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幼兒園的教育工作,在幼兒園啟蒙教育中融入國學教育能夠鞏固學生文化基礎,讓他們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文化習慣,教師要讓國學文化在幼兒的心里生根發(fā)芽。在幼兒啟蒙教育當中融入國學文化,可以進一步增強幼兒民族意識,讓他們能夠從小就形成繼承和弘揚國學文化的重任,為培養(yǎng)幼兒核心素養(yǎng)奠定基礎。
關鍵詞:國學;幼兒園;啟蒙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2)22-0010-04
一、 引言
幼兒園作為幼兒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的基礎階段,對幼兒未來成長有著關鍵意義,所以教師應當重視起幼兒教育,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來開展國學教育,讓他們能夠從小養(yǎng)成良好品德,吸收國學文化中的精華,為個人未來發(fā)展創(chuàng)造優(yōu)勢。教師要讓幼兒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讓他們能夠豐富個人的文化內涵,在未來成長成才過程中,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 幼兒園國學啟蒙教育的重要性
在幼兒園教育階段融入國學文化可以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品德,幼兒在成長的過程當中能夠始終具備正確健康的發(fā)展觀念,豐富幼兒文化內涵,提升幼兒文化素養(yǎng)。從幼兒的發(fā)展角度來看,國學文化中承載著眾多禮儀文化,可以加深幼兒對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認知度,讓他們以積極的道德觀念投入到學習與生活當中,讓幼兒能夠從小吸收國學文化中的精髓,實現對我國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為他們成長成才之路奠定基礎。
三、 幼兒園國學啟蒙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觀念及專業(yè)素養(yǎng)問題
在幼兒園國學啟蒙教育當中,教師教育觀念以及專業(yè)素養(yǎng)對實際教育成果有很大影響,部分教師可以根據教育要求及時轉換教育思想以及教學方式,但是仍有部分教師沒有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在日常教育當中,還是沿用以往的教學形式,以自身為主導而忽視了幼兒的主體地位。結合幼兒自身發(fā)展情況來看,他們正處于一個充滿好奇的階段,才剛剛認識和了解世界,教師一味的主導會使得幼兒失去對國學學習的興趣,若不加以改善,幼兒的參與度會大大降低。在當前幼兒園開展啟蒙教育當中,部分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偏低,并沒有給幼兒起到一個良好的帶頭作用,教師對國學文化的了解度不深,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根本無法給幼兒帶來有效的國學文化教育。
結合現階段幼兒園教師團隊配置等問題來看,幼兒園經營發(fā)展過程當中,缺乏一定的資金扶持力度,存在著師資隊伍配置不合理、教師教育水平不足等問題。一位幼兒教師需要管理多個班級,正常的教學任務耗費了教師大量的精力,使得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能力投入到國學文化教育當中,所以幼兒園國學啟蒙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深入度不夠也成為一種平?,F象。此外,幼兒園教師團隊專業(yè)水平與綜合素養(yǎng)也是國學文化教育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教師的能力有限,教學經驗等方面限制都會影響國學教育的最終結果。在國學教育開展過程中,沒有對國學文化進行全面了解,缺乏有效的認知,導致國學啟蒙教育的教學質量與效率都沒有達到預期。
(二)教學環(huán)境以及教材內容問題
在幼兒園國學啟蒙教育當中,教師并沒有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為他們創(chuàng)設適合的學習環(huán)境,缺少多形式的教學情境,使得幼兒參與度不高,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應用上也處于一個落后的狀態(tài)。幼兒園在開展教學任務時,大多采用游戲的形式,雖然極大提升了幼兒的參與度,但是缺少教學重點,使得幼兒一直關注于游樂,而沒有吸收到真正的文化知識。結合當前幼兒園國學教材來看,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性的標準,教師習慣用以往極具代表性的作品或讀物來開展國學教育,從一定程度上看缺少完整性和規(guī)范性。
