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瀾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采取角色扮演、口語對話等基本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情景的創(chuàng)設。同時,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為英語課堂教學提供更多的可能。例如,教師可以使用動畫等表現(xiàn)形式,在課堂上營造愉快舒適的學習氛圍,從而減少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陌生感與畏懼感。此外,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英語教學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手段也具有突出的優(yōu)勢,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英語;課程融合
引言
以往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氛圍過于枯燥無趣,這就導致部分學生難以提升閱讀熱情,而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升英語閱讀課堂的信息化教學水平。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造積極有趣的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還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思維。除此之外,將信息技術深入融合滲透進英語閱讀課堂中,能夠有效地降低學生英語閱讀的難度,使學生學習英語更加輕松。
一、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程導入
初中生的自主學習意愿不強烈,對知識的學習仍以教師的引導為主。隨著“雙減”政策的推行,教師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并產(chǎn)生自主探究的意識。針對如何對課堂進行有效的優(yōu)化,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課堂引入知識的手段。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一上課就直接向學生講授當堂課的內容,而此時學生還沒有進入上課狀態(tài),無法對教師教授的知識進行有效的學習,課堂效率自然會受到影響。鑒于此,教師可以對課堂教學進行重新設計,增加知識引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圖片、短視頻等方式對本堂課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生動、有趣的介紹,并在介紹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因素,以便讓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例如,在學習“Thisisme”時,在課程的開始階段,教師不必急于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而是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介紹,說一說自己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并盡可能地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表達。如果學生想要說的內容過于復雜,則可以讓學生用中文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師用英語進行翻譯,引導學生進行跟讀。又比如,學習“Let’splaysports”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和體育項目有關的圖片,并引導學生朗讀相關體育項目的英語單詞,最后引導學生談談自己擅長哪種體育項目。利用信息技術引入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可以清空學生大腦中的疲憊感,并迅速進入英語學習的狀態(tài)。
二、借助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資源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思想和文化的載體,所以語言內容非常豐富。教材中的語言知識都是基本知識,因此教師完全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性和便捷性,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豐富語言知識點內容。尤其是英語詞匯和短語,因為詞匯是語言的基本組成部分,學生只有構建了扎實的英語詞匯知識,才能游刃有余地展開閱讀理解、口語交際以及寫作練習等綜合性的學習活動,從而逐步提升自身的英語能力。例如學習“Lookintoscience”一課時,那么教師就可以呈現(xiàn)教材內容中的“takeoff、get、called、puton、discovered”等詞匯和短語。而且教師還可以結合具體的英語詞匯,展開相應的拓展延伸,比如“takeoff”是一個常用的英語詞匯,與“take”有關的詞匯和短語還有很多,具體有“takecare、takeon、takeover”等等。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拓展英語閱讀內容。以“GreatPeople”單元為例,教材中呈現(xiàn)了若干偉大人物的簡介,教師可以運用課件圖片呈現(xiàn)其他偉大人物的英語簡介,包括愛因斯坦的簡介,偉大發(fā)明家愛迪生的英語簡介等等。通過對多元化文本內容的閱讀分析,學生既能豐富自身的英語基本知識點,又能鍛煉自身的英語思維,還能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豐富語法知識內容。語法是連詞成句的重要基礎,是學生必須要構建的基本知識點。例如“StayHealthy”這一單元的語法知識是情態(tài)動詞“need,should”的用法,need既可以作為情態(tài)動詞,又可以作為實義動詞,教師可以運用課件圖片呈現(xiàn)need意為情態(tài)動詞和實義動詞的例句。should可以表示“勸告、建議、驚異、可能性”等多種不同的含義,教師同樣可以運用課件圖片呈現(xiàn)某一含義的相應例句,引導學生結合語句內容展開深入的學習和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一些教學環(huán)境較差的學校,學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英語水平就很難提高。農(nóng)村學校的教學質量與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教師的教學方法缺乏更新,導致學生的英語水平不能提高,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解決這一問題。隨著科學水平的不斷提升,信息技術的應用恰巧能彌補這其中的不足,將其應用到英語教學中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如在講述“springiscoming”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各個季節(jié)的圖片(春天spring,夏天summer,秋天autumn,冬天winter),讓學生談談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用自己學過的英語說一說,女同學都說喜歡夏天,可以穿好看的裙子,男同學喜歡冬天,因為可以堆雪人。進而可以提問與季節(jié)相關的英語單詞,讓學生用英語回答,也可以用PPT展示各個季節(jié)的特色,讓學生用英語回答。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對英語的認知程度有了很大的改變。學生在接觸多媒體設備后,不但對英語產(chǎn)生了興趣,而且學會了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學習效率自然就有所提高。
結語
總而言之,針對當前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課程教學的相關問題,我們要先認清現(xiàn)狀,把握進行信息化英語教學時所應當秉持的正確理念,在實際的操作中,要區(qū)分好在不同的情況下所應當采用的信息技術媒介的形式,同時,一方面注重對于學生閱讀記背能力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也要從實際的發(fā)音、交流的角度來對學生進行提升,從而全面地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鐘業(yè)紅.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技巧[J].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版上旬),2021(08):85.
[2]安萍.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初中英語課程教學的影響研究[J].學苑教育,2020(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