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陽光教育論”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種理念,其已經(jīng)在體育教育中逐步成型,宗旨是重視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主體地位,不但讓學生了解體育技能,而且讓學生感受到體育活動的快樂。文章重點通過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逐步養(yǎng)成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開展體育運動的良好習慣。在此,從“陽光教育論”對中小學體育教育改革的啟示入手,為青少年未來發(fā)展提供思路。
近幾年來,由于教育變革的不斷推進,體育教學理念的變革進行得熱火朝天,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我國體育教學方法已不適應新時代的需求,且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我國對體育運動的認知也由“應付”轉變成了“陽光教育”的理論,這表明了中國體育教育從以教育教學為主逐漸向關注身體素質及心理健康轉化。教師應在體育運動中更多地改變教育方式來適應這一變化。
一、目前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一)無法保證學生在校的體育活動時間
研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中小學學生肥胖率超過10%,近視率逼近60%。課程減負、體育增時,相關的倡議早已提了又提。至少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明文要求切實保證學生每天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然而具體的落實情況其實大家都有目共睹,且不說一些學校的體育課被頻頻擠占、無故取消,甚至連課間10分鐘下樓活動都成了一些中小學生的奢望,學校還美其名曰:“文明休息”。保障學生在校體育活動時間就真的那么難嗎?理論上并不難。體育課之所以實際推行起來困難重重,原因清楚易懂。一方面在現(xiàn)有的教育評價體系內,成績仍然是衡量學生、老師、學校的重要指標,一些老師理所當然地把體育當作副科,想開就開、想占就占。另一方面學生活潑好動,開展體育活動必然會引發(fā)相應的安全問題,為減少學生意外發(fā)生的概率,不如索性嚴格限制學生的活動范圍、活動強度。但其實這都不該成為體育活動被落實的絆腳石。勞逸結合本就是確保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緊鑼密鼓的緊張學習之后,試想一下,若學生的體育課被無故挪用,又如何能讓他們愛上學習、提升成績。更何況,隨著國家對體育教育的日益重視,并將其納入升學考核,體育能力的提升已經(jīng)成為保障升學率的一個重要因素。至于安全問題,其實完全可以通過強化管理將受傷概率降到最低,若因噎廢食,那就是本末倒置,上述都是可以探索的途徑。
(二)學校體育師資力量不足
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學校的確面臨著體育師資不足、場地設施不完善的現(xiàn)實問題,但這并不妨礙學校先把體育課上起來,讓學生的運動時間得到保障。有條件的學??梢栽陂_展體育活動的同時追求多元化和精細化,而欠發(fā)達地區(qū)也完全可以確保學生先動起來,然后再逐步完善體育配套設施。再說了,之前不是也曾有過云南一鄉(xiāng)村教師利用廢舊物品改造發(fā)明百余種體育用具的例子嗎。體育與學習兩者本就相輔相成,不該顧此失彼。就此而言,學校不妨積極行動起來,讓體育課上起來,讓學生在課間動起來。
二、“陽光教育論”對中小學體育教育改革的意義
(一)保障學生全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陽光體育教學內容主要是確保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可以掌握一些更適合自己、豐富新穎的體育技能。在體育教學中靈活組織各項陽光體育教學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體質的進一步提升,還為其智力開發(fā)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培養(yǎng)其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因此,在中小學體育教學發(fā)展中,其教師應重視、加強陽光教育思路在各類教學活動、體育訓練中的恰當融入,進而在確保學生身心全面培養(yǎng)的基礎上,促進中小學體育教育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要內涵是提高教育水平并且完善教育體系,為學生提供全面發(fā)展的空間,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而不是片面追求某個方面的教育突出或者是成績突出。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發(fā)展,各級教育機構都開始重視教育教學改革,“陽光教育論”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養(yǎng)成強身健體的好習慣。
(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學校可以通過陽光體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活動探究,或者教師積極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或者真實的體育材料為學生提供活動依據(jù),能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性和認知性方面提供幫助,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通過陽光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學習體育知識,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學生學習體育的樂趣,使學生從體育中獲得了運動的喜悅之情,從而更好地去制造適合青年發(fā)展的新思路,讓學生養(yǎng)成了鍛煉身體的好習慣,指引學生走向正確的學習、生活道路。
(三)改變學生對體育不重視的態(tài)度
