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士富
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經常出現(xiàn)在考題中,且以不定項的選擇題形式考察,筆者對此部分內容歸納出“三關注”“一不變”輕松突破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
化學平衡狀態(tài)判斷“三關注”:
關注反應條件,是恒溫恒容、恒溫恒壓,還是絕熱恒容容器;關注反應特點,是等體積反應,還是非等體積反應;關注特殊情況,是否有固體參加或生成,或固體的分解反應。
化學平衡狀態(tài)判斷“一不變”—變量不變:
若在化學平衡中某物理量數(shù)值隨平衡的移動時刻在變化,則把此物理量稱為變量,若在化學平衡中某物理量數(shù)值隨平衡的移動始終不變,則把此物理量稱為“常量”,由變量變成了不變量,則表明該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若物理量為“常量”,則不能作為平衡判斷的標志。
1.恒溫恒容條件下
例1 在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氨基甲酸銨發(fā)生分解反應:
NH2COONH4(s)2NH3(g)+CO2(g)
可以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A.若2v(NH3)=v(CO2),則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B.密閉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不變,則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C.密閉容器中氨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不變,則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D.密閉容器中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變,則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解析用不同物質描述化學反應達到平衡必須是異向的反應速率關系,且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比,0正(NH3)=2v(CO2),A不符合題意;密閉容器中氣體的密度p=m/V,氣體的質量未達到平衡時為變量,而體積不變,因此密度是變量,當變量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B符合題意;物質的量分數(shù)一般可以作為平衡判斷的依據(jù),但是在此題中不能作為平衡判斷的依據(jù),因為此平衡從反應物方向建立,且都是固體,生成物NH3和CO2物質的量之比始終為2:1,物質的量分數(shù)是常量,不能作為平衡判斷依據(jù),C不符合題意;平均摩爾質量M=m/n=M1xn1%+M2xn2%,由于物質的量分數(shù)不變,M1,M2為定值,因此平均摩爾質量為常量,不能作為平衡的依據(jù),D不符合題意。答案:B
例2 在一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 mol和3molB發(fā)生可逆反應:
2A(s)+3B(g)→C(g)+2D(g)
可以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是()。
A.密閉容器中氣體的壓強不變
B.密閉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不變
C.C和D的濃度比為1:2
D.B和C的濃度比不變
解析物質A是固體,且此反應是等體積的可逆反應,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總壓強不變,是一個常量,不能作為平衡判斷依據(jù),A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參考例1B選項),C和D是生成物濃度之比始終為1:2,是一個常量,不能作為判斷依據(jù),C不符合題意;在反應過程中B的濃度逐漸減小而C的濃度逐漸增大,B和C的濃度比時刻在變,是一個變量,當B和C的濃度比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D符合題意,C和D很相似但又不同,要注意區(qū)分。答案:BD
2.恒溫恒壓條件下
例3 在一定溫度下的恒壓密閉容器中,當下列物理量不變時:①混合氣體的壓強;②混合氣體的密度;③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④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⑤混合氣體的顏色;⑥某種氣體的百分含量。
(1)能說明
I2(g)+H2(g)-2HI(g)
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填序號,下同)
(2)能說明
2NO2(g)-N2O4(g)
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解析反應(1)是全部氣體參與的等體積反應,且是恒壓條件,反應前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變,總體積不變,總質量不變,因此,混合氣體的①壓強、②密度、③總物質的量、④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均是常量,不能作為判據(jù),而⑤混合氣體的顏色與I2(g)的濃度大小有關,當顏色不變就是I2(g)濃度不變,反應達到平衡,⑥某種氣體的百分含量不變反應達到平衡,答案:⑤⑥。由于反應(2)是全部氣體參與的不等體積反應,且是恒壓條件,反應前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改變,總體積改變,總質量不變,因此,混合氣體的①壓強不變不能作為判據(jù),而②密度、③總物質的量、④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均是變量,能作為判據(jù),而⑤混合氣體的顏色與NO2(g)的濃度大小有關,當顏色不變就是NO2(g)濃度不變,反應達到平衡,⑥某種氣體的百分含量不變反應達到平衡,答案:②③④⑤⑥。
3.絕熱容器中
例4 若在恒壓絕熱容器中發(fā)生反應:
N2(g)+3HH2(g)2NH3(g)ΔH<0 下列表明反應一定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A.容器內的溫度不再變化
B.容器內的壓強不再變化
C.相同時間內,斷開H—H的數(shù)目和生成N-H的數(shù)目相等
D.容器內氣體的濃度c(N2):c(H2):c(NH3)=1:3:2
解析已知反應為放熱反應,當容器內的溫度不變時,平衡不再移動,達到平衡狀態(tài),A項符合題意;反應在恒壓條件下進行,反應前后壓強不變,B項不符合題意;斷開H—H和生成N—H均指正反應方向,不能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C項不符合題意;當c(N2):c(H2):c(NH3)=1:3:2 時,無法證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即無法判定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D項不符合題意。答案:A
(收稿日期:2022—04—13)2B071A68-9D2F-4F21-BBA3-A0E3002DFBF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