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朗朗上口的《三字經》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啟蒙讀物了,但我真正把《三字經》全文讀通、讀熟,卻是近幾天的事。
自從參加國學培訓回來,我便對中華經典文化愛不釋手,今天翻翻《論語》,明天讀讀《中庸》,就是值班期間也不忘拿一本《大學》背上幾句。這些典籍雖是古文,讀起來也有幾分拗口,但每一句話都是至理名言,不讀不足以明智,不讀不知其內涵的深奧。這些都是圣賢智慧的結晶,講述求學之法也好,談修身齊家之道、治國之本也罷,每翻閱一次都會獲益匪淺。
為了能真正了解國學,我給自己制訂了一個計劃,那就是用一年時間把“四書”(《大學》《論語》《孟子》《中庸》)讀熟,利用一些零碎的時間熟讀《三字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在眾多經典書籍中,我決定先讀《三字經》,從頭至尾精讀了一遍。“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奮,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碧K洵27歲才發(fā)憤讀書,我輩亦當自勉!
所謂的“經”典,就是通過誦讀、領悟、踐行,以達到“經以載道,文以化人”的效果。“經”是學習的標準,讀之可以定性?!敖浖让?,方讀子”“經子通,讀諸史”,“經”在一個人的成長道路上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更有責任傳授經典。
《三字經》乃古人的訓蒙讀物,旨在引導孩童堅定志向、端正信念、立志立業(yè)、完善人格,對于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度纸洝沸形牧鲿?,內容豐富。短小靈活的句式美、啟迪心智的育人美。雖然只有千余字,卻可以談天說地,繪就江山,砥礪自新,宛如一幅精美的畫卷鋪就眼前,不讀不足以一飽眼福。
首先,這是一部注重教育禮儀的書(從“人之初”至“宜先知” )。開篇就講人性本善,但需教育之,同時列舉孟母三遷、竇禹鈞教子成功的家庭教育的范例,告訴我們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重要性,同時又以“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要求教育注重家校結合。接著強調“玉不琢,不成器”,指出美玉也要經過反復打磨,何況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少時天,讀書天”“人不學,不知義;幼不學,老何為?”“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鼻髮W要先做到“首孝悌”,再強調博聞強識,身體力行。
其次,這是一部描述自然實物和人際倫理的書(從“一而十”至“人所同”)。從“一而十”到三才、三光、三綱;從四季、四方到五行、五常;從六谷、六畜到七情、八音,最后要求人們注重倫理觀念,處理好九族十義的關系,告訴人們要親近自然,融入社會,遵守法則。
第三,這是一部記述中華文化典籍延續(xù)的書(從“凡訓蒙”至“及老莊”)。書中分門別類地介紹了各部經書的名稱及核心組成,并列舉了古代典籍中常用的文體范式、行文風格及相關的學術流派,奠定了圣賢言論在中國文化發(fā)展史上的地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所承載的獨特精神價值是滋養(yǎng)現(xiàn)代人的精神食糧,是調適現(xiàn)代人精神生活的一劑良藥。
第四,這是一部中華民族發(fā)展變遷的史書(從“自羲農”至“夕于斯”)。書中介紹了“三皇五帝”以來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的歷史演變過程,短短500字將中國歷史交代得清清楚楚,行文流暢,句式押韻,便于記憶,可以讓孩子們在品讀過程中慢慢形成思維清楚、內容豐富的歷史觀,從而達到讀諸史、知興衰的目的。
第五,這更是一部勸學勉勵之書(從“昔仲尼”至“宜勉力”)。書中列舉了歷史上流傳的關于勤學、好學、苦學的佳話。例如少兒有為的故事“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唐劉晏,少而仕”;還有勤學苦讀功乃成的事例“披蒲編的路溫舒,削竹簡的公孫弘,負薪讀書的朱賣臣,掛角苦讀的李密;或囊螢映雪,或懸梁刺股”;再如學習永不嫌遲的蘇老泉、老而有為的梁灝、巾幗不讓須眉的蔡文姬、詠絮才女謝道韞……一個個生動的例子,意在勉勵兒童以他們?yōu)榘駱?,從小“宜早思”“宜立志”“勤且勉”,從而達到“圣與賢,可訓致”的境界。
生逢盛世,重任在肩。我們應當發(fā)揮古人勤學苦學之精神,以求“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揚名聲,顯父母;光于前,裕于后”。讓我們拜圣賢為師,神交古人,溝通古今,增長智慧,弘道明德。讓我們與經典同行,暢敘情志,厚德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