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風婷
(青島市技師學院,山東 青島 266229)
薄壁套筒是機械零件中較為常見的零件,也是大型考試中??純热荨1”谔淄驳募庸ひ恢笔莻€難題,由于薄壁套筒的壁厚較薄,加工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振動、加工變形、尺寸難以掌握等問題。要想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就要從工件的材料、工件的裝夾、選擇的設備、刀具的幾何參數(shù)、切削用量的選擇等方面進行分析,合理選擇相應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藝,從而做到有效克服薄壁套筒在加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保證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本文主要從普通車床的角度來論述不銹鋼薄壁套筒零件的加工。
青島海途工業(yè)科技有限公司需要生產(chǎn)圖1 所示的零件,材料為不銹鋼,生產(chǎn)數(shù)量為10 件。本圖紙是展示的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薄壁套筒,薄壁套內孔尺寸為?44+0.013mm, 外 圓 為?46-0.015mm, 長 度41±0.1mm, 壁厚1mm,表面粗糙度要求達到Ra1.6μm,外圓相對于基準A 同軸度要求0.03mm,軸肩相對于基準B 垂直度要求0.02mm,該零件長度比較短,壁厚較薄。
圖1 薄壁套筒圖紙
在機械制造行業(yè)中,通常把壁厚不足其直徑的1/15的零件稱為薄壁零件,該類零件的特點是:直徑大,壁薄,形位精度、尺寸精度要求較高,薄壁套筒類零件屬于回轉體,其加工方法主要以車削為主。在加工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明白薄壁套筒零件在產(chǎn)品中的位置及作用,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產(chǎn)品加工質量。根據(jù)各主要表面在機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技術要求也有所不同。主要從內孔、外圓及各表面的位置精度來體現(xiàn)。
(1)內孔的技術要求。內孔是薄壁套筒零件起支撐或導向作用的最主要的表面,通常與運動著的軸或活塞相配合,其直徑尺寸精度一般為IT7 公差等級,精密軸承套為IT6 公差等級。形狀公差一般控制在孔徑公差以內,較精密的套筒應控制在孔徑公差的1/3 ~1/2。為保證套筒零件的使用要求,內孔表面粗糙度值為Ra1.6μm。
(2)外圓的技術要求。外圓表面通常以過盈或過渡配合與箱體或機架上的孔相配合,起支撐作用,其直徑尺寸精度一般為IT6—IT7 公差等級,形狀公差應控制在外徑公差以內,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為Ra1.6μm。
(3)各表面間的位置精度。套筒在裝配前進行最終加工,內孔對外圓的同軸度要求較高,一般為0.01 ~0.05mm,本套筒端面在工作中承受軸向載荷,作為定位基準或裝配基準,這時端面與孔軸線有較高的垂直度或端面圓跳動要求,一般為0.02 ~0.05mm。
(1)同軸度要求較高且較短的薄壁套的裝夾方法。對于這類薄壁套的裝夾通常采用的是三爪自定心卡盤、四爪單動卡盤,設備使用的是CA6140、CD6140A 等車床。為了保證內、外圓的同軸度,應在一次裝夾過程中把內、外圓及端面都加工完畢,這種方法不存在因安裝而產(chǎn)生的定位誤差,可獲得較高的幾何精度。車削薄壁套要分粗精車,粗車后根據(jù)實際情況可以考慮先加工零件外圓,將外圓尺寸加工好后,再車削內孔,車削內孔時軸向力較大,徑向力要比車外圓時小,能有效減少振動。如果先車削內孔后再車削外圓,車削外圓時會產(chǎn)生振動,這時可以采用增加心軸,用后頂尖輕輕頂住的裝夾方式,使內孔有個支撐,能相應減少振動。這種車削方法切削用量根據(jù)加工性質不同要經(jīng)常變換,尺寸較難掌握,適合于單件、小批量生產(chǎn)中。本零件因為壁厚較薄,外圓無法裝夾,所以采用在一次裝夾中加工完成后直接切斷保證總長即可。
(2)以內孔為基準的裝夾方法。用已加工好的內孔作為定位基準時,需根據(jù)內孔配制一根合適的心軸,再將裝夾工件的心軸支撐在車床上。心軸可采用脹力心軸或實體心軸,實體心軸有不帶臺階心軸和帶臺階心軸兩種。不帶臺階的實體心軸又稱小錐度心軸,其錐度C=1:1000~1:5000,這種心軸制造容易,定心精度高,但軸向無法定位,承受切削力小,裝卸不太方便;帶臺階心軸的配合圓柱面與工件孔保持較小的間隙配合,工件靠螺母壓緊,特別適合一次裝夾多個零件,裝卸方便,定心精度較低。脹力心軸依靠材料彈性變形所產(chǎn)生的脹力來固定工件,裝拆方便,定心精度高,應用廣泛。
