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彥嬌
摘要:課堂提問是每一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都會應用的技巧,也是實現(xiàn)“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加快推動素質教育改革”目標的重要途徑。小學新教師更應當研究課堂提問的技巧,正確使用課堂提問技巧,引導學生實現(xiàn)“主動學”和“自主學”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打好學習基礎。本文首先分析小學教學活動中課堂提問的重要性,其次闡述小學新教師課堂提問的主要技巧,最后做出總結。
關鍵詞:小學新教師;課堂提問;重要性;主要舉措
一、小學教學活動中課堂提問的重要性
(一)有效增強師生互動
近年來我國持續(xù)推動教育改革工作,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正在被更加新穎而且可靠的教學模式所替代。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課堂上,教師會更加重視知識的講解,按照既定的教學計劃而開展教學活動,把知識向學生們進行傳授,教師與學生之間比較缺乏互動。而通過課堂提問,能夠讓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展開平等對話,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好地促進師生之間地互動,讓他們能夠有更多語言上的交流和情感上的互動。
(二)營造良好課堂氣氛
由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在課堂上的互動次數(shù)比較少,所以課堂的氛圍會比較枯燥或乏味,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無法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但是現(xiàn)代教育要求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借助恰當?shù)恼n堂提問技巧,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們的情感,營造活躍生動的課堂氣氛。在愈發(fā)生動和活躍課堂氣氛的引導下,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會更加明顯,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會被有效激發(fā),會更愿意投入到整個學習活動中。而且學生通過積極主動的回答問題,也能夠加深他們所學知識的印象和理解,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
(三)提升教學的針對性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能會習慣于按照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而開展教學活動,可能會忽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最終導致教學活動的針對性不明顯。但是通過課堂提問才能夠圍繞不同的知識點來設計更加恰當和準確的問題,引導學生們跟隨問題而循序漸進的去進行思考與研究。此舉不但能夠很好地拓寬學生們的學習思路,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夯實學習基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調整教學進度,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效率。
二、小學新教師課堂提問的主要技巧
(一)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
由于課上的教學時間比較有限,所以要想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師就應當明確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重點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開展教學活動。而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也要從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或者學生們的易錯點出發(fā),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另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能盲目地進行提問,否則就會浪費課上的教學時間,擾亂既定的教學安排?;诮虒W重點和教學難點來設計問題,實際上就是要要求教師堅持目的性原則來提問,找準知識的前后銜接點,選擇恰當?shù)膬热荻鳛樘釂柕那腥朦c。
(二)設計有層次性的問題
以小學數(shù)學為例,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要明確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是一個從表及里、由淺入深的過程。而與其他的學科相比,數(shù)學學科的知識較為抽象,比較考驗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對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要求也比較高。所以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根據(jù)整體的教學目標而設計教學計劃,逐步分解教學任務,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們去進行學習。
例如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講解《圓的面積》章節(jié)知識時,就可以先引導學生自主去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嘗試推導圓的面積公式。此時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同學們,我們之前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求解方式,那么我們是如何得出最后的公式的呢?”通過讓學生們認真的回憶,了解了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過程,熟悉使用拼接法把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之后小學數(shù)學教師再提出下一個問題:“同學們,圓形是否也適用于拼接法來求解面積公式。如果我們把黑板上的這個圓平均的分成10份或者20份,那么能夠拼成一個什么樣的圖形呢,拼成的這個圖形的長和寬分別是這個圓中的什么呢?”通過設計有層次性的問題而引導學生不斷地進行思考,最終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總而言之,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重視設計有層次性的問題,把控問題的梯度,有效發(fā)揮課堂提問的價值。
(三)設計開放性的問題
開放性的問題就是不限制標準答案,讓學生們通過分析問題,加入自己的想法,最終得出問題的答案。開放性的問題強調的是讓小學生們去主動發(fā)言,主動表達自己的看法。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們要從多個層面去思考問題,保護學生們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們的好奇心。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金色的草地》這一節(jié)課時就可以向學生們提問:“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通過提出該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對照課本文章的內容,自主探討和研究分析,為什么草地會變成金色?一些學生會根據(jù)本篇課文內容中的第一段會回答“草地變成金色的原因是盛開的蒲公英”。而一部分學生則根據(jù)作者所描寫的時間順序指出“草地只有在中午才會變成金色,這是因為太陽對蒲公英和太陽對草地的影響”。不同的學生會得出不一樣的答案,那么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反復地閱讀,仔細理解文章的內容,分析出早晨、中午和晚上各個時間段中草地的顏色,然后再分析出造成草地顏色變化的主要原因,最終讓小學生們在質疑中尋找答案,通過尋找答案而獲得成長。
三、總結
綜上所述,課堂提問能夠產(chǎn)生多個方面的重要價值,在小學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提問并且積極運用各種提問技巧。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研究,促進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未來教師要借助課堂提問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會,讓他們養(yǎng)成“主動學”和“自主學”的習慣,為他們的成長打好堅持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黎文藝,李勝清.新手型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探究[J].教育科學論壇,2022(11):72-76.
[2]蔡佳文.小學數(shù)學教師課堂提問技能提升策略剖析[J].教育界,2022(01):110-112.
[3]張云九.小學數(shù)學教師課堂提問技能的現(xiàn)狀及對策[J].讀寫算,2021(31):133-135.
[4]黃玉梅.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師課堂提問有效性調查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1(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