)的方式也可以適當做出改變。教師可以一開始指定兩個人或三個人一起跑,接下來自然也是三兩成對。因為這個階段米數(shù)相應增加,學生們的體力也會顯著下降,所以齊心協(xié)力顯然要比孤軍奮戰(zhàn)更鼓舞人心。教師也可以發(fā)動其他學生為正在跑步的同學加油助威,相信通過這個游戲,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們的體育精神,培養(yǎng)其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
2.3合理設置課程
這一部分對于前文的轉變教師觀念和提高學生興趣這兩個重點來說就略微顯得無關緊要了,因為本部分基本上是對前兩部分的延伸和拓展,所以篇幅較小。合理設置課程,何為“合理”?有人說,應“學習為主,興趣為輔”,不是沒有道理的;還有的人說:“應該學習和興趣同時兼顧”,也有借鑒之處。筆者認為,合理設置課程就是每個階段都設置恰當?shù)恼n程。初一,剛剛由小學升上來,學生身體還處于幼年期,普遍不強健,教師就可以設置一些基本的熱身運動,例如體操等,在初一下學期,可以設置短跑項目來鍛煉學生的爆發(fā)力;初二,短跑升為長跑,磨練學生的耐力,并加入一些游戲,在這時還是游戲為多;初三,就要做到成績和興趣并重。如此一來,方不失體育教育的本心。
結束語:
體育教育對人的一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作為初中體育老師,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是亟待完成的目標。教師要通過初中體育的有效教學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馬曉云.體育核心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xiàn)[J].中學課程資源.2019(6).
[2]武紹紅.淺談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的是神[J].學周刊,2015(15):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