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娟
2021年3月5日中午,我在心理輔導室值班,某班的心理委員向我報告說她班的小玲手腕處有不少劃痕,顏色深淺不一,有長有短。我馬上找班主任了解小玲情況,確認是她自己用美工刀陸續(xù)劃的,前幾天由于成績下降,家長罵她“作”,心情很壓抑,偷偷又劃了。班主任建議她找學校心理老師,她同意了。
小玲,女,八年級學生,安靜內斂,喜歡畫畫,敏感多疑,情緒不穩(wěn)定,有時莫名哭泣。小玲父母親平時忙,無暇顧及她。他們好面子,經(jīng)常說一切辛苦都是為了她,無形之中給了她很多壓力;對她非常嚴厲,特別看重她的成績,只要成績好什么都可以。小玲因腳受傷休息一段時間,成績滑坡,內心落差大,對自己信任度下降;由于自己心情差,易發(fā)脾氣,同學關系漸差。有一次,她用美工刀劃了幾下,雖然疼但覺得有快感。后來每當情緒處于崩潰邊緣時,她就會忍不住劃傷自己。
她預約來到我的心理室,怯怯地,蜷縮在咨詢椅上,一直等著我開口??粗某聊艺J為解決她的問題的首要步驟是使她的情緒得以宣泄,以減輕她的心理負擔。
師:我能感受到你的難過和無助,不管發(fā)生什么事,老師愿意和你一起面對?,F(xiàn)在,能否讓我看一下你的手腕。
小玲沉默了一會兒,慢慢地撩起袖子,露出傷疤。
生:老師,我是不是嚇到了你?我是不是太傻了?
師:(我搖頭)不是嚇到了我,而是心疼你。雖然我還不知道你經(jīng)歷了什么,但我相信你這么做,一定有你的道理。能否告訴我讓你為難的事情?
我一步步地引導小玲,讓她講出她目前的情感困擾,而我并沒有做任何評價。在講述的過程中,她一邊講,一邊哭,有時還出現(xiàn)短暫的停頓。由于我耐心的引導,她講出許多從小到大成長過程中的困擾,講到最后幾乎泣不成聲。
為進一步平復她的情緒,我試著用呼吸放松法,使小玲長期積累的壓抑情緒慢慢得到了釋放,逐漸地小玲覺得情緒舒緩多了,而我們彼此也建立了信任。
在接下來的幾次咨詢中,我逐漸看到了她臉上的笑容,我知道前面的情緒宣泄起了作用,但是咨詢不能只停留在這個層次上,下一步我需要幫助她分析心理困擾產(chǎn)生的原因。
考慮她喜歡畫畫,我讓小玲做了自我肖像法測驗,讓她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在我的提問下,小玲再次談了父母親對她的種種誤解,以及自己沒有很好反思,經(jīng)??吹絼e人的缺點,而忽視自己的不足;她說她確實努力了,她希望成為父母老師眼里優(yōu)秀的人。做完這個自我肖像測驗后,我告訴小玲,畫中的女孩就是她呀:一個沉默文靜的女孩,由于不注意自己的不足,讓周圍的人覺得她難以相處,而后,這個過程中她表現(xiàn)出來的一些不良行為,讓別人對她的印象出現(xiàn)了誤判,從而導致了這樣的局面。
我很理解她目前的處境,每一個與她有類似經(jīng)歷的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我也和她一起剖析其中存在的原因:處于青春期的她容易沖動,敏感多疑,易與父母、同學產(chǎn)生間隙是正常的;從其家庭背景來看,家長的教育缺失和方法不當導致她目前的狀況,也不全是她的錯。
通過自我肖像法的使用,使她明白一直以來難以突破困擾從而自傷的原因何在。有了這關鍵的突破,我開始從意識上轉移到現(xiàn)實,鼓勵她回到生活中嘗試。
小玲雖然與我逐漸相熟,但是對于身邊人的目光還是不適應甚至害怕。所以我采用系統(tǒng)脫敏療法,改變她的不良行為。
首先我向她介紹系統(tǒng)脫敏療法,使之了解此法的意義、主要過程和方法,消除她的顧慮和反感,并鼓勵她能正確面對情緒體驗,隨時和我保持聯(lián)系;其次我教給她有效的應對方法;再者我協(xié)助她去發(fā)現(xiàn)引起焦慮和恐怖的情景,并幫助她確定引起焦慮讓她選擇自傷的事件等級。在我的幫助下,她確定了引起焦慮事件的等級:在鄉(xiāng)間→和小學同學來到校門口→來到教室→吵架賭氣→回到家中→賭氣自傷,最后,幫助她循序漸進地練習各個情景。
在接下來的幾次咨詢中,小玲自述焦慮感明顯減輕了不少,學校里也能試著和同學聊天,在家能主動叫爸爸媽媽。小玲雖然已經(jīng)能夠在虛擬情景中做到較平靜地面對原來引起焦慮而自傷的場景,但是在現(xiàn)實中,小玲仍然顧慮重重,突破不了自己設置的障礙。所以我得和她一起制定切實可行的社交計劃:每天晚上睡覺之前,以日記的形式,反思今天任務的完成情況,如果完不成,思考下一步將怎么做,努力堅持完成,并將練習的效果遷移到現(xiàn)實環(huán)境之中。
經(jīng)過系統(tǒng)脫敏療法,小玲現(xiàn)在基本能夠實現(xiàn)與同學的正常交往,和父母關系也有很大轉機,但是我感覺仍要幫助小玲更好地去適應她身處的學校和家庭環(huán)境。首先從班級入手,我和班主任多次交流,得到她的協(xié)助,還讓心理委員和她的學習、心理結對,努力為小玲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的環(huán)境,讓同學們能以溫和善意對待小玲曾經(jīng)的不足,不用傷害性的語言去刺激她。班主任和同學的配合給了小玲很好的學習氛圍。其次我也約談了她的父母,和他們講了女兒開心的重要性,希望能給她創(chuàng)造一個平和安寧的環(huán)境。
通過老師、同學和家長的努力,小玲周圍的環(huán)境有了明顯好轉,這為她今后的健康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她說不管以后發(fā)生什么事,有這么多人關心她,再也不會自傷,總之,一切都朝好的態(tài)勢發(fā)展。
對于小玲的自傷行為,家長一直認為孩子在“作”,其實當孩子有意無意傷害自己的身體時,一定有她的原因。那時的她也許是悲傷和無助,也許是憤怒和絕望,也許已經(jīng)面臨著很多困難,這時的我們應該伸出雙手去擁抱她一下,聽她的傾訴,哪怕讓她哭一哭。
雖然我不認同她的自傷行為,但我始終無條件接受和關注她的感受,正因如此,我才能得到她的信任,聽到她內心的真實感受,有機會溫柔地陪同她一起面對、一起探索、一起進步。在咨詢中,我認識到,我們應以咨詢對象存在的問題為中心,耐心整合各種咨詢方法,以達到最優(yōu)的咨詢效果。
看到小玲的臉逐漸紅潤起來,和她的交流越來越坦誠,心里感念生命的美好和力量。在陪伴中,留下彼此美麗的成長痕跡,我們彼此感恩。讓我們對每個處于掙扎中的孩子,溫和以待吧。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