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教育部也頒布了相應的新課程改革策略。而英語作為當今世界上的通用語言,學好英語成為了現(xiàn)如今的發(fā)展趨勢,而初中也是學好掌握英語的關(guān)鍵時期,初中的課堂教學是大部分學生掌握英語的主要來源,因此如何為學生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出一個適合學習的語言環(huán)境和氛圍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本文就初中英語教學問題提出相對應的改善策略。
【關(guān)鍵詞】新課改;初中英語教學;問題;對策
一、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的問題
(一)教學內(nèi)容更傾向于應試教育
首先在我國大環(huán)境下,大部分人學習英語主要是為了可以考上一個理想的高中,但是即使這樣也應該明白,英語是一個交流工具而不只是你為了走向成功之路的墊腳石,更不應該為了考試而去學英語,讓它成為“應試教育”的犧牲品。其次初中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階段,許多英語學習不好的同學覺得,就算我現(xiàn)在不學習英語我照樣可以考上高中,但是等上高中之后,英語水平越來越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初中的時候沒有將基礎打好。
(二)教學思維固定、方法老套
現(xiàn)如今,我國大部分的英語教學主要是以課堂教學為主,老師講述學生傾聽,并且教學方法大部分都是一成不變的,并且在講授過程中,都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按部就班的進行,沒有很好的將周圍可以利用的資源很好的整合到一起,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同時對于學生的要求也僅僅只是會拼寫單詞可以掌握書里面出現(xiàn)的語法知識,這種教學方法不僅不能很好的將新課改與之結(jié)合同時還會打壓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雖然現(xiàn)在多媒體是一個更好的教學輔助工具,但是好多老師不愿意花費時間去學習,覺得這個效果肯定沒有傳統(tǒng)教學的效果好,雖然新課改一直在強調(diào),但是大部分老師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故步自封不愿意邁向前一步。
(三)角色定位不夠準確
在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大部分老師都是以課本為主,教師講授為輔進行的課堂教學,長此以往,老師就會認為自己才是課堂的主導者,才是最重要起決定作用的那個人,把自己完全變成課堂的主體,從而取代了學生了位置,但是新課改下的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其次更要注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在新課改的基礎下制定出符合學生的發(fā)展的要求。
(四)對新課改理解不夠深入
任何新事物的出現(xiàn)并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人們從剛剛接觸這個事物到了解再到掌握吸收,盡管新課程的頒布不是一天兩天,但現(xiàn)在對于大部分的老師來說還是比較“陌生”,雖然大部分老師都知道新課程,但是并不清楚它到底是干什么的,更不用說把新課程的要求運用到教學中去,還有少部分老師知道新課程,但是并沒有將新課程的要求運用到具體的課堂中去,因此我國的新課程改革之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遇到瓶頸,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教學主導(教師)以及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教學主體(學生)都不能完全對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進行完全的理解。
二、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的對策
(一)準確進行課堂角色定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我們新課程改革之前的教學,一直以老師講述為主,學生聽課為輔,老師才是課堂的那個“表演者”,而學生只是臺下的聽眾,此種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語言發(fā)展能力是十分不利的,為此在新課程的改革下,老師應當作為課堂的引導者,然后把課堂教學交給學生,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同時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也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努力提升自身素質(zhì),對新課程改革加強理解
首先筆者認為在初中的英語課堂中,應該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切入點進行教學,其次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同時不斷補充關(guān)于英語的新知識,盡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同時在新課改的教學下,老師必須要具備教學創(chuàng)新的能力,不死板的教學,最重要的是要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思考,如何既能很好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來進行這門課程,最后筆者認為老師一定要在自身專業(yè)上有一種敢于突破的精神,才能將新課改與課堂更好的結(jié)合,以此來達到新課改改革的目的。
(三)提升教師的教學思路及創(chuàng)新能力
首先,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明確對英語教學的認識。因為英語教學的本身并不只是單純的一門應試教育的課程,更是對學生在其未來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一門重要的語言技能的教學。畢竟現(xiàn)在英語是國際性語言,運用范圍之廣大家都是知道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其次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下應該盡快適應新課改的要求,與此同時也要確保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其次在教師課余的時間里也要提升自己的英語教學能力,使其教學水平可以滿足新課改下教學水平的要求,才能更好的實施新課改,最后筆者認為教師還應加強對教材知識的處理能力,新課程的頒布取代了原有的教學大綱,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將原有的教材與教學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刪減、更換與增加,這樣的做法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同時還可以積極鼓勵學生準備關(guān)于課堂的一些小游戲,讓學生勞逸結(jié)合。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初中英語教學中隨之出現(xiàn)了許多不足之處,為此,老師應該充分結(jié)合學生學習現(xiàn)狀,在課堂上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從而培養(yǎng)出更加全面的人才,滿足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Flower,L.& Hayes, J. A 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of writing.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1981. 365-387.
[2]教育部. 2012.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蘭良平,韓剛. 2014. 英語寫作教學——課堂互動性交流視角[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羅之慧 、陳丹. 2017. 初中英語讀寫結(jié)合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