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爾彰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教育的不斷改革,高中時期的學科教育目標也在進行著改革,物理是高中主要學科之一,也要改變教學模式.高中物理老師要使用合理的、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提高數(shù)學的教學效率,順應新課改的要求,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問題教學法是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中十分有效的教學模式,以多元化的問題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探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達到較強的教學效果.本文將通過創(chuàng)設多元化問題教學情境、加強營造問題探究教學氛圍等多項措施,對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 高中物理;物理教學;常見問題
1 引言
高中物理教材中抽象化的物理概念知識比較多,高中階段的學生在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上相比初中階段有了較大的提升,但對于較為抽象和深入的物理概念學習起來還是會比較吃力.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引導學生,讓他們能夠一直保持渴求知識的心態(tài).除此之外,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該盡量提高提問的質量,通過一個個設計好的問題,讓學生在產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將基礎知識夯實,從而對物理概念的掌握更加牢固和深入.
2 高中物理課程教學常見問題分析
現(xiàn)如今,很多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們學習物理課程的主動性較低,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物理知識與現(xiàn)實情境的割裂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外,也有下面幾方面的影響.[1]
2.1 教學方法過于機械化
很多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思維和觀念不夠豐富,在實際的課堂上,存在照本宣科的情況,這讓學生們學習物理知識的主動性并不高漲.除此之外,受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當前的教育模式多為填鴨式的教學,這更是打擊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得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效果不佳.
2.2 提問形式單一
目前,在高中物理的課堂提問中,大多數(shù)都是使用教師問,學生來回答的模式,此模式雖然沒有什么大問題,但在實際應用中,學生的回答一般是集體回答,這種方式帶來的結果是有些同學的課堂參與度極低,從而讓課堂提問的涉及范圍不廣,無法達到最佳.同時,這種提問形式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并不適用,基礎較差的學生不敢輕易表露自己的觀點,在其中“渾水摸魚”.這種以教師為主導方,學生為附和方的提問方式,十分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2]
2.3 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不高
物理這門學科與其他課程相比,其情況較為特殊,大部分內容較為抽象枯燥,考驗邏輯思維的能力,對多數(shù)學生而言很難獲得成就感,想要上升到喜愛和擅長層面就更難.同時物理的知識點又較為復雜,它不僅包含力學、電學、磁學等知識,還需要同學們進行一系列的復雜計算和圖像理解,若在接觸物理學科的初期沒有進行很好的引導,愿意自主學習與鉆研的學生一定少之又少,再加上這些知識接受起來本身就比較困難,這就導致了學生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大幅度下降.
2.4 教學設計缺乏針對性
在開展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老師所采取的教學設計缺乏針對性,這樣的設計內容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識不夠深刻,沒有對物理內容形成一些新的認識與理解.老師在課堂上習慣性地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不注重學生的學習與思考,只是一股腦地將物理知識展示給學生,這樣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一知半解,難以進行有效的學習與思考,影響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與思考.這一點需要引起老師的高度重視,要注意教學設計的針對性,針對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方案,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
2.5 缺乏對物理實驗的重視
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時,老師所采取的方式是灌輸?shù)姆绞剑险n以理論知識為主,缺乏對實驗內容的重視,沒有重視實驗部分教學,一方面是由于學校的實驗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升學的壓力較大,老師只給學生講述物理考試內容,這樣導致了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不高,不重視物理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差,所以需要老師注意調整自身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通過采取實驗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融入到物理學習之中,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提高.[3]
3 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育教學的措施
3.1 結合教學實際設置問題
教師在平時的物理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內容合理編排教學問題,這樣不僅能讓教學內容與課本相契合,還能讓物理知識淺顯易懂,進而加強同學們對知識點的理解.
例如 ?《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在這節(jié)課開講時,教師可先讓同學們各自講述生活中常見的靜電現(xiàn)象,讓課堂氣氛逐漸活躍起來,然后讓同學們自主思考這種靜電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并讓同學們互相討論,最后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際設置問題,并注意設置問題時要以最常見的現(xiàn)象舉例,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脫毛衣時出現(xiàn)的聲響,這就是衣服材質摩擦產生的靜電.圓珠筆在衣服上摩擦后,可吸附尼龍絲與紙屑,這也是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
3.2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學生的提問是問題教學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可以讓學生更快地進入課堂教學中,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鞏固知識體系,也可以加強學生的求知欲望,推進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發(fā)問環(huán)節(jié).
例如 在驗證《機械守恒定律》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勇于質疑,通過提問“機械運動中的能量去哪了?”“永動機是否存在?”等諸如此類的問題,讓學生們進行質疑,提出個人理解.在教學中,教師如何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呢?在拋出議題前,教師需要做到對教材了然于胸,吃透所有的關鍵點,只有這樣才能熟知所有的知識點,學生提出不同的疑問或見解時,教師才能應對自如.
