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茹
【摘要】本文通過讀前預習、讀中提取文本信息、讀后模仿表達,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獲取、利用信息的能力,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和終身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信息整理
如果教師過度偏頗語言知識的灌輸,而忽略培養(yǎng)學生提取和整理關鍵信息的能力,沒有指導學生學會巧用關鍵信息表達文本內容,那么一旦遇到包含大量信息的語篇時,學生就會無所適從。所以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輔導學生掌握正確高效的閱讀的方法和策略。
一、讀前活動,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語言思維并進
在閱讀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通過頭腦風暴、sharp eyes和guessing games等游戲和Free talk等活動,創(chuàng)設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情境,用聯(lián)想的方式活躍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發(fā)散性地從多個角度更深層次地看待問題、思考問題,一同參與活動也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例如,我們在學習(新版)PEP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4 I have a pen pal Read and write(下簡稱“六上U4”)的時候,讓學生根據老師周末活動及經常做的事情來猜測老師的愛好。學生通常對老師的事情都很感興趣,因此會積極地根據教師提供的信息進行思考,聚精會神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再通過詢問學生的愛好,引入club的概念,引導學生思考hobbies、friends和clubs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且根據課題對本課時的閱讀內容進行預測。在本課的導入時,教師以“圖片”和提問開始,促使學生腦海中已經存在的知識和經驗被激活,很快地就能把學生牽引到本課的學習中來。
二、讀中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獲取信息能力
在語篇教學的推進中,我們一般通過任務的設計或問題的設計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考,獨立獲取信息。
(一)第一次閱讀——粗讀語篇,整體感知
其任務或問題的設計要指向整體,要求快速瀏覽語篇,不要停留在某個不熟悉的閱讀障礙上,先對文本有一個整體感知,將有用的關鍵信息提取出來,教師再協(xié)助他們整理思維脈絡,從而幫助學生形成大致的理解。讓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這篇文本的內容是關于什么的,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文本,獲得基本信息(誰在何時何地做了什么事)。
同樣以六上U4為例,第一次閱讀時,設計的問題是(1)Who writes the notices?(2)Do the four people want friends?這兩個問題都不難,但都與文本緊密聯(lián)系,能讓學生通過第一次閱讀就抓住此文本的主要內容。
(二)第二次閱讀——精讀語篇,抓住細節(jié)
其任務或問題的設計要指向局部或者細節(jié),通過抓細節(jié)、找主題句、猜詞義等具體任務和要求進一步地閱讀語篇,從而掌握相應的單詞、句型、結構、主旨、內涵等,也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提取更多的具體信息。教師無需手把手教學,只需一定的示范,讓學生知曉方法,然后給時間他們自主閱讀即可。目的是在閱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養(yǎng)成主動思考習慣。
在學習六上U4的時候,第二次閱讀時,設計的問題是(1)What are their hobbies? (2)Which club are they in?此外,設計了簡單的表格幫助學生提取具體信息,梳理文本內容,理清學生的思路。最后把總表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進行對比。從而引導學生養(yǎng)成有條不紊與懂得類比的思維習慣。
(三)第三次閱讀——再讀語篇,整理信息
教材語篇的編寫都離不開課時話題,教師需要圍繞話題去展開閱讀教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會運用語言能力,在第一次閱讀粗略整理出來的思維導圖中,填補上細節(jié)部分,對信息內容進行補充說明,為綜合運用信息打好地基。
1.建立學習清單
學習清單是教師根據課程要求和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設立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一種支架式任務單。將學習變成像游戲闖關一樣有趣,學生減少了做作業(yè)的心理壓力,自覺、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六上U4的第三次閱讀要求學生通讀全文,根據語篇話題,完成排序任務。
2.設計功能性板書
板書是教師在備課中創(chuàng)造的思維藝術,是學生直觀接收課堂信息的重要渠道,使語篇內容要點更清晰全面,為學生構建了語用輸出的橋梁。六上U4的板書設計利用歸納總結法列出了notice的五要素,話題、內容和語言一目了然。
三、讀后活動,利用關鍵信息,表達文本內容
(一)利用關鍵信息的內容,進行模仿表達
模仿表達,是根據語篇的內容、結構等,對所讀語篇進行重復、重組等形式的控制型表達,在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活動有朗讀、復述、轉述、表演等。
在學習六上U4時,教師基于教材內容將課時話題定為Notice,并組織策劃了相關的教學活動,學生利用所整理出的關鍵信息內容,寫一篇Notice,招募與自己有相同愛好的成員,教師可以為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范例以及支架幫助學生進行表達,制造一些Notice的海報,供不同愛好的學生選擇使用。
(二)利用關鍵信息的內涵,進行體驗表達
體驗表達要求學生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加入個人情感和見解進行的自由型表達,需要更高層次的閱讀和表達能力作為支撐。
在完成課本的文本后,豐富并超越文本,在教學設計中,補充閱讀材料,進一步提高學生問題推理能力,并為書寫提供示范??勺寣W生仿照信件,寫一篇自己的征筆友廣告,以讀促寫,培養(yǎng)思維。通過閱讀文本,記憶和理解相關語言知識,在完成了閱讀回答問題等學習任務后,也相應完成了關鍵信息的獲取,從而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和內涵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對所學知識進行輸出的能力。
四、結語
教師要采用循序漸進的課堂教學,扎實地培養(yǎng)學生通過閱讀材料獲得、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重要信息表述文章內容和含義的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策略,為學生的后續(xù)英語學習和終身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黃雪祥.促進學習能力發(fā)展的深度教學課例探究——以一節(jié)英語閱讀課為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18(Z2):68-73.
[2]金永紅.指向深度學習的小學生英語語篇閱讀教學設計——以譯林版小學英語6B Unit2 Cartoon time為例[J].華夏教師,2018(18):49-50.
(責任編輯:洪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