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巖
時下,“復合型人才”“綜合性素質(zhì)”成為熱詞。這也說明:青年需要培養(yǎng)的素質(zhì)不是單一的。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改變?nèi)松鐣乔嗄瓿砷L發(fā)展的重要課堂,是青年磨煉自我的廣闊平臺。踏上新征程,青年當堅信中國道路,堅守價值追求,堅定文化自信,保持對黨和國家的赤誠熱愛、對崇高價值理念的不懈追求;當持續(xù)提升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既要“文明其精神”,又要“野蠻其體魄”;當提升受教育水平,讓熱愛學習漸成風尚,不斷接受高質(zhì)量教育;當有序參與政治生活,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展現(xiàn)積極的社會參與意識和能力。學習沒有完成時,努力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是每一個青年的成長必修課。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所有知識要轉(zhuǎn)化為能力,都必須躬身實踐,在學中干,在干中學。一方面,各個崗位都是磨煉自我的戰(zhàn)場。工廠車間、田間地頭、科研一線,有大量書本以外的知識需要學習,有太多“無字之書”需要品讀。另一方面,實踐不是實驗室中的模擬操作,它練就的不僅是高超的技能,更是擔當?shù)钠焚|(zhì)。唯有在大戰(zhàn)大考中砥礪前行,在狂風巨浪中屹立不倒,青年才能練出抗壓的“大心臟”、騰飛的“硬翅膀”,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摘編自“人民網(wǎng)”2022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