本零件采用的是不銹鋼,也有的套筒材料使用鋼、鑄鐵、青銅或黃銅。不銹鋼材質特殊,不銹鋼的物理性能和力學性能會給車削帶來很多困難,加工難度較大。
(1)不銹鋼材料強度高、韌性大,車削時切削力較大,切削變形大,產(chǎn)生的切削熱很大。不銹鋼在高溫下能夠保持較高的強度和硬度,同時導熱性較差,被切屑帶走的熱量較少,車刀切削時一直會處在一個高溫下車削的狀態(tài),使刀具的磨損加劇。(2)不銹鋼粘附性強,車削過程中產(chǎn)生粘附性切屑,容易形成積屑瘤。不銹鋼的粘附性切屑韌性大,不容易折斷,會造成斷屑困難甚至纏繞到工件上,使被加工表面出現(xiàn)撕扯現(xiàn)象,獲得較低的表面粗糙度比較困難,同時會加劇刀具磨損。(3)加工不銹鋼薄壁套筒時易變形,而且易產(chǎn)生振動,刀具易磨損,我們要采用在不斷冷卻及降溫條件下進行加工的辦法,以保證刀具鋒利。
材料為不銹鋼,長度41mm,壁厚1mm,表面粗糙度要求達到Ra1.6μm。該工件在車削時因壁厚較薄,在車削時刀具選用不當會產(chǎn)生振動,從而影響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為了更好的找到適合加工本工件的刀具,我們選用了三種不同刀具進行加工,以便最終找到能使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生產(chǎn)率都達到要求的刀具。
(1)普通硬質合金刀具。我們在加工時從實際出發(fā),采用了先加工外圓后加工內孔的辦法,粗加工外圓采用的是YW2 硬質合金車刀,精加工外圓采用YW1 硬質合金車刀,加工外圓時因為壁厚有余量,車刀基本不產(chǎn)生振動。然后加工內孔,加工內孔時刀具型號和外圓一致,高速車削,由于車刀及刀桿質量問題,致使內孔在車削時出現(xiàn)振動現(xiàn)象,使得表面粗糙度達不到要求,以致影響尺寸精度(圖2)。
圖2 硬紙合金內孔車刀
(2)高速鋼車刀。后來我們對刀具進行了改進,加工外圓時刀具不變,車削內孔時將刀具改為高速鋼車刀,采用?16x16mm 的高速鋼條,自己用砂輪機磨削刀具,采用粗精車分開的加工方法。粗車時選用主軸轉速200r/min,背吃刀量0.5mm,進給量0.2mm/r。精車時選用100r/min,背吃刀量0.1mm。進給量0.1mm/r。這種加工方法零件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基本能保證,但加工效率較低,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難以完成既定任務(圖3)。
圖3 高速鋼內孔車刀
(3)金屬陶瓷刀片。于是我們對刀具繼續(xù)改進,車削外圓時采用型號為KDFT-MTJNR2020K16 的外圓車刀,刀片型號為KDFT-TNMG160404-JS,車完之后零件表面粗糙度明顯降低,能夠保證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達到要求。對于內孔刀具作了較大改動,內孔車刀采用型號為KDFT-C16Q-SDUCR11 的硬質合金刀桿,刀片采用型號KDFT-DCMT11T304-CW 的金屬陶瓷刀片,高速車削,主軸轉速選用1120r/min,采用這種刀具使整個的內孔加工狀態(tài)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加工過程中振動基本消除,內孔的表面粗糙度明顯降低,能保證表面粗糙的達到要求,也能較好的保證尺寸精度達到要求,生產(chǎn)效率明顯提高,由于內孔刀具的更換,使得本零件加工的重點問題得到解決(圖4)。
圖4 金屬陶瓷內孔車刀
通過對三種刀具的使用對比,我們找到了最理想的刀具,使整個零件的加工質量及效率大大提高,加工工藝的制定更加理想化。
對于內孔尺寸測量的量具種類繁多,有內卡鉗、內測千分尺、內徑千分尺、三爪內徑千
分尺、內徑百分表、內徑千分表、內徑數(shù)顯百分表等,我們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了三種測量內孔量具,分別為內徑百分量表、三點內徑千分尺、孔用光滑極限量規(guī)。
(1)內徑百分表測量。對于本零件的測量量具,我們從實際出發(fā),首先采用了35-50mm 的內徑百分表進行測量,這種百分表也是常用的內孔測量工具,需要和外徑千分尺配合使用,測量精度也非常高,基本能保證零件內孔的測量精度,只是校對量表時要用點時間。使用內徑百分表測量屬于比較測量法,測量時必須擺動內徑百分表,所得的最小尺寸即為孔的實際尺寸(圖5)。
圖5 內徑量表
(2)三點內徑千分尺。隨后我們又選擇了三點內徑千分尺進行測量,將千分尺校對零位后即可使用,不用多次校表,省去了部分輔助時間,該千分尺的三個測量爪在很小幅度的擺動下,能自動地位于孔徑的直徑位置,測量的精度要高于內徑量表,測量的速度也要快于內徑百分表,能有效提高生產(chǎn)效率(圖6)。
圖6 三點內徑千分尺
