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
深層地質儲存庫被理解為一個多重屏障系統,可確保隔離高放射性廢料,即來自核電站已用燃料或與這種燃料直接接觸材料的廢料。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4月12日發(fā)表題為《永久的放射性“墓地”漸漸浮現》的報道稱,多國在地下興建放射性廢料儲存庫,用來存放長壽命(數千年)放射性廢料。
在地下400多米深的地方,芬蘭正在建造一個巨型結構(一個由地下隧道和通道組成的復雜系統),它將永久存放來自該國核電站的長壽命(數千年)放射性廢料。這就是翁卡洛項目,一個據稱是永久的深層地質儲存庫。而之所以是永久的,是因為目的是保證將這種廢料屏蔽10萬年。
“翁卡洛”(芬蘭語中的“洞穴”)計劃于2025年開始運作,但預計要到2120年才能完全完工。這是一項相當大的技術和工程挑戰(zhàn),其他國家也正在投入其中。德國正在尋找一處建造這種永久儲存庫的地點。而比利時、瑞典、瑞士、英國、法國、美國和加拿大正在投入建造相關設施,各國項目進度不一。
今天,世界上只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有一個具有這些特征的儲存庫,這里存放的是來自于美國軍事計劃的放射性廢料。
西班牙不會錯過這條賽道。西班牙國家放射性廢料公司技術總監(jiān)阿爾瓦羅·羅德里格斯表示,該公司“已經制訂過一個開發(fā)深層地質儲存庫的計劃,但地點的搜索在1996年停止了。如今,我們對西班牙的地質非常了解,因此一旦做出決定就能夠開啟該計劃”。此外,第Ⅶ號放射性廢料總體規(guī)劃草案已經包含了創(chuàng)建法律和監(jiān)管框架的路線圖,該框架將確立選址建設此類設施的游戲規(guī)則。
羅德里格斯解釋說:“這樣的過程至少會持續(xù)40或50年。尋找地點需要證明其可行性并評估其安全性。必須進行調查、分析和測試,收集能夠向監(jiān)管機構證明它是可行且安全的設施的數據?!?/p>
深層地質儲存庫被理解為一個多重屏障系統,可確保隔離高放射性廢料,即來自核電站已用燃料或與這種燃料直接接觸材料的廢料。
核安全委員會在一份文件中是這樣解釋的,在500米深的地方,“廢料被置入極其耐久的金屬容器中,這些容器可以抵抗腐蝕或其他形式的降解多年,隨后,它們被安置在穩(wěn)定地質構造中的通道里,用吸收性材料堵塞,并被具有高保留能力的低滲透性土壤包圍”。而且它是永久性的。也就是說,深層地質儲存庫會被關閉和密封,廢料不會被回收。
羅德里格斯說:“這是最有利和最安全的解決方案,得到了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認可。”
然而這一解決方案未必令所有人信服。綠色和平組織等環(huán)境組織并不看好它。綠色和平組織核事務負責人梅麗特克塞爾·本納薩爾說:“對于核廢料,不存在良好且決定性的解決方案。翁卡洛項目試圖將放射性廢物存放成千上萬年,這是難以企及的時間長度。項目建設將在2120年結束,將會出現的問題有延誤、預算超支,以及今天開始建設的這幾代人到那時已不在人世……”
摘編自微信公眾號“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