互動方式更能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刺激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此外,當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后,教師也可適當?shù)亟柚鷮W生的發(fā)問推進自己的問題,讓學生的思考逐步深化.
3.3 把握提問時機
想要提升問題教學法的使用效果,除了上述建議外,教師還要善于把握時機,及時有效地推進問題,以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課堂效率.
(1)發(fā)現(xiàn)學生在聽講過程中出現(xiàn)目光停滯現(xiàn)象時提問.在課堂教學時,若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目光停滯、眉頭緊鎖等神態(tài)時,多半是講解不夠詳細,學生沒有理解,這時就需要教師適時放緩教學節(jié)奏,聽聽學生的提問,為學生答疑解惑.
(2)發(fā)現(xiàn)學生在聽講過程中出現(xiàn)“過于興奮”的神情時也需要提問.在課堂教學中若發(fā)現(xiàn)這樣現(xiàn)象,可以尋找契機提高問題難度,如果答案正確,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思考的主動性;如果答案錯誤,能夠及時糾正學生的思維方向,避免出現(xiàn)理解的偏差,也可起到提醒作用.
(3)發(fā)現(xiàn)學生在聽講過程中出現(xiàn)“淺浮”現(xiàn)象時提問.由于高中物理知識較為抽象,學生常常會缺乏對其的深度思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及時提問,來引導其思維方向,一步步走向理解的深層次,培養(yǎng)其深度思考的能力.[4]
3.4 改進物理教學方式
在新時期的高中物理教學中,老師只有加強對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學習和靈活應用,才可以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進入對知識和問題的探究之中,獨立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和問題的解決.學生長期處于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會得到極大程度的提高.
高中物理教學中,老師應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此打造更具有吸引力的物理課堂,提升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在有效的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
例如 在教授《摩擦力》知識點時,僅靠老師對摩擦力的講解,學生無法真正理解,所以,老師可以根據這部分內容,設計物理實驗活動,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來驗證知識.首先,要求學生課前準備兩塊橡皮,做好課堂前準備.之后,在物理課堂上,讓學生將一塊橡皮放到桌子上移動,移動的方向是向前,體會移動過程中力的方向.然后,讓學生在原有的一塊橡皮上再增加一塊橡皮,以疊加的方式在按照上述方法移動,感受移動過程中的力與之前有怎樣的變化.這樣就能夠引出摩擦力內容的學習,針對學生實驗后給出的疑惑,或者學生不理解的內容,老師再次講解,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和印象.
3.5 優(yōu)化高中物理課程教學
新課改背景下,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要在課堂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需要老師革新教學方式,將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索學習的方式引入教學中,讓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中積累更多學習經驗,獲得更多知識,進而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5]
例如 在教授“磁感性強度”一課時,“磁感性強度”概念理解起來并不簡單,老師直接講解容易讓學生陷入理解誤區(qū)中,為此,老師可以引入探究式教學方式,在學生探究之前,老師有必要傳授學生一些探究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在學生對其有了一定學習之后,再將學生帶入自主發(fā)現(xiàn)和探索學習中,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3.6 加強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
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的教學已經有了一定融合,且正朝著深度融合的方向發(fā)展.因此,高中物理老師應加強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借助其教學優(yōu)勢更好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
例如 在課前學習中,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微課視頻,以此來幫助學生進行有效自學,及時了解自己課前預習中存在的疑惑,以便于在課堂上進行更針對性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無法突破的問題,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電子白板等工具,對知識進行化繁為簡的處理,進而更好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疑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課后學習階段,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思維導圖的課后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觀看中利用思維導圖梳理前后知識,并嘗試自己畫思維導圖進行前后知識的梳理,提高學生的課后復習效果.
4 結語
在面對高中物理復雜、抽象的特點時,教師應該在每一節(jié)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和縝密的問題設計,盡力在課堂上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注意師生互動的交互性,“我問你答”,“你問我答或大家答”的形式相結合,鼓勵學生多思考、多表達、多暴露問題.
教師需要提升個人的教育教學素養(yǎng),善于觀察課堂表現(xiàn),及時恰當?shù)赝七M教學,讓難點變得淺顯易懂,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物理的畏懼心理,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
參考文獻:
[1]侯福林.新課改理念下高中物理教育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2019(10):39.
[2]徐龍斌.新課改下高中物理創(chuàng)新教育[J].魅力中國,2020(1):311.
[3]石珊珊.新課改下高中物理課程創(chuàng)新教育[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1):156.
[4]苑紅沫.芻議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育創(chuàng)新[J].考試周刊,2019(97):157-158.
[5]韓波.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育教學的常見問題及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21(08):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