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代褚體書學接受研究探略

      2022-05-21 11:41:27丁少帥
      今古文創(chuàng) 2022年19期
      關鍵詞:褚遂良董其昌

      【摘要】 明人認為褚遂良書法與其人品高潔有莫大聯(lián)系。揭汯曾說:“褚書清勁峻嶷。平生大節(jié)。盡已見筆墨之間。古謂書類其人,信哉!”張岱《夜航船》中言:“書法擅絕技者,每因品重,非其人只貽玷耳。故曹操書法雖美而不傳,褚仆射、顏魯公、柳少師則家藏寸紙,珍若尺璧,不專以字重也。”唐人稱其為“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泵总涝u之“九奏萬舞,鶴鷺充庭,鏘玉鳴瑣,窈窕合度?!闭沁@種直白承接于二王門下風格書法成為褚氏一生集大成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但這種婀娜之柔美與剛正不阿、率直鯁亮性格不甚搭配,導致褚體在明代書學接受中頗為顯微。

      【關鍵詞】 褚遂良;書學接受;趙宧光; 董其昌;歐虞

      【中圖分類號】G25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19-009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9.030

      明朝學者對于褚遂良態(tài)度可歸納為八字:因人而異、總體勢微。馬宗霍《書林藻鑒》對“褚遂良”一條共收錄35條匯評,明朝評論者共12條,占總比例34.2%??梢娒鞔邱宜炝荚u價較為集中的一個朝代。有類似于包世臣《藝舟雙楫》“河南如孔雀皈佛,花散金屏”這樣比擬手法的“褚遂良書,善擇紙筆而意有余。如高祖得張良,世祖得鄧禹,皆謀議帷幄,決勝千里。”[1]也有蕭常庚、文貴等人的論書詩,還有“唐褚遂良貶潭州都督,行部至道,洗筆池上。后人為立祠,宗邑令榜曰:‘唐大都督褚公洗筆池?!檀局?,邑令趙必穆于池中得斷碑,上刻褚公《湘潭偶題》……”[2]類似舊聞典故。

      趙宧光是明代著名書法家,創(chuàng)作有草篆書體。他多次在書論中談到唐人書法,如:

      真書雖各有所取,總之一門……虞得其正鋒,歐得其結構,智永得其圓而體俗,孟頫得其活而骨柔,仲溫學而未成,伯幾成而未至,一皆病多于藥,勿中其毒。

      學右軍,以大令、智永、孫過庭、虞世南、趙孟頫、鮮于(伯)機、宋仲溫、文徵仲諸人為學徒,以及顏真卿臨《東方朔像贊》而參究之。學大令,以虞世南、王履吉、黃淳甫為學徒而參究之。學率更,以小歐陽及蜀本《石經》之似歐諸家而參究之。

      晉人法度,不露圭角,無處揣模,直以韻勝。唐人法度,歷歷可數(shù),顏有顏法,歐有歐法,虞有虞法。虞實近古而反拘,歐似習俗而入妙,顏則全用后世法矣。其他隨人指縱,不足道也。[3]

      可以清楚看到趙宧光在描述過程中忽略掉了褚遂良,趙氏明顯不是“外行”,不會不知曉褚體。筆者猜測或許是趙氏本人并未親眼見到褚氏墨跡,古代通訊不發(fā)達情況下,沒有今天這種隨時可以看到眾多佳拓、真跡的條件,一生未見倒也實屬正常。有些名跡世代累藏,如王世貞記《唐文皇哀冊文》:“得之吳江史氏家蓋九百年而紙素完好,墨色燦然刺眼,真神物也?!币虺H穗y以得見,遂或抱憾,或是見到偽造本。類似孫鑛《書畫跋跋》中題“褚河南孟法師碑”條中寫道:“此乃褚最有名碑,恨余未見?!盵4]再者如李日華《味水軒日記》載:“客持褚登善《陰符經》行書(陰符經傳有行草書、大字、小字三版。今以大字者最為著名,實際上此處所指是行草版本)墨跡來玩……非真品也。有三跋……”不過此解釋只能存為一說,細析下多少有些站不住腳,前文說過明代是褚體評價的高峰期,側面能夠展現(xiàn)出褚體書跡應不難得見。即使不是佳拓,見到劣本《雁塔圣教序》碑帖乃至偽作墨跡(托名作偽以獲得利益)應該不屬難事。

