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北宋河東薛氏家族碑志文研究

      2022-05-23 08:25:36
      運城學院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碑志薛氏墓志銘

      饒 嵐

      (四川大學 文學與新聞學院,成都 610225)

      河東薛氏家族是六朝至隋唐時期重要的世家大族,這一族系是從魏晉時期由蜀中遷居河東的,是中古時期形成的望族,并在唐代居于“關中六姓”之中[1]。到了宋代,薛氏家族因簡肅公薛奎舉進士,官高位顯而得以被史書所記載,正如歐陽修在《內殿崇班薛君墓志銘》中所說:“薛絳大族,興自簡肅”[2]1633。據(jù)統(tǒng)計,北宋絳州薛氏家族現(xiàn)存碑志文10篇[3],其中有7篇出自歐陽修之手,此外,薛奎三個女兒的墓志銘也有幸流傳下來。

      一、薛氏家族基本情況

      薛氏為絳州正平人,其家族歷代居住于河東地區(qū),《資政殿學士尚書戶部侍郎簡肅薛公墓志銘》(以下簡稱《薛奎墓志銘》)中寫“薛夏之封,以國為姓。其后河東,隋唐最盛。公世載德,實河東人”[2]720,薛氏的先祖出于黃帝之后任姓,任姓六代至奚仲,封薛;《宋故和義郡夫人薛氏墓志銘》中也記載“薛氏世家河東,為全晉冠族,自簡肅公以道德忠亮輔佐仁祖,為時名臣”[4]146。由薛氏家族的墓志銘以及相關的文獻資料可以得知,薛奎的曾祖薛景、祖父薛溫瑜、父親薛化光均不顯達,僅《續(xù)資治通鑒長編》(以下簡稱《長編》)中有記載了一條薛化光就平定河東地區(qū)向太祖所提出的建議(1)《宋史·薛奎傳》云:“父化光,善數(shù)術,嘗以平晉策干太宗行在,召見不用,罷歸”?!独m(xù)資治通鑒長編》云:“已未,徙太原民萬余家于山東、河南、給粟;庚申,分命使者十七人發(fā)禁軍護送之,因屯于鎮(zhèn)、潞等州,用絳人薛化光之策也。化光言:凡伐木先去枝葉,后取根柢。今河東外有契丹之助,內有人戶賦輸,竊恐歲月間未能下。宜于太原北石嶺山及河北西界山東靜陽村、樂平鎮(zhèn)、黃澤關、百井社,各建城寨,扼契丹援兵,起其部內人戶,于西京、襄、鄧、唐、汝州給閑田,使自耕種,絕其供饋,如此,不數(shù)年間,自可平定。上嘉納之?!眱商幱涊d有矛盾之處。。

      表1 薛氏家族世系表

      根據(jù)現(xiàn)存的碑志文,北宋薛氏家族可考的世系有七代,從仕宦情況來看,薛奎乃是薛氏家族官位最高者,官至參知政事,罷為戶部侍郎、資政殿學士、判尚書都省[5]9629,因為薛奎仕途顯達,其同輩兄弟以及晚輩均以蔭補入仕。雖然他們的差遣大多位輕,但從其墓志銘可以看出,均有一定的政治才能,不過,在北宋的政治制度之下,科舉考試對家族興旺發(fā)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官員的子孫后代可以享受恩蔭而做官,但蔭補入仕的人一般品階較低,因為沒有出身,升遷也較慢,如果后代中沒有人繼續(xù)在科舉中取得較好的成績,那么這個家族很快就會沒落,薛氏家族正是如此,經(jīng)過了兩三代人后,便漸漸衰落無名了。

