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燕
摘 要:新課標指出,口頭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應(yīng)加強培養(yǎng)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和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筆者在實踐中總結(jié)了兩個有效的方法:一是把作文變成學生的快樂作文;二是加強學生口頭作文的訓練。快樂作文與口頭作文沒有主次之分。兩者都需要學生主動學習,要求學生獨立發(fā)現(xiàn)、思考和探索問題,而不能被動地接受知識。
關(guān)鍵詞:寫作策略;口頭作文;初中作文
一、初中作文教學現(xiàn)狀
新課標指出,口頭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初中的作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讓教師頭疼的問題。一是學生升上初中后,一直不能更改小學時期寫作文的習慣;二是學生缺少閱讀,缺少欣賞與探究優(yōu)秀的作文是怎樣;三是學生不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尤其是難以進行書面表達。這就造成初中生難以下筆寫作文。然而,教師方面的作文教學與指導寫作也應(yīng)改變模式,做到三不要:不要打壓學生的積極性,不要制約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不要扼殺學生的獨特性。
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積累生活素材,增強學生的體驗
一是教師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寫生活方面的作文。學生的生活是寫作文的重要素材。只有學生在生活中善于積累生活的素材,才能在寫作文時有話可說、有話好說。教師要訓練學生多觀察身邊的生活,從感受生活中不斷充實豐富自己的知識,同時,也讓學生積累知識,積累寫作素材。教師應(yīng)從多個方面指導學生,鼓勵學生不斷豐富知識、積累素材。從口頭表達開始,指導學生在課堂上勇于分享生活,在課外認真觀察,讓學生自主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
吳天水在《淺談口頭作文與中學生能力培養(yǎng)——新課標下的口語交際訓練》一文中提到:在新課標下組織學生口頭作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在學習技能上還可收到語言積累訓練、心理素質(zhì)訓練、完形訓練之功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實施定期檢查、實時評講評分、定期對比語文學習效果等配套質(zhì)量跟蹤措施。
二是學生要多閱讀優(yōu)秀的作文。閱讀不僅能開闊視野,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閱讀、多積累,尤其是課堂以外的閱讀活動,在學生閱讀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課外活動也能促使學生積累知識。這些都是學生有用的寫作素材。例如學生在校參加的“言為心聲”比賽、校運會等,讓學生體會到人際交往的各種情感體驗。
(二)培養(yǎng)作文思維,拓展學生的思維
一是改革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深深影響著教師的作文教學方式。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首先要創(chuàng)新,盡力設(shè)計一些讓學生有話可說的習作題目。例如:命題作文《我可以》《我心中的理想》等,讓學生自由發(fā)揮。
二是教師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的指導。例如寫作的材料可以寫學生的校園生活、家庭的家務(wù)勞動,讓學生去找一件自己生活中的家務(wù)活,比如說寫《一次家務(wù)勞動》,或者《我學會了什么》,最后教師在批改的過程中,也可以采用讓學生相互交換的批改方式,讓學生多嘗試,改變以往的評改和評講方式。
(三)提升作文能力,彰顯學生的作文個性
一是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經(jīng)驗,這是學生寫作文的源泉。如果說學生不能夠好好觀察生活,也不喜歡閱讀,在寫作文時就會無話可說。寫作文要有話可說,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要去積累寫作素材,掌握寫作方法,除了平時要多閱讀之外,還要盡可能地鼓勵學生通過獨自思考問題,觀察生活。
二是教師在批改作文的過程中應(yīng)以鼓勵為主。在作文教學實踐中,初中學生對于教師的鼓勵尤其重視,所以教師要多鼓勵,多贊揚學生。那么學生才能更加有興趣去寫作。教師應(yīng)該毫不吝嗇地表揚學生的優(yōu)點,如果有寫得不夠好的地方,也應(yīng)該鼓勵其繼續(xù)加油,爭取有進步。
三是學生在寫作文難于下筆時,可以從模仿寫作開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語文書中的資源模仿寫作,比如說朱自清的《背影》,文章的結(jié)構(gòu)和細節(jié)描寫就非常值得學生去模仿;比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運用的景物描寫手法也很值得初中生模仿學習。仿寫是作文的起步,學生只有去模仿、分析優(yōu)秀的文章到底是怎么生成的,進而才能演化成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平時更加熟悉課文,也能夠使學生在寫作文時有更好的思路,進而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雖然是模仿,但卻成于自己的筆下,學生會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在仿寫的基礎(chǔ)上會有突破。除了選取課文進行仿寫外,還應(yīng)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學會多種開頭方法;怎樣從開頭到結(jié)尾;如何從過渡到照應(yīng);怎樣記人記事;怎樣敘述議論;怎樣描寫抒情;最后形成自己的寫作思路和表達方法。
三、小結(jié)
總之,初中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需要改變。改革的緊迫性和艱巨性同時并存。但是,只要廣大語文教師充分認識到作文教學對于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性,采取相應(yīng)對策,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就一定會加快作文教學改革進程,廣大中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會得到提高??陬^作文的訓練要求不可太高,要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特別要提醒學生注意記住表達時的要點和次序,這樣才能說得有條不紊??陬^作文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逐漸過渡到文字表達的階段時,學生的語言邏輯思維能力也得到錘煉。同時,作文水平也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王良杰.口頭作文教學及改革探析[J].教學與管理,2007(09).
[2]李嗣颋.作文教學改革實驗報告[J].語文教學通訊,1996(Z1).
[3]楊美娟.口頭作文實施策略談[J].文學教育(下),2010(10).
[4]宋貴斌.口頭作文:“化整為零”的教學形式[J].作文教學研究,2003(04).
[5]折曉霞.作文要學會賞識別人[J].語文天地,2011(06).607064C2-95D0-40E2-897E-1CB9BC08E4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