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食趣:魯迅與北京飯館

      2022-05-30 10:48:04蕭振鳴
      北京紀事 2022年7期
      關鍵詞:飯館魯迅

      蕭振鳴

      關于吃飯,魯迅有很多妙論。在致李秉中的一封信中曾說過:“人不能不吃飯, 因此即不能不做事?!?/p>

      雖生于家境敗落時的書香門第,但是挨餓的生活魯迅并沒有經(jīng)歷過。他一生走南闖北,生活節(jié)儉,但也享用過不少美食,聚會餐飲是他交友生活的重要部分。

      餐桌上,他也許就構思了文章的題目和內(nèi)容,也許就生發(fā)出許多思考。在與朋友的聚會中,他們曾談論中國的社會,談論刊物的編輯,討論文學與革命的問題,也談論朋友之間的友情,同鄉(xiāng)之間的親情,等等。

      在魯迅的日記中,生活時間最長的北京和上海兩地,他去過的飯館就有近150家。

      歲月留痕:北京飯館

      1912年魯迅來到北京,到1926年離京南下,他在北京工作生活了14年。據(jù)魯迅日記載,魯迅在北京用餐飲茶的地方有60多處。其中既有名氣很大的飯店,也有常去便餐的小館。飯菜的風味有山東、河南、福建、浙江等各省菜系,還有德式、日式等番菜(西餐)館,其中不乏北京的一些老字號。北京大街小巷的飯館,留下了魯迅許許多多的足跡,因為飯是天天要吃的。

      廣和居飯莊,是清末以來北京的一個有名的飯館,位于宣武門外菜市口西路南的北半截胡同南口路東,正對著南半截胡同,是一套狹長的四合院。磨磚刻花的小門樓,黑漆大門,紅油門聯(lián),上有“廣居庶道賢人志,和鼎調(diào)羹宰相才”的嵌頭對。廣和居創(chuàng)始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原名叫盛隆軒。據(jù)清代崇彝著《道咸以來朝野雜記》載:“廣和居在北半截胡同路東,歷史最悠久,蓋自道光中即有此館,專為宣南士大夫設也。其肴品以炒腰花、江豆腐、潘氏清蒸魚、四川辣魚粉皮、清蒸干貝等,膾炙人口。故其地雖隘窄,屋宇甚低,而食客趨之若鶩焉?!庇捎谛溟T外一帶會館林立,京官中漢官居住此地的頗多,文人學士、科考學子云集于此,廣和居的生意也大為興隆。晚清大臣張之洞、曾國藩、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變法名士譚嗣同、文史學家李慈銘等都曾在這里宴客。魯迅的祖父周介孚也在廣和居宴過客。

      民國以后,魯迅周圍的文化人也經(jīng)常在廣和居聚會餐飲。周作人、馬幼漁、朱希祖、沈尹默、許壽裳、錢玄同以及魯迅在教育部的許多同事等都是這里的常客。周作人在《補樹書屋舊事》中記道:“客來的時候到外邊去叫了來,在胡同口外有一家有名的飯館,還是李越縵等人請教過的。有些拿手好菜,如潘魚、沙鍋豆腐等,我們當然不叫,要的大抵是炸丸子、酸辣湯,拿進來時如不說明便不知道是廣和居所送來的,因為那盤碗實在壞得可以,價錢也便宜,只是幾吊錢吧?!?/p>

      魯迅于1912年5月5日到北京,住進宣武門外南半截胡同紹興會館,5月7日便“夜飲于廣和居”。至1919年搬離紹興會館前,魯迅日記中有64條到廣和居宴飲的記錄。魯迅在紹興會館住了約7年,會館內(nèi)又不供膳食,魯迅又是單身一人,所以常到廣和居吃飯或是叫飯館把飯菜送到會館。魯迅還在廣和居留下許多醉酒的記錄,日記載:1912年7月14日,“下午偕銘伯、季市飲于廣和居,甚醉”。8月1日,與錢稻孫、許壽裳同游琉璃廠后“晚飲于廣和居,頗醉”。1913年4月28日,“晚稻孫來,季市呼飲于廣和居,小醉”。醉酒的原因,有時是抒發(fā)心中的憤懣,有時是與朋友之間的開懷。

