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畢 玲 葉 青
Step 1.Pre-reading
播放視頻,引出本堂課的話題。
T:Let’s watch a video.What is it about?
S:It’s about pets.
T:Do you like pets?
S:...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習興趣,與學生就是否喜愛寵物進行交流,引出本課話題。
Step 2.While-reading
1.展示圖片,介紹本課的主人公。
設計意圖:利用圖片介紹,拉近文本與學生的距離。
2.感知故事,理解故事,完成任務。
(1)快速閱讀文本,回答問題。
T:What pets do they want to have?
(2)分段落精讀文本,分別完成以下學習任務。
T:If Lisa has a dog, what will she do? What are dog’s habits? If Feifei has a dog, what will she do? What are cat’s habits?
設計意圖:精讀與泛讀相結合,教授閱讀的方法與策略,培養(yǎng)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閱讀的能力。
(3)回顧文中所提到的貓和狗習性,思考并總結養(yǎng)貓和養(yǎng)狗所需要的條件。
(4)閱讀信息并討論。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自己總結養(yǎng)貓和養(yǎng)狗所需要的條件,并以此為依據(jù)進行判斷,鞏固所學知識。
Step 3.Post-reading
1.填空并思考。
T:Can you have a cat or dog?
2.寫作與分享。
T:If you have a pet, what will you choose?
設計意圖:寫作訓練能夠幫助學生在實際的語言應用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將文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充分體現(xiàn)語用價值。
【課后評析】
第一次教學之后,教研團隊的教師們認為,文本的選題比較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話題能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執(zhí)教教師在教學中滲透了閱讀方法與策略,并引導學生嘗試運用。最后的輸出環(huán)節(jié)則將文本知識與自身實際相結合,鼓勵學生們去思考:如果自己也想養(yǎng)寵物,可以養(yǎng)什么寵物,以及自己會怎樣去做。這樣的設計旨在幫助學生體驗本課想要表達的情感。但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以下一些問題。
1.上課之前,教師首先播放了一段關于寵物的視頻,并與學生就是否喜愛寵物進行了簡單對話。由于師生的對話較為簡單,對學情的分析不夠充分,并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與學習熱情。
2.在精讀文本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對養(yǎng)貓和養(yǎng)狗需要具備的條件進行概括,但是教師在授課時并沒有進行有效鋪墊,沒有為學生的概括輸出做好充分準備,學生語言受限,積極性不高,整體較為被動。
3.在輸出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分析判斷等任務,引導學生判斷自己養(yǎng)寵物的可行性以及如何養(yǎng)。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擴大了寵物的范圍,增加了輸出內容的不確定性,并且在實施過程中,重點發(fā)生了偏離。文本輸出的內容變成了“I will...”,而文中的重點句型應當是“If I have...I will...”文本中的重點詞匯也沒有得到有效練習。
Step 1.Pre-reading
教師播放一段關于寵物的視頻,以此導入話題,并以問題為引領做簡單交流。
T:Do you love pets?Do you have a pet?If not, do you want to have a pet?
設計意圖:播放與寵物相關的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快速導入學習主題,為之后的Free talk 提供交流的語料。在交流中用具有層次性的提問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同時引入新詞,讓學生對新的語塊有初步理解和感知,為順利閱讀作鋪墊。
Step 2.While-reading
1.展示圖片,介紹文本人物Lisa 和Feifei 的基本信息,鼓勵學生預測Lisa 與Feifei 分別想養(yǎng)什么寵物。預測后,讓學生快速閱讀。
T:Lisa and Feifei are friends.They want to have pets.What pets do they want to have?
S1:Cats.
S2:Dogs.
T:What pet does Feifei want to have? What pet does Lisa want to have?
S3:...
T:Is he/she right? Let’s read the story and check it out.
設計意圖:了解文章大意,核對預測的信息,同時鍛煉學生快速閱讀并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
2.閱讀第一自然段,找出狗的習性。
T:Lisa wants to have a dog.If she has a dog, what will she do?
設計意圖:以問題為指引,引導學生細讀文本中Lisa 的部分;用圖片與動作為支撐,幫助學生理解目標知識。鼓勵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及自學能力。
3.引導學生繼續(xù)細讀第二部分,了解貓的習性并填表格。
T:If Feifei has a cat, what will she do? What are cats’habits?
FeifeiCats Name her Furball Love treats and toys Have their own litter box Clean themselves Stay indoors
設計意圖:以完成表格信息作驅動,采用隨文學習的方式,多媒體輔助學生理解學習新知。以圖片為支撐,學生更容易建立起新知語塊音義形之間的關系。
4.自讀文本,比較貓與狗的習性。
T:If you want to have a cat, what do you need? What about dogs?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養(yǎng)貓與養(yǎng)狗的相同與不同,幫助學生認識到作決定需要考慮的因素:養(yǎng)貓和養(yǎng)狗都需要時間、空間和金錢,但卻又各有不同。
5.學生聽錄音,跟讀、自讀、互問。
T: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S:...
設計意圖:首先,默讀和朗讀結合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于文本的內化。其次,讓學生自讀后,鼓勵生生互動,即一個學生提出問題,鼓勵其他同學給予解答。這有利于學生充分理解文本及對文本有自己的思考,加深對文本的深度理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也完成了解釋性閱讀,為下一步的語言輸出做好準備。
Step 3.Post-reading
1.同伴互助,為Lisa 和Feifei作決定。
T:Now, please look at the chart of Lisa and Feifei.Can they have a cat or a dog?
