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莉
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基于學科異質性視角
董莉莉
(河南大學商學院,河南開封,475001;河南大學現(xiàn)代物流研究院,河南開封,475001)
從學科異質性視角,借鑒Topsis法對本科線上教學質量進行評價。依據(jù)學科性質,細分評價對象為文科線上教學質量、理科線上教學質量和工科線上教學質量三類,構建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進而實現(xiàn)不同學科性質下本科線上教學質量的評價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以教師為主體的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優(yōu)劣排序為:理科>工科>文科;而以學生為主體的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優(yōu)劣排序為:工科>文科>理科。同時,分析了不同主體線上教學質量評價偏差的原因,為提升本科線上教學質量提供建議。
線上教學;教學質量評價;學科異質性;Topsis法
2020年2月4日,教育部在《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充分利用優(yōu)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強化在線學習過程和多元考核評價的質量要求,保證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實現(xiàn)“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1]。根據(jù)教育部的指導意見,各本科院校紛紛制訂了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工作的實施方案,對線上教學投入了大量資源,積極實施線上教學,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及今后在線教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隨著線上教學如火如荼開展,其弊端也不斷呈現(xiàn),如注冊人數(shù)多、學習積極性差、課程通過率低[2],缺少學習氛圍、教學缺少監(jiān)督以及教學平臺不統(tǒng)一導致切換麻煩等問題[3]。對于教師而言,需要同時學習和運用新的技能;對于學生而言,需要經歷高強度的網上學習,時間長了會產生疲憊心理,有可能會成為線上學習的邊緣人[4]。這種現(xiàn)象引發(fā)了如下思考:本科院校線上教學質量效果究竟如何?上述弊端是否與本科院校的不同學科性質有關?不同學科性質的教師和學生對線上教學的認知是否存在差異?這正是本文將探討的問題。
為此,本文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分別構建了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根據(jù)學科性質的不同,細分評價對象為理科線上教學質量、文科線上教學質量和工科線上教學質量,并對本科線上教學質量進行了評價和分析。同時,以河南省某本科院校為例,對比分析了不同學科不同主體的評價結果,為本科線上教學工作的進一步改進提供依據(jù)。
目前,關于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其一,特定主體的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研究[5?6]。例如,郭玉婷和賈文軍認為,大學生線上學習時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會影響線上教學質量,并運用結構方程分析了大學生線上學習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影響因素[5]。黃哲等運用博弈模型,探討了不同情境下教師與學生的行為策略選擇,得出教師抽查行為與學生認真聽課付出的精力及學生的專注度呈正比,與學生不認真聽課所需付出的精力及教師對學生的懲罰力度呈反比等結論[6]。其二,特定課程的本科線上教學質量模式及評價研究[7?9]。例如,朱莉和白雪在“電工學”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將“雨課堂”和“企業(yè)微信直播”相結合,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在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中較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7]。趙繼勇等以“陸軍野戰(zhàn)光通信”課程為例,對軍事職業(yè)教育在線課程的建設等情況進行了評價,并從教學角色、學情反饋以及政策制定等方面提出了建議[8]。邊艷以“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課程為例,運用問卷調查法對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大學生線上教學效果進行了評價[9]。其三,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及提升策略研究[10?11]。例如,柳穎和白紅梅把高校線上教學評價看作一個由教學環(huán)境、教師、學生、教學內容等評價諸要素構成的有機復雜的整體,探討這些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的評價體系[10]。張季謙等根據(jù)理工科課程線上教學特點,構建線上教學質量“四位一體”的評價體系和四級聯(lián)動的監(jiān)控體系[11]。
上述研究為本文的內容奠定了基礎。同時,通過上述研究發(fā)現(xiàn):目前關于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的相關研究多從學生主體角度或特定課程角度來評價本科線上教學質量,偏重于線上教學的某一環(huán)節(jié),例如教學模式、教學設計和教學互動等方面,分析視角多認為線上教學模式是應該積極推廣的。同時,相關研究多是定性研究,相關量化研究還不夠充分。本科院校有多種不同性質的學科,如工科、理科和文科,線上教學在不同學科中的效果是否會因為學科性質的不同而不同,這些問題卻較少有學者關注。Topsis評價法是在基于歸一化后的原始矩陣中,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優(yōu)方案和最劣方案,然后分別計算出評價對象與最優(yōu)方案和最劣方案間的距離,獲得該評價對象與最優(yōu)方案的相對接近程度,以此作為評價優(yōu)劣的依據(jù)[12]。該評價方法已經廣泛應用于環(huán)境[13]、低碳[14]等領域。但是,關于Topsis法對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的研究還尚未見報道。本文借鑒該評價方法,從學科異質性視角對本科院校的線上教學質量進行評價。