一些學生并不重視體育運動,因為體育作為副科,體育課的時間經(jīng)常會被占用,主科老師經(jīng)常會利用體育課講原來課堂上沒講完的課程,導致體育課處境尷尬,但是體育教學現(xiàn)狀的尷尬境地不是全由學校和教師造成的,更多在于學生本身,“陽光教育論”可以更好地改善體育教育,幫助學生提高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重視體育,改變學生對體育不重視的態(tài)度。
三、陽光教育思路下中小學體育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恰當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陽光教育論”是指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激起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以這種學習興趣為起點,使用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進行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在教學中融入興趣,可以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在這種歡樂、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進行鍛煉、培養(yǎng)能力和健全人格,從而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喜悅”。有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對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的程度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當學生對這項活動感興趣時,會產生一種情緒刺激他們的積極性,可以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這項活動中。所以,在“陽光教育論”下進行體育教學時可以將教材中的內容與學生的身心活動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設生動新奇、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活動中理解、感悟學習。最后將韻律操設計成慶祝勝利的活動,這樣不僅完成了課程的規(guī)定內容,還能使學生在上課期間一直保持高昂的興趣,將知識記憶得更加牢固。
(二)優(yōu)化教師的示范作用
教師應以自身作為榜樣,將教材作為宗旨,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思考問題,來尋找多樣性的答案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提高其積極性與主動性。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應加深對教材的理解,真正地深入教材、理解教材,從中獲得樂趣,激發(fā)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有了興趣,再去學習就會事半功倍。教師經(jīng)常以嚴肅呆板的方式進行教學,更多側重的是上下級的師生關系。但在“陽光教育論”下的師生關系是教學和學習的動力,能促使教師全身心、無保留地投入教學中,用熱情、飽滿、高昂的情緒來教導學生,同時,學生也會對教師產生親近之感,緩解對教師的恐懼、害怕心理,樂于提問不懂的問題,從而達到雙方相互促進。所以,教師要用自己良好的品質、豐富的知識、幽默的語言去影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成為朋友。
此外,教師作為榜樣人物,自身的行為習慣將給學生的行為習慣造成重大的影響,也就是說教師在實際授課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積極傳遞正能量的內容,可以將生活中遇到的積極向上的事情或讀到的積極向上的故事分享給學生,將自身的言行和思想政治理念滲透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時課堂上要以身作則,起到榜樣育人、潤物細無聲的作用,當然,不只是教師可以發(fā)揮出這樣的榜樣作用,擁有較好核心價值觀的學生也能成為榜樣,可以調動其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合作競爭風氣,互幫互助顧全大局。
(三)不斷完善教育模式
中小學生的思維還比較遲緩,注意力無法高度集中,受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較大,所以教師要不斷完善教學模式,學會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可以使用“身輕如燕”“穩(wěn)如泰山”等武俠小說中常出現(xiàn)的詞語,這樣可以與學生產生共鳴,得到更好的效果。教師還應進行差異化教學,因為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都不同,在體育中堅持“同化教育”不符合現(xiàn)實。所以,教師要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不僅是身體素質,還有興趣愛好等,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教育,開發(fā)學生的潛能。
(四)積極組織游戲教學
在體育課中玩游戲時,教師示范了很多不同玩游戲的方法,大部分的學生會按照教師所講的方法去玩,有一小部分學生會自己去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游戲方法,可能是一種全新的方法,也可能是將教師所講解的方法進行了擴展,無論哪一種,都豐富了體育活動。如果學生沒有違背教學內容,教師就不要去干涉,還應贊同并推廣,激發(fā)學生更多的創(chuàng)造力,從而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陽光教育論”對體育教育的作用是可以增加學生學習體育的樂趣,從而從比賽中獲得勝利的喜悅之情。想要更好地傳承快樂體育這種陽光理念,讓學生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此外,“陽光教育論”對學生的體育教育從傳統(tǒng)的刻板無趣轉化為注重學生身心健康,從而更好地讓學生進行體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