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醫(yī)辨治雙相情感障礙研究現狀

      2022-11-12 05:11:23俞赟豐周曼麗胡伊蕾梁妍簡維雄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 2022年8期
      關鍵詞:肝火火熱通竅

      俞赟豐,周曼麗,胡伊蕾,梁妍,簡維雄,3

      1.湖南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2.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湖南 長沙 410007;3.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國家重點學科中醫(yī)診斷學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208

      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種以抑郁和躁狂交替或混合發(fā)作為主要特征的嚴重慢性情緒障礙,具有復發(fā)率高、致殘率高、自殺率高的特點,自殺率居各類精神疾病首位。盡管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藥及心境穩(wěn)定劑等藥物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BD臨床癥狀,但增加了發(fā)生代謝綜合征的風險,且復發(fā)風險依然存在,因此亟待新型方案干預。鑒于中醫(y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體系具有治療BD的潛力,筆者就近年有關BD的相關研究進行梳理,冀為臨床治療提供借鑒。

      1 病因

      BD是在先天稟賦的基礎上,復為情志所傷,受天地之氣誘發(fā),但關鍵取決于機體的正邪虛實,且往往以氣血紊亂為始,隨陰陽消長而變。

      1.1 稟賦

      “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靈樞·壽夭剛柔》),稟賦差異是形成多樣性的重要因素。個體稟賦源于生殖之精,并受天地之氣的影響。五運六氣理論認為,人出生即稟受天地之氣影響,天地之氣通過引發(fā)臟腑偏盛偏衰并將其固化于機體之中,最終形成個體稟賦。BD患者具有顯著的五運六氣稟賦特征。受孕之時稟賦是太土-太陽寒水者,或出生之時稟賦是太土-太陰濕土者更易罹患本病,且往往呈腎陽郁遏之體;而以太火-太陽寒水-太陰濕土為綜合運氣特征者罹患本病概率最高,其稟賦特征以寒水濕土郁火為主,火郁于內,水火交爭,陰陽失調,發(fā)為此病。

      1.2 氣候

      “少陰司天,熱淫所勝,怫熱至,火行其政……民病胸中煩熱,嗌干”(《素問·至真要大論篇》),強調氣候變化與疾病關系密切。在BD患者稟賦中,厥陰風木者易在陽明燥金病發(fā)狂躁,在少陰君火病發(fā)抑郁;少陰君火者,易在厥陰風木病發(fā)躁狂,在陽明燥金病發(fā)抑郁;太陽寒水或陽明燥金者,易在相火或君火之氣病發(fā)躁狂,在厥陰風木病發(fā)抑郁??梢?,BD是個體稟賦與自然氣候綜合作用的結果,不同稟賦者對不同氣候的敏感性不同,故發(fā)病趨勢亦有差異。另外,抑郁相發(fā)病和躁狂相發(fā)病的氣候傾向性存在差異,其中抑郁相發(fā)作多集中在金運,主氣多為陽明燥金,躁狂相發(fā)作多集中在火運,主氣多為少陰君火,且兩者在太陽寒水的發(fā)病率均呈現最低狀態(tài)。

      1.3 情志

      “百病生于氣也”(《素問·舉痛論篇》),“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強調情志對疾病的重要影響。資料顯示,在BD患者中,躁狂發(fā)作約50.0%以怒為主,14.1%以喜為主;抑郁發(fā)作約50.6%以憂為主,26.0%以悲為主。因此,怒和憂可能是BD主要情志誘發(fā)因素和表現形式,“積怵不已,則魂神傷矣;憤怒不已,則魄神散矣;喜怒過多,神不歸定;憎愛無定,神不守形”(《彭祖攝生養(yǎng)性論》),即反映了情志對精神狀態(tài)的影響。

