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得到全面落實,教師開始重視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實施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有助于學生在閱讀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的文本時,形成深化的理解能力和共識能力,以此達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目的。所以教師在結合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理念,提出群文閱讀教學的相關策略時,有助于學生今后學習發(fā)展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價值
語文課是小學義務教育階段中的基本學科,而閱讀教學則是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不但可以強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這樣一來,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的引入,通過展開多個文本的閱讀教學工作,使得學生閱讀學習得到一定的延續(xù),其閱讀視野也將得到有效提升,以此體現(xiàn)出群文閱讀教學引導的作用,全方位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
有助于拓展學生文化視野。群文閱讀強調(diào)閱讀的多文本整合,以及在統(tǒng)領整個課程的前提下,將零散的文章組合到一起,明確多個文章內(nèi)容的主旨與內(nèi)涵,讓學生在進行大量的閱讀時,延伸學生閱讀知識面。而當學生堅持群文閱讀的學習方式,教師則需要在恰當?shù)臅r間,引導學生充分理解文本內(nèi)容,通過學生自主思考并總結,真正學會思考、學會閱讀、學會感受,從而達到喚醒學生閱讀意識、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目標。
有助于增強學生閱讀能力。隨著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對于教學方法的不斷研究,應當側重于增強學生閱讀能力,強化學生閱讀思維,并且基于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路徑的拓展,將群文閱讀教學方式引入到閱讀教學工作中,需要教師尋找與延伸閱讀教學目標相關聯(lián)的文本內(nèi)容,才能切實通過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進一步鍛煉學生的閱讀思維和分析能力。因此,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應用,作為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以及增強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依據(jù),有助于學生在群文閱讀過程中,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掌握多樣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
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措施
營造輕松有趣的閱讀意境。營造輕松有趣的閱讀意境,是影響群文閱讀教學效果及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激發(fā)學生閱讀學習興趣的一種手段。所以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中,積極營造輕松有趣的閱讀意境,不僅需要圍繞所要教學的內(nèi)容進行延伸,吸引并集中學生注意力,也要側重于激勵性的指導方式,使學生在群文閱讀學習過程中,沉浸于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形成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和思維感知。
教師注重群文閱讀的內(nèi)涵,應當為學生提供獨特價值的閱讀題材,讓學生在有趣的閱讀內(nèi)容中享受閱讀學習,并且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積累閱讀知識,掌握閱讀技巧。比如選擇課文《臘八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體會各地具有的民風民俗,主要是讓學生在掌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時,通過對文本內(nèi)容的閱讀經(jīng)驗分享,提升學生整合信息的能力。所以在營造輕松有趣的閱讀意境時,以及教師在拓展閱讀材料時,可以將各地風俗習慣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結合在閱讀內(nèi)容的體會進行表達與交流。如《北京的春節(jié)》這一篇課文中,有關于臘八熬粥的描寫內(nèi)容,而將《臘八粥》一文引入到群文閱讀的主題中,則是通過具體描寫熬臘八粥的過程,將多文內(nèi)容相結合,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出來的方式,有助于讓學生達到感同身受的效果,以此提升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感知能力。
借助議題導入,強化思維認知。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應當側重于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有目的對閱讀文本與材料進行深層次理解,才能以圍繞議題導入的方式為核心,強化學生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在群文閱讀中,借助議題的導入方式,給予學生充足的閱讀空間和時間,以及結合群文閱讀主題內(nèi)容的拓展,將具有個性化的問題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有助于學生不斷突破定式思維的學習限制,逐漸轉(zhuǎn)向翻轉(zhuǎn)思維的閱讀方式與思考模式。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金色的草地》時,主要側重于在群文閱讀教學活動中,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豐富化的設計與學習任務的布置,以此讓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時,其自身具備一定的層次性文化見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有序推進群文閱讀。比如結合課文《金色的草地》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時,可以讓學生在自由朗讀課文時思考問題: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中可以體會到兄弟間的親情?通過這種以議題導入的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再次閱讀課文內(nèi)容,主要側重于學生在閱讀課文中的重要情節(jié)時,形成深刻的印象,并大膽地分析與闡述。如有的學生在文中找到這樣一句話:常常是這樣,我們隨便到什么地方去狩獵,他在前面,我跟在他后面。通過這段話中的“常常是這樣”可以感受到兄弟的親情。通過以問題導入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閱讀材料,強化學生思維情感能力,加深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感悟與理解,有助于學生在問題上達成共識。并且在探尋問題答案時,經(jīng)過一系列的提示、點撥、導引,促使學生在今后的群文閱讀學習中,學會抓住關鍵信息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從而收到良好的閱讀啟發(fā),形成獨特的情感體驗。
側重方法引導,提升閱讀效果。閱讀和學習是相互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體,而側重方法的正確引導,需要采取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才能逐步提升學生閱讀學習的效果,以及發(fā)揮出群文閱讀的教學意義,進一步為提高學生閱讀素質(zhì)和綜合能力奠定基礎。所以教師在正確的教學引導下,教會學生科學且高效的閱讀方式方法,應當從閱讀材料的選擇與探究的方式出發(fā),確保學生在充分掌握并運用默讀、掃讀、跳讀、速讀等方法時,閱讀能力也將得到全面提升,才是側重方法引導,提升閱讀效果的關鍵所在。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由于這一篇課文的內(nèi)容較長,學生在初步閱讀時無法掌握文章的主旨,也就難以形成更加深刻的感悟進行觀點的表達。所以為了讓學生由淺入深,由簡至繁的閱讀文本和材料,以及養(yǎng)成循序漸進的群文閱讀習慣,老師應給予學生不同的指導。比如,在學生閱讀課文的前一部分時,由于文字淺顯生動,為學生提供感悟空間,有助于學生凝聚感情表達自己的感受。而針對后一部分文字的概括優(yōu)美,以及語句具有的啟發(fā)性含義,需要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切實體驗文中主人公的感情變化,才能領悟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為此,教師結合課文內(nèi)容中不同的段落,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引導,有利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深刻的體會,最后在總結與分析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收獲。而教師在群文閱讀中選擇《地震中的父與子》作為學生閱讀的清單,讓學生將掌握到的閱讀方法實踐應用起來,將會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閱讀學習體驗與感受。
當下,閱讀是學校和語文老師關注的重點。如何有效閱讀、高效閱讀成為很多老師的研究主題,群文閱讀是眾多老師采用的方法。本文從小學群文閱讀的意義到方法,有作者的思考、研究,又呈現(xiàn)了實際的案例,從以群文閱讀培養(yǎng)閱讀習慣、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等方面,為其他老師做了生動的分析。
李紅衛(wèi)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李家寺小學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