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內(nèi)容摘要:《塞萊斯蒂娜》是西班牙文學(xué)史上的經(jīng)典巨作,其中的主角塞萊斯蒂娜更是家喻戶曉的文學(xué)人物,其她的女性形象也十分靈活生動。本文將對這些女性形象進行深入分析,對其性格特征、意識、心理、情感等因素進行論析,力圖揭示西班牙中世紀時期不同階層女性的悲劇性。
關(guān)鍵詞:西班牙文學(xué) 《塞萊斯蒂娜》 女性形象
《塞萊斯蒂娜》在西班牙乃至整個歐洲的文學(xué)中都占據(jù)著無可替代的地位。對于西班牙文學(xué)來說,它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是西班牙由中世紀過渡到文藝復(fù)興時期里程碑式的作品,為西班牙文藝復(fù)興新時代的到來打開了世紀之門。西班牙著名學(xué)者梅內(nèi)德斯·伊·貝拉說,假定西班牙沒有塞萬提斯,那么,在西班牙文學(xué)史中,《塞萊斯蒂娜》的作者就應(yīng)該坐上第一把交椅,由此可見這部作品的地位之高。同時,《塞萊斯蒂娜》也對西班牙后世文學(xué)乃至西方文學(xué)有著深遠的影響。與作品同名的女主角塞萊斯蒂娜更是與堂吉訶德、唐璜一同成為了世界文學(xué)寶庫中不朽的典型。
《塞萊斯蒂娜》中共出現(xiàn)六位女性形象,分別是作品的女主角——老虔婆塞萊斯蒂娜、另一位女主角——為愛情奮不顧身的貴族富家女梅莉貝婭、塞萊斯蒂娜的干女兒們——妓女艾麗西婭和阿雷烏莎、梅莉貝婭的貼身女仆——盧克雷西婭和梅莉貝婭的母親——阿莉莎。本文不僅局限于分析這些人物形象,揭示西班牙中世紀時期不同階層女性的悲劇性,還探析了兩位女主角塞萊斯蒂娜和梅莉貝婭的“前世今生與來世”。
一.塞萊斯蒂娜的前世
塞萊斯蒂娜的原型可以追溯到希臘戲劇《潘菲盧斯》里的老虔婆。這部戲劇的故事梗概跟《塞萊斯蒂娜》相似度很高,通過對兩部作品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塞萊斯蒂娜》的作者費爾南多·德·羅哈斯的靈感來源就是這部希臘戲劇。無論是從人性復(fù)雜程度還是狡詐程度塞萊斯蒂娜都是其原型人物的升級版。
二.梅莉貝婭的前世
1541年在費爾南多·德·羅哈斯的遺囑里人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書目清單,里面有一本名叫《愛的監(jiān)獄》的書,學(xué)者Severin認為他在創(chuàng)作《塞萊斯蒂娜》之前肯定讀過《愛的監(jiān)獄》并在他自己的這部作品中對《愛的監(jiān)獄》中的宮廷愛情進行了戲謔性的模仿[1]。通過對比和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梅莉貝婭與《愛的監(jiān)獄》里女主角拉烏雷奧拉的相似之處:兩個人都屬于上層社會,前者是貴族后者是公主,二者都是獨生女——財富和地位的唯一繼承人,都擁有傾國傾城的容貌。在她們所生活的歷史時期,榮譽和名聲是最重要的事情,捍衛(wèi)家族榮耀和名聲是當時社會賦予她們的責任更是她們的義務(wù)。然而生活在男權(quán)社會中的她們卻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著反抗,反應(yīng)出了鮮明的反抗意志。最后,拉烏雷奧拉并沒有受他人意志的驅(qū)使,拒絕了追求者雷里阿諾的求愛,堅持捍衛(wèi)自己聲譽。梅莉貝婭則努力擺脫世俗為其套上的枷鎖,拒絕道德綁架,不顧父親的決定和安排,堅持自己對愛情的追求。雖然二者的結(jié)局不同,但是她們都在自己自由意志的選擇下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三.《塞萊斯蒂娜》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1.老虔婆——塞萊斯蒂娜
作為《塞萊斯蒂娜》這部作品的同名女主角,她是西班牙乃至全世界文學(xué)中最有名的女性形象之一。她的丑陋、貪婪、虛偽、狡猾被作者費爾南多·德·羅哈斯描繪的淋漓盡致。