      關于《圣教序》偽劣本記載,明人王世貞曾書跋:“余舊藏褚登善《圣教序記》,婉媚遒逸,波拂如鐵線,蓋善本也。后陜省致一紙,輕弱不足言。或以為翻刻,或以為有二本。第俱有可疑者舊藏本稱龍朔三年建……蓋未嘗生及龍朔也。陜省本則云永徽四年中書令臣褚遂良書……疑皆后人附益之耳?!敝跏纤囟?,皆有可能為后人再刻,只是緣于刻工等技術上的差異,導致拓本有所深淺、技法不一。此外王氏有考二本落款,一者為龍朔三年,但褚氏沒有活到龍朔年間。一者官職和其授予時間與史對應不上。總之都不太可能是原碑拓本,有可能是后人好事者再刻時加上。明人謝肇淛《五雜俎》說:“又一友人所見褚遂良《黃庭經》,紙是砑光,下筆皆偏鋒,結構疏密不齊,與今帖刻全不類。大抵真跡雖劣,猶勝墨跡之佳者?!壁w宧光未寫“褚體”的原因,或許是本人不喜歡褚體書法。

      明代書論中還有許多類似趙宧光者,出于各種原因對褚氏緘口不言,明顯與褚遂良本人書法水平不相匹配。書法評論者在歌頌褚的書藝中,“因人而異”現(xiàn)象較為明顯?!翱傮w勢微”則是另一個較大趨勢。在談“宋四家”的時候,總是喜歡按照技法水平進行排序,大多根據(jù)自己喜好,不僅是依據(jù)年齡長幼順序。如果繼承這種思想來看“初唐四家”就會發(fā)現(xiàn),除了薛稷毫無例外會排在最后外。明朝書法評論過程中大多也是歐虞并論,褚隨其后。比如曾對褚氏評有“評書者謂河南如瑤臺嬋娟,不勝羅綺”的王世貞。也在《藝苑卮言》中說:“自歐、虞、顏、柳、旭、素以至蘇、黃、米、蔡,各用古法損益,自成一家。”亦未曾提到褚遂良,我們不能認為王氏對褚氏不器重,相較于歐虞來講,則被提到的次數(shù)沒有那么多。

      然而不能忽略兩點:其一,歐虞在風格上比較接近,一般用于并稱,與“鍾王”類似,如曾棨在《西墅集》云:“近時學者徒見其已然之跡,臨鍾、王者曰:‘我?guī)煏x’;臨歐、虞者曰:‘我?guī)熖?。’”褚氏比起前兩者的?yōu)勢在于后期風格上“變法”。這也導致褚遂良失去與“歐虞褚”并列的機會。其二,褚遂良師法于歐虞。褚氏曾少學虞世南書,吳云峰《褚遂良書法師承及其楷書碑刻風格來源考辨》一文認為:“張懷瓘《書斷》所述褚遂良‘少服膺虞監(jiān)’并非無稽之談,至少褚遂良十八歲前師承虞世南從時間上看盡在情理之中?!彪m未見褚氏直接師承于歐陽門下,但據(jù)《舊唐書》記載。歐陽詢曾十分看重褚遂良,或褚為歐陽氏私淑弟子。明人胡儼云:“河南博雅通識,工隸楷。初師虞永興,晚得右軍法。正書遒勁,直班歐虞?!边@或許亦是當時書學語境中忽略掉褚遂良地位的原因。這不可認為褚體書法不能與歐虞相比擬,恰恰相反,當時有學者業(yè)已談及褚遂良的書學地位。并且大膽地講:“褚法出入鍾王,古雅絕俗。風流綽約,歐虞謝之。”即認為褚遂良的歷史地位應該加以重視,作為明代時期的書家,有如此觀念,實屬不易。褚體比擬于兩家,實則毫不遜色。