      從姻親情況來看,薛氏家族的婚姻有兩大特點:一是政治聯(lián)姻。士族之間的姻親關系是士大夫們鞏固地位的重要手段,這主要體現(xiàn)在薛家與王拱辰、歐陽修之間,兩人均為天圣八年(1030)進士,薛奎看重他們,并將女兒嫁給二人,此事在《宋故宜芳縣君薛氏墓志銘》以及《歐陽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銘》都有所記載。此外,梅堯臣的長女嫁給了薛長孺的次子薛通,梅集有詩《送薛氏婦歸絳州》[6]888,歐陽修《梅圣俞墓志銘》也記載:“女二人,長適太廟齋郎薛通”(2)太廟齋郎為朝官子弟蔭補起家之官名,梅堯臣此詩作于嘉祐元年(1056),根據(jù)歐陽修治平三年(1066)所作《尚書駕部員外郎致仕薛君墓志銘》記載,此時薛通已是蔡州司戶參軍,官位較之前已有提升。,這次的親事,可能也與歐陽修有關。二是姑表舅婚。薛良孺的墓志銘中提到:“女三人,長適大理評事王正甫,次適太常寺太祝王端甫,次尚幼”[2]893,王正甫和王端甫是王拱辰與和義郡夫人的兒子,薛奎侄子的兒子又與薛奎女婿的兒子結為婚姻,是典型的姑表舅婚。這種情況在歐陽修和王拱辰的孫輩依然存在,《歐陽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銘》記載:“孫女七人……次適承務郎王景文”[7]523,王景文乃是王拱辰之孫,見《宋故和義郡夫人薛氏墓志銘》“孫七人:秉文,景文,并右承務郎?!盵4]146

      二、碑志文對薛氏家族成員的形象建構

      以性別為標準劃分,可以將薛氏家族的碑志文分為兩類,一類是薛氏家族男性的碑志文,均為歐陽修所作,包括5篇墓志銘,2篇墓表;另一類是為薛氏家族女性所寫的3篇墓志銘,墓主是歐陽修夫人薛氏以及王拱辰先后所娶的薛奎第三女和第五女,撰主分別是蘇轍、王拱辰和鄭雍。

      (一)男性形象

      在薛氏家族男性的碑志文中,歐陽修多首敘其先世,次敘其政跡功德、享年卒葬、生娶嫁女,最后為銘,概括墓主之為人。墓志銘是用來記載死者生平、頌揚其品德功績的文體,歐陽修在撰寫的過程中也側重于墓主的政治才能,尤其是《薛奎墓志銘》,全文兩千余字,詳細介紹了薛奎自淳化三年(992)舉進士至明道二年(1033)還第的仕宦經(jīng)歷,薛奎在真宗時為名臣,在劉后垂簾聽政時也以剛毅正直為賢輔,歐陽修評價他“敦篤忠烈、果敢明達”,“公敏于材,剛毅自勵”,在《簡肅公文集序》中贊揚文如其人“氣質純深而勁正?!盵2]1131薛奎為政剛毅自直,莊獻明肅太后欲袞冕祭祖,薛奎堅持反對,據(jù)《長編》記載,明道元年(1032)十二月辛丑,直集賢院王舉正、李淑與禮官詳定藉田及皇太后謁廟儀注。始,太后欲純被帝者之服,參知政事晏殊以周官王后之服為對,失太后旨,輔臣皆依違不決。薛奎獨爭曰:“太后必御此見祖宗,若何而拜?”固執(zhí)不可。雖終不納,猶少殺其禮焉。以皇帝袞服減二章,衣去宗彝,裳去藻,不佩劍,龍花十六株,前后垂珠翠各十二旒,以袞衣為名。詔名其冠曰儀天。[8]2575關于此事,《宋史·薛奎傳》云:“力陳其不可,終不見聽”[5]9631;《薛奎墓志銘》云:“太后不能奪,為改他服”[2]722,《長編》注曰:“奎墓志云太后乃改他服,誤也。”[8]2575歐陽修在墓志銘中所言“他服”,可能對簡章袞服的一種美化的說法,畢竟撰寫墓志銘講究“稱美不稱惡”,且體現(xiàn)出他對薛奎做法的肯定態(tài)度以及對儒家禮樂制度的堅守。歐陽修所撰寫的墓志銘對后世影響也很深遠,《五朝名臣言行錄》《自警編》《宋宰輔編年錄》《東都史略》《錦繡萬花谷》《西塘集·耆舊續(xù)聞》等史料筆記記載此事時均采用歐陽修的說法。