塞萊斯蒂娜是一個專業(yè)的淫媒,不僅如此,她還會縫紉、制作化妝品、調(diào)制香水、會修復(fù)處女膜,同時也通曉一些巫術(shù)。從卡利斯托的仆人巴爾梅諾之口可以得知年輕時的她也是一名妓女,并結(jié)過婚。年老時她開了自己的妓院,艾麗西亞就是在她手下工作的一名妓女。
首先,在書中很多的地方我們都不難發(fā)現(xiàn),塞萊斯蒂娜是一位相信巫術(shù)并且懂得施法的女巫。在第三幕的場景中塞萊斯蒂娜讓她的干女兒艾麗西婭幫她取東西時說:“另外,你打開一個裝線的盒子,右邊還有一張用蝙蝠血寫了字的紙條,就在昨天我們修剪過枝條的那棵龍血樹的一片葉子下面?!盵7]以及“你去存放油膏的那個房間,就在那張黑貓皮上(那上面我曾讓你安放過兩只母狼的眼睛)能找到那個蛇油瓶子。另外,再將那公山羊的血和你從它那兒剪下的幾根山羊胡子也給我取來?!盵7]首先,不難看出“用蝙蝠血寫了字的紙條”[7],“公山羊的血”[7]和“剪下的幾根山羊胡子”[7]這些奇怪的物件都被她存放在了特定的位置;其次,無論是動物身體上的還是面部上的毛發(fā)通常都是用在施法過程中的。由此可以證明塞萊斯蒂娜確實是一位懂得巫術(shù)的巫婆,但是并無法由此斷定她的巫術(shù)在撮合卡利斯托和梅莉貝婭時起到了作用。可以推測的是作者費爾南多·德·羅哈斯引入了這一魔幻因素其實是為了給他的作品增加一層濃厚的神秘色彩。
其次,作為一位貪婪的老虔婆,她有著異于常人的技能。M. Concepción Bados–Ciria在分析塞萊斯蒂娜的語言時指出,她的肢體語言在她說服和操控他人時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再結(jié)合她高超的說話技巧可以讓她達到任何她想達到的目的[2]。她深諳男人和女人的欲望,懂得利用人性的弱點。在說服卡利斯托的仆人巴爾梅諾成為她的同伙時候,她將這項技能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首先,她試圖讓巴爾梅諾認為她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利于他主人卡利斯托的好事,但是由于巴爾梅諾早已對塞拉斯蒂娜有所耳聞所以對她的戒備心很重。為了獲得這個年輕仆人的信任,老虔婆講述了她與其父母舊交情的事情,而后開始慢慢試圖挑撥他與主人之間的關(guān)系,并承諾事后他會分得一比可觀的錢財。然而巴爾梅諾對此并不十分感興趣。最后得以攻破巴爾梅諾防線的是塞萊斯蒂娜承諾將她的干女兒阿雷烏莎介紹給他。至此,塞萊斯蒂娜成功地收買了巴爾梅諾。
值得一提的還有塞萊斯蒂娜的虛偽。這個丑陋的老婦人在為了達到她的目的時嘴巴就如同抹了蜂蜜一般。為了拉近她與別人的關(guān)系并獲得他人的信任,她對別人的稱呼都是“我親愛的孩子”,“我的小天使”等。而她口中的所謂的“友誼”也只不過是虛偽的代名詞。越是甜言蜜語,其背后就越是隱藏著最見不得人且丑陋的目的。
最后,令人覺得諷刺的一幕是這樣一位詭計多端的老虔婆竟然死在了自己的同伙手中,而將她一步一步引向死亡的正是她的貪婪和自私。因為事成之后,她拿到卡利斯托的打賞,卻并沒有兌現(xiàn)自己曾向巴爾梅諾和森普羅尼奧許下的諾言,她試圖獨吞這些財富,最后被氣急敗壞的兩人殺死。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這位老虔婆虛偽、邪惡、狡猾、貪婪且自私。她行動的一切動力都是為了追逐金錢和利益。她的這些表現(xiàn)也體現(xiàn)了早期資本主義的特征。
2.貴族富家女——梅莉貝婭
對于梅莉貝婭,很多學(xué)者對她抱有不同的看法,一些認為她的形象是正向的,而另一些則與他們持相反觀點。
