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鍵馨
目前,繪本教學面向不同學科正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開展,繪本的選擇成為其中的難題之一。但基于學科特點和教學實踐,不同科目對繪本的選擇和運用各有不同。下面,筆者以嶺南版小學美術第八冊《變照片為黑白畫》為例,談談繪本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選擇和運用。
一、美術課堂中的繪本選擇
人文價值不容忽視,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作為美術課堂中選擇的繪本應涉及人文價值、德育觀念等,以點撥、滲透為主。
1.藝術價值
從松居直《我的圖畫書論》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隨著創(chuàng)作繪本的熱潮,畫家、版畫家、雕塑家、設計家、漫畫家以及插畫作家加入到繪本創(chuàng)作中,讓兒童圖書有了飛速的提高。優(yōu)秀繪本正如吳念陽在《繪本是最好的教科書》上說的“繪本中的圖畫具有相當大的藝術價值,色彩的明暗、線條的曲直、文字排版形式的律動,無一不對繪本的主題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那么,美術課堂就可以根據(jù)藝術價值進行選擇了。比如,造型、色彩、線條構圖等基礎性的,還有專業(yè)技法方面的:國畫、版畫、黑白畫、剪紙、設計等,不同藝術風格的繪本非常多。
《變照片為黑白畫》這課非常明顯是學習黑白畫。作為范作,黑白畫在教材中偶有出現(xiàn),但正式作為教學內(nèi)容是首次。從《遇見圖畫書百年經(jīng)典》《圖畫書寶典》和“看圖畫書怎么說話”中找到經(jīng)典繪本中黑白表現(xiàn)的作品著名的也有好幾本,如,安東尼布朗的《走進森林》、凱利·杜蘭·瑞安《討厭黑夜的席奶奶》、婉達·蓋格的《100萬只貓》、安托尼·吉約佩的《狼來了》和安·喬納斯的《逛了一圈》。這五個經(jīng)典作品都具有明顯的藝術特色,光從藝術價值方面無法取舍。
2.教學需要
教學猶如量體裁衣,僅根據(jù)藝術價值選定的繪本不一定就適合教學,也不一定適合課程,因此,還要根據(jù)教學需要進行選擇。以《變照片為黑白畫》為例,分析教材,從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對象等方面進行衡量對比,符合教學需要打“√”
從上表發(fā)現(xiàn),比較滿足以上教學需要的暫時找到《逛了一圈》這個繪本。好的繪本還有很多,保留之后找到更適合的繪本或者方法進行替換。
二、繪本的運用
選好了繪本,也要講究課堂的有效甚至高效運用。解決方法:課內(nèi)精讀幾頁繪本閱讀,以及延伸到課外。
1.欣賞作品的示范性
人類獲取信息70%依靠視覺。選好了欣賞作品,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對新事物產(chǎn)生進一步的理解和接納甚至運用,遵循認知理解活動規(guī)律。在《變照片為黑白畫》一課中,首先要讓學生理解什么是黑白畫和黑白畫的表現(xiàn)形式。從造型、線條、色彩上分析。色彩,在黑白畫里面體現(xiàn)為黑白灰,而且灰色表現(xiàn)為線條組織的疏密粗細。因此,計劃用《逛了一圈》的三個畫面來賞析這三個方面。
幾個畫面的欣賞,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從學生作業(yè)可以看出。
2.引導欣賞的方向性
精選了幾個畫幅,還需對畫面欣賞進行導向。經(jīng)典繪本畫面信息量巨大,不作引導,可發(fā)散性很大,可能偏離了教學需要。因此,針對教學需要進行精讀畫面,明確目的和側(cè)重點,注重提問和引導的有效性和方向性,讓課堂更有效率。
3.課堂欣賞的留白
畫面有留白,課堂也有留白,課堂時間有限,不可能一一詮釋,不可能面面俱到。設疑點到即止,適當?shù)牧舭卓梢宰寣W生有學習動力和發(fā)揮的空間。
4.課外欣賞的發(fā)散性
課堂只針對藝術價值、教學需要進行分析,但經(jīng)典繪本可學習的地方肯定不止一點,而且繪本中的圖畫可能是指示性的和示意性的。這點表示了繪本閱讀的發(fā)散性。不同的人閱讀收獲會有不同,同一個人不同時間閱讀也會有不同的收獲。
以上是筆者在美術課堂中運用繪本教學時的思考與探索,通過繪本的選擇和運用,讓課堂更有效率,了解和掌握美術專業(yè)知識,提高了審美能力。出于不同目的選擇不同的繪本,針對方向不一樣,結果也就千差萬別。具體根據(jù)學科特點和教學需要進行最優(yōu)化選擇、與時俱進。優(yōu)秀繪本在推陳出新,不同的客觀條件也在變化,繪本也會有更新、更好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彭懿.遇見圖畫書百年經(jīng)典[M].信誼基金出版社,2006.
[2](美)丹尼絲·I·馬圖卡.圖畫書寶典[M].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7.
[3](日)松居直.我的圖畫書論[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7.
[4](美)珍·杜南.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8.
責任編輯? 吳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