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同義詞辨析在古詩詞鑒賞中的應用

      2022-05-30 10:48:04仇俊豪
      語文建設 2022年10期
      關鍵詞:煉字辨析古詩詞

      仇俊豪

      【關鍵詞】同義詞,辨析,古詩詞,煉字

      劉勰曾說:“善酌字者,參伍單復,磊落如珠矣?!惫旁娫~篇幅短小,語詞凝練,往往通過煉字酌句來暢明旨趣。漢語詞匯系統(tǒng)發(fā)達,同義詞現(xiàn)象突出,我們要品味煉字之妙,則必須明白詩人何以在諸多同義詞中披沙揀金,選擇甲詞而非乙詞組句。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同義詞辨析在古詩詞鑒賞中的作用,增強學生對古詩詞意境主旨的理解能力。

      王寧指出,同義詞在義項或義值上有著或大或小的差異,“既可以求同,又可以辨異”[1]。只要抓住同義詞之“同”限于某個義項的基本事實,運用切實可行的辨析方法,就能準確找到同義詞不同義值的差別。本文以同義詞辨析為切入視角,借助形義分析法、異詞置換法、反義推定法、語源系聯(lián)法對古詩詞的“煉字”之妙進行探討。

      一、形義分析法

      “形義分析”指的是根據(jù)漢字因義構形的表意特點,追溯漢字原初字形,把握語詞的形義聯(lián)系,從而區(qū)分同義詞的不同語義指向,體會煉字之妙。以陶淵明《飲酒》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例,“見”能否替換成同義詞“視”和“望”呢?

      “見”的甲骨文字形作,金文字形作,像人跪坐而視,突出目形以示事物進入視野?!耙暋弊旨坠俏淖中巫鳎鹞淖中巫?,像人站立正視,表現(xiàn)出觀看的自覺主動。它們體現(xiàn)出坐著見到未必是本所欲見、起身觀看則顯然是有意為之的構形意圖?!巴弊旨坠俏淖中巫?,金文字形作,像人站在土堆上極目遠望,也具有觀看的主動性,以站在高處突出所看之遠。

      通過字形明確語義指向后,“見”“視”“望”在詩詞中的區(qū)別就很明晰了?!坝迫灰娔仙健敝械摹耙姟弊譃楦骷曳Q贊,就在于南山是詩人不經(jīng)意間抬頭時映入眼簾之景,而非主動迎視之“視”,更非極盡目力之“望”,“見”是“悠然”所得,表現(xiàn)了詩人隨性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與山水相融合的精神境界。再如李白《古風》中的“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虎視”描寫秦王橫掃諸國的威武神態(tài),盡顯秦王主動進擊的豪邁霸氣。又如潘岳《悼亡詩》中的“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望”字表示從遠處翹首以盼,進而觸及心緒,可見睹物思人之甚。

      利用形義分析法來辨析同義詞,可以使詞語的概念義具象化,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記憶和理解同義詞義值上的差別,在古詩詞賞析中形象地感受不同用字的語境妙用。

      二、異詞置換法

      “異詞置換”指的是將詩句中的詞語進行同義替換,通過比較詞語置換前后詩詞意境的變化,直觀感受表達效果的差別,體悟煉字之妙。以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中的“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為例,楊載《詩法家數(shù)》評價道:“非煉‘歸、入字,則是兒童詩。”那么,“入、歸”二字妙在何處,能否換成其他同義詞呢?

      “入”字在詩句中表浸染義,以花色浸滲引出桃花之嫩。因為桃花透著粉紅,望之柔嫩欲滴,“嫩”是“紅入桃花”的結果,“入”字體現(xiàn)循序漸進、點滴滲透的動態(tài)過程。如果換用近義詞“染”,將其置換為“紅染桃花嫩”,表達效果則是花嫩先于花紅,“紅”是在“花嫩”的基礎上增染的變化,不符合人們由色覺(紅)至觸覺(嫩)的感官聯(lián)想順序,整體不如“入”字以紅化嫩更為生動。

      再看“歸”字?!墩f文·止部》:“歸,女嫁也。”“歸”的本義是女子出嫁,引申出回來之義。凡言“歸”者,往往都與精神寄托有關,如“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皻w”蘊含思念的情感,如果用同義詞“回”替換,則無法收到相同的效果。“青歸柳葉新”妙在將抽象的思鄉(xiāng)之情幻化于具體可見的顏色之中,與下句“望鄉(xiāng)應未已,四海尚風塵”體現(xiàn)出的漂泊無依之感相照應,傳達春色尚有歸處而詩人卻無家可歸的感傷和喟嘆。若改成“青回柳葉新”,在景語上雖然與之相類似,但在情語上卻大為遜色??梢?,“歸”字的置換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詩人的情感傾向。

      三、反義推定法

      “反義推定”是指通過比較一組與同義詞對應的反義詞,反向推定它們在義項或義值上的不同,進而深化理解它們在古詩詞中的意義內涵。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為何詩人不用“斷”字,而要用“絕”字呢?

