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彥瓏
摘要:目的:對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療并觀察該種治療效果。方法:設置6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為觀察對象,采用資料回顧分析法,根據(jù)治療方式不同分為一般組和正畸組,一般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式,正畸組采用口腔正畸治療,觀察兩組治療前后指標、前牙覆k、前牙覆蓋測量值等情況。結果:一般組和正畸組治療前后指標情況對照中,治療前兩組牙周袋深度、牙槽高度、出血指數(shù)無明顯差異,治療后一般組牙周袋深度、牙槽高度、出血指數(shù)明顯高于正畸組。一般組和正畸組治療前后前牙覆k、前牙覆蓋測量值對照中,治療前兩組無差異,治療后一般組前牙覆k、前牙覆蓋測量值高于正畸組。結論:對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牙周病;前牙移位;口腔正畸
【中圖分類號】 R781.4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3--01
牙周病是口腔科中的常見病癥,該種病癥會造成患者牙周袋發(fā)炎,使前牙出現(xiàn)松動和移位等情況,不僅對其美觀度產(chǎn)生影響,還會影響患者的咀嚼功能,因此在臨床中需要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以往對牙周炎患者治療中常使用常規(guī)治療方式,但是該種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為了有效的幫助患者提高治療效果,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在本組研究中對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療并觀察該種治療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觀察2021年1月-12月6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根據(jù)治療方式不同分為一般組和正畸組,一般組30例,患者在22--63歲之間,平均年齡42.66±3.19歲,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正畸組30例,患者在23--62歲之間,平均年齡43.44±3.25歲,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p>0.05),兩組資料無差異。
1.2方法
一般組采用基礎治療方式,主要為:對患者的口腔以及牙周進行清潔干預,對牙周跟面進行修正,然后將口腔內(nèi)的病變?nèi)コ?,使用抗生素藥物對口腔?nèi)的疾病進行控制干預。
正畸組采用口腔正畸治療,該種方式主要為:患者經(jīng)一般組同樣操作后,對患者使用方絲弓矯正術進行治療,對患者的牙齒整齊度使用鈦鎳圓絲進行整治,然后通過多曲唇弓對患者的上、下牙尖進行調(diào)整,在牙齒后方進行結扎,通過滑動法輕力下進行前牙內(nèi)收,根據(jù)患者的牙齒不同畸形情況以及耐受力調(diào)整正畸的力度,然后在患者治療過程中按照治療效果確認患者的正畸時間,指導患者每隔6--8周的時間復查一次,然后對正畸的力度進行調(diào)整。
1.3觀察指標
(1)治療指標: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牙周袋深度、牙槽高度、出血指數(shù)進行觀察統(tǒng)計,數(shù)值越小表示患者的病情恢復越好。
(2)前牙覆k、前牙覆蓋測量值: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前牙覆k、前牙覆蓋測量值進行觀察統(tǒng)計,數(shù)值越小表示恢復效果越好。
(3)滿意度:采用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總分100,65分以上表示滿意。
(4)治療效果:無效表示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有效表示患者前牙移位和咀嚼功能好轉;顯效表示患者的前牙移位和咀嚼功能恢復正常[1]。
2.結果
在本組研究中,首先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指標情況:一般組和正畸組治療前后指標情況對照中,治療前兩組牙周袋深度、牙槽高度、出血指數(shù)無明顯差異,治療后一般組牙周袋深度、牙槽高度、出血指數(shù)明顯高于正畸組,(t=16.524,p=0.007),兩組有差異;然后分析兩組治療前后前牙覆k、前牙覆蓋測量值情況:一般組和正畸組治療前后前牙覆k、前牙覆蓋測量值對照中,治療前兩組無差異,治療后一般組前牙覆k、前牙覆蓋測量值分別為3.31±0.33(mm)、4.73±0.18(mm),正畸組分別為2.41±0.29(mm)、2.44±0.15(mm),(t=11.561,p=0.014),兩組有差異;最后分析兩組治療滿意度和治療效果情況:一般組和正畸組治療滿意度和治療效果對照中,一般組分別為24(例)80.00%、25(例)83.33%,正畸組分別為25(例)83.33%、29(例)96.66%。(x2=15.242,p=0.009),兩組有差異。
3.討論
牙周病屬于慢性口腔疾病,該種病癥主要是由于口腔內(nèi)病菌感染造成的,患者在發(fā)病初期一般無明顯的癥狀,大多為刷牙出血或口臭等,隨著疾病的不斷發(fā)展,患者的患牙出現(xiàn)了移動、伸長以及松動等癥狀,進而形成了咬合紊亂以及口腔畸形等,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谇徽軌驅ρ乐懿∽冊斐傻那把酪莆话Y狀進行有效的治療,通過內(nèi)收以及壓入已經(jīng)散開的前牙來改善患者的咬合關系,該種方式能夠避免牙周損害的發(fā)生,治療方式更加穩(wěn)定安全[2-3]。
在本組研究中,首先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指標情況:一般組和正畸組治療前后指標情況對照中,治療前兩組牙周袋深度、牙槽高度、出血指數(shù)無明顯差異,治療后一般組牙周袋深度、牙槽高度、出血指數(shù)明顯高于正畸組,(t=16.524,p=0.007),兩組有差異;然后分析兩組治療前后前牙覆k、前牙覆蓋測量值情況:一般組和正畸組治療前后前牙覆k、前牙覆蓋測量值對照中,治療前兩組無差異,治療后一般組前牙覆k、前牙覆蓋測量值分別為3.31±0.33(mm)、4.73±0.18(mm),正畸組分別為2.41±0.29(mm)、2.44±0.15(mm),(t=11.561,p=0.014),兩組有差異;最后分析兩組治療滿意度和治療效果情況:一般組和正畸組治療滿意度和治療效果對照中,一般組分別為24(例)80.00%、25(例)83.33%,正畸組分別為25(例)83.33%、29(例)96.66%。(x2=15.242,p=0.009),兩組有差異。
綜上所述,對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療能夠降低患者的出血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牙槽高度等指標情況,減少前牙覆k、前牙覆蓋測量值,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滿足治療需求。
參考文獻:
[1]董建勛.口腔正畸治療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臨床療效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9):63.DOI:10.16281/j.cnki.jocml.2020.29.056.
[2]高金輝.口腔正畸治療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探析[J].貴州醫(yī)藥,2020,44(02):254-255.
[3]林濤,黃鴻進.分析口腔正畸治療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臨床效果[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20,43(0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