以Francisco Rodríguez Cascante為代表的一些學(xué)者認為梅莉貝婭是一位從內(nèi)心里抗拒中世紀世俗價值觀的女性,她不懼壓在她身上“榮耀”和“名譽”這兩座大山,勇敢地追求自己的選擇[3]。而María Eugenia Lacarra則認為梅莉貝婭是一個輕浮且放蕩的女性。她唯一的目的就貪圖肉體上的歡愉。最后殉情而死是因為她唯一的欲望隨著卡利斯托的死而逝去了[4]。Jorge Abril–Sánchez把梅莉貝婭劃分為高級妓女之列,卡利斯托事成之后給塞萊斯蒂娜的錢無非就是給老鴇手下妓女的服務(wù)支付費用而已[5]。Yolanda Iglesias也認為梅莉貝婭的言行與她的身份和地位并不相符。她沒有大家閨秀該有的謹慎、矜持與檢點[6]。
在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塞萊斯蒂娜第一次借故拜訪她的時候,當?shù)弥獊碚哂靡鈺r,她十分惱怒,但并未將這位老虔婆趕走。而這位經(jīng)驗豐富且十分狡猾的老太婆意識到像梅莉貝婭這種身份地位的女孩不得不通過這么做來彰顯她對自己名譽的捍衛(wèi)時,她改用了較為隱晦的方式繼續(xù)著自己的計劃。而她們的第二次會面則是梅莉貝婭主動派她的侍女去請塞萊斯蒂娜前來為她醫(yī)治“心病”的。從那一刻起,她就已經(jīng)決定打破世俗對她的束縛,決定反抗并不再隱藏自己的真實感情。而在卡利斯托死后她殉情而死也是她自由意志獲得勝利的體現(xiàn)。
通過對梅莉貝婭的分析可以知道,她自始至終都在堅持自己的意志,她敢于打破世俗觀念加在她身上的枷鎖。同時她對卡利斯托的愛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她反抗世俗的體現(xiàn)。誠然,她的形象與同一時代文學(xué)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著很大的差別,但正是她基于清晰的自我認知上的勇敢、堅定以及反抗精神使她成為了讓人難以忘懷的人物形象。
3.妓女——阿雷烏莎和艾麗西亞
阿雷烏莎和艾麗西亞是一對堂姐妹,并且都從事妓女這項行業(yè)。前者在塞萊斯蒂娜的妓院里工作,而后者則是被人包養(yǎng)的高級妓女。
阿雷烏莎是一個獨立、要強且追求自由的人。她自己曾經(jīng)解釋過為什么不給富人家當仆人,因為她不愿唯唯諾諾的生活,整天卑躬屈膝,無論自己多么任勞任怨,主人都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訓(xùn)斥他們,并將他們的尊嚴踐踏在足底。但是作為高級妓女,雖然生活還是比較清貧,她卻可以享有自由選擇服務(wù)對象的權(quán)利。她喜歡自由不喜歡受壓迫還體現(xiàn)在當她得知塞萊斯蒂娜的死訊后的那份竊喜,因為從此之后她不用再迫于她媽媽的淫威而接受卡利斯托的仆人巴爾梅諾了。
阿雷烏莎也是一個狡猾且睚眥必報的人。在塞萊斯蒂娜、巴爾梅諾和森普羅尼奧死后,她和表姐準備為她們的媽媽和各自的情人報仇。她通過引誘卡利斯托的另一個仆人索西亞獲得了梅莉貝婭和卡利斯托秘密幽會的時間和地點,并實施了報復(fù)計劃。她也要讓梅莉貝婭嘗到失去愛人的滋味。她們的復(fù)仇計劃讓卡利斯托失足從梯子上墜亡,最后梅莉貝婭也殉情而死。
艾麗西亞則是一個沒有上進心,喜歡依賴他人的人。塞萊斯蒂娜曾多次建議她要多學(xué)習(xí)一些其它的技能,比如說學(xué)習(xí)如何修復(fù)處女膜,這樣等她老了的時候她也可以成為一個淫媒。然而艾麗西亞并沒有把她媽媽的話放在心理,因為她只想享受當下的快樂,只想活在塞萊斯蒂娜的庇護下。這一點也體現(xiàn)在當她得知塞萊斯蒂娜的死訊時她痛哭喊道:“我的媽媽死了,我的一切都沒有了”。[7]當森普羅尼奧和塞萊斯蒂娜死后,她繼承了老虔婆的房產(chǎn),可以推斷未來的她很有可能會找其他的情人供養(yǎng)她。
4.侍女——盧克雷西婭
盧克雷西婭是“未來的妓女”,雖然她的年紀比較小,但已經(jīng)展示出了對于勾引異性方面的興趣。塞萊斯蒂娜利用這一點向她承諾給她染發(fā)水和去口氣的藥粉,從而以此試圖來收買她,她也確實心動了,因為她渴望讓自己看起來更加美麗動人,吸引異性的關(guān)注。
作為梅莉貝婭的侍女,她盡職盡責,十分忠誠。曾試圖努力讓梅莉貝婭的母親阻止塞萊斯蒂娜進入到他們的府邸。此外,在她的主人與卡利斯托秘密幽會時她都時刻謹慎地為他們把守。