不同學科有不同的特點。文科是以人類社會獨有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為研究對象的學科,主要有哲學類、法學類、歷史學類、教育學類、經濟學類等;理科是自然科學、應用科學以及數(shù)理邏輯的統(tǒng)稱,主要有數(shù)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理學、計算機軟件應用、技術與設計實踐等學科;工科是以應用科學和技術原理來解決問題的學科,包括材料科學、計算機、信息、電子、機械、電氣、建筑、水利等學科。不同學科特點的差異性(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導致教師的教學工作、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兩者的互動行為等方面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那么不同學科的線上教學的模式教學質量是否存在差異呢?為此,本文構建了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并給出了每項指標涉及的主體。
教師的線上教學熱情會對其行為產生重要影響。當教師線上教學熱情高時,會積極充分地準備教學內容,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反之,則會給學生帶來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線下教學中,無論何種學科,教師與學生大多是在教室進行交流,不同學科教學方式的差異性表現(xiàn)并不突出。但是,當采取線上教學模式時,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傳授特點會發(fā)生較大變化,比如,理科中線性代數(shù)的教學,線下課堂通常需要板書講解,而線上課堂大多需要PPT展示,因此理科教師的教學方式會發(fā)生很大變化。教學方式的變化對教師教學熱情的影響會直接涉及線上教學質量。因此,本文認為在學科異質性視角下,教學熱情是衡量以教師為主體的線上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表1 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教學互動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互動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有助于教師及時對學生理解不透徹的知識點進行答疑解惑,進而改進以后的備課側重點,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同時,教學互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關注度,互動的有效程度會影響學生對課堂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以及課堂活躍氛圍,進而影響學生學習課堂知識點的趣味性。
在傳統(tǒng)線下教學中,不同學科的教師與學生之間可以面對面互動交流,可以通過語言、肢體動作等表達課堂內容,同時不同學科的教學互動特點和頻率有很大差異。但是,當采取線上教學模式時,不同學科的教學互動途徑均借助于各種平臺(如釘釘、雨課堂)。教學平臺和教學環(huán)境的改變影響了教學互動的途徑,而這種途徑的變化會直接影響線上教學質量。因此,本文認為,在學科異質性視角下,教學互動是衡量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本科線上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與傳統(tǒng)線下教學方式相比,線上教學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當學生認為線上教學的課程學習可以獲得所需知識時,則學生會認為學習價值大,其學習興趣會得到提升,進而提升其學習主動性。
不同學科知識結構的差異性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并不相同。對于理工科類的學生而言,有些課程需要做實驗,有些課程板書的教學效果會比較好。但是,線上教學卻無法呈現(xiàn)上述教學過程,此時,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這種變化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認知和主動性。因此,本文認為在學科異質性視角下,學習價值是影響以學生為主體的線上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教學內容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設置的合理性和豐富性會對線上教學學生的學習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
不同學科不同專業(yè)的教學內容并不相同,線下教學時,教學內容的知識特點決定了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差異性較大,例如板書、實驗、案例等。但是在線上教學時,不同學科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差異性較小,均是借助平臺通過直播等方式展示知識點。如果線上教學的課程內容安排不合理,會導致學生課堂時間沒有被充分利用或過度利用的結果。因此,本文認為在學科異質性視角下,教學內容是影響以學生為主體的線上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作業(yè)/考核是衡量線上教學質量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作業(yè)/考核是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徑,也是影響學生課程成績的重要部分。
不同學科的作業(yè)類型和特點不相同,線上教學模式中學生交作業(yè)的途徑與傳統(tǒng)線下教學相比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由原來的紙質作業(yè)變成了線上教學模式下的電子版形式,此時學生更關注作業(yè)/考核等方式的公平合理性。當學生認為作業(yè)/考核公平合理時,學生會更愿意學習線上課程,反之,將會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影響線上教學質量。因此,本文認為,在學科異質性視角下,作業(yè)/考核是衡量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本科線上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同時,根據(jù)不同主體評價指標度量的問題,本文設計了相應的調查問卷。由表1可知,評價以教師為主體的本科線上教學質量的指標有3個(教學熱情、教學互動、作業(yè)/考核),分別設置的相應度量問題數(shù)目有3個、3個和2個。評價以學生為主體的本科線上教學質量的指標有4個(學習價值、教學互動、教學內容、作業(yè)/考核),分別設置的相應度量問題數(shù)目有3個、4個、3個和3個。同時,對調查問卷中的問題選項進行量化。對每一評價指標進行度量的問題有兩類:(1)四個選項的問題。選項值根據(jù)優(yōu)劣程度依次賦值為7,5,3,1,例如,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價值這一評價指標中設定的問題之一:“您喜歡線上上課嗎?”設置的選項和分值分別為:A. 不喜歡(1);B. 比較喜歡(3);C. 喜歡(5);D. 很喜歡(7)。(2)兩個選項的問題。選項有是、否兩項選擇,當選擇“是”時,分值為1,當選擇“否”時,分值為0。此外,將各指標的權重設為相等,進而定量分析不同學科性質的本科線上教學質量效果。
