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豪
摘要:隨著社會進步與素質教育落實,初中階段的學生不僅面臨心理健康問題,在德育方面也需要加強教育。學校與教師應更加重視,并積極探索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有效融合策略,將其落實于實踐,讓初中生能在良好教育與正確引導下,認知自身言行不足之處,從而強化初中生自我約束與管理能力,使其擁有積極、健康心理,可提高初中生道德品質與素養(yǎng),讓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融合更具高效性與意義。
關鍵詞: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德育教育;融合
在素質教學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且具有高品質的人才,是學校、教師乃至家長的重要責任。在初中階段,學生容易受各種因素影響,應將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相融合,給予初中生正確引導??蓮亩喾矫嬷?,采取德育活動或家校溝通等方法,讓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共同落實,促使初中生能在熏陶及良好教育下,養(yǎng)成積極、健康、樂觀的心理,得以提高道德認知,確保初中生能身心健康成長與不斷進步。
一、開展豐富德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
初中階段學生已具備自主思想,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響,致使心理與認知方面需有正確引導,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成長。學校與教師應加以重視,并采取更有效策略,將心理健康與健康教育相融合??砷_展豐富德育實踐活動,培養(yǎng)初中生健康心理,同時滲透德育教育,讓初中生能擁有良好心態(tài),在德育教育中樹立良好價值觀,得以身心健康成長。
例如,若想讓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融合落到實處,可從開展豐富德育活動開展,能有新培養(yǎng)初中生健康心理,進一步加強其認知。比如,可開展“國旗下的演講”活動,讓初中生自己查找資料、寫演講稿,講述與德育相關的榜樣故事;也可以開展德育主題手抄報評比活動,讓初中生將生活中常見的正確行為、現(xiàn)象,用繪畫方式表達;還可以開展各種與德育相關的主題班會,讓初中生踴躍發(fā)言,大膽說出自己的見解;或定期組織初中生觀看德育宣傳片,使其能有更加直觀的體驗。以上活動以德育為基礎,能給予初中生思想、行為正確引導,促使其在德育教育下?lián)碛薪】敌睦?,讓初中生更好地成長與進步,確保教育效果可達到理想目標。
二、從心理健康著手,及時滲透德育教育
初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敏感且重要的問題,也是素質教育下的更高要求,培養(yǎng)堅韌意志與思想,可有效減少因外物影響而產(chǎn)生的負面心理問題與情緒,讓初中生能理性看待、思考與解決問題。而在此方面著手,也能及時滲透德育教育,兩者相融合能給予初中生正確引導與良好教育。使其能認知自身不足之處,得以擁有健康心理與優(yōu)秀品質。
例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可從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著手,盡量多與初中生溝通、交流,給予其更多關心、愛護與尊重,善于利用柔性管理與激勵策略外。還可以從各個學科教學出發(fā),比如《道德與法治》學科,教材中有《發(fā)現(xiàn)自己》《做情緒情感的主人》《在集體中成長》等課程,涉及到心理健康,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把握德育元素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導作用,讓初中生思考在多種情況下,控制好情緒能達到的德育教育目的,以心理健康為突破點,及時滲透德育教育。能讓初中生在掌握好知識的同時強化自我認知,做更好的自己,可擁有健康心理與良好道德品質,確保初中生得以更好地發(fā)展。
三、加強家校雙方溝通,提高教育融合效率
在初中階段,學生能否更好地發(fā)展與成長,離不開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應將兩方面相融合,并落實于實處。但僅依靠學校與教師方面努力還不夠,初中生除了學校,家庭是主要活動場所,應加強家校雙方溝通,共同努力與配合,提高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融合效率。給予初中生思想、言行上正確引導,使其能借助良好教育健康成長與更好的發(fā)展。
例如,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家庭教育對初中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若想讓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有效融合,還需加強家校雙方溝通。比如,教師可采取面對面交流方式,讓雙方能加強互動,更好地溝通與配合。也可以創(chuàng)新交流方式,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讓教師能以更加便捷、實用的方式,與家長方面進行及時溝通,并針對初中生在?;蛟诩冶憩F(xiàn)與心理問題,互相分享自己的見解,提出更恰當教育方案,促使雙方能達成共識,通過家校共同努力落實好理健康與德育教育,讓初中生在家校與家庭都能受到正確引導,借助良好教育樹立正確思想。幫助初中生養(yǎng)成積極、健康心理,得以提高其道德素養(yǎng)與教育融合效率。
四、結語
在初中階段,根據(jù)學生心理變化與素質教育要求,應給予學生更多幫助與明確指引,讓初中生擁有健康心理、優(yōu)秀品質與素養(yǎng),才更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因此,還需采取高效、多樣的策略,將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有效融合,更好的落實于實踐,讓初中生能借助良好教育的熏陶與引導,樹立正確價值觀及思想,促使初中生能提高道德品質與個人素養(yǎng),得以塑造健全人格,確保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融合效果更理想。
參考文獻:
[1]和平.初中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探究[J].新課程,2021(14):235.
[2]鄭承華.初中階段結合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德育的措施[J].吉林教育,2020(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