結合幼兒的心理狀態(tài)來看,他們對一些新鮮的事物更感興趣,在藝術鑒賞等方面的能力并不夠,讓幼兒學習讀物或是作品鑒賞需要耗費極大精力去鞏固他們的基礎。而且幼兒的生活經驗并不豐富,想要幼兒真正了解到國學文化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在幼兒園啟蒙教育當中,想要融入國學文化,讓幼兒能夠從中受益還需要立足于實際,應當從幼兒興趣出發(fā),配備更為專業(yè)的教師以及更為完善的教學體系。政府部門應該投入更多的力度加強幼兒教育,要做好資金以及政策扶持,而對幼兒園來說,也要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教室墻壁等幼兒活動的地方放置與國學知識相關的圖畫作品等,要在特定的氛圍中來帶動幼兒,讓他們能夠逐步融入國學文化的學習當中,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國學文化素養(yǎng)。
四、 幼兒園國學啟蒙教學優(yōu)化策略分析
(一)創(chuàng)新教師教學觀念
在幼兒園啟蒙教育中融入國學文化應當創(chuàng)新教師教學觀念,結合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歷史來看,在相對輕松的娛樂化教學環(huán)境當中開展啟蒙教育更有實效性。幼兒園啟蒙教育發(fā)展至今,教育形式與內容都發(fā)生了較大變化。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娛樂化的環(huán)境,能有效提升他們的參與度。舉例來說,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融入古典音樂能夠營造出一種特有的氛圍,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到一起,在音樂的烘托下,讓他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讓他們跟隨教師讀一篇經典的國學文章,在教師與幼兒的良好互動中,更有利于幼兒接收國學文化。
在閑暇時間,教師也可以給幼兒設置一個簡單的學習任務,讓他們朗讀詩歌或是名人名言等,教師在與幼兒的互動當中,要始終保持謙和,讓他們能夠增強對教師的信任度,鼓勵幼兒參與到學習中,讓他們可以勇敢地進行表達。長此以往,幼兒可以積累更多的國學知識,豐富他們的文化內涵,幼兒可以將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家長,將理論用于實踐當中,規(guī)范個人的言行舉止。綜合來看,在幼兒教育當中,教師的教學觀念是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要跟隨時代發(fā)展,能夠有效落實幼兒教育要求,適時轉變個人的思想意識與教學觀念,要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為幼兒營造一個充滿國學文化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提升他們的國學文化素養(yǎng)。
(二)構建良好教學環(huán)境
在幼兒園啟蒙教育中融入國學文化需要教師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對教師來說,要走進幼兒群體當中,增強幼兒對教師的信任度,讓他們能夠跟隨教師的步伐參與國學知識的學習。教師要給幼兒構建一個充滿國學氣氛的環(huán)境,在教室中粘貼一些有關于國學教育的圖片或是語錄,讓幼兒在國學文化的熏陶下能夠在心理上形成一個認知,讓國學知識在幼兒的腦海中生根發(fā)芽。教師要有效借助于當前網絡上的資源,找到一些適合幼兒觀看的國學文化紀錄片,從音樂、舞蹈等各方面來深入挖掘價值信息,教師要和幼兒家長保持良好的互動,能在雙方的合力下,讓幼兒的學習與生活都充滿國學文化氣息。教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幼兒群體之間互相合作學習,通過多媒體給幼兒播放一些有價值的文化內容,讓他們能夠慢慢養(yǎng)成習慣,調動起他們對知識學習的參與興趣。對一些活潑好動的幼兒,教師也可以讓他們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幼兒處于教學的核心位置,主動跟教師展開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的思想,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三)更新教學教材
