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游戲化教學;實施策略
在新時期的小學教育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已經(jīng)成為極其關鍵的科目之一,而身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也要能夠緊跟時代的發(fā)展需求,不斷的優(yōu)化教學形式,在授課活動中恰到好處地引入游戲,讓課堂變得更為輕松,也讓小學生更好地體悟到信息技術學習所具有的趣味性,繼而促使同學們的信息素養(yǎng)得以提升,這對于小學時期的學生而言大有裨益。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出游戲教學的情景,這樣同學們在學習相關課程內容期間就會更加積極。實際上小學生思維處于發(fā)展中,可能會對課本中的一些內容難以理解,這種情況下信息技術教師就需要思考如何創(chuàng)設一個游戲化的教學情景,用以增加基礎理論與實際操作之間的聯(lián)系,拓展同學們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繼而改善以往傳統(tǒng)教學表現(xiàn)出的弊端和突出問題,增進同學們的積極性[1]。例如,教授小學信息技術“認識鼠標”相關內容期間,依據(jù)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部分,教師就可為同學們創(chuàng)建一個游戲情景,首先呈現(xiàn)小學生耳熟能詳?shù)膾呃仔∮螒?,然后對本堂課的基礎理論知識做出詳細的講解,通過游戲提高學生對鼠標的認識和應用能力。詳細來說,教師在講解“單擊鼠標”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就可指導同學們在掃雷游戲中嘗試操作鼠標左鍵,學生的每一次“單擊”都有可能觸發(fā)“雷區(qū)”,處于這樣的游戲情景中,同學們的積極性更高,并且有助于他們利用更短的時間理解這部分內容。在后續(xù)時間里,教師便可針對性地加強他們的實操訓練,逐步提高學生操作鼠標的熟練度和準確性,進一步強化課堂成效。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還需要能夠對游戲教學的過程進行設計與優(yōu)化,從而培育同學們的探究思維能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進一步在游戲過程中提升自己對于課程內容的掌握。例如,教授小學信息技術“漢字輸入練練手”相關內容期間,教師在帶領同學們學習輸入文字時,鑒于反復練習打字的過程很枯燥,所以這時就可以通過一些游戲增加同學們參與打字的積極性。教師事先在學生使用的計算機上安裝打字游戲“警察與小偷”這一軟件,在當學生每輸入一個正確的漢字,警察就會靠近小偷一步,學生輸入的速度越迅速、正確率越高,警察就動得越快。在游戲中,每輪的追逐都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也會有相應的評分,通過這樣的游戲過程,激勵同學們不斷地刷新自己的打字成績。在此過程中,教師利用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奇心與好勝心等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打字積極性,并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引導,提示學生如何快速地打出正確的漢字,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積極性,使整個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總體而言,在小學時期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當中,運用游戲化教學的策略已經(jīng)成為一種趨勢,這種教學法更關注教學的游戲性和教育性,這也符合現(xiàn)階段同學們的身心成長特征。因為在新課程理念影響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并不只是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操作技巧,而要更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培養(yǎng),通過游戲化教學的運用就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這一目標。所以,上文就對游戲化教學的實施進行了探討,期望引發(fā)思考。
參考文獻:
[1]陳志清.新課程理念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游戲化教學模式探究[J].考試周刊,2021(48):107-108.
(作者單位:汶上縣白石鎮(zhèn)明德小學 田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