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尋常型銀屑病中醫(yī)證型與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轉化生長因子-β1表達及PASI評分相關性分析

      2022-08-02 03:32:56柳巧玲史飛聶雙雙孟思東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 2022年8期
      關鍵詞:血熱證證型銀屑病

      柳巧玲,史飛,聶雙雙,孟思東

      1.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北京 100700;2.空軍特色醫(yī)學中心,北京 100142

      銀屑病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其臨床皮損表現(xiàn)為界限清楚的紅斑、白色鱗屑等,組織病理學特征為表皮角化過度、角化不全、棘層肥厚、淋巴細胞浸潤及血管擴張等。本病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認為Th細胞介導、多種炎癥因子參與的免疫反應是發(fā)病機制核心。研究發(fā)現(xiàn),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是重要的炎癥因子,主要通過影響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參與各種免疫炎癥性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研究者提出尋常型銀屑病的辨證論治規(guī)律是“辨血為主,從血論治”,血熱證、血瘀證、血燥證是基本證型。本研究檢測90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和30例健康對照組的血清LRG1、TGF-β1水平,以探討尋常型銀屑病中醫(yī)證型與LRG1、TGF-β1及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為中醫(yī)辨證分型提供參考指標,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20年9月-2021年3月空軍特色醫(yī)學中心皮膚科尋常型銀屑病患者90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齡21~66歲,平均(43.71±10.51)歲,血熱證、血瘀證、血燥證各30例。正常對照組30例,為同期空軍特色醫(yī)學中心健康體檢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29~65歲,平均(41.16±9.69)歲。銀屑病組與正常對照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嚴格遵循倫理道德準則。

      1.2 西醫(yī)診斷標準

      參考《中國臨床皮膚病學》、《皮膚性病學》制定尋常型銀屑病西醫(yī)診斷標準。皮損初起一般為炎性紅色丘疹,約粟粒至綠豆大小,逐漸擴大或融合成棕紅色斑塊,邊界清楚,上覆多層干燥的銀白色鱗屑。白色鱗屑、發(fā)亮薄膜和點狀出血為本病臨床特征。

      1.3 中醫(yī)辨證標準

      參考《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018完整版)》和《尋常型銀屑?。ò庄H)中醫(yī)藥循證臨床實踐指南(2013版)》制定尋常型銀屑病中醫(yī)辨證標準。①血熱證。主癥:皮損鮮紅,新出皮疹不斷增多或迅速擴大;次癥:心煩易怒,小便黃;舌脈:舌質紅或絳,脈弦滑或數(shù)。②血燥證。主癥:皮損淡紅,鱗屑干燥;次癥:口干咽燥;舌脈:舌質淡,舌苔少或薄白,脈細或細數(shù)。③血瘀證。主癥:皮損黯紅,皮損肥厚浸潤,經(jīng)久不退;次癥:肌膚甲錯,面色黧黑或唇甲青紫,女性月經(jīng)色黯,或夾有血塊;舌脈:舌質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澀或細緩。經(jīng)2名主治及以上中醫(yī)皮膚科醫(yī)師進行辨證。

      1.4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述西醫(yī)診斷標準及中醫(yī)辨證標準;②年齡18~70歲;③同意接受問卷調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5 排除標準

      ①近1個月服用過維A酸類藥物、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及生物制劑等藥物;②合并心、肝、腎功能不全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③妊娠、哺乳期婦女;④有溝通障礙,一般資料填寫不能配合者。

      1.6 觀察指標

      1.6.1 銀屑病皮損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shù)

      參照銀屑病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shù)(PASI)評分標準進行皮損面積評分和皮損嚴重程度評分,評分方法詳見本文OSID碼。

      1.6.2 炎癥因子

      于就診當日抽取受試者靜脈血5 mL,2 500 r/min離心20 min,采集血清,置于-80 ℃冰箱備用。ELISA檢測LRG1、TGF-β1,嚴格按照試劑盒(北京瑞格博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批號20211125.60607H、20211125.60134H)說明書操作。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2組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與轉化生長因子-β1水平比較

      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血清LRG1、TGF-β1水平均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2組受試者血清LRG1、TGF-β1水平比較(,ng/mL)

      2.2 不同中醫(yī)證型患者血清富亮氨酸α-2 糖蛋白-1與轉化生長因子-β1水平及PASI評分比較

      尋常型銀屑病各證型患者血清LRG1、TGF-β1高于正常對照組(<0.05)。血熱證、血瘀證LRG1水平高于血燥證(<0.05),血熱證與血瘀證LRG1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TGF-β1水平由高到低依次為血熱證、血瘀證、血燥證(<0.05)。PASI評分各證型間比較由高到低依次為血熱證、血瘀證、血燥證(<0.05)。見表2。

      表2 不同中醫(yī)證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血清LRG1、TGF-β1水平及PASI評分比較()

      2.3 患者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轉化生長因子-β1水平與PASI評分的相關性

      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血清LRG1、TGF-β1與PASI評分呈正相關(=0.548、<0.01,=0.583、<0.01)。見圖1、圖2。