      在廣和居的聚餐,有時是教育部同事的聚會,有時是紹興同鄉(xiāng)的聚飲,還有時是AA制的便餐,如1912年8月22日,“晚錢稻孫來,同季市飲于廣和居,每人出資一元。歸時月色甚美,騾游于街”。幾個好友在夏夜美麗的夜色中,騎著騾在街上云游,好不愜意。

      魯迅最后一次到廣和居是1932年回京探親的時候,魯迅日記載:1932年11月27日,“矛塵來邀往廣和館店夜飯,座中為鄭石君、矛塵及其夫人等”。

      便宜坊,創(chuàng)建于明永樂年間,是一家有近600年歷史的老字號,位于宣武門外菜市口米市胡同。便宜坊以燜爐烤鴨最為出名,是北京烤鴨兩大流派之一。燜爐是用磚砌成地爐,烤時不見明火,其烤鴨特點是皮酥肉嫩,肥而不膩。魯迅在1912年至1913年有五次光顧便宜坊的記錄。

      同和居飯莊,開業(yè)于清代道光二年(1822年),原址在西四南大街北口,西四牌樓西南角一座四合院內(nèi)。同和居是北京較早經(jīng)營魯菜的老字號,民國初年,掌柜牟文卿請御膳房的袁祥福幫廚,袁祥福憑三不沾等宮廷名菜使同和居有了名氣。同和居主營的山東福山幫菜,以烹制海鮮見長,精于溜、爆、扒、炒、燴等,菜肴清、鮮、嫩、脆是同和居的特點。烤饅頭、三不沾、糟溜系列稱為同和居名震京城的“三絕”。其中的三不沾烹飪技藝獨特,因其不沾盤、不沾匙、不沾牙所以稱其為“三不沾”。民國時期,一些達官貴人、文人墨客常來聚餐。

      魯迅曾多次光顧同和居與好友和同事聚餐。1912年9月1日魯迅同許壽裳、錢稻孫從什剎海歸來,路過同和居,在這里吃午飯。日記載:“午飯于西四牌樓同和居,甚不可口。”可能是那天點的菜不適合魯迅的口味。1915年9月29日,時任社會教育司司長的高閬仙請魯迅及教育部同事共12人在同和居聚餐飲酒。1925年,魯迅住在阜成門內(nèi)西三條,與西四牌樓僅一公里之遙。2月12日,魯迅與語絲社成員王品青、章衣萍、李小峰、孫伏園等在家里會談后同往同和居吃飯。1932年魯迅回京探親,其間在同和居會見老同志和老朋友,原未名社成員臺靜農(nóng)、李霽野專程從天津趕來與魯迅先生見面,邀請魯迅先生在同和居共飲。

      漪瀾堂,魯迅日記載:1926年8月9日,“上午得黃鵬基、石珉、仲蕓、有麟信,約今晚在漪瀾堂餞行……晚赴漪瀾堂”。漪瀾堂在北海公園瓊華島上。據(jù)清史記載,每年的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皇太后及皇帝嬪妃們在漪瀾堂,每年中秋節(jié)為皇太后擺夜宴,觀看太液池放河燈。這里的仿清宮御膳房的小吃點心非常有名,如栗子面的小窩頭、豌豆黃等非常好吃。這一天是魯迅的好友在漪瀾堂為魯迅辦的餞行宴,8月26日,魯迅便離京南下。仿膳現(xiàn)在仍為清宮御膳特色餐館。

      魯迅曾去過的飯館還有:康熙年間開業(yè)的老字號飯館致美齋,現(xiàn)在已被全聚德兼并。大柵欄勸業(yè)場內(nèi)的澄樂園、玉樓春、小有天飯館,宣內(nèi)大街的杏花春飯館、厚德福飯莊、四海春、宣南第一樓,鮮魚口長巷頭條的同豐堂、珠市口的華賓樓、金谷春、頤鄉(xiāng)齋,東四牌樓的福全館、燕壽堂,東長安街的中央飯店、東安飯店,西長安街的大陸飯店、華英飯店、西安飯店,中山公園內(nèi)的瑞記飯店、四宜軒、長美軒,東安市場的中興樓、森隆飯莊,西單的益昌西餐館、東安門大街的東興樓、中山公園內(nèi)的來今雨軒,崇文門內(nèi)的法國飯店、東長安街的德國飯店,等等。這些飯館的字號現(xiàn)大都已經(jīng)不存在了。

