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文
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一個窘態(tài)百出的偷盜者形象,早已成為人們心里的定式,從古老的《詩經(jīng)》中一路滾到今天。在詩人的筆下,小老鼠貪婪成性、不勞而獲長成了肥碩無比的大老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大老鼠啊大老鼠,你不要再吃我的黍了……穿越歷史時空的聲聲哀求,是《詩經(jīng)·碩鼠》中奴隸們心底的吶喊。奴隸們把盤剝無度的奴隸主比成大老鼠,述說著心中敢怒不敢言的壓抑和痛苦。“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边@么多年我一直養(yǎng)著你,可你卻不肯顧念我。對奴隸主徹底的絕望,也喚醒了奴隸們心底的反抗意識?!笆艑⑷ト?,適彼樂土。”我發(fā)誓我要離開你,到那快樂的地方去?!皹吠翗吠粒嫉梦宜??!睂で蟀采碇桥`們對新生活的向往。
哀求、絕望、憤怒、反抗……層次遞進,回味悠長。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汝,莫我肯德。逝將去汝,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汝,莫我肯勞。逝將去汝,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從“黍、麥到苗”,奴隸主的壓榨已經(jīng)讓奴隸們沒有活路,沒有退路……
與人人喊打的老鼠不同,狗則是人類忠實的伙伴,憑借自己的品性和本事賺取地位。
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這是北宋大文豪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描寫的景象。
“左牽黃,右擎蒼”,左手牽著大黃狗,右臂上架著蒼鷹,蘇太守一出場,大黃狗就先聲奪人,奔跑在原野上,奔跑在歷史的畫卷中,為蘇太守的盛裝出獵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頭戴錦緞小帽,身穿貂皮大衣,帶領著千名騎手在小山崗飛快地跑過,像卷起一陣風一樣……飛奔的騎手既有太守的隨從,也有擁戴太守的密州城百姓,場面頗為壯觀?!盀閳髢A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身受百姓的愛戴,蘇太守高興、感動,要親自射殺一頭老虎,就像當年的孫權一樣。
大黃狗一現(xiàn)身,詩人奔放豪邁的情感與灑脫的胸襟盡書紙上。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南宋末年的一個冬天,農(nóng)歷的十一月四日這一天,狂風大作,仿佛把大江大湖的水都卷來了。大雨傾盆,整個小山村陷入一片昏暗之中。大雨傾瀉的聲音、地面積水流淌的聲音、呼嘯的風聲,匯集在一起,四周的山上居然回蕩著海浪翻滾的聲音。
可是我們摯愛的大詩人陸游在屋內(nèi)干嗎呢?他呀,披著毛氈烤著火:“唉!這樣的天氣,我和我的小貓就不出門了?!?/p>
哎呦喂,不愧是你!05A1C1FE-55B5-42A8-B5FC-900015809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