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芊瑩
摘 要:在學前教育階段,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直接體現(xiàn)了其社會性的發(fā)展,對于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思維創(chuàng)新、交際應用等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托班幼兒而言,通過一日生活進行系統(tǒng)的養(yǎng)成教育,能夠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使其在獲得基本生活技能的同時,促進心智發(fā)育和心靈生長。
關鍵詞:幼兒園;自理能力;游戲教學
引言
對于幼兒園托班階段的幼兒來說,他們的自理能力較差,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和日常生活技能等各方面相對薄弱?;诖耍變簣@在開展各項教學任務中應從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著手,制訂科學的教學方案,進而不斷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使幼兒能夠全面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化和全面推進,對幼兒園教育有了更嚴格的要求,推動著幼兒向更高目標發(fā)展。幼兒教師開展教育活動應在思想、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等方面對幼兒進行培養(yǎng),進一步提高托班幼兒教育的質(zhì)量和效率。
一、影響幼兒自理能力發(fā)展的主要原因
第一點是大多數(shù)孩子在家中都會受到特別多的關注。由于大多數(shù)家庭都會將孩子當成最核心的存在,給予孩子的關愛過多可能就會產(chǎn)生溺愛的情況,這對于孩子正確觀念的養(yǎng)成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都會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每當孩子想動手做些什么時,總是會受到家庭成員的阻撓。久而久之,幼兒就很難再產(chǎn)生自己動手做事情的想法,養(yǎng)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從而產(chǎn)生依賴心理,自己動手的能力較差。第二點是家長普遍缺乏對于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有效的培養(yǎng)方式。有些家長重視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但是在教育的過程中缺乏耐心,常常采取批評的態(tài)度,嚴重打擊了幼兒的自信心。第三點是部分家長只注重孩子智力方面的投資,卻忽視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這些家長會更愿意在各種輔導班上投資,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與眾不同,但是如果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過關,將來也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二、幼兒園托班兒童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的游戲教學策略
(一)采用語言游戲方式開展教學
研究發(fā)現(xiàn),托班時期是幼兒語言的完備期,也被稱為復合句過渡期,是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時期。因此,在托班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引導,讓幼兒能夠從簡單句順利過渡到復雜句,以訓練幼兒通過語言詞匯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因此,在幼兒的繪本游戲化教學中,需要開展語言游戲方法。例如在《三只羊》的繪本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帶領幼兒共同感受理解這個故事,讓幼兒初步明白故事內(nèi)容和相關對話。然后教師通過手偶、頭飾或相關視頻幫助幼兒理解三只羊和大灰狼的對話。最后,教師可以將這個故事編成劇本,提前準備好相關道具,布置場景,帶領幼兒一起表演這個故事,讓幼兒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下訓練自己的語言能力。
(二)根據(jù)幼兒特點,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
托班幼兒既好奇,又好動,愛模仿但又容易受情緒支配,具備基本的色彩認知和方向理解能力,開始從意義建構的角度來理解生活中的數(shù)字或單詞,能夠運用多感官來理解并思考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大部分幼兒喜歡圖文并茂、視聽兼?zhèn)涞睦L本材料或兒童歌謠,并能在教師或家長的指導下閱讀繪本、聽唱兒童歌謠,促進對生活技能的領悟。然而,這一年齡段的幼兒不會運用線性思維來理解世界,需要在情境中內(nèi)化。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生活化情境,讓幼兒在情境中進行角色參與或動作模仿,或給小動物“洗澡”,或給小朋友“喂飯”,或給綠植“培土”,或學習“縫衣服”,或玩“送快遞”游戲,以多感官刺激來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其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提升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在鼓勵中加強幼兒服務意識和信息
托班幼兒的情感特別脆弱,做事情有很強的畏懼感和依賴感,幼兒每天都在進步,哪怕是微乎其微的進步,教師都應加以重視,鼓勵并引導他們大膽表現(xiàn)。如,在幼兒獨立穿衣服時,幼兒在系紐扣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位置系錯的情況,教師這時應對幼兒的獨立意識進行肯定,對幼兒進行表揚:“自己能系上扣子,特別棒,獎勵你一朵小紅花?!敝筮M行耐心糾正:“只是有一顆小扣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我們幫助它找到自己的家好嗎?”在循循善誘下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緒,進而增強自信心和提高自理能力。此外,幼兒教師還可以在開展評比中加強幼兒的自覺性,如,開展“我有一雙小小手”專欄,教師可以結合托班幼兒自理能力技能掌握的實際情況開展評比活動。如自己吃飯、洗手、收納玩具、取放水杯等。各項內(nèi)容都可以用圖畫進行表示,如果有幼兒完成某項要求后,教師則在相對應的地方畫上一個小愛心,哪個幼兒得到的小愛心多,就證明他的小手是班級里最能干的。由于幼兒都具有較強的上進心,因此有表揚和物質(zhì)獎勵的評比活動,更能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有效培養(yǎng)了托班幼兒的自理能力。
結束語
游戲化教學促進托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是新時期幼兒教育改革不斷發(fā)展的要求之一。本文從游戲化教學和幼兒生活自理能力這兩大課題的價值出發(fā),對如何通過游戲化教學培養(yǎng)托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進行了多角度探討,一孔之見,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吳明珠.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思考與探索[J].學周刊,2020(02):177.
[2]宋雪琳.在幼兒教育中如何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理能力[J].新課程(綜合版),2019(12):200.
[3]曹志紅.淺談托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J].中華少年,2018(05):45.
[4]袁萍.家園共育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J].甘肅教育,2018(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