      宣內(nèi)大街的海天春飯館是一個離教育部不遠的小飯鋪,飯菜經(jīng)濟實惠,吃飯可包月記賬。魯迅曾與好友齊壽山等多次在這家飯館用飯。1913年9月4日,“午約王屏華、齊壽山、沈商耆飯于海天春,系每日四種,每人每月銀五元”。9月18日又記,“海天春肴膳日惡,午間遂不更往,沈商耆見返二元五角”。包了半個月飯,實在是不好吃,只得退款換地方了。

      廣和樓老照片

      大餐之外:待客零食

      魯迅好客,客人中青年居多。招待客人,除了大餐,還有零嘴。

      在北京魯迅故居內(nèi),有一只鐵盒子,是專門用來存放零食的,里面放上一些葵花籽、花生和糖果,來客時一定拿出來與客人邊吃邊聊。

      魯迅講過他在北京時招待客人的故事:一天午后,密斯高來訪,正好家中沒有點心,“只得將寶藏著的搽嘴角生瘡有效的柿霜糖裝在碟子里拿出去。我時常有點心, 有客來便請他吃點心; 最初是‘密斯和‘密斯得一視同仁, 但密斯得有時委實厲害, 往往吃得很徹底, 一個不留, 我自己倒反有‘向隅之感。如果想吃, 又須出去買來。于是很有戒心了, 只得改變方針, 有萬不得已時, 則以落花生代之。這一招很有效, 總是吃得不多, 既然吃不多, 我便開始敦勸了, 有時竟勸得怕吃落花生如織芳之流, 至于因此逡巡逃走。從去年夏天發(fā)明了這一種花生政策以后, 至今還在繼續(xù)厲行。但密斯們卻不在此限, 她們的胃似乎比他們要小五分之四, 或者消化力要弱到十分之八, 很小的一個點心, 也大抵要留下一半,倘是一片糖, 就剩下一角?!庇纱丝梢?,魯迅待客對‘密斯(小姐)和‘密斯得(先生)是有區(qū)別的。

      魯迅到上海后,待客的茶點有所不同了,因為柿霜糖和花生不是南方的特產(chǎn)。徐梵澄說,在上海時訪魯迅,沒有了“花生政策”,自始至終都沒吃到過花生米。浙江產(chǎn)的榧子、廣東產(chǎn)的羊桃等都是作為茶點來待客的。一次吃到秀水產(chǎn)的小菱,那話題就談到秀水人朱彝尊、王仲瞿;一次吃涼面,話題便談到唐人的槐葉冷淘。這槐葉冷淘,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傳統(tǒng)涼面,杜甫的詩中提到過。魯迅真是太淵博了。

      口味偏好:食糖

      魯迅有三大嗜好,除吸煙、飲酒外就是吃糖。

      魯迅從小喜愛吃甜食,這大概與浙江人的飲食習慣有關。他年青時寫過一首詩《庚子送灶即事》,就描述過家鄉(xiāng)舊時十二月二十三送灶日時吃“膠牙糖”的習俗。魯迅在雜文《送灶日漫筆》中也描述過“膠牙糖”:“灶君升天的那日, 街上還賣著一種糖, 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們那里也有這東西, 然而扁的, 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保ò矗吼h,讀形,即糖稀)關于“膠牙糖”的作用,魯迅說:“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 粘住他的牙, 使他不能調(diào)嘴學舌, 對玉帝說壞話。”

      愛吃糖應該是兒童的習慣,而魯迅一生都保持著這愛好。他吃飯的時候也要找糖或者一些甜的東西吃,衣袋里經(jīng)常裝著糖果,隨時嚼吃。

      來客人時,他也拿出糖果來招待客人。在魯迅日記中可見他對糖果的不可缺少的習慣,出去購買生活用品時,總要買些糖果。那品種也很多,諸如蒙糖、果糖、飴糖、咖啡薄荷糖、玫瑰酥糖、冰糖、巧克力糖,等等。很多朋友知道他的這習慣,也經(jīng)常給他送糖果。