      至于薛塾、薛良孺、薛長孺等人,雖然他們官位不高,歐陽修為其作墓志銘時也多選取其為官時的重要事件來展現(xiàn)他們的政治才能,如《國子博士薛君墓志銘》中寫薛良孺平素喜飲酒談笑,與親戚朋友相處均十分和睦,但在面對公事時卻不惜與人爭吵,即便為此丟掉了官職也面無懟色。歐陽修多用簡練的語言來展現(xiàn)家族成員不同的個性特點,正如他在《內殿崇班薛君墓表》提到“然予考古所謂賢人、君子、功臣、烈士之所以銘見于后世者,其言簡而著……則取其可以簡而著者書之,以慰其子之孝思,而信與絳之人云?!盵2]672他形容薛塾用“果毅質直”“以氣節(jié)自高”;形容薛睦則說“孝悌于其家,忠信于其朋友,禮讓于其長老”;形容薛長孺用“惠愛”“仁勇”;形容薛良孺用“開爽明秀”“既哲而淑”。并且,通過家族成員墓志銘的相互補充,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全面,如《國子博士薛君墓志銘》中,寫薛良孺“少孤,育于其叔父,是為簡肅公”“幼為簡肅公所愛,若己子”[2]894,突出了簡肅公對晚輩的仁愛關懷,使他的形象更加立體。

      徐師曾論墓志之體時說“其為文則有正變二體。正體唯敘事實,變體則因敘事而加議論焉?!睔W陽修作墓志銘,善于在敘事的過程中發(fā)表議論,最為典型的是《薛質夫墓志銘》一文,薛直孺為薛奎獨子,因為年少多病,很早就去世了,無功績可書,整篇墓志銘都圍繞著“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立論,歐陽修首先提出,孟子所言是針對舜娶妻子卻沒有通知自己的父母來說的,像薛直孺這樣因為不幸短命,娶了妻子卻沒有后人的情況,是值得哀憐的,然后進一步指出“自古賢人君子,未必皆有后,其功德名譽垂世而不朽者,非皆因其子孫而傳也”[2]763,賢人君子的功德能夠永世不朽,并不都是因為有子孫而代代流傳,像伊尹、周公、孔子、顏回這樣的人,其道義顯揚萬世并不是依靠他們的家族獨傳,而是天下人使其萬世流芳。最后得出結論,像薛奎、薛直孺這樣,能夠保持自己良好的品質而不松懈,就可以死而無憾,體現(xiàn)出歐陽修對儒家思想的獨到見解。

      (二)女性形象

      薛氏家族的女性中,薛奎第四女嫁給了歐陽修,第三女和第五女先后嫁給了王拱辰,她們因為夫家顯貴而有幸得到名人為其作墓志銘,且享受到不同于普通女性的政治、經(jīng)濟待遇。二人的墓志也對撰者、書者、篆蓋者的官職有詳細的記載,比如《宋故宜芳縣君墓志銘》乃王拱辰所撰,薛仲孺書,邵必篆蓋[2]143,邵必見《宋史·邵亢傳》,為邵亢從父,“必字不凝。舉進士,為上元主簿。國子監(jiān)立石經(jīng),必善篆書,召充直講”[5]10337,他是篆隸書法的高手;《宋故和義郡夫人墓志銘》由鄭雍撰,韓琦長子韓忠彥書,安燾篆蓋[2]146,三人均為當時名臣。