在幼兒園啟蒙教育中融入國學文化應當更新教學素材,這就需要調動各方力量,對教育部門來說,應當根據幼兒實際的成長情況,心智發(fā)展程度、對國學文化的認知與理解等各方面著手,針對性的制定國學文化教材。要統(tǒng)一教材編制標準,也要依據地方文化發(fā)展背景來予以創(chuàng)新和完善,要構建統(tǒng)一購買渠道,加大教材編制的推廣范圍與力度。讓教師在進行教育工作時能夠有標準化的方向,根據幼兒教育要求來開展工作,確保教學與教材的融合性和匹配度。對幼兒園來說,也要和社區(qū)、家長等各方面展開有效的溝通,讓社區(qū)能夠提供文化資源,讓家長能夠及時記錄幼兒在生活環(huán)境中的學習情況。教育部門和幼兒園要在共同的教育目標下,為幼兒啟蒙教育提供全方位支持,對當前市面上流行的國學讀本或是啟蒙讀物等要進行整體審核,確保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性,依據幼兒接受能力來進行教材、讀物的分級分類,最大限度為幼兒提供適宜的學習資源。對不符合我國文化價值觀的讀物等要下架整改,以此來全面提升幼兒園啟蒙教育教材、讀物的規(guī)范性。
(四)豐富國學知識教育內容
為了更好地提高幼兒園國學啟蒙教育工作質量,營造更為濃厚的國學教育氛圍,還可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國學知識學習活動來提升幼兒對國學知識的認識,提高幼兒家長對國學啟蒙教育活動的重視。
一是,開展國學誦讀活動。在幼兒園開展國學啟蒙教育活動肯定離不開古文知識的朗誦與閱讀,但是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心智發(fā)育不成熟,對古文知識的理解較為困難。因此結合幼兒這一特點,開展國學誦讀活動過程中還可融入吟唱形式,將國學古文內容通過歌曲形式進行展現,更加符合幼兒學習習慣。誦讀與吟唱相結合的方式,可以運用幼兒熟悉的兒歌旋律來增強記憶,提高啟蒙教育作用。以“三字經”“弟子規(guī)”等國學古文學習為例,可以制作成具有律動效果的兒歌形式,在幼兒入園、放學等時間階段通過幼兒園的音響設備進行播放,在此期間引導幼兒開展共同吟唱,久而久之加深國學知識在幼兒大腦中的印象。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再對國學知識進行講解,可以起到對幼兒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是,豐富國學教育內容。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包含了美術、舞蹈、體能運動等多方面內容,為了提高國學知識教育價值,可以通過融入豐富的國學教育內容,來全面提升幼兒國學素養(yǎng)。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可以依據幼兒年齡、繪畫能力,在中大班幼兒美術課中融入水墨畫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對水墨畫的用筆、調色等方面的學習,來感受國學美術內涵和魅力。在舞蹈教學活動中,還可通過開展民族舞、民間舞、古典舞、漢唐舞等傳統(tǒng)舞蹈教學活動,使幼兒通過傳統(tǒng)舞蹈的學習,加深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多樣化的認識。在體能運動教學活動中可以融入太極拳動作,教師通過對太極拳的動作進行分解、講解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太極拳運動內涵的理解。
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國學表演活動。選取更具教育意義的國學內容和幼兒更加感興趣的國學知識,開展豐富多彩的國學表演活動,通過情景劇的表演、模仿等演繹國學內涵。比如以三字經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這段幼兒耳熟能詳的國學知識以表演形式進行展示,使幼兒懂得,好的習慣需要不斷堅持。
四是,營造濃厚的國學氛圍。加強幼兒園外在環(huán)境和內在文化方面的建設,可以營造出濃厚的國學啟蒙教育氛圍,使幼兒通過對外在環(huán)境的感受來不斷加深對國學教育內容的理解,培養(yǎng)幼兒國學知識學習興趣,提高國學啟蒙教育有效性。比如在幼兒園開設國學知識專欄,選擇幼兒更容易看到的醒目位置,適當加大國學知識宣傳欄的面積和數量。在國學知識選擇方面,需要結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選擇與幼兒生活實際聯(lián)系更為緊密的教學內容。比如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團結同學等。知識展現形式可以以更具生動形象的圖片、漫畫、繪畫等形式呈現,使幼兒通過動作模仿的形式,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還需要加強國學知識在幼兒園教育細節(jié)活動中的體現,比如將班級的名字、教育活動主題等取成更具國學特征的名字。在幼兒使用的水杯、碗筷等方面選擇青花瓷花樣,在門窗上粘貼窗花等??傊?,在幼兒園外部環(huán)境建設過程中營造濃厚的國學氛圍,可以對幼兒起到熏陶教育的作用,使幼兒接受的國學教育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一致,充分提高幼兒園國學啟蒙教育工作水平和質量。
(五)豐富實踐活動