      2 病機

      情緒異常波動是BD的主要特征,與肝密切相關。目前認為,肝氣郁結是BD始動因素,肝火上炎、痰火內擾和痰瘀互結是其演化病機,心脾兩虛為重要病機。

      2.1 肝氣郁結

      “百病生于氣”(《素問·舉痛論篇》),氣機郁結,百病叢生。情志失調是BD主要病因和表現形式,決定了肝氣郁結是本病的始動因素。社會節(jié)奏加快和日益增加的生活壓力,致情志不暢,肝氣郁結,橫逆犯脾,脾虛失運,水谷精微不能上榮,心神失養(yǎng),則情志更異而為此病。證見情緒抑郁,頻頻太息,胸脅脹滿,甚則脹痛,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等。研究顯示,BD抑郁發(fā)作患者脈圖參數呈現張力升高、阻力增加、彈性降低和主波波峰較寬的弦脈樣改變,表明肝氣郁結是BD抑郁發(fā)作的主要病機??傊?,肝氣郁結是本病的始動因素,亦是貫穿始終的核心病機。

      2.2 肝火上炎

      “郁者,結聚而不得發(fā)越也”(《壽世保元·郁證》),肝氣郁結,失于疏泄,郁久化熱,肝火乃生,肝火上炎,神明被擾,神機逆亂。證見狂躁剛暴,面紅目赤,兩目怒視,舌紅、苔黃,脈弦數等。證素研究顯示,BD病位要素為心(94.8%)和肝(87.9%),病性要素為火熱(98.3%),表明肝火上炎是其重要病機。可見,肝火上炎是肝氣郁結早期的演化病機,且以躁狂為主要情志表現。此外,還有學者指出,無論躁狂還是抑郁,火熱均是核心病理因素之一,火熱內生是BD的本質病機。

      2.3 痰火內擾

      “癲屬陰,狂屬陽……多因痰結于心胸間”(《丹溪心法·癲狂》),突出了痰是癲狂發(fā)作的重要因素?;馃醿壬平蛞?,蒸液為痰,形成BD又一核心病理因素。氣、火、痰是本病發(fā)展的病理要素,痰火內擾是本病的主要證型。抑郁相時,火熱不盛,痰氣交阻,蒙蔽神明,以神機阻滯為主要表現,痰火尚未上沖,故見心情低落、心情不寧、稍有煩躁、舌淡紅、苔膩、脈弦滑等;躁狂相時,火熱內盛,痰熱互結,痰隨熱升,以神機亢奮為主要表現,故見狂暴急躁、罵詈叫號、面紅目赤、甚則傷人毀物或哭笑無常、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痰火內擾是氣、痰、火交結的重要部分,氣、痰、火的盛衰變化反映了BD的情緒轉變。痰氣交阻,郁久化熱,痰隨熱升,則由抑郁相轉為躁狂相;痰熱上沖,火熱升散,痰熱發(fā)泄,則由躁狂相轉為抑郁相。因此,痰熱內擾可能是BD的核心病機。

      2.4 痰瘀互結

      “癲狂一癥……乃氣血凝滯腦氣”(《醫(yī)林改錯·癲狂夢醒湯》),主張瘀血內停是癲狂主要病機,并闡明瘀血是BD 的另一核心病理因素。至此,氣、火、痰、瘀四大病理因素全部呈現。癲狂日久,氣滯痰凝,阻塞經絡,血行瘀滯,痰瘀互結,擾亂神明,發(fā)為此病。證見情緒躁擾,惱怒不休,多語無序,妄見妄聞,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苔薄黃而干或苔少,脈細澀等。臨證對久病患者當重視血瘀存在的可能。

      2.5 心脾兩虛

      “多由心脾郁結,志愿不遂,更或因驚恐,致神不守舍者有之”(《類證治裁·癲狂論治》),明確指出心脾在癲狂發(fā)病中的重要地位。情志雖是BD主要病因,但“臟氣弱”依然是其內在因素。BD日久耗傷氣血,脾失健運,心神失養(yǎng)。證見精神恍惚,言語無狀,心悸易驚,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等。本證特點謂邪去正虛,臨床癥狀相對較輕,熱象不顯甚或全無,呈現一派虧虛之象,是BD重要病機和證型。