S:Lisa will have a dog,because she will walk the dog...
S:Feifei will not have a cat, because her mother doesn’t sleep well at night.She can have a goldfish or a tortoise as a pet.
設計意圖:給出Lisa 和Feifei的個人及家庭相關信息,同伴交流,替Lisa 和Feifei 作決定并說出理由。在此過程中,養(yǎng)貓和養(yǎng)狗需要準備的因素,學生要用本課的語塊和語段進行描述。這個過程不僅發(fā)展了學生的真實語用,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比較、分析、判斷等高階思維能力。
2.小組活動,為教師或者自己作決定。
Teacher Age:33 Flat:108 Salary:3 000 can’t sleep we Parents:not busy and they ll at night.Home:a park nearby
T:Boys and girls, I want to have a pet, too.Look at my chart, please help me make a decision.You can also make a decision for yourself or your partner whether you or he/she will have a pet.
T:Who will help me make a decision?
S:You will have a dog.If you have a dog, your parents can help you walk the dog...
S:I will have a cat at home...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讓學生在任務中使用語言,體驗為他人或自己或同伴作決定的過程,培養(yǎng)綜合語用能力。在作決定的過程中,學生要使用新的目標語言在真實情境中表達,增加了語言真實的復現(xiàn)。同時,基于真實的任務需求,學生要學會用比較、分析、推理和判斷等,實現(xiàn)了真實語用。
Step 4.Summary
總結提煉本課的主要內容,進行情感滲透。
T:If you have a pet, try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and treat them as one of our family members.
設計意圖:總結學習內容,對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教育,體現(xiàn)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Step 5.Homework
1.Listen and read the passage after class.
2.Read the picture book“A pet for Pete”.
設計意圖:基于課本的聽讀作業(yè),目的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內化新知識;繪本故事旨在加大學生的語言輸入量,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使課內學習有效延伸到課外。
【課后評析】
本課基于KWL,CLIL 及任務型教學法,把語篇的語言與內容緊密結合,本著“意義領先,語言跟隨;問題引領,任務推進;互動交流,分步達成”的總體教學思路,對文本進行不同層次解讀。即從基于主題、圍繞主題、聚焦主題和深化主題多個維度,從淺層閱讀走向深層閱讀的教學,從單純教學科語言走向通過語言學習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探究過程,是對語言不僅具有工具性更具有人文性的很好詮釋。本課亮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學生真實認知出發(fā),融語言與內容學習為一體。
基于KWL 閱讀教學法,閱讀過程按學生的已知到學生欲知再到學生的已學這個順序。在激活學生的已知時,借助了與主題相關的視頻和幾個有層次的問題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和閱讀興趣。在學生的欲知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采用粗讀細讀等閱讀策略,了解語篇大意及細節(jié)信息;然后基于已學,思考Lisa 和Feifei 能不能養(yǎng)貓和養(yǎng)狗。同時,基于CLIL 教學法的核心,即把語言與內容緊密結合,在師生互動交流過程中,基于語篇內容進行語言新知滲透,基于內容語篇解讀,基于內容真實語用,讓語言與內容隨行。在課堂上不斷創(chuàng)設互動交流的環(huán)境,讓學生參與到每個課堂活動中,引導其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把技能和知識應用到相應的認知語境中,給其創(chuàng)造了最為真實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通過語言的媒介學習知識,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基于任務型教學設計的原則,活動或任務設計真實有意義。
真實任務設計的七條原則,即真實話題內容、真實知識需求、真實問題解決、真實互動交流、真實個人介入、真實內在動力、真實的思維過程(龔亞夫,2019)。
養(yǎng)貓和養(yǎng)狗對于學生和教師都是一個真實的話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養(yǎng)寵物,本課是學習有關內容,然后給Lisa 和Feifei 作決定的過程,這是本課的大任務。為了目標的達成,在大任務下,圍繞語篇設計了一系列的小任務,這些小的任務即是大目標的分步達成。作決定的過程中必須要理解相應語篇中的語言,了解貓和狗的習性。了解習性的過程即是完成一系列小任務的過程,在了解貓和狗習性的基礎上,才能解決可不可以養(yǎng)貓和養(yǎng)狗這個真實的問題。語言學習是為了交流,在交流中以內容為主體運用目標語言表達,真正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3.以問題為導向,培養(yǎng)學生高階思維能力。
本課中,在養(yǎng)貓和養(yǎng)狗的問題解決過程中,師生、生生真實交流和互動。養(yǎng)寵物要先了解其習性,要思考自己是否具備養(yǎng)寵物的條件(time,space,money)。幫助Lisa 和Feifei 做完決定后,大家對于貓和狗的習性已經(jīng)有較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設兩個可選擇的語言輸出任務。一是讓他們?yōu)榻處熥鳑Q定,看看教師可以養(yǎng)什么寵物;二是讓他們?yōu)樽约鹤鳑Q定,看看自己家是否可以養(yǎng)寵物。這是基于真實的個人介入、真實的語用遷移。學生可以運用學到的知識和語言解決問題。在理解語言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和判斷等,從中經(jīng)歷了一個真實的思維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