      還有更為直接地表現(xiàn)便是歐、虞書法在元代的復興。之所以未與前面的兩處并列提出,在于前者是三者未并論的根由。后者則更為直接反映了為何褚體書法在明代總體上不如歐虞兩家。作為籠罩于元代復古思潮下的書學取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對魏晉無限崇拜,和對直接師承于魏晉的唐人的模擬學習,據(jù)元代文獻記載,元人對唐人的臨摹、取法的書家數(shù)量是要遠超宋人之上的。或許這跟宋人對“尚意”的尊崇和對“尚法”的排斥有關。但元人似乎也并非是本著“唐人皆取之”這樣寧濫勿缺心態(tài)進行的,而是呈現(xiàn)出了前期崇尚顏真卿、中后期崇尚歐虞的特殊演變歷程。這種由前朝流傳下來的書法風氣也是導致褚體不及歐虞的重要因素。元人不崇尚與二王書法更為類似的“褚體”,大概是褚、顏兩體是完全相反書法風格,士大夫長期對顏體推崇導致褚體的式微。因為書體崇尚(即審美)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到特別大的轉變。加上蒙古統(tǒng)治時期,以崇尚武力、雄強為本。褚體也不迎合于當時統(tǒng)治者的口味。元代的書學思想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明代的書學發(fā)展。清人何焯曾在《義門題跋》中提出了一新看法:“褚公此碑(指《雁塔圣教序》)參合南北,兼有篆隸。然頗傷于雜欲,趁俗媚反乖自然。于鍾王之外橫騖別驅(指縱情奔放,清人惲敬曾有‘橫驅別騖,力脫前人之所為’之語。)要之書家正派必在永興,渤海乃其亞匹……河南源遠未分,莊周之倫歟?!币簿褪钦f,“趁俗媚反乖自然”是書家正派放棄褚遂良而選擇歐虞的重要原因。

      其他清代學者也有類似之表述,如翁方綱在《復初齋文集》中講:“又歐虞論云:虞,晉楷也。歐褚,唐楷也。然虞伯施唐人,則其楷亦唐楷也。綜論唐楷,則必以歐陽為圭臬乎。吾故曰虞褚二家合而為一歐陽也。然則歐勝虞乎?非也……則顏得于褚,褚得于虞也。歐則與虞并得于右軍。尚不若褚之為虞所掩也,況顏乎?然至于褚而其脈猶近,至于顏則遠矣?!盵5]中間翁氏曾據(jù)“然則歐勝虞乎?非也”這一說法展開講論,詳細比較三者書跡特點。并針對上面所言的“價重衣冠,名高內外,澆漓后學,而得無罪”進行辯駁,認為對褚的評價中,“淳古”與“目之澆漓”兩詞相互矛盾,并進一步說明其書風特點乃褚氏個人之“老境”,“非可以概唐楷也”。遂“專以繩褚則不可”。足證在明清書家心中仍以歐虞為主,歐則又略勝虞,至于褚遂良則少有專尚之家,難以改變褚氏地位。

      并不是講褚體在明代完全無人涉獵。明李樂曾在《見聞雜記》中提到“今天下諸事慕古……字宗王羲之、褚遂良。畫求趙子昂、黃大癡?!盵6]明代確實有書宗褚遂良情況出現(xiàn),可是到了現(xiàn)實的書學應用的過程中,褚遂良與王氏地位則宛若天地之別。可以說尚未發(fā)現(xiàn)專門提倡褚學,而不及歐虞者。故而,這則資料無法推翻“有史可錄的上層書法鑒賞家”傳統(tǒng)看法。實際上在明人的筆記中有不少關于體記載。比如項穆《書法雅言》多次提到褚遂良,且有極高的評價:

      至于褚遂良之遒勁,顏真卿之端厚,柳公權之莊嚴,雖于書法,少容夷俊逸之妙,要皆忠義直亮之人也。

      逸少一出,會通古今……褚遂良得其郁壯之筋,而鮮安閑之度……顏、柳得其莊毅之操,而失之魯獷。[7]

      在明朝末年具有舉足輕重地位董其昌也有論述:“蓋書家妙在能合,神在能離,所欲離者,非歐、虞、褚、薛諸名家伎倆,直欲脫去右軍老子習氣,所以難耳?!贝送舛洳€記載過“臨褚遂良《西升經》,與《淳熙秘閣續(xù)帖》所刻《黃庭經》同一筆法。真跡昔藏新都殷尚書家,余在長安曾于殷參軍見之。永嘉王中舍為吳太學手摹一本,不差毫發(fā),后歸武林洪黃門,黃門以余寫《法華經》,字形相等,遂以贈余……”(《容臺集》亦載相關臨摹情況)。董氏還曾對傳本褚遂良書法加以辨證,導致先前的流傳甚久的說法有所變動。如“天歷本”《摹王羲之蘭亭序卷》,“在明代各種書錄中,原都稱為褚遂良摹。后來鑒賞家又印董其昌跋中有‘似永興(虞世南)所臨’一語,加以楊不棄、陳繼儒輩坐實虞臨而繼為題識張目,到清康熙以來大家都是定為虞世南臨本了?!盵8]從上述所引資料可以看出董其昌對褚遂良應是頗有了解。

