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昭
英國保守黨新黨首選舉首輪表決結果出爐,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處在6名晉級候選人的第三位。特拉斯可以說是近期“賺足眼球”的政客。盡管媒體早已質疑她“正利用烏克蘭危機服務自己的政治目的”,但這毫不影響俄烏沖突成為其政治表演的舞臺,狠話一句接一句地說,軍火一批接一批地送,制裁一輪接一輪地出……一番操作下來,政治解決沖突的跡象依然渺茫,西方國家間的立場愈發(fā)分裂,俄方以“如果爆發(fā)核戰(zhàn),先從倫敦炸起”強硬回應。英媒評論得很直接:“特拉斯可能會害死我們所有人。”
特拉斯的一系列政治操作不僅在歐洲火上澆油,甚至還把動蕩帶到了亞太地區(qū)。英美澳搞的“三邊安全伙伴關系”公然繞過國際責任,引“核”入室;特拉斯在香港回歸25周年之際“重申英國對港人的承諾”,而香港人民不會忘記這份“承諾”帶給香港的只有黑暴橫行的社會動蕩;特拉斯還頻頻鼓動“助臺自衛(wèi)”,煽動臺海緊張。這一系列出格言論讓外相女士在中文互聯網上臭名遠揚,也為中英互利合作制造了障礙。
艾薩克?牛頓的名言點明了外交的關鍵:“謀略就是一種闡明立場卻不樹敵的技巧”。英國是西方文明大國,但外相女士闡明立場的方式和態(tài)度和“文明”卻不太沾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腦子里只有“民主對抗威權”敘事、混淆基本事實和基本原則、公開鼓吹“冷戰(zhàn)”回歸的人。這讓人不得不疑惑歷來以施展外交技巧見長的英國,何以出現這樣一個“英吉利蓬佩奧”。
張口閉口“民主價值”“自由網絡”,但外相女士真的那么篤信“民主價值”嗎? 且不說被爆享用3000英鎊天價午餐、50多萬英鎊私人飛機之旅是不是符合英國“民主價值”,以外相女士的標準,肯定不能容忍保守黨收受俄前財長弗拉基米?爾?切爾努欣和其妻子的200萬英鎊獻金吧? 但在英國對俄'天舉制裁的背景下,特拉斯在接受BP?采訪時卻極力為這筆錢開脫。在進口能源問題上,特拉斯似乎對“威權國家”也沒那么深惡痛絕,支支吾吾地承認英國和沙特簽下合約是術得已“做也了艱難決定”?!巴嗍汀币粯雍糜?,甚至有奇效——外相女士對這些“威權國家”上“人權課”的頻率突然降到了零?!懊裰鲀r值”在外相女士眼里到底是信念,還是借口,抑或一門生意呢?
外相女士對自己最討厭的俄羅斯似乎也不甚了解,以至犯下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實錯誤。她聲稱英國“要為黑海沿岸的巴爾干國家盟友提供支持”,難道是有信心說服這些國家南遷1100公里?外相女士還當著俄外長的面,“剝奪”了俄羅斯對羅斯托夫州和沃羅涅日州的主權。外相女士2019年擔任國際貿易大臣期間還曾說“脫歐影響最大的只是愛爾蘭的花農”,引發(fā)英國內強烈不滿。缺乏基本常識對一名外相來說是致命傷,因為人們難以推測她是基于理性判斷做出符合國家利益的決定,還是順著腦中臆想的劇本上演脫離實際的危險劇情。
特拉斯在中國議題上的鷹派態(tài)度也可能另有一副算盤。要知道她在擔任教畜部政務次官和環(huán)境、食品及農村事務大臣期間曾多次訪華,不僅提出要加強英中在環(huán)境保護、農產品及農業(yè)技術領域合作,還積極推動在英國數學教育中融入“中國特色”,促成“英中數學教師交流項目”。難以想象這位曾經的英中合作倡導者和如今滿腦“冷戰(zhàn)”、口出狂言的是同一人。但這種兩面做派我們也見怪不怪了,畢竟特拉斯是能一邊聲稱自己是約翰遜首相“最堅定支持者”,一邊背地里注冊自己保守黨黨首競選網站的人。她還熱衷“照片墻外交”,在政府相冊中的出鏡率達到令英媒懷疑的地步,很難說她是否借著“反華”猛刷“存在感”,以圖在英國政壇給自己撈些什么。
英國盡管在走下坡路,但畢竟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世界第五大經濟體。英國脫歐之后提出打造“全球化英國”計劃,更讓本國民眾、國際社會對英國外交自主充滿期待。但特拉斯的種種表現,真的能夠擔起英國大國外交的重任嗎? 國外媒體的一條標題讓人印象深刻:特拉斯已經丟了不列顛的道(Liz Truss loses Britannias Way)犀利指出外相女士既丟了英國外交的傳統(tǒng),也丟了英國外交的方向。英國歷史上不缺具有遠見卓識的外交家,但也許自特拉斯上任之初坐上坦克,擺拍下那張象征和模仿意味十足的照片起,英國外交的“道”就已經沒了蹤影。(作者是國際問題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