本文借鑒Topsis法構建本科線上教學評價方法,并對其進行分析。首先,從學科異質性視角將評價對象細分為三種類型:文科線上教學質量、理科線上教學質量、工科線上教學質量。
以河南某本科院校的線上教學為例,評價學科異質性視角下不同主體的線上教學質量。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各收集1 920份調查問卷,剔除無效答卷,分別獲得1 560份調查問卷。其中,以教師為主體的文科、理科和工科類問卷各520份,包括給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授課的教師;以學生為主體的文科、理科和工科類問卷各520份,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學生。根據(jù)上述評價算法,評價結果如下。
1. 以教師為主體的線上教學質量評價
第一步,根據(jù)上述評價矩陣的獲得方法,對上述調查問卷進行處理,獲得如下評價矩陣。其中,矩陣中的第一行、第二行和第三行分別是文科、理科和工科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指標評價值。
2. 以學生為主體的線上教學質量評價
第一步,根據(jù)上述評價矩陣的獲得方法,對上述調查問卷進行處理,獲得如下評價矩陣。其中,矩陣中的第一行、第二行和第三行分別是文科、理科和工科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指標評價值。
3.評價結果分析
根據(jù)上述評價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分別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結果存在較大偏差。
其一,理科類的教師和學生對本科線上教學的評價非常不一致。對于理科類專業(yè)而言,以教師為主體的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是最優(yōu)的,主要原因有:①傳統(tǒng)線下教學為了更好地使學生理解相關知識點,一些理科類專業(yè)課往往需要板書來詳細講解解題步驟(如線性規(guī)劃),有些理科類專業(yè)則需要在實驗室進行教學(如化學專業(yè))。對于教師而言,線上教學一方面可以緩解身體上的疲累,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上班路途的折返,同時也可以降低實驗室危險事故的發(fā)生概率。②與傳統(tǒng)線下教學相比,線上教學是應對突發(fā)事件的一種變革和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為了更好地適應教學形勢,教師也會對這一創(chuàng)新性事物積極地接納和探索。但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卻是最差的。主要原因有:①與傳統(tǒng)線下教學模式相比,線上教學模式的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面對面的交流,教師對學生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的認知存在偏差;②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該考核方式缺乏公平性。
其二,文科類的教師和學生對本科線上教學的評價也不一致。對于文科類專業(yè)而言,以教師為主體的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是最差的,主要原因有:①與傳統(tǒng)線下教學相比,線上教學模式并沒有突顯出其自身的優(yōu)勢,教師并未感知到教學方式變化的差異性教學,因此,教學熱情并不高。②一些需要案例教學的文科專業(yè)課需要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而線上教學模式存在這方面的弊端。③文科專業(yè)的性質決定了其線上教學的考核方式相對簡單,作業(yè)/考核結果的相似性會干擾教師在期末對學生成績的合理評定。而以學生為主體的文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是較好的,主要原因是線上教學模式的作業(yè)量相對較少、期末考核方式簡單,且平時成績的確定通過考勤次數(shù)、平臺上參與討論次數(shù)等指標進行量化,這些指標數(shù)據(jù)可以通過平臺下載,因此,平時成績的考核比較公平。
其三,工科類的教師和學生對本科線上教學的評價基本一致,同時工科類學生的線上教學質量評價好于工科類教師的線上教學質量評價。主要原因是工科類學生認同線上教學的學習價值、教學內容和作業(yè)/考核方式;工科類教師對線上教學的熱情度并不低,且比較滿意線上教學模式下的作業(yè)/考核方式。
本文從學科異質性視角,借鑒Topsis方法,以河南省某本科院校為例分析本科線上教學質量的評價問題,發(fā)現(xiàn)不同學科的不同主體對線上教學質量的評價結果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學科甚至是相反的評價結果。教師主體對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結果為:理科最優(yōu),工科次之,文科最差;學生主體對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結果為:工科最優(yōu),文科次之,理科最差。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議:對理科性質學科實施線上教學時,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需求,豐富講課內容,適當減少課堂知識容量;對文科性質學科實施線上教學時,教師要重新界定自身的角色,例如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而自身作為知識匯報的傾聽者。研究內容和結論有助于教師、學生等主體對線上教學有更深入的認識,從而進一步提升線上教學質量水平。
[1] 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 (2020?02?05) [2022?01?19]. http://www.moe.gov.cn/ srcsite/A08/s7056/202002/t20200205_418138.html.