      吳門中的許多書家對褚遂良(或傳為褚遂良書的偽書)亦頗有涉獵。[9]在成化十四年,吳寬就題跋過《唐文皇哀冊》。祝允明的外祖父徐有貞的行書取法于褚遂良。據(jù)王世貞記載,祝允明在書法習法的過程中也有臨習褚氏。其云“京兆少師楷法,自元常、二王……(褚)河南……行草則大令、永師、河南……靡不臨寫工絕?!盵10]這也能側面說明雖然祝的外祖父徐有貞取照的是褚遂良行書而非楷體,但也一定對褚體楷書有過練習。兩人都勤學褚體,終成時有名氣之書家。此外還有“昆山俞允文仲蔚小楷絕得褚河南法,而以顏、柳筋骨干之,遇所合作,深可嘉尚。而行筆頗仿河南,稍大則仿黃、米,而傷佻縱?!庇崾弦嘤袑︸宜炝紩ǖ纳羁桃娊猓笪挠兴x錄(俞提到見過米芾題簽的褚本真跡)。文徵明在書法上遍臨唐家,前期學歐,后又參入智永、褚遂良筆意。其小楷在構型上絕類褚體,加上文徵明繼承了趙孟頫的“由唐追晉”的學古觀念,并在吳門前輩的影響下,對宋人有所涉獵,講求“師心自詣,神會意解”[11]又在師承上先后從業(yè)吳寬、李應禎、沈周等輩,此輩臨褚的習慣均對其有所影響??上А段拇t題跋》中未曾專門見到有評價褚書條目,而其在書學過程中也是以歐虞為主,或許這正印證前面結論,況且除俞允文專習褚體外,其他書家都是將褚體作為輔助性學習內容,如《書法雅言》般,都是書家的羅列,并非專習。華亭縣有擅以褚體為書者馬愈,官至刑部主事。惜水平不高,鮮為人知。可見這個時期的褚體在書學之中雖小有傳播,但尚遠未達到風靡之效。

      回到明人李樂所談晚明時風均習逸少及褚河南的文本。這個“書宗”是不是褚體楷書,亦是問題。雖然明代對褚遂良奠定唐代書法的地位和藝術水平造詣的成就并無異議??蓡为毩谐雠c羲之獨列,又言過其實。于是李氏所講“字宗王羲之、褚遂良”,又有統(tǒng)指《蘭亭序》的可能。比如明代傅山《作字示兒孫》一文中談道:“及見胡世安所得秘府十六種第一卷及褚河南臨本,于今野本天淵絕也。”明代關于褚河南臨《蘭亭》記載甚繁,《萬歷野獲編》載:“ 《蘭亭》自殉昭陵后,人間僅留歐、虞、褚、薛四臨本。今虞、褚尚有墨跡,為好事家所藏。以予所見,聲價俱重?!盵12]又明人俞允文《仲蔚先生集》說:“今此本是元章所題,手筆審定真跡,以為褚法之妙,薛、魏、歐、虞不能及,殆及黃絹本也?!币源舜浮短m亭序》并不是沒有可能。但褚本《蘭亭》不存,蘭亭八柱中第二本“褚摹本”,實為米臨本,其行書小字《〈蘭亭〉褚臨本題詩》屬自作自題,不過明人愿意稱其為褚本,已成為代指性詞匯。徐無聞先生《褚遂良書法試論》中說:“蘭亭八柱第二本、梁章鉅本、陳鑒本、王世貞本四種都稱為褚摹;稱虞世南摹的張金界奴本,在《秋碧堂帖》中也稱褚摹,稱為馮承素本的,清人也往往以為是褚摹?!边@又并不是說指其代褚氏楷書是不正確說法,尤其是在明末這樣一個“尚異求艷”時代風氣下,書法走向崇尚褚遂良“柔媚華麗”的風格之間完全有可能。所以在明人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似乎又能找到晚明學褚的例證,其云“ (晚明時書風)又以虞、褚、歐陽楷體為宗”。此之明確有談“楷體”,則可知明人楷體取法中誠然以“褚體”為宗,但歐、虞、褚三體中,褚較前兩者風格取法差異均較明顯。說明在明代宗法過程中,歐虞并列,褚體次之,不過提到褚時仍然以歐虞為主,可見此時仍以褚體補足歐虞之不足,絕非專擅。在以“崇奢”為基調的社會風氣影響下,褚體地位有所上升,可仍以歐虞為基調??傊?,晚明在“流媚”時風的影響下確實在一段時間內興起過褚體,但并未有書家專以褚體為尚,即便對褚體有所取舍者,也多是結合歐虞二者,因此褚體的式微是相較于歐虞二者十分明顯。