在幼兒園啟蒙教育中融入國學文化應當豐富幼兒實踐活動,對每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教師應當讓幼兒了解節(jié)日的由來,激發(fā)學生對歷史以及社會文化知識的興趣,在節(jié)日活動當中,讓幼兒進一步了解節(jié)日風俗習慣以及基本禮儀等。舉例來說,春節(jié)是我國最為盛大的節(jié)日之一,利用這一濃厚的節(jié)日氛圍,開展國學教育活動,可以使幼兒在節(jié)日氣氛中感受到更多國學知識的存在。幼兒園可以通過組織幼兒包餃子、剪窗花、制作紅燈籠、貼對聯(lián)等活動,來豐富幼兒對春節(jié)的體驗感受。還可通過對幼兒講述春節(jié)來歷,為何要在過年的時候張燈結彩,提升幼兒對我國春節(jié)這一重要節(jié)日來歷和風俗的認識高度。使幼兒懂得春節(jié)是一家人團圓的重要日子,拜年是晚輩對長輩的尊重,給壓歲錢是長輩對孩子的關愛體現等相關的知識。在中秋節(jié)活動當中,教師可以讓家長參與進來,共同制作月餅,不僅能提升幼兒的實踐能力,也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還可適當融入親子互動活動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幼兒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在端午節(jié)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幼兒親自動手制作香包,讓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包粽子活動,通過個人的動手實踐,來加深幼兒體驗,也能向他們講述其中所涉及的文化知識。教師借助有價值意義的節(jié)日活動,讓幼兒在動手實踐的過程當中,也讓他們了解每一段歷史典故,向他們講述“嫦娥奔月”“賽龍舟”等,逐步延伸幼兒的知識范圍,讓他們在活動中提升個人的認知能力。為了進一步渲染文學氣氛,教師也可以通過現代化教育技術,給幼兒播放一些習俗活動,讓他們了解我國豐厚的文化底蘊,加強幼兒的文化素質培養(yǎng)力度,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為他們后續(xù)發(fā)展打好基礎。
(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在幼兒園啟蒙教育中融入國學文化不僅要從教學理念、環(huán)境等方面著手,也要認識到教師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力度,要通過有效的方法來改善師資隊伍配置不足,教學水平偏低等情況。幼兒園要定期開展教師的培訓工作,從教學理念以及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和創(chuàng)新,以此來提升幼兒園整體啟蒙教育水平,同時也要加大國學教師的引進力度,增設相關崗位,提升教師待遇,讓更多有能力有品質的教師參與到幼兒教育當中。讓他們能夠以多元化的教學理念來做好國學文化教育,其教學內容不僅限于國學讀物以及文化活動等,要以創(chuàng)新的角度來豐富幼兒啟蒙教育,讓幼兒在歡樂的氛圍中獲得良好學習體驗的同時,也能夠真正學習到知識,讓他們能夠從小具備良好的國學素養(yǎng),真正做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教育當中,融入國學文化能夠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讓他們在國學的熏陶下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逐步提升幼兒的文化修養(yǎng),讓他們從幼兒階段就形成良好的品德。但與此同時,也要注意幼兒園啟蒙教育當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來開展國學文化教育,讓他們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為個人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范玉曉,田立君.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幼兒園國學經典教育實施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20,36(9):83-85.
[2]劉晨馨,劉妍,和秀梅.學前兒童國學啟蒙教育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20(27):177-178.
[3]張敏.幼兒園國學啟蒙教育如何有效開展[J].當代家庭教育,2020(14):36-37.
[4]盧小榕.幼兒園國學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探究[J].考試周刊,2020(32):163-164.
[5]剛萌.幼兒園啟蒙教育的實踐與探索分析[J].科教文匯,2019(10):162-163.
作者簡介:魏邦茜(1992~),女,漢族,甘肅靖遠人,靖遠縣第三幼兒園,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