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小學的時候有一節(jié)班會主題活動課讓我至今難忘。班主任老師讓每個同學說出自己的理想,80年代的小學生大部分是羞怯,甚至自卑的,小時候的我在班里屬于活潑開朗、自信陽光的學生,當老師提到理想一詞時,并沒有真正意義上明白其深遠含義,只是模糊的一種對未來的向往,并且第一個舉手響亮地發(fā)言:“我要當作家,寫小說!”話音剛落,同學們面面相覷,竊竊私語,大部分在偷笑。
上中學了,常常沉浸在自己構(gòu)思的小說中無法自拔,寫了很多少年不識愁滋味強說愁的詩歌,同學半開玩笑半認真地給我起了個外號:劉半農(nóng),一喻詩人劉半農(nóng),二喻酸文假醋。
上班后,我仍然堅信自己要當作家,有好友嘲諷我:“你這是農(nóng)村女子穿著裙子喂豬了,不接地氣?!彪m作家沒當成,倒是從事了近二十年的文字工作,也發(fā)表了幾十篇工作論文,總算接了地氣。
盡管二十多年過去了,我也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作家夢,但追夢的心從未變過,獨處時常常夢游在自己想象中的故事里,旅行時的美景也會想象成為故事的背景設定,工作之余更多的精彩是一種春暖花開、紫丁飄香的世界。
美國有位作家這樣寫道:“年歲有加,并非暮年,理想丟棄,方墮暮年?!鼻啻翰恢皇悄耆A,追夢不懼年齡。追夢進取壓倒茍且偷生,心有乾坤,不問前程,胸懷丘壑,無畏后路……人生有夢,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