      近義詞“斷”與“絕”在古詩中常同時出現(xiàn),要辨析“斷”與“絕”,或許可以通過比較它們的反義詞來考察它們的差異?!皵唷钡姆戳x詞是“續(xù)”,如《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xù)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絕”的反義詞是“繼”,如《墨子·非命上》“絕長繼短”?!袄m(xù)”表示兩兩相連,重新組合;“繼”則側重前后傳承不斷,繼往開來。由此反推可知,“斷”和“絕”的義值差別就在于“斷”著重突出對事物完整性的破壞,“絕”則強調對事物延續(xù)性的影響?!跋夷^”“聲暫歇”是琵琶曲本身的一部分,樂曲漸漸中斷凝絕,在聽眾耳中是前后延續(xù)性的變化,而沒有破壞樂曲的完整性,短暫沉寂后的“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更非斷曲的續(xù)章,而是原曲的繼續(xù)推進?!敖^”字巧妙地說明停頓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有意設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琵琶女琴技的高超精深。

      四、語源系聯(lián)法

      “語源系聯(lián)”指的是通過探求同義詞各自的語源,尋找“音近義通”的同源詞來把握語義特點,體悟它們在具體古詩詞語境中表達效果的差異。以杜甫《春夜喜雨》中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為例,“潛”能否換成同樣表“隱沒”義的“沉”或“沒”呢?

      《說文·水部》:“沈(沉),陵上滈水也。從水冘聲?!甭暦皟堋彼涗浀脑~往往有下垂義,如“髧”表示頭發(fā)下垂,“紞”表示冠帶下垂。[2]在方向上,“沉”突出垂直向下的意義特點。春雨“隨風入夜”,既然有風,則雨不會垂直向下,故不宜用“沉”?!墩f文·水部》:“沒,沈也。從水從?!薄皼]”字與“滅”字古音相近,二者同源,都有消失義。[3]春雨雖然隱于夜色,但是牽系萬物,故形隱而實在,不可謂“沒”。

      “潛”字繁體以“朁”為聲符,而“朁”所記錄的詞往往表示“深入”的語源義,如“噆”字表深入口中,“簪”字表一物深入另一物。[4]由此可知,“潛”除有“隱藏”義外,更突出的是深入的特點?!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僅說明春雨悄然入夜,還表現(xiàn)入夜之深,與夜色渾然同體,更可見春雨化隨萬物而深藏不露,潤澤四方而悄然無聲的美好品質。

      結合同源詞來鑒賞古詩詞,有助于學生理解語源聲符在漢語詞匯系統(tǒng)中的作用,并結合古詩詞語境具體感受語源義的詞義特點,體會用字之妙,提高語義理解和闡釋的能力。

      綜上,同義詞辨析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字詞,在對比中感受古詩詞的煉字之妙,明確詩人想表達的具體意境和情感指向,進而理解詩人的內心世界。同時,同義詞辨析與古詩詞鑒賞相結合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同義詞之間的差異,增強語詞敏感性,提升語言應用能力,為大語文視角下的古詩詞教學提供方法借鑒。

      猜你喜歡
      煉字辨析古詩詞
      踏青古詩詞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8 07:01:14
      怎一個“亂”字了得!
      ——辨析“凌亂、混亂、胡亂、忙亂”
      “論證說理”與“溝通說服”:高考論述類與實用類寫作之異同辨析
      我和古詩詞
      趣讀古詩詞
      煉字·煉句·謀篇(外一則)——杜甫《望岳》
      中華詩詞(2017年10期)2017-04-18 11:55:28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煉字”
      教師·上(2016年9期)2016-10-08 13:13:26
      古詩詞中的新年
      公民與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04:09:04
      辨別詞性,分類作答——例談如何解答“煉字”題
      語文知識(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16
      “征、伐、侵、襲、討、攻”辨析
      語文知識(2014年1期)2014-02-28 21:59:05
      潮州市| 丘北县| 宝山区| 嵩明县| 汝州市| 太康县| 西乌珠穆沁旗| 崇明县| 礼泉县| 赫章县| 朝阳县| 武城县| 双流县| 德兴市| 泸定县| 承德市| 班玛县| 利津县| 囊谦县| 通辽市| 石嘴山市| 永州市| 法库县| 教育| 万盛区| 佛山市| 清苑县| 乌恰县| 克什克腾旗| 莒南县| 葵青区| 仙游县| 凤翔县| 陵水| 尚义县| 泸西县| 潜江市| 广安市| 虹口区| 松潘县| 洞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