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永
摘 要: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學科性的語文能力培養(yǎng)有必要緊密關注,同時,充分利用語文的實踐性提升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綜合素質同樣也有著重要的教學地位,基于此,將注重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結合于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有助于為學生營造生活化的教學環(huán)境,使得語文知識不再只停留在書本紙面上,而是立體飽滿,可以根據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應用于實際學習生活的多元化場景中,這不僅可以刺激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熱情,更呼應了新課改突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指導思想。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為例,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為切入點,對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及實踐性的教學對策進行說明,以期拋磚引玉,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有限的參考。
關鍵字:陶行知教育思想,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素質教育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在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已經做到了轉變教學思路,結合教育信息化潮流,利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xiàn)更顯生動,知識含量更充分的語文教學課程,對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也在逐漸深化之中,就整體而言,當前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相對于過去,有了相對明顯的質量提升。
然而,在優(yōu)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仍存在部分問題制約了課堂教學向好發(fā)展,下文以兩個有代表性的方面舉例說明:
首先,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過于嚴格,導致課堂氛圍相對嚴肅緊張,不符合絕大部分初中學生的年齡與活潑好動的心理特點,不利于啟發(fā)學生積極發(fā)言,主動溝通,也可能使學生認為教師難于親近,不愿意發(fā)問,尋求指導幫助,一方面不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設,另一方面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其次,信息技術類教學工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機械性。囿于備課壓力,部分教師可能會直接下載使用其他教師做好的,現(xiàn)成的教學PPT,或音頻視頻教學資料,導致課程與班級內學生的實際學習節(jié)奏有出入,教學PPT內的舉例內容也可能不太適應班級內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使得學生產生割裂感,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與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不契合。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
陶行知教育思想倡導“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側重凸顯教育在學習生活中多個方面多個角度的意義,相對于理論化的教學方針,更注重把握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過程,這對于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有多元創(chuàng)新,跨學科聯(lián)合發(fā)展的意義,能夠基于語文學科的知識點,將教育與實際生活的知識點相聯(lián)系,鼓勵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全面領悟語文知識的實踐價值,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綜合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知識,積攢經驗,進一步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從單純死板的接受知識,到發(fā)揮活潑好奇天性的探索學習知識。
三、結合陶行知教育思想開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對策
(一)深化認知,轉變理念
將陶行知教育思想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相結合,首先在教師方面要做到深度理解該思想與新課改中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的契合度,理解并能夠將該思想與實際的教學活動相聯(lián)系,進一步設計基于學科知識點的生活化,實踐化課程構造,進而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的思想認識觀念施加有利的影響,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基于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回憶思考自己經歷過的童年趣事,以自己的情緒理解課文中的情緒,強化學生對文章內涵的印象,并領悟語言表達之美,積攢有利的成長經驗。
(二)立足生活,創(chuàng)新模式
陶行知教育思想倡導教育來源于生活,初中語文的課堂也可以結合班級內學生的實際學習基礎與特點,劃分為課前感知,課中理解,課后拓展三個部分,將語文知識的學習貫穿于學生的實際生活過程之中,而不是簡單的停留在課堂上,作業(yè)本上,在課前感知的模塊,教師應設計教學情境,做好備課工作,并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鼓勵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思考;在課中,對學生的思考做出總結,并進行新授知識,并通過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使得學生領悟課文內涵;在課后;設計有趣靈活的自主拓展活動,鼓勵學生將語文應用于生活之中,實踐性地發(fā)揮語文的立德修身作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敬畏自然》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就“環(huán)保”為主題,為學生設計階梯型的自主探索任務,充分發(fā)揮其自主能動性,使得學生將課本知識與生活相聯(lián)系,深刻地領悟的“敬畏自然”的重要性。
結語
陶行知教育思想倡導以生活作為更大的學習平臺,學習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授課的幾十分鐘內,而是以培育對學生終生有益的健全學習生活習慣為基礎,發(fā)生在生活的多個場景之中,這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與時俱進地調整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成長特點與實際心理需求有一定的了解,進而有側重性,有針對性地構建有效率的初中語文課堂,基于培養(yǎng)興趣,形成習慣對學生進行語文綜合能力方面的培育。
參考文獻
[1]杜良國.陶行知教育思想下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路徑研究 [J].中華少年. 2020,(10)
[2]馬芳.陶行知教育思想下如何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J].課程教育研究. 20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