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東
摘要:目的:探討針對中風后便秘患者在其治療中運用中醫(yī)補中益氣湯合增液湯加減治療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中風后便秘患者,從中篩選出80例納入研究,隨機編號均分2組,對照組為其提供常規(guī)治療,研究組為其提供補中益氣湯合增液湯加減治療,分析治療總有效率。結果:兩組間比較,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P<0.05。結論:治療中風后便秘患者采用補中益氣湯合增液湯加減治療可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建議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中風;便秘;補中益氣湯;增液湯;效果
【中圖分類號】 R255.2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3--01
腦卒中俗稱“中風”,便秘是中風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是排便次數(shù)減少、排便困難、便不盡且糞便呈堅硬狀,若治療不及時可增加心腦血管相關疾病的發(fā)生幾率,給患者與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質量。西醫(yī)治療該疾病多采取瀉藥、促動力藥物或者微生態(tài)制劑等藥物治療,可在短時間內改善其臨床癥狀,但長期效果并不理想,停藥后有反復發(fā)作的情況。隨著中醫(yī)學不斷發(fā)展,中醫(yī)手段以其“治病求本”、“辨證論治”等理念在治療該疾病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療效[1]。本次研究主要探討針對中風后便秘患者在其治療中運用中醫(yī)補中益氣湯合增液湯加減治療的應用價值,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中風后便秘患者,從中篩選出80例納入研究,隨機編號均分2組,對照組納入40例(男性/女性=24/16),年齡及均值48-77(62.52±2.35)歲;研究組納入40例(男性/女性=22/18),年齡及均值50-76(62.44±2.26)歲,分析一般資料后P>0.05。納入標準:(1)經影像學檢查以及經腸鏡檢查確診為中風合并便秘癥狀;(2)近期未采取微生態(tài)制劑、瀉劑、促動力藥物以及生物反饋療法等治療;(3)患者知情且自愿,配合相關檢查與診療工作。排除標準:(1)認知、精神障礙無法正常交流者;(2)腸息肉、十二指腸潰瘍、腸結核、腸梗阻等疾病。
1.2方法
對照組:為該組患者提供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口服大黃蘇打片,每次服用2片,每日服用2次,均在餐前服用。
研究組:為該組患者提供補中益氣湯合增液湯加減治療,具體方藥組成:黃芪60g,陳皮10g,黨參15g,生白術40g,麥冬30g,生地30g,枳殼6g,桔梗6g,炙甘草9g,當歸20g,玄參25g,若患者伴有食欲不振、腹脹在方中增加谷芽、雞內金與厚樸,將上述藥材浸泡30min后加入1500ml水煎煮2次,取300ml藥液,每日服用1劑,分早晚兩頓服用。兩組均持續(xù)用藥5天,停藥2天后繼續(xù)用藥,14天為1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總體療效評價標準:治愈:臨床癥狀消失,大便顏色、性狀以及排便間隔均恢復正常并持續(xù)超過2周;顯效:臨床癥狀大部分已經消失,大便顏色以及性狀明顯改善,排便間隔不超過48h;有效: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大便硬結癥狀有所改善并持續(xù)超過2周;無效:臨床癥狀未改善甚至有所加重。
1.4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3.0軟件分析與處理本輪研究中的各項數(shù)據(jù),x±s表示本輪研究中出現(xiàn)的計量資料,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t值檢驗數(shù)據(jù);(%)表示本輪研究中出現(xiàn)的計數(shù)資料,用x2值檢驗數(shù)據(jù)。計算后P<0.05表示數(shù)據(jù)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總體臨床療效。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P<0.05,見表1。
3 討論
中風是臨床腦血管疾病中發(fā)生率較高的一類疾病,該疾病具有發(fā)病急、病情發(fā)展迅速等特點,很多中風患者會伴有便秘癥狀,誘發(fā)便秘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飲食結構與飲食習慣不良,飲水較少,很多中風患者因吞咽障礙等原因不能自主飲水,很容易造成腸道失潤;(2)中風后人體正氣不足,氣血虧虛,加上長期臥床導致血液循環(huán)障礙,血液不流通會引發(fā)腸蠕動緩慢;(3)中風患者常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這類藥物容易耗損元氣,不利于生津[2]。中醫(yī)將中風后便秘歸為“腸結”、“大便燥結”范疇,主要是大腸傳導功能紊亂、胃脾肝等臟器功能失調所致[3]。補中益氣湯是常用于治療該疾病的方劑,方中黃芪是君藥,可補脾肺之氣;白術、炙甘草與黨參是臣藥,能健脾補氣,與黃芪共用可提高補中益氣的功效;當歸可調血和營,陳皮能和胃理氣,桔梗能升清,枳殼可降濁,升降之間斗轉中焦。經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補中益氣湯可調節(jié)胃腸功能,與增液湯合用可提升滋養(yǎng)的作用,能夠增強腸蠕動,諸藥共奏可進一步改善臨床癥狀[4]。
綜上所述,在治療中風后便秘患者時運用中醫(yī)補中益氣湯和增液湯加減治療具有更為確切的效果,可改善便秘的癥狀,促進病情好轉,建議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高海,高翔. 補中益氣湯加減聯(lián)合琥珀酸普蘆卡必利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20,20(A2):109-110,112.
[2] 袁文貝,李忠卓,劉一燦. 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功能性便秘臨床觀察[J]. 山西中醫(yī),2021,36(12):17-19.
[3] 周向平. 中醫(yī)護理干預在中風后便秘患者中的臨床實施效果觀察[J]. 重慶醫(yī)學,2021(S02):208-209.
[4] 林林雁,劉坤明. 燒山火針刺法治療中風后氣虛型便秘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醫(yī)外治雜志,2020,29(4):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