      3 治療

      目前中醫(yī)治療BD方案基本與上述證型相對應,評價指標涉及臨床癥狀、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評量表(SDS)、蒙哥馬利抑郁量表(MADRS)、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胃腸道癥狀積分(GIS)、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試(WCTS)、連線測試(TMT)、語言記憶測試(HVLT-R)、連續(xù)操作測試(CPT)、健康調查簡表(SF-36)、生活質量綜合評定(GQL-LI)、肝郁量表、肝火量表、陰性癥狀量表(PANSS)、臨床總體印象疾病嚴重度量表-雙向障礙版(CGI-s-BP)、副反應量表(TESS)。

      3.1 疏肝解郁

      “木郁達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肝氣郁結者,治以疏肝解郁、理氣行滯,肝氣疏泄,情志如常,疾乃自愈。本證治療現有2種方案:①通竅活血湯加減(柴胡、郁金、白芍、當歸、黃芩、半夏、太子參、梔子、牡丹皮、甘草),每日2次,療程8周。②升陽益胃針法,取天樞、中脘、關元、神門、內關、足三里、合谷、太沖、公孫等穴,留針30 min,發(fā)作期每日1次,緩解期隔日1次,療程8周。

      3.2 清肝瀉火

      “實熱宜瀉火”(《石室秘錄·熱癥門》)。肝火上炎者,治以疏肝瀉火、重鎮(zhèn)安神,肝火得瀉,心神鎮(zhèn)安,情志乃瘥。本證現有2種治療方案:①鎮(zhèn)肝寧神方(柴胡、桂枝、龍骨、牡蠣、梔子、淡豆豉、夏枯草、合歡皮、茯神、磁石、知母、延胡索)加減,每日2次,療程6周;②清神定狂湯(柴胡、梔子、龍膽、牡蠣、龍齒、龍骨、磁石、茯神、合歡皮)加減,每日2次,療程8周。

      3.3 清熱祛痰

      “熱痰則清之”(《古今醫(yī)鑒·痰飲》)。痰熱內擾者,治以清熱瀉火、滌痰安神,痰熱得瀉,神明乃清。本證治療現有3種方案:①清神醒腦湯(黃連、連翹、鉤藤、橘紅、膽南星、枳實、大黃、郁金、茯苓、遠志、石菖蒲、朱砂、甘草),每日2次,連續(xù)8周;②化痰瀉火定神湯(法半夏、陳皮、膽南星、石菖蒲、白術、麥芽、黃連、牛黃、蒺藜、柴胡、龍骨、牡蠣、遠志、郁金、甘草),每日2 次,療程6 周;③連梔通竅安神湯(黃連、梔子、大黃、當歸、丹參、石菖蒲、蓮子心、遠志、龍骨、牡蠣、生姜、大棗),每日2次,療程8周。

      3.4 祛痰化瘀

      “瘀血在上焦……通竅活血湯治之”(《血證論·瘀血》)。痰瘀互結者,治以清熱祛痰、活血通竅,痰熱得清,氣血得調,神機自用。本證治療現有1種方案:通竅活血湯加味(桃仁、紅花、赤芍、川芎、麝香、蔥白、黃酒、法半夏、陳皮、膽南星、石菖蒲、茯神、遠志、生姜、大棗),每日2次,療程8周。

      3.5 健脾養(yǎng)心

      “虛則補之”(《靈樞·經脈》)。心脾兩虛者,治以補益心脾、祛痰開竅,痰濁得化,心脾榮養(yǎng),心神自安。本證治療現有2種方案:①甘麥大棗湯加減(浮小麥、大棗、炙甘草、炙黃芪、熟地黃、白芍、黃芩、牡丹皮),每日3次,療程8周;②加味甘麥大棗湯(浮小麥、大棗、甘草、百合、白芍、酸棗仁、烏梅、柴胡、桂枝、枳殼),每日2次,療程7周。

