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月玲
摘? ?要:針對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學生自我心理認識不清、心理氛圍“翻轉(zhuǎn)”顛倒、情感心理融入不佳等問題,教師可以嘗試用打情感牌、賦予心理溫情呵護、樹標立本、進行合理心理評價,場景鋪墊、注重課前心理暗示等方法加以解決,繼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課堂心理氛圍。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的形成,對語文課堂教學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心理氛圍;心理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2)31-0010-04
一、良好心理氛圍對語文教學影響的研究意義
良好心理氛圍對人的思維言談、行為舉止有著極大的正面影響。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良好的心理氛圍,能催生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讀書熱情,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語文課堂教學中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戰(zhàn)場的主宰者。學生在良好課堂氛圍的催化下,其思維的開闊性、參與課堂教學的活躍性、投入情感的積極性都有很大的提高,能夠深入思考課堂生成的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語文課堂師生交流、探究的過程,對小學語文的學習及課堂教學影響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不良的課堂心理氛圍,則易造成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差、注意力不能集中、語文教學過程沉悶、教學過程不出彩,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被掩埋,學生學習潛能無法被挖掘,影響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探究和綜合素質(zhì)的長遠發(fā)展。因此,就“雙減”背景下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就成了值得我們研究的話題。
二、小學生語文課堂教學心理氛圍現(xiàn)狀及分析
(一)自我心理的認識狀況及分析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具有個性,其思維方式也發(fā)生著很大的變化,年齡的差異,造成學生對自我心理的認知各不相同。在實際工作中,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往往忽略了這些,認為學生的年齡小、思維程度局限性大,對自我心理的認識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依舊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在課堂實施過程中,不重視對學生良好心理氛圍的營造,把學生看成是“死鴨子”,一味地進行填壓喂食,到頭來只能是老師舍“食”不少,學生得“食”卻消化不了。
(二)心理氛圍的“翻轉(zhuǎn)”狀況及分析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時對課堂上的每件事總想做到身體力行,教師本身的主導作用在這里變了形、走了樣。學生的主體位置被教師活生生替代,殊不知,這樣的教學直接埋沒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導致學生的思維局限在狹小的空間,心理取向扭轉(zhuǎn),學習熱情不高。學生在課堂上思維、交流、探究的火花難以迸發(fā),阻礙了課堂的情境生成,雙邊活動也難以展開。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心理落差很大,即便課堂上有交流,也是膚淺的交流,談不上實質(zhì)性的溝通、探究。即便課堂有“探究”,也是探而不究、究而不深,影響課堂效果的生成。心理氛圍的“翻轉(zhuǎn)”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即便學生一時能夠記住一些知識,但對這些知識的掌握不會深刻,記憶也不會長久,更談不上課后深度、廣度的拓展延伸,活學活用所學知識更是一句空話。
(三)情感心理的融入狀況及分析
自古以來,語文課堂就是情感教育的有機沃土,在進行語文課堂組織過程中,教師耕耘這片沃土的潛力如何?是否能用細膩的情感影響學生的心理,予以學生感情滋潤,催生情感心理在課堂上扎根開花,點化學生的學習默契狀況。能否把情感教育融入課本教材,讓課堂教學變成情感宣泄的場所,打造情感交流的平臺。良好課堂心理氛圍的催生,會更有生機地感染影響學生的情感價值,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暗示。豐富細膩的情感投入,不僅可以激發(fā)老師自身的感情細胞,更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融合,達到情感課堂的一觸即發(fā)。良好心理氛圍的營造,能將情感心理的作用充分激發(fā),讓學生產(chǎn)生較強的學習動機和投入熱情,更好地解決學生語文學習的困惑和難題。
三、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
(一)打情感牌,賦予心理溫情呵護
1.注重課前情感孕育,讓良好心理氛圍融入語文課堂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催發(fā)學情的情感潤然,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極為重要,教師必須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在良好心理氛圍的營造過程中,情感因素影響著人的思想,改變著人的行動,并對其心理活動的各個目標形成影射。因此,筆者對學生在進行課堂前就開始情感融入,從情感價值觀漸漸引入課堂教學,大課堂概念下的教學,要求學生首先要學會做人,然后再學做事,這也是筆者對學生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三觀”價值的傳輸勝過一切教條,筆者經(jīng)常抓住課前三分鐘的其中一分鐘,對學生進行立德與求學之間的價值辨析:試想一個“學識困乏的學生,只能說明他是一個待優(yōu)生;但品德匱乏的學生,就有可能成為差生。拿一個道德敗壞的“教授”和一個三觀正確的“農(nóng)民”進行比較,正能量價值的評價孰重孰輕,一目了然。
2.注重正能量傳輸,正確價值觀滲透語文課堂教學。多年來,筆者的課堂教學被“真誠、感恩、孝順、愛國、奮進、拼搏”等正能量詞語所充斥,學生從正確的價值的情感體驗中,學會了辨識、糾錯、進步,養(yǎng)成奮進、愉悅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在老師情感價值的驅(qū)使下,學生的言談舉止在成長中被理順、轉(zhuǎn)化、成型。這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反滲透到語文課堂學習中,整個課堂教學的秩序、環(huán)節(jié)、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在正確價值取向的感召下,學生懂得了快樂的生活、主動地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甚至把情感的紐帶輻射到課堂內(nèi)外,形成自覺學習語文的情感動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也激勵著老師更好地實施課堂教學,把情感價值轉(zhuǎn)變?yōu)閷W生成果,實現(xiàn)了師生語文課堂教學的“雙驅(qū)動”,達到傳授知識和育人同步的“雙達標”。