      在這些女性的墓志銘中,主要記載的內容包括生平、婦德、子孫,其中婦德是重點表現(xiàn)的內容?!稓W陽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銘》中,蘇轍通過薛氏侍奉性剛嚴好禮的婆婆而能合其意;朝禁中而能進對明辯,受到慈圣光獻太后賞識;治理家事有法度,對家中諸婦及諸子均能以禮戒之這三個方面的事,來凸顯薛氏“安于禮法,恬于禍?!盵4]523的性格特點?!端喂室朔伎h君墓志銘》中,王拱辰先介紹了薛氏的身世,回憶了由薛奎做媒而將薛氏許配給自己的經(jīng)過,然后寫薛氏嫁入王家之后的情形,“夫人既歸,事舅姑,夙夜惟謹。接娣姒,顏色惟睦。奉閨閫,出入惟順。故宗族內外莫不嘆美”[4]143,寥寥數(shù)語表現(xiàn)出對其婦德的贊美,從各個方面概括了薛氏在侍奉公婆、處理妯娌關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宋故和義郡夫人墓志銘》中,鄭雍則花了更大的篇幅來描寫薛氏的品性修養(yǎng),分別記述了薛氏對待已故的舅姑“事亡如事存”以及與家中昆弟、娣姒恭敬友愛,對家族中父母已亡的晚輩男女都能視如己出;受到慈圣光獻皇后優(yōu)寵卻不慕榮華;通曉佛理與老莊,淡然恬泊這幾個方面,正是銘文中所說的“內外順適,宗族燕喜”“家道以真,閨門有序”。由于古代女性主要的活動場所主要在家庭之中,因此很少能夠被史書所注意,而這些墓志銘作為記載宋代婦女的重要史料,具有不容忽視的歷史價值。正如《歐陽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銘》云:“文忠所以得盡力于朝而不恤其私者,夫人之力也,而世莫知之”[7]523,通過這幾篇墓志銘,薛奎的三個女兒由此被后人所知,她們教養(yǎng)子女、侍奉舅姑、和睦親族、管理家庭的能力,言行舉止以及一些日?,嵤乱驳靡员挥涊d。

      (三)家族家風

      薛氏家族的碑志文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就是強調薛家之歷史與家族之家風。歐陽修在為家族男性撰寫碑志文時反復介紹其家族背景,比如《薛奎墓志銘》中介紹家族歷史“薛氏之先出于黃帝之后任姓……隋、唐之間,薛姓居河東者為最盛。”[2]720《龍武將軍薛君墓表》中“然其兄弟無人及其諸子,皆用公蔭祿仕,以忠厚孝謹多材能,為絳大族”;《內殿崇班薛君墓志銘》中“二子皆以材賢,克承其家”;《國子博士薛君墓志銘》中“故其家法嚴,而子弟多賢材”;在《薛質夫墓志銘》中也反復贊揚薛質夫能夠繼承其家風。從這幾篇墓志銘中,可以看到薛奎在這個家族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僅是男性,薛氏家族的女性也都能承其家風,如《宋故和義郡夫人墓志銘》中寫道“簡肅公……為時名臣,門閥之慶,實鐘女范,故夫人之生也,靜思警敏”[4]146;《宋故宜芳縣君墓志銘》中形容薛氏“生而慧晤,長而靜愨”[4]143;蘇軾在歐陽修夫人的銘文中也強調“簡肅之肅,夫人實承之。文忠之忠,夫人實承之?!盵7]523薛氏家族在絳州能獲得鄉(xiāng)人喜愛,在官場能施展才能,嫁出去的女兒在夫家能賢淑有禮,都得益于其家風對個人的塑造。