      圖1 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血清LRG1水平與PASI評分相關性

      圖2 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血清TGF-β1水平與PASI評分相關性

      3 討論

      銀屑病是一種由遺傳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而誘發(fā)的免疫介導的慢性、復發(fā)性、炎癥性、系統(tǒng)性疾病,其全球患病率約2%~4%,對人群健康和生活質量影響大。目前認為,Th17與白細胞介素(IL)-23/Th17軸在銀屑病的發(fā)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中醫(yī)學認為,銀屑病多屬血分熱毒熾盛,營血虧損,瘀血阻滯,生風生燥,肌膚失養(yǎng)而成。在銀屑病的臨床治療上,近現(xiàn)代醫(yī)家大多“從血論治”,辨為血熱證、血瘀證和血燥證,在此基礎上進行化裁。證型分布與病期密切相關,進行期以血熱證為主,退行期以血燥證為主,靜止期以血瘀證為主。探討銀屑病中醫(yī)證型、嚴重程度與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相關性,可增加中醫(yī)辨證論治療效判定手段。

      銀屑病與輔助性T細胞Th1、Th2、Th17等關系密切。LRG1是一種由肝細胞、中性粒細胞、內皮細胞產(chǎn)生的糖蛋白,其主要通過激活TGF-β通路參與Th17細胞分化和炎癥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LRG1 mRNA在銀屑病皮損區(qū)的相對表達量約為正常對照組的6倍,在輕至中度的銀屑病中,血清LRG1水平的敏感性優(yōu)于C反應蛋白,推測LRG1可用于評估疾病活動性和臨床療效。LRG1缺乏導致小鼠模型的銀屑病樣病變減輕,認為LRG1通過皮膚-肝臟軸對銀屑病樣炎癥產(chǎn)生前饋/反饋效應。本研究結果顯示,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血清LRG1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各證型間比較,血熱證組、血瘀證組高于血燥證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血熱證與血瘀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血瘀證多由血熱證轉化而來,余熱未清,處于正邪交爭的狀態(tài),具有病程纏綿、遷延不愈的特點。研究表明,銀屑病血瘀證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IL-38等炎癥因子水平下降,但差異與血熱證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與本研究結果相似。

      TGF-β1是一種多功能細胞因子,主要生理功能是調節(jié)角質形成細胞增生和分化、參與血管生成及成纖維細胞增生等,是IL-23/Th17軸的重要介質,可促進IL-23受體表達及Th17細胞的分化。TGF-β1在尋常型銀屑病皮損組織中較正常皮膚組織顯著升高。銀屑病患者血清TGF-β1水平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提示TGF-β1可用作銀屑病活動的標志物。本研究結果顯示,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血清TGF-β1水平從高到低依次為血熱證組、血瘀證組、血燥證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提示參與銀屑病炎癥發(fā)生發(fā)展的血清TGF-β1水平,在中醫(yī)從血辨證分型不同證型間存在差異,中醫(yī)辨證分型的臨床判定在血清細胞因子水平上具有合理性。

      各證型PASI 評分從高到低依次為血熱證、血瘀證、血燥證,提示在中醫(yī)從血辨證證型變化過程中皮損嚴重程度由重到輕存在差異,同時在各證型中血清LRG1、TGF-β1 水平由高到低,銀屑病中醫(yī)證型、PASI評分變化與血清LRG1、TGF-β1水平相關,提示檢測血清LRG1、TGF-β1水平對評估疾病嚴重程度和證型變化具有參考價值。

      本研究結果提示,銀屑病血熱證、血瘀證、血燥證與血清炎癥因子LRG1、TGF-β1水平及PASI評分關系密切,血清LRG1、TGF-β1水平隨著證型、皮損嚴重程度變化發(fā)生改變,為中醫(yī)辨證理論基礎提供了數(shù)據(jù)支持。今后工作中應進一步擴大樣本量,深入研究尋常型銀屑病各證型與炎癥因子、PASI評分的關系,為銀屑病的中醫(yī)辨證分型、療效評價及中藥作用的分子機制研究提供依據(jù)。

      猜你喜歡
      血熱證證型銀屑病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類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醫(yī)證素證型研究
      銀屑病血熱證與血燥證腸道菌群特征研究
      治咽炎要分清證型
      不同證型糖尿病的調理
      尋常型銀屑病治驗1則
      土槐飲加減治療血熱證銀屑病的臨床觀察
      基于自適應矩估計的BP神經(jīng)網(wǎng)絡對中醫(yī)痛經(jīng)證型分類的研究
      尋常型銀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鈣泊三醇倍他米松軟膏在銀屑病治療中的應用
      妊娠與銀屑病
      辽阳市| 沁水县| 涪陵区| 阿拉尔市| 卢氏县| 清丰县| 贵阳市| 南华县| 辽宁省| 沙坪坝区| 大洼县| 卓资县| 正阳县| 米泉市| 商都县| 阿城市| 鄂州市| 宜宾市| 巴马| 兴安盟| 兴化市| 诏安县| 日照市| 乐昌市| 玉林市| 那曲县| 斗六市| 平乡县| 灵寿县| 武邑县| 长春市| 攀枝花市| 礼泉县| 城固县| 甘肃省| 都匀市| 凤凰县| 峡江县| 长宁区| 图片| 马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