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關(guān)中東部甘薯新品種引進試驗初報

      2022-09-06 08:27:36楊世選張倩香趙婷峰
      西北園藝(綜合) 2022年5期
      關(guān)鍵詞:紅苕鮮薯食味

      楊世選 張倩香 趙婷峰 辛 梅

      甘薯又名紅薯、紅苕等,旋花科甘薯屬,短日照喜光作物,根系發(fā)達,較耐旱,是重要的糧食、飼料和工業(yè)原料作物。 甘薯不僅產(chǎn)量高,每畝可生產(chǎn)3 000~3 500 kg,而且營養(yǎng)豐富,富含淀粉、糖類、蛋白質(zhì)、維生素、纖維素以及各種氨基酸,可補脾胃、養(yǎng)心神、益氣力、通乳汁、除宿瘀臟毒等,被譽為“抗癌之王”,是老少皆宜的營養(yǎng)食品。 上世紀60—70 年代,陜西渭北地區(qū)糧食生產(chǎn)水平低,政府號召大面積栽種甘薯,大幅度提高了糧食單產(chǎn), 既解決了當時群眾“餓肚子”的難題,又新創(chuàng)了拔絲紅苕、紅苕甜飯、紅苕蒸碗等美味佳肴,以及紅苕、紅苕削削、紅苕窩窩等特色小吃, 烤紅薯更是廣大市民喜愛的方便熱銷食品, 加工的紅薯粉條已經(jīng)成為暢銷全國的名牌產(chǎn)品。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甘薯的保健作用越來越重視,市場需求越來越大,生產(chǎn)上迫切需要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廣適的甘薯新品種。

      通過引進12 個甘薯新品種進行比較試驗,對其豐產(chǎn)性、食味性等性狀進行綜合比較,篩選適合關(guān)中東部生產(chǎn)、推廣的甘薯新品種,為滿足市場需要提供技術(shù)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參試品種共12 個, 分別是濟薯25 號、川紫薯6 號、濟農(nóng)1039、商紫薯3 號、秦紫薯2 號、商薯17、濟農(nóng)52、黃金玉1 號、商薯19、商紫薯2 號、秦薯5 號、濟薯29 號,均由陜西省寶雞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提供, 其中秦薯5 號為對照品種。

      1.2 試驗地簡況 試驗于2021 年在渭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農(nóng)林科技學院園藝實訓基地進行。 試驗地土質(zhì)塿土,地勢平坦,肥力中等。

      1.3 試驗設(shè)計 試驗采取隨機區(qū)組排列,3 次重復。每小區(qū)5 行,行長4.7 m,行距0.9 m,株距24.7 cm,小區(qū)面積21.15 m2。

      1.4 田間管理 2021 年5 月10 日深翻整地、施肥、劃區(qū),每畝施用尿素10 kg,硫酸鉀50 kg,過磷酸鈣40 kg。 5 月11 日噴施30%辛硫磷微膠囊后,起壟、覆膜,鋪滴灌帶。 5 月17 日人工帶水栽植,栽前滴管補充水分。 甘薯生長期間,人工除草3 次,滴灌澆水2 次,藥劑灌根1 次,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1 次, 病蟲防治1 次。 11月5 日收獲,生育期173 天。

      1.5 本年度氣候因素對試驗的影響 2021 年5—8 月 氣 溫 較 常 年 分 別 低0.3 ℃、0.2 ℃、1.8 ℃、 1.6 ℃, 9 月持平, 10 月又偏低1.8 ℃;降雨量5 月、 6 月較常年分別少26.6 mm、17.3 mm, 7—10 月較常年分別多182.9 mm、84 mm、279.7 mm、22.6 mm; 甘薯生長前期氣溫、日照適中,有利于甘薯栽后成活和地上部生長,中后期秋淋天氣,低溫寡照,對甘薯塊根生長有一定影響。

      1.6 測量指標 在甘薯生育期間各品種分別選取10 株,觀察記載莖蔓長度、分枝數(shù)、莖粗、葉形、葉色、莖色等地上部性狀。 每小區(qū)實收中間3 行計產(chǎn),折合為小區(qū)產(chǎn)量,并觀察記錄結(jié)薯習性、薯皮色、薯肉色、大中小薯數(shù)量等。收獲后對各品種進行蒸煮,邀請本院7 名專家品嘗,對肉質(zhì)黏度、甜味、香味、面度、纖維含量等項目進行綜合評定打分, 參照品種秦薯5 號, 評分80 分。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地上部植株主要形態(tài)比較分析 測量結(jié)果(見表1)顯示,濟薯25 號、秦紫薯2 號、商薯17 等3 個品種的蔓長較對照品種秦薯5 號短,最短的是商薯17,蔓長95 cm,其余品種的蔓長均比秦薯5 號長,最長的濟農(nóng)52 蔓長172.7 cm;黃金玉1 號的分枝數(shù)高于對照品種秦薯5 號,川紫薯6 號、商紫薯2 號、濟薯29 號的分枝數(shù)與對照品種秦薯5 號相同, 其他品種的分枝數(shù)均少于對照品種; 參試品種的莖粗均低于對照品種,介于0.37~0.56 之間;商紫薯3 號、商薯17、 商紫薯2 號、 濟薯29 號葉形為缺刻形,其余品種均為心形或心帶齒; 所有參試品種葉色均為綠色, 川紫薯6 號、 濟農(nóng)1039、 商薯17、 商紫薯2 號、 秦薯5 號葉脈為紫色, 其余為綠色; 川紫薯6 號莖色為紫色, 商薯17、濟農(nóng)52、商紫薯2 號莖色為綠帶紫,其余品種莖色均為綠色。