      明人對褚遂良接受,亦可從收錄情況得以管窺。如安世鳳《墨林快事》錄褚帖有六,其考《唐語林》定《文皇哀冊》為褚遂良書,認為不完全可信。云:“《哀冊》褚固宜有書,乃字法太稚而冶,雖河南降格而為之,亦不至是,后人臨仿不可知,要不可據(jù)以為登善之正果也?!闭\有見識,可見對褚書頗為精熟。據(jù)楊亞博《褚遂良書法作品考辨及其書風探析》統(tǒng)計,明收錄褚遂良書作較多的還有:陳繼儒《陳眉公集》一帖、《妮古錄》六帖,董其昌《容臺集》十四帖、《畫禪室隨筆》八帖,豐坊《書訣》十八帖,高濂《遵生八箋》十一帖,李日華《味水軒日記》三帖,屠隆《考槃余事》十二帖,汪珂玉《珊瑚網》三十二帖,文震亨《長物志》九帖,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十六帖,張丑《清河書畫舫》十八帖,郁逢慶《書畫題跋記》十帖等。知明人亦有收藏,并無缺礙。

      參考文獻:

      [1]崔爾平.歷代書法論文選續(xù)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42.

      [2]華人德,朱琴.歷代筆記書論續(xù)編[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153.

      [3]華人德.歷代筆記書論匯編[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269-296.

      [4]崔爾平.歷代書法論文選續(xù)編[G].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408.

      [5]梁章鉅.吉安室書錄[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120-121.

      [6]李樂.見聞雜記(卷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80.

      [7]古籍室.歷代書法論文選[G].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4:527-535.

      [8]徐邦達.徐邦達集:古書畫偽訛考辨1[M].北京:故宮出版社,2015:81.

      [9]丁少帥.晚明商業(yè)活動與書法傳播交流影響觀略[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05):34-38.

      [10]孫岳頒,王原祁.佩文齋書畫譜[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291.

      [11]朱圭銘.明代書學研究[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8:73.

      [12]沈德符.萬歷野獲編[M].北京:中華書局,1959:565.

      猜你喜歡
      褚遂良董其昌
      明 董其昌 草書臨十七帖扇面
      中國書法(2023年9期)2023-12-26 18:03:59
      明 董其昌 草書櫽括前赤壁賦冊
      中國書法(2023年9期)2023-12-26 18:03:59
      明 董其昌 草書高都護驄馬行卷
      中國書法(2023年9期)2023-12-26 18:03:59
      明 董其昌 行書輞川詩冊
      中國書法(2023年6期)2023-07-25 13:25:21
      董其昌作品欣賞
      董其昌行書《宋人詞冊》空靈疏淡之美
      丹青少年(2018年5期)2018-10-24 01:34:40
      褚遂良出新樹規(guī)范
      歷史
      國學(2016年9期)2016-09-20 09:25:30
      褚遂良:皇上做錯了事,也照記不誤
      北廣人物(2016年14期)2016-08-03 04:53:56
      褚遂良與褚書
      抚州市| 龙海市| 濉溪县| 霍林郭勒市| 汪清县| 保德县| 临海市| 东港市| 饶阳县| 子洲县| 金寨县| 阜南县| 隆昌县| 吴川市| 五原县| 云安县| 庆云县| 喀什市| 云龙县| 镇赉县| 原平市| 南涧| 德庆县| 拉孜县| 廊坊市| 平塘县| 吉水县| 资源县| 微山县| 安达市| 上蔡县| 柘荣县| 扎兰屯市| 和田县| 南昌市| 闽清县| 青浦区| 石城县| 平湖市| 汉寿县| 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