5.母親——阿莉莎
阿莉莎是一位粗心大意的母親。在塞萊斯蒂娜前來拜訪時,盧克雷西婭試圖提示她塞拉斯蒂娜的身份,但是她卻堅持認為塞萊斯蒂娜是誠實的人。不但如此,她還讓自己的女兒與老虔婆單獨交談。在她撞見二人的第二次會面時,梅莉貝婭隨便編了個理由,她也沒有多疑。此外,對于女兒的終身大事她十分聽從自己丈夫的決定,她認為自己的女兒是一個單純、聽話的大家閨秀,實則她的女兒已經(jīng)背著她與卡利斯托私定了終身。
四.塞萊斯蒂娜的來世
通過對比和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塞萊斯蒂娜》對洛佩·德·維加的《奧爾梅多的紳士》的影響。許多學(xué)者認為洛佩的這部作品就是為了紀念費爾南多·德·羅哈斯的這部曠世之作而作的。兩部作品在很多方面都有非常明顯的相似之處,比如男主角都是因為女主角的傾城美貌而一見鐘情,在自己仆人的牽線搭橋下找來虔婆,并且事成事后都獎賞給淫媒一串金鏈子。而作為中間人,為了能夠接近這兩位美麗的少女,塞萊斯蒂娜和法比婭都在行動前做了法事以求神靈保佑,然后都喬裝打扮成賣針線和化妝品的老婦人前往了女主角的家里。
可以說法比婭是另一個塞萊斯蒂娜,她們都是會施巫術(shù)的老虔婆,沒有她們的幫助,這兩對年輕人都無法走到一起。兩人都用“及時行樂”來勸說女方接受男人的愛。然而在法比婭身上并沒有體現(xiàn)出像塞萊斯蒂娜一般高超的勸人技巧。與塞萊斯蒂娜相比,法比婭的作用更像是一個信使,是兩個年輕人之間溝通的橋梁。法比婭最后也并沒有被人殺死。
一部永垂不朽的優(yōu)秀經(jīng)典文學(xué)作品中的人物往往令讀者印象深刻,通過作者深厚的寫作功底讓一個個人物形象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通過對《塞萊斯蒂娜》中女性形象的分析讓我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這些人物并加深了對作品內(nèi)涵的理解。最后她們各自的執(zhí)念也決定了她們各自命運的悲劇性。
參考文獻
[1]Severin, Dorothy Sherman La parodia del amor cortés en La Celestina[J]. Edad de Oro,1984,3: 275-279.
[2]Bados-Ciria, M. Concepción Celestina y el lenguaje del cuerpo[J]. Celestinesca, 1996, 20 (1-2): 75-88.
[3]Rodríguez Cascante, Francisco La seducción de Celestina y el honor de Melibea en la recepción de Feliciano de Silva[J]. Celestinesca, 2001,25 (1-2): 21-46.
[4]Lacarra, María Eugenia La parodia de la ficción sentimental en La Celestina[J]. Celestinesca, 1989, 13 (1): 11-29.
[5]Abril-Sánchez, Jorge Una familia de meretrices: prostitutas públicas y privadas, cortesanas, rameras y putas viejas en La Celestina[J]. Celestinesca, 2003,27: 7-24.
[6]Iglesias, Yolanda Rompiendo las cadenas: el libre albedrío en los personajes de La Celestina[J]. Celestinesca, 2010, 34: 57-73.
[7]費爾南多·德·羅哈斯著,屠孟超譯. 塞萊斯蒂娜[M]. 南京:譯林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