(3)孔用光滑極限量規(guī)。采用孔用光滑極限量規(guī)進行測量,孔用光滑極限量規(guī)分為通端和止端,量規(guī)通端的基本尺寸等于孔的下極限尺寸Lmin,止端的基本尺寸等于孔的上極限尺寸Lmax,用量規(guī)檢驗孔徑時,若通端進入工件孔內,而止端不能進入工件孔內,說明工件孔徑合格。這種檢測方法簡單快捷,能快速判定零件內孔是否合格,但對于了解內孔的確切偏差是有點難度的(圖7)。
圖7 孔用光滑極限量規(guī)
經(jīng)過對三種量具的使用對比,最終我們選擇了三點內徑千分尺來進行測量,經(jīng)過與其他企業(yè)對接發(fā)現(xiàn)企業(yè)在加工此類零件時也是采用的三點內徑千分尺進行測量的。
薄壁套的內外公差較嚴,壁厚較薄,容易變形,為了保持內孔與外圓同軸且防止變形,工件加工時要在一次裝夾過程中完成。具體加工步驟:工件伸出長度約80mm。三爪自定心卡盤夾緊;粗車外圓?55-0.015尺寸至?56mm、?46-0.015mm 尺寸至?47mm,長度分別為70mm、38mm;鉆孔,用?33mm 麻花鉆鉆孔,長度70mm;擴孔,用?42mm 麻花鉆擴孔,長度38mm;精車外圓,精車?55-0.015mm 外圓至尺寸要求,保證長度70mm。精車?46-0.015mm 外圓至尺寸要求,保證長度39±0.1mm;精車內孔,保證?34+0.02mm尺寸精度達到要求,長度61mm。精車?44+0.013mm 尺寸精度達到要求。保證長度41±0.1mm;精車?46-0.015mm 外圓至尺寸要求,保證長度5±0.1mm;倒角倒鈍;切斷,保證保證長度60±0.1mm。
如果在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振動,可以考慮自制一心軸,將工件內孔精車后套在心軸上,從端面用頂尖輕輕頂緊或用螺母壓緊,然后加工外圓各尺寸。這樣就需要把步驟五、六對調一下,改成先車削內孔,后加工外圓了。對于本工件的加工,以上兩種方法我們也都對比過,最終選擇了以上加工步驟。使得加工步驟及裝夾更加簡單化。有利于車削加工,提高效率。
車削套筒類薄壁零件時要特別注意零件的變形問題,引起零件變形的因素很多,如切削力、夾緊力、切削熱、振動、應力變形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夾緊力和切削力,而加工本工件時影響大的還有振動及切削溫度,這就要求我們在車削時要合理選擇切削用量、刀具幾何角度、刀具材料及切削液等。在加工本工件時我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減小薄壁套筒的變形。
(1)粗、精加工分開。粗加工時余量大,車削加工的背吃刀量及進給量選擇較大,切削力大,需要較大的夾緊力。精車時余量小,車削加工的背吃刀量及進給量選擇較小,切削力小,夾緊力也較小。這樣在粗車時夾緊力大些,精車時夾緊力小些,可以有效減小夾緊力引起的變形,提高加工精度。如果是批量生產(chǎn)可以將粗精加工分成兩道工序來干。
根據(jù)我們選定的刀具,粗加工時,去除的余量較大,可以選擇較大的背吃刀量、較大進給量及中等主軸轉速,背吃刀量為1.5mm,主軸轉速選擇500r/min,進給量0.2mm/r。精車時可以選擇較小的背吃刀量、較小進給量及高等主軸轉速,背吃刀量為0.25mm,主軸轉速選擇1120r/min,進給量0.1mm/r。這樣既能保證粗車時的加工效率,又能保證加工時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達到要求。
(2)降低切削溫度。切削溫度對薄壁零件的變形影響較大,在車削時要有效降低零件溫度以減少變形,我們常采用的辦法就是充分使用切削液,降低切削溫度對零件變形的影響。同時切削液對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刀具的磨損有著一定影響,選擇合適的切削液不僅可以降低切削溫度,還可以改善切屑、工件與刀具間的摩擦狀況,減小零件表面粗糙度,減小切削力,從而延長刀具使用壽命,因此對切削液的選用顯得尤為重要。
車削時常用的切削液有水溶性切削液和油溶性切削液,我們從零件的材料及加工實際需求出發(fā),選擇了水溶性切削液類中的合成切削液,合成切削液是由水、各種表面活性劑和化學添加劑組成。國產(chǎn)DX148 多效合成切削液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其性能兼顧了冷卻、潤滑、清洗和防銹,并且不含油,有利于環(huán)保。
以上是采用車床加工薄壁套筒零件的粗淺心得,薄壁套筒加工是機械零件加工中的難點問題,在薄壁零件的加工中防止變形是首要問題,并且貫穿于整個加工過程中,同時要對刀具、夾具、切削用量等綜合考慮,采用一些相應的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只要方法得當,就能加工出合格的薄壁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