      三、薛氏家族碑志文之價值

      北宋河東薛氏家族的碑志文留存篇目較多,且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獨特的敘事手法

      薛氏家族這幾篇碑志文,撰者靈活運用了倒敘、插敘、補敘等手法,如《薛奎墓志銘》,開篇先寫明道二年薛奎以疾告歸其政,仁宗詔優(yōu)公不朝,而視事如故,后詳敘其世系、仕宦,并以明道二年太后欲以天子袞冕見太廟之事作結,在時間上首尾呼應,更突出薛奎之聲譽以及朝廷對他的器重?!端喂屎土x郡夫人墓志銘》也用了倒敘的手法,先敘薛氏嫁給王拱辰的經(jīng)過及享年卒葬,然后才將薛氏待字閨中及嫁入王家之后的事娓娓道來。而在《宋故宜芳縣君墓志銘》中,王拱辰將現(xiàn)實與夢境相結合,開頭寫薛氏出生時的靈異之兆,結尾補敘了一個奇異的夢,“天圣之歲,嘗夢黃花滿空,集己之身,翌日有殿中之好,謂宜華發(fā)偕老,既壽且淑,甫二紀而謝”[4]143,薛氏嫁入王家六年的時間里,幾經(jīng)喪事,二人的后代也相繼去世,喪妻喪子之痛,使人嘆惋,就連銘文里也反復寫道“吁嗟哀兮”,這篇墓志銘雖然篇幅不長,但抒情色彩濃厚,字里行間對夫人芳華早逝的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其真情實感令人動容。

      (二)北宋恩蔭制度的反映

      通過薛氏家族的碑志文,能夠對真宗至仁宗朝的恩蔭制度有更深刻的認識。恩蔭是朝廷按照權貴的政治身份而授給其子孫親戚官職的選舉制度,是官僚階層享有的一種特權,到了北宋,恩蔭制度空前興盛,成為了當時選官的重要途徑之一[9]。薛氏家族成員基本都是用恩蔭入仕,但隨著真宗至仁宗劉后時期對蔭補法的完善,即便是高級官員,蔭補的級別都非常低,如薛良孺“以公蔭,為將作監(jiān)主簿、太常寺奉禮郎、大理評事、將作監(jiān)丞、大理寺丞”。宋代的蔭補官員較進士出身的官員相比,晉升也更緩慢,《長編》記載:“諸寺、監(jiān)主簿、秘書省校書郎、秘書省正字,有出身轉大理評事,無出身轉太常寺奉禮郎”“太常寺太祝、奉禮郎,有出身轉諸寺、監(jiān)丞,無出身轉大理評事”,良孺、長孺蔭補的官職大多相同且官職的變動也與《長編》所寫的相符合。另外,薛直孺因“簡肅公薨,天子推恩于其孤,拜大理寺丞”則是屬于撫恤性的蔭補,這種特典恩補主要是皇帝褒揚忠烈賢達、獎勵軍功政績的一種重要手段。

      (三)文與史的互證

      薛氏家族現(xiàn)存的墓志銘,有的是紙本,有的是石本,石本因為題有撰者、刻字者、丹書者的姓名及其職銜,能夠提供更多的信息。通過這些墓志銘,能夠證明、補充史書的記載。

      首先是歐陽修晚年被謗其私于子婦之事,《宋史》與《長編》關于造謠者之名,有不同的記載,前者云:“修婦弟薛宗孺有憾于修,造帷薄不根之謗摧辱之,輾轉達于中丞彭思永,思永以告之奇,之奇即上章劾修?!盵5]10380而后者云:“有薛良孺者,修妻之從弟也,坐舉官被劾,會赦免,而修乃言不可以臣故徼幸,乞特不原,良孺竟坐免官,怨修切齒。修長子發(fā),娶鹽鐵副使吳充女,良孺因謗修帷薄,事連吳氏。”[8]5073根據(jù)歐陽修所作《國子博士薛君墓志銘》的評價,薛良孺為人“開爽明秀”,且在嘉祐八年(1063)就已經(jīng)去世,《長編》英宗治平四年(1067)所記誹謗之事,當是薛宗儒為之,《宋史》的記載無誤。關于薛宗儒,歐陽修有詩《送薛水部通判并州》(作于嘉祐二年),詩中贊美薛氏“胸懷磊落”“氣略縱橫”“玉塵生風”“金鱗照甲”,在《內殿崇班薛君墓志銘》(作于慶歷元年)評價“二子(薛仲孺、薛宗儒)皆以材賢”,而經(jīng)歷了“長媳案”以后,歐陽修也多有感慨,《感事四首》“風波卒然起,禍患藏不測”;《新春有感寄常夷甫》“恩私未知報,心志已凋喪。軒裳德不稱,徒自取譏謗”等詩,都是其晚年心境的記載。