[2] 涂艷, 張耀杰. 在線課堂知識建構效果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學報, 2020, 43(1): 84?94.
[3] 徐宏凱, 謝潔, 楊挺, 等. 新冠疫情期間高校在線教學情勢解析及提升線上教學質量的策略分析[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 46(11): 102?111.
[4] 金松麗. 線上教學“邊緣人”識別及轉化[J]. 現(xiàn)代教育管理, 2021(4): 106?112.
[5] 郭玉婷, 賈文軍. 大學生線上學習自我調節(jié)能力影響因素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學報, 2021, 44(3): 63?71, 90.
[6] 黃哲, 付敏, 徐鳳翔. 基于動態(tài)博弈的高校線上教學效用研究[J].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 49(3): 171?176.
[7] 朱莉, 白雪. “電工學”線上教學實踐與改革的研究[J].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2021, 43(6): 79?83.
[8] 趙繼勇, 王向東, 盧麟. 軍事職業(yè)教育在線課程建設芻議——以“陸軍野戰(zhàn)光通信”課程為例[J]. 高等教育研究學報, 2019, 42(1): 72?76, 101.
[9] 邊艷. 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下大學生線上教學效果評價與思考[J]. 高教學刊, 2020(27): 97?100.
[10] 柳穎, 白紅梅. 后疫情時期高校線上教學評價體系構建[J]. 當代教育與文化, 2021, 13(3): 101?107.
[11] 張季謙, 黃守芳, 許新勝, 等. 高校課程線上教學質量評價與監(jiān)控體系的構建[J].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20(19): 32?36.
[12] 蔣瑋, 汪梁, 王曉東, 等. 面向用電雙向互動服務的信息通信模型[J]. 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 2015, 39(17): 75?81.
[13] 趙疏航, 何剛, 朱艷娜, 等. 基于EES-TOPSIS模型的水土生態(tài)安全評價與預測[J]. 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 36(6): 751?759.
[14] 李培強, 薛文琦, 唐學賢, 等. 一種基于TOPSIS法的光伏用戶群內用戶重要性評估方法[J]. 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 47(12): 117?123.
On the evaluation of online teaching quality for undergradu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 heterogeneity
DONG Lili
(Business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Institute of Modern Logistics,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online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s, the online teaching quality for undergraduates (OTQU for short) is evalu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 heterogeneity using the thought of Topsis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ubject character, the evaluation object is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online teaching for Liberal arts, online teaching for Science, online teaching for Engineering, the index system of OTQU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spectively, and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OTQU is realized.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ranking of OTQU with teachers is science, engineering, liberal arts, while the ranking of OTQU with students is engineering, liberal arts, science. Thus the reasons for the evaluation deviation of OTQU with different subjects are analyzed, and th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OTQU are provided.
online teaching;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subject heterogeneity; Topsis method
G642
A
1674-893X(2022)03?0089?07
2022-01-25;
2022-03-03
河南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本科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及動態(tài)測度研究”(HDXJJG2020-119)
董莉莉,女,河南封丘人,博士,河南大學商學院/現(xiàn)代物流研究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工商管理,聯(lián)系郵箱:donglilibaihe@163.com
[編輯:胡興華]
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教育2022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