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加亮
閱讀古詩詞,可能會遇到“云臺”“麟閣”“凌煙”等典故;閱讀文學(xué)作品,也有可能遇見“云臺二十八將”“麒麟閣十一功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等古代名人。本文試圖從“三閣典故”入手,為學(xué)生補充一點文史知識,希望能對提升古詩文的閱讀能力有所裨益。
一、云臺畫將典故
(一)典源來歷
《東觀漢記·顯宗孝明皇帝》中記載:“(永平)三年春二月,顯圖二十八將于云臺,冊曰:剖符封侯,或以德顯?!薄逗鬂h書·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中記載:“永平中,顯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圖畫二十八將于南宮云臺?!?/p>
(二)釋義用法
“云臺”是東漢時洛陽南宮的臺閣名,即云臺閣。漢明帝時,曾將前代功勛卓著的鄧禹、吳漢等二十八將的像畫在云臺上,以此追念表彰功臣。后以此典表示功業(yè)卓著名垂史冊。
范曄《后漢書》中為二十八將立傳,稱“咸能感會風(fēng)云,奮其智勇,稱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逼渲泄谧畲蟮漠?dāng)屬岑彭、馮異,《后漢書·卷十七》中論曰:“中興將帥立功名者眾矣,惟岑彭、馮異建方面之號,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兩將之功,實為大焉。若馮、賈之不伐,岑公之義信,乃足以感三軍而懷敵人,故能克成遠業(yè),終其全慶也?!?/p>
這二十八人后世稱“云臺二十八將”,他們分別是:鄧禹、吳漢、賈復(fù)、耿弇、寇恂、岑彭、馮異、朱祐、祭遵、景丹、蓋延、銚期、耿純、臧宮、馬武、劉隆、馬成、王梁、陳俊、杜茂、傅俊、堅鐔、王霸、任光、李忠、萬脩、邳彤、劉植。
(三)用典示例
【云臺】明·陳子龍:“爾曹功名上云臺,吾輩文章置高閣。”清·趙翼:“君看云臺上,何曾有書生?”
【云閣】宋·覺性:“云閣麟臺一笑間,招得赤松歸碧落?!?/p>
【臺圖】唐·韓愈:“臺圖煥丹去,郊告儼匏秸?!?/p>
【云臺功】金·元好問:“空余廣武嘆,無復(fù)云臺功?!?/p>
【云臺勛】明·陳子龍:“次第云臺勛,圖畫甘泉跡?!?/p>
【云臺閣】唐·李白:“跡謝云臺閣,心隨天馬轅?!?/p>
二、麒麟閣畫像典故
(一)典源來歷
西漢宣帝晚年回憶往昔有功之臣時,令畫師為他認為有功于國家社稷的十一人畫像,畫好之后存放于麒麟閣,以此來彰顯對他們的表揚。這十一人分別是:霍光、張安世、韓增、趙充國、魏相、丙吉、杜延年、劉德、梁丘賀、蕭望之、蘇武。
(二)釋義用法
麒麟閣是漢代長安城未央宮中殿閣名,漢宣帝甘露三年,宣帝追念功臣,將十一位功勞卓著的臣子的像畫在麒麟閣上,予以表彰,昭示后代。后以此典指建立功業(yè),名標(biāo)史冊。
(三)用典示例
【麟閣】唐·李白:“當(dāng)令千古后,麟閣著奇勛。”
【畫麒麟】唐·杜甫:“莫度清秋吟蟋蟀,早聞黃閣畫麒麟?!?/p>
【冠麒麟】宋·陳與義:“煌煌中興業(yè),公合冠麒麟?!?/p>
【麒麟臺】唐·李白:“功成奏凱見明主,丹青畫像麒麟臺?!?/p>
【麟閣勛】明·陳子龍:“不掃龍庭穴,羞稱麟閣勛?!?/p>
【麟閣像】唐·高適:“帝思麟閣像,臥獻柏梁篇?!?/p>
【麒麟圖畫】宋·陳師道:“淮海風(fēng)濤真有道,麒麟圖畫豈無時。”
【麟閣圖形】唐·杜牧:“鳳池方注意,麟閣會圖形。”
【麟閣標(biāo)名】明·李夢陽:“不分燕然先勒石,直教麟閣后標(biāo)名?!?/p>
【畫圖麒麟閣】唐·高適:“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
三、凌煙閣畫像典故
(一)典源來歷
唐朝貞觀十七年,唐太宗為紀(jì)念當(dāng)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而命畫師閻立本在凌煙閣內(nèi)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這二十四人分別是: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jǐn)、程知節(jié)、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責(zé)力、秦瓊。
(二)用典示例
【凌煙】宋·范成大:“浮生如此了,何必更凌煙!”
【上凌煙】宋·黃庭堅:“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guān)。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p>
【畫凌煙】清·文廷式:“有六韜奇策,七擒將略,欲畫凌煙。”
【冠凌煙】宋·張元幹:“如公真徇國,繪象冠凌煙。”
【凌煙閣】唐·白居易:“所恨凌煙閣,不得畫功名?!碧评钯R:“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圖像凌煙】元·薩都拉:“笑擲金龜上酒船,不須圖像在凌煙。”
【凌煙功臣】唐·杜甫:“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