3.找準情感切入點,因材施教實施語文課堂教學。因為學生智力因素和思想品行的不盡相同,對他們的情感教育還要抓住最佳切入點。優(yōu)等生多屬于情感心理影響極易接受的群體,而后進生則不一樣,對于后進生,老師要多一份細心、多一些關心,注意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其微小的進步。在他們?nèi)〉命c滴進步的時候,表揚要及時跟上,把后進生的成就感培養(yǎng)起來,提振后進生情感心理的接受能力。當他們在學習或生活上遇到困惑的時候,筆者會引導、指導學生分析失敗的根源,帶領學生迅速走出情感心理的誤區(qū),避免困難給學生帶來的心理打擊。后進生有了進步以后,還要繼續(xù)鼓勵他們,面對成績要不驕不躁、加倍努力,爭取一天比一天進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進步也算。學生在接受教師的課堂情感滲透中,學會了挖掘自身潛能,進步更快、成績更好。
(二)樹標立本,進行合理心理評價
1.分層次教學,合理開展心理評價。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期望值越高,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產(chǎn)生的影響就越大。但現(xiàn)實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仍然懷有一種陳舊式的評價思想,對中上等學生的評價,老師往往寄予較高的期望值,把這些學生看的非常重要;而對其他學生則表現(xiàn)出放任自由、不管不問的狀態(tài)。這種單一性的評價標準,雖然能夠促使中上等學生樹立更強的信心,但對其他學生來說,傷害往往大于前者。長此以往,班級內(nèi)學生分化嚴重,不能表現(xiàn)出強勁的班級動力,一部分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會越來越低,甚至產(chǎn)生厭學語文的情緒,很容易產(chǎn)生嚴重的心理陰影。所以,筆者在進行綜合評價時,時刻細心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優(yōu)化自己的評價結(jié)構和賦級配置,在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評價尺度時,對每位學生都抱有合理的期望值,綜合評價學生的素養(yǎng)體現(xiàn),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2.關注后進生,適度實施評價引導。學生在接受合理評價過程中,老師的引導也非常重要,學生一旦形成良好心理氛圍,反過來影響著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對提升教育教學質(zhì)量很有幫助。例如:筆者在對學生的期末成績進行總結(jié)評價時,發(fā)現(xiàn)有些成績差的學生,平時上課的時候聽得也比較認真,而且作業(yè)完成的也不錯,怎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在對學生諸多因素分析后,筆者發(fā)現(xiàn),這部分學生在閱讀理解方面失分太多,拉低了他們的綜合評價級別。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筆者會對這部分同學的閱讀適加“特別關照”,在課堂之余或延時服務課上,多加強對這部分學生閱讀理解的輔導,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些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進步很快??吹剿麄兊倪M步,筆者也喜在心里卻不漏聲色,暗中準備好一些小獎品,在關鍵的時候作為犒賞這些學生的有效“利器”。學生既受到了表揚,還斬獲了獎品,別提多高興了。學生在較好心理氛圍的驅(qū)使下學習,無論是優(yōu)等生還是后進生,進步都顯而易見,合理的心理評價,對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場景鋪墊,注重課前心理暗示
1.注重課前心理引導。作為語文老師,要有專心從教的滿腔情懷,還要有刻苦鉆研書本知識,拓寬汲取知識的渠道,努力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筆者通過自修培訓,拿到了心理健康咨詢資格證書,有了專業(yè)知識作基礎,在平常的語文教學中,筆者會用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課堂,注重課堂場景的鋪墊和心理暗示。比如:課前通過短時觀察,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情況有異,筆者會利用幾分鐘的小預備時間,快速進行心理引導,糾正不當?shù)男睦頎顩r。在筆者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之母的統(tǒng)領作用,創(chuàng)設平和、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前心理氛圍,是不可缺失的內(nèi)容。課堂上,筆者會引導學生放松思想,放下心里負擔,大膽和老師進行交流、探究,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2.做學生依賴的主心骨。作為學生學習依賴的主心骨,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需要老師的關心、關注、關愛。老師的一言一行,學生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們還時常模仿老師的言行。通過平常的交流、溝通,和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課前的心理暗示,影射出課前預備場景,學生看到老師都在做課前的充分準備,他們也會自覺養(yǎng)成提前準備的好習慣。優(yōu)質(zhì)的課前場景鋪墊融入到課堂教學,整個教學過程水到渠成。另外,老師還要學會苦中尋樂,仔細研究課堂上的每個學生,對學生滲透更多的心理暗示,做學生溫暖的貼心人和真誠的傾聽者,用行動詮釋師愛的細膩。有了良好心理氛圍作奠基,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之間的協(xié)調(diào)、課堂上看似棘手的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綜上所述:學生正處于知識積淀的初始期和引導期,對新生事物的認知和理解能力還比較低。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多施加情感因素,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氛圍,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平常授課時,要多和學生進行心理上的溝通、交流,搭建好知識傳輸?shù)钠脚_。對學生實施合理的心理評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是語文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有良好心理氛圍作鋪墊,學生對語文課堂學習的熱情被調(diào)動,老師的課堂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王運傅.談生物課堂良好心理氛圍的營造途徑[J].中學教學參考,2009.
[2]王? ?琦,章金萍.創(chuàng)業(y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實證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09.
[3]潘玉峰,趙蘊華.優(yōu)秀班級的管理之道[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04.
[4]舒慶豐.提高高中數(shù)學教學水平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