      表1 各品種地上部主要形態(tài)特征

      2.2 薯塊特征特性和食味比較分析 由表2可知,濟農(nóng)52 薯塊為上膨紡錘形,黃金玉1 號為下膨紡錘形, 川紫薯6 號和秦薯5 號為長紡錘形,其余品種均為紡錘形;濟農(nóng)52 為黃皮橘黃肉,商薯19 為紅皮白肉,川紫薯6 號、商紫薯3 號、秦紫薯2 號、商紫薯2 號為紫皮紫肉,其余品種均為紅皮黃肉; 所有參試品種均結(jié)薯集中,除濟薯25 號、濟農(nóng)1039、濟農(nóng)52 不整齊外,其他均整齊;濟薯29 號平均單株結(jié)薯最多,8.67 個,濟薯25 號平均單株結(jié)薯最少,5.16 個;商薯19 大中薯率91.03%最高, 秦紫薯2 號大中薯率61.17%最低; 濟農(nóng)1039 食味評分最高為83 分,濟農(nóng)52 評分最低為75.86 分,其余品種介于二者之間。

      表2 各品種薯塊特征特性

      2.3 各參試品種鮮薯產(chǎn)量比較分析 由表3和表4 可知, 比對照秦薯5 號增產(chǎn)的品種2個,其中濟薯29 號鮮薯產(chǎn)量最高,為3 869.33 kg/畝,比對照品種秦薯5 號增產(chǎn)4.15%, 居第一位,差異不顯著;濟農(nóng)52 鮮薯產(chǎn)量3 838.29 kg/畝,比對照品種秦薯5 號增產(chǎn)3.32%,居第二位,差異不顯著; 較對照品種秦薯5 號減產(chǎn)但差異不顯著的品種3 個, 分別是川紫薯6 號較秦薯5號減產(chǎn)1.36%, 商薯19 較秦薯5 號減產(chǎn)2.06%,濟農(nóng)1039 較秦薯5 號減產(chǎn)10.55%; 其他6 個品種較秦薯5 號減產(chǎn)達到極顯著水平。

      表3 各品種鮮薯產(chǎn)量

      表4 鮮薯產(chǎn)量差異顯著性分析

      3 結(jié)論與討論

      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 濟薯29 號鮮薯產(chǎn)量3 869.33 kg/畝, 比對照品種秦薯5 號增產(chǎn)4.15%,居第1 位,食味評分79.57 分。 濟農(nóng)52鮮薯產(chǎn)量3 838.29 kg/畝,比對照品種秦薯5 號增產(chǎn)3.32%,居第2 位,食味評分75.86 分,在所有參試品種中評分最低。濟農(nóng)1039 雖然較秦薯5 號減產(chǎn)10.55%,但差異不顯著,食味評分83分,在所有參試品種中評分最高。以上3 個品種抗蟲性中等,均無病害發(fā)生。

      綜上所述, 濟薯29 號作為高產(chǎn)食用型品種,濟農(nóng)1039 作為優(yōu)質(zhì)食用型品種,建議進一步引進示范,推廣應(yīng)用。

      猜你喜歡
      紅苕鮮薯食味
      百吃不厭的紅苕
      青年文學家(2022年7期)2022-04-24 21:55:24
      “巫溪洋芋”鮮薯質(zhì)量控制技術(shù)現(xiàn)狀及對策探討
      日本の寒地,北海道におけるうるち米良食味育種(日文)
      故鄉(xiāng)的紅苕
      工友(2020年2期)2020-03-04 17:22:48
      食味知人:賈寶玉的三個飲食場景
      紅樓夢學刊(2020年2期)2020-02-06 06:14:32
      我曾經(jīng)傷過紅苕的心
      食味·食美·食空間——餐飲空間設(shè)計專輯
      鮮薯儲藏技術(shù)
      鮮馬鈴薯淀粉含量變化關(guān)聯(lián)因素研究
      貴州:馬鈴薯大省地位突顯
      邯郸县| 洛浦县| 霍州市| 白沙| 万州区| 萨嘎县| 弥渡县| 武清区| 北海市| 额济纳旗| 烟台市| 景东| 靖西县| 宁河县| 略阳县| 黄大仙区| 如东县| 弋阳县| 海阳市| 怀化市| 壤塘县| 大姚县| 刚察县| 漾濞| 芷江| 磴口县| 宝应县| 榆树市| 仙桃市| 余姚市| 霸州市| 炎陵县| 临猗县| 石台县| 同江市| 五台县| 常山县| 安仁县| 宜章县| 玉龙| 贺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