      3.6 其他

      刁建煒等運用防己地黃湯加減(防己、生地黃、桂枝、防風、甘草)治療BD躁狂相血虛生風、火熱擾神證,連服8周后可有效提高臨床有效率,并顯著改善BRMS、PANSS、WCTS、TMT、HVLT-R、CPT等指標。值得注意的是,占翠芹等研究發(fā)現,加味通竅活血湯(柴胡、川芎、桃仁、紅花、赤芍、麝香、老蔥、生姜、大棗、甘草)聯合丙戊酸鹽治療BD躁狂相之肝膽郁熱證、火盛傷陰證、痰濁內壅證的臨床有效率分別為94.74%、94.12%、92.31%,顯示其可能是一種適用面廣、簡單易行的治療方案。此外,鄭紅麗等以八段錦聯合耳穴壓豆治療BD,八段錦每日1次,持續(xù)30 min,每周5次,連續(xù)4周,配合耳穴壓豆(心、脾、神門、交感、內分泌、皮質下、肝、腎),每日按壓6次,結果顯示可明顯改善患者睡眠質量。該方案有望成為改善BD癥狀的輔助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無陰虛證的相關研究。盡管占翠芹等曾提出用加味通竅活血湯加太子參、梔子治療BD火盛傷陰證,但處方鮮有滋陰之品,故其似為主治火熱內盛、陰傷不甚之證,而非陰液耗傷之證。筆者認為,心肺陰虛亦是BD重要病機,乃氣、痰、火交結而遷延不愈的必然結果?!鞍俸喜。倜}一宗,悉致其病也”(《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心主血脈,肺朝百脈,心肺調和,氣血津液濡養(yǎng)周身,則百病不生;若痰火上沖,直攻心肺,耗傷氣陰,心神失養(yǎng),引發(fā)百合病,BD乃發(fā)。BD的臨床癥狀與百合病存在極高相似性,故其心肺陰虛證可參用百合病主方之百合地黃湯加減,以滋補心肺之陰立法,這與賈竑曉教授提倡的“養(yǎng)陰調陽”思想相契合。

      4 小結

      稟賦、氣候和情志因素是BD發(fā)病的主要病因,患者多在先天稟賦的基礎上受氣候和情志影響而發(fā)病。肝氣郁結是BD的始動因素和早期病機,日久化熱形成肝火上炎之候,火熱煉液為痰形成痰熱內擾之候,久病入絡成瘀形成痰瘀互結之候,久病臟氣虧虛形成心脾兩虛之候。痰火內擾是BD情緒異常的關鍵病機,火熱不盛、痰氣交阻時呈現抑郁相,火熱內盛,痰熱上沖時呈現躁狂相,氣、火、痰的盛衰演變共同決定了本病的情緒改變。盡管本病的抑郁相與郁證、癲證相似,躁狂相與狂證相似,但臨證不可輕易將本病與中醫(yī)學的郁證、癲證及狂證相混。BD是郁證、癲證、狂證、臟燥及百合病相互交織構成的特殊疾病,若單純按郁證或癲證論治則有助狂之弊,單純按狂證論治則有促郁之虞,故當審慎病機,從因而治。

      猜你喜歡
      肝火火熱通竅
      微信在線
      微信在線
      通竅活血湯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認知功能障礙的機制
      化瘀通竅中藥治療高血壓腦出血隨機對照試驗的meta分析
      請注意,這些新規(guī)8月“火熱上線”
      降肝火,這些水果有效果
      烹調知識(2020年8期)2020-08-06 14:40:24
      通竅活血湯家兔體內移行成分川芎嗪的分析
      中成藥(2018年8期)2018-08-29 01:28:16
      鼻舒通竅合劑制備工藝的優(yōu)化
      中成藥(2017年9期)2017-12-19 13:34:29
      “火熱”的水世界
      華人時刊(2016年19期)2016-04-05 07:56:04
      心中那顆火熱的足球夢
      中國火炬(2015年11期)2015-07-31 17:28:57
      平乡县| 兰州市| 阿克陶县| 田林县| 绥宁县| 富裕县| 虞城县| 汾阳市| 鱼台县| 西畴县| 河南省| 财经| 建湖县| 华容县| 陆河县| 筠连县| 仙居县| 星子县| 西吉县| 固原市| 星座| 米泉市| 德保县| 桃江县| 尤溪县| 巫溪县| 镶黄旗| 章丘市| 龙江县| 若尔盖县| 大埔区| 洛浦县| 措勤县| 台中县| 临沧市| 冷水江市| 思南县| 嘉定区| 夏津县| 大埔区| 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