      有一次,魯迅的學生荊有麟從河南帶給魯迅一包方糖,魯迅打開一看,不是“方”的,而是黃棕色圓圓的薄片。品嘗后,“又涼又細膩,確是好東西”。許廣平告訴他,這是河南名產(chǎn),用柿霜制成,性涼,如果嘴上生些小瘡之類,一搽便好??上f的時候,魯迅已經(jīng)吃了一大半了,連忙將所余收起,預備嘴上生瘡的時候,好用這來搽。魯迅自己描述:“夜間, 又將藏著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 因為我忽而又以為嘴角上生瘡的時候究竟不很多, 還不如現(xiàn)在趁新鮮吃一點。不料一吃, 就又吃了一大半了?!笨梢娺@柿霜糖多么好吃。

      白糖更是他飲食中不可少的。他在廈門大學任教時,白糖就放在桌上,但那里有一種小的紅螞蟻無處不在,爬得到處都是,于是魯迅想了個辦法,把放白糖的碗放在貯水的盤子中間,魯迅把這方法叫做“四面圍水之法”,但偶然忘記,卻又被螞蟻爬滿,桌上放的點心也如是。魯迅住在四樓,常常把未吃完的點心和白糖連同螞蟻一同拋到草地上去。

      口味偏好:食辣

      魯迅因肺病而逝,而一生困擾著他的疾病還有牙病和腸胃病。

      他的學生楊霽云認為魯迅的胃病一定與飲酒有關,于是就問魯迅:“你的酒量如何?”魯迅知道他的用意,笑著回答說:“我不大吃酒,我的胃病并非因酒引起。說來年代長遠了,還是從前初次離開紹興進到南京水師學堂的時候,冬天氣候冷,沒有衣服穿,于是不得不多吃辣椒以御寒,可就把胃吃壞了?!边@話在文章《瑣記》中也有明證:“一有閑空,就照例地吃侉餅、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論》。”

      魯迅的家鄉(xiāng)人基本不吃辣。他的小說《在酒樓上》記述了他回家鄉(xiāng)時到飯館,點了一斤紹酒,十個油豆腐,強調(diào)“辣醬要多!”然后他很“很舒服的呷一口酒?!痹u道:“酒味很純正;油豆腐也煮得十分好;可惜辣醬太淡薄,本來S城人是不懂得吃辣的?!彼男≌f《故事新編·奔月》中,羿出去打獵,腰上帶著的,就是五個炊餅、五株蔥和一包辣醬。在《非攻》中,公輸般請墨子吃飯,也是備了辣椒醬、大蔥和大餅。

      喜歡辣椒,在魯迅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種習慣,辣椒醬、辣椒末,都是他吃飯時常吃的佐料,這習慣在他給許廣平的信中向她作過匯報。他在文章中也常用辣椒作比喻。他曾對所謂的“革命文學”進行了揭露,他說:“將近崩壞之際,是常常會有近似帶革命性的文學作品出現(xiàn)的,然而其實并非真的革命文學。例如: 或者憎惡舊社會,而只是憎惡,更沒有對于將來的理想;或者也大呼改造社會,而問他要怎樣的社會,卻是不能實現(xiàn)的烏托邦;或者自己活得無聊了,便空泛地希望一大轉變,來作刺戟,正如飽于飲食的人,想吃些辣椒爽口?!?/p>

      “夜里睡不著, 又計劃著明天吃辣子雞, 又怕和前回吃過的那一碟做得不一樣,愈加睡不著了?!边@是魯迅行文的幽默。

      猜你喜歡
      飯館魯迅
      小張的飯館何去何從?
      中國儲運(2022年5期)2022-05-12 07:48:10
      免費午餐
      魯迅,好可愛一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44
      京味小飯館 見證大時代
      魯迅《自嘲》句
      魯迅看書
      魯迅的真誠
      斯詩私塾
      名副其實
      她曾經(jīng)來到魯迅身邊
      海峽姐妹(2015年10期)2015-02-27 15:13:26
      赣州市| 余姚市| 定远县| 图们市| 芦山县| 奇台县| 延长县| 会同县| 南京市| 定日县| 遂昌县| 武功县| 盱眙县| 西安市| 桐乡市| 大理市| 长葛市| 蕲春县| 镇坪县| 农安县| 永兴县| 衡东县| 蓬安县| 青海省| 高邑县| 定襄县| 南安市| 随州市| 大田县| 偃师市| 阳高县| 鄂伦春自治旗| 紫金县| 宁城县| 准格尔旗| 永安市| 荔波县| 泗阳县| 新沂市| 东城区|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