      其次是薛仲孺的官職變動情況,由于薛仲孺的墓志銘不存,其詳細生平難以得知,但通過薛氏家族的碑志文可以推出,由康定二年(1041)至慶歷四年(1044),薛仲孺已經(jīng)由京官升為朝官?!秲鹊畛绨嘌怪俱憽酚涊d康定二年薛仲孺為大理寺丞,通判陵州;而《宋故宜芳縣君墓志銘》中,宜芳縣君于慶歷四年九月庚申克葬,其墓志銘為薛仲孺書,書此篇時薛仲孺已獲得朝奉郎守太子右贊善大夫云騎尉的官階,其中,朝奉郎為文散官名,北宋前期正六品上[10]561,太子右贊善大夫也是階官名,為正五品下[10]31,在北宋前期,寄祿官低于職事官一品稱守。另外,歐陽修有《大理寺丞薛仲孺可太子右贊善大夫制》:“爾幼以奎蔭而登仕籍,今由累歳,遂升于朝。惟爾伯父之行,有司考法,謚以一德不懈、執(zhí)心決斷之名,可謂美矣。守爾家法,克勤厥官。”此篇作于慶歷四年,“遂升于朝”是指薛仲孺乃是在常朝日朝見皇帝的官員,在北宋前期,常參官稱為朝官或升朝官,秘書郎中而下未常參者曰京官。根據(jù)龔延明《宋代文官寄祿官制度》中所列舉的北宋京、朝官本官階表[11]可知,自21階“秘書郎、著作佐郎、大理寺丞”而下為京官,20階“太子中允、左右贊善大夫、太子中舍、洗馬”以上為朝官,這同樣佐證了上述推測。

      總而言之,河東薛氏家族在經(jīng)歷了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繁榮,在北宋又顯赫一時,這些流傳下來的碑志文,為今人了解其家族史和北宋時期的歷史背景具有重要的意義。

      附表:北宋河東薛氏家族現(xiàn)存碑志文

      猜你喜歡
      碑志薛氏墓志銘
      從薛氏醫(yī)案淺析守方治法的發(fā)展
      《薛氏醫(yī)案》治肝經(jīng)驗研究
      打開《唐代碑志文研究》后
      博覽群書(2020年11期)2020-12-03 13:58:49
      墓志銘也可以很幽默
      遼博館藏遼代石刻碑志資料的整理與研究
      墓志銘漫話
      文史春秋(2019年12期)2019-04-13 13:49:54
      薛應旂生卒年考
      墓志銘
      詩潮(2018年10期)2018-10-17 06:50:36
      碑志所見遼代僧尼的圓寂與安葬
      《我的墓志銘》征文通知
      靖安县| 陈巴尔虎旗| 元阳县| 曲靖市| 温州市| 普格县| 南和县| 汨罗市| 孟连| 洛南县| 华安县| 垫江县| 白沙| 高要市| 双流县| 苗栗市| 珲春市| 桐城市| 新安县| 天祝| 彭水| 西华县| 周至县| 黎平县| 沾益县| 广南县| 米脂县| 广元市| 五华县| 晋江市| 兰西县| 津南区| 牟定县| 从化市| 广宁县| 麟游县| 崇阳县| 克东县| 桂东县| 宝坻区| 潼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