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煥英
(梁山縣水泊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山東 濟寧 272600)
流行病學顯示,我國由于心血管疾病致死的人數在全部死亡病例中占比40%左右,而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UAP)作為心血管疾病中常見類型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等特點,臨床目前以給予患者經皮冠脈介入治療為主,達到疏通血管、改善心肌血供,并及時控制病情的目的[1]。但研究顯示,僅給予患者介入治療,術后患者發(fā)生出血、血管再堵塞的風險相對較高,因此優(yōu)化患者術后護理方案十分關鍵[2]。老年綜合評估護理(CGA)是近年來廣泛用于評估老年患者健康功能的方法之一,由于該方式涵蓋的內容更加廣泛,已超越了傳統(tǒng)意義上僅針對疾病進行評估的局限性,已逐漸在門診、社會、醫(yī)院等老年疾病患者中展開應用[3]。老年UAP 患者的高齡化、合并基礎性疾病較多以及身體各項機能均呈現下降趨勢,在臨床發(fā)生不良事件的風險相對更高,且老年患者受基礎性疾病影響,護理難度較大,是目前臨床高度關注的護理群體[4]。本研究基于我院老年UAP 患者特點,將老年CGA 用于臨床護理干預,并選擇不同時間段的老年UAP 患者進行分組干預。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對象自開始-結束均未發(fā)生倫理糾紛,且已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選擇我院于2020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收治的老年UAP 患者38 例為研究組,同時選擇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老年UAP 患者38 例為對照組。納入標準:(1)經我院影像學聯合遠程會診確診為老年UAP[5];(2)患者年齡在65-85 歲之間;(3)不存在交流、溝通障礙;(4)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心肌梗死等其他心臟疾?。唬?)存在器官功能異?;蚱髻|性病變;(3)合并精神障礙類疾??;(4)存在家族遺傳病史。
1.2.1 對照組 常規(guī)護理。包含:(1)健康宣講:對患者進行口頭介紹,也可借助視頻或宣傳手冊對UAP 疾病進行講解。(2)飲食:告知患者飲食方面應遵循低脂、低鹽以及高維生素的飲食原則,并保證每日鹽分攝入量低于5 g,禁食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在治療過程中禁煙酒。(3)用藥: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正確的用藥方式,并向其講解藥物作用、不良反應等,并在每日查房時督促患者按時服藥。(4)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耐心傾聽患者的訴求,并給予其語言上的鼓勵、支持,并叮囑患者家屬可適當延長陪伴時間,盡可能幫助患者緩解負性情緒。(5)康復運動:在治療后期可指導患者開展康復運動,以打太極拳、散步、瑜伽等緩慢、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6)隨訪:在患者出院后,以月為單位對其進行電話或微信隨訪,1 次/月,持續(xù)6 個月。
1.2.2 研究組 在上述基礎上給予患者老年CGA護理。(1)在研究開始前,組建老年CGA 護理小組,由心內科主治醫(yī)師1 名、護士長1 名、若干護理人員組成,同時由專業(yè)的營養(yǎng)師擔任營養(yǎng)顧問,針對老年CGA 護理內容進行學習,以周為單位,30 min/次,2-3 次/周,并在月底進行考核。(2)針對患者疾病控制效果、軀體受限程度、疾病認知以及滿意度等方面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之后針對患者的個人特點結合評估結果,制定護理計劃,針對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做好標識,在完成護理內容后,對患者再次進行評估,對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患者進一步完善其護理計劃。(3)在患者出院前建組間微信群或留下患者的聯系方式,并做好患者家庭關系、社會關系以及居住環(huán)境等多方面的評估,并定期要求患者回到醫(yī)院或在就近的醫(yī)療機構進行復查,并咨詢患者復查的結果,可借助微信群對患者進行實時的病情記錄或階段性的綜合評估,并及時針對患者出現的問題調整護理方案,持續(xù)時間為6 個月。(4)建立醫(yī)患之間的信任關系,疏通患者的心理需求,保障患者心理狀態(tài)良好,克服恐懼心理。
(1)對比組間一般資料。(2)對比組間UAP 控制效果。(3)對比組間生活質量評分。在護理前、護理后6 個月分別采用西雅圖心絞痛量表對患者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軀體活動受限程度、心絞痛發(fā)作情況、疾病認知情況以及治療滿意度進行評估,滿分100 分,患者生活質量與得分呈正相關。(4)對比組間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全部數據錄入SPSS 22.0 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 表示,行t檢驗,P<0.05 代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組間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一般資料
護理后,研究組心絞痛發(fā)作頻次低于對照組,研究組心絞痛單次持續(xù)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UAP 控制效果(±s)
表2 對比兩組UAP 控制效果(±s)
組別例數(n)心絞痛發(fā)作頻次(次/周) 心絞痛單次持續(xù)時間(min)研究組對照組t 值P 值38 38護理前5.21±1.02 5.11±1.45 0.348 0.729護理后2.44±0.48 3.61±0.69 8.581<0.001護理前21.48±3.17 21.47±3.11 0.014 0.989護理后6.71±1.24 7.98±2.41 2.889 0.005
護理后,研究組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軀體活動受限程度、心絞痛發(fā)作情況、疾病認知情況以及治療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評分(±s,分)
表3 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評分(±s,分)
組別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 軀體活動受限程度 心絞痛發(fā)作情況 疾病認知情況 治療滿意度例數(n)38 38研究組對照組t 值P 值護理前44.28±5.77 44.31±5.64 0.023 0.982護理后60.44±6.14 55.42±5.74 3.682<0.001護理前56.44±7.14 56.51±7.11 0.043 0.966護理后69.35±8.11 65.42±7.49 2.194 0.031護理前58.44±4.17 58.52±4.25 0.083 0.934護理后70.22±6.17 67.45±5.14 2.126 0.037護理前42.84±3.47 42.77±3.49 0.088 0.930護理后57.44±5.61 52.89±5.14 3.686<0.001護理前67.51±5.42 67.55±5.53 0.032 0.975護理后81.45±6.41 75.64±5.77 4.153<0.001
數據顯示,研究組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但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對比兩組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n(%)]
UAP 主要指的是介于穩(wěn)定性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死之間的狀態(tài),大多患者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或糜爛所致動脈內形成血栓,該病的發(fā)生不僅與患者年齡、基礎性疾病有關,同時受不良生活習慣、情緒壓力等影響顯著[6]。老年UAP 患者因年齡層次較高,合并基礎性疾病以及??萍膊≥^為復雜,因此在接受介入治療后,應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手段,以強化手術效果、降低術后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7-8]。雖然近年來臨床在常規(guī)護理方面有所完善,但由于老年UAP 患者存在學習能力、接受程度較差,因此對于短期住院治療的患者難以形成正確的疾病、護理知識認知,以及較好的疾病控制習慣,術后發(fā)生心臟不良事件的風險較高,因此需要針對老年UAP 患者的特點制定有效的護理措施,以降低術后心臟不良事件的風險,改善疾病控制效果[9-10]。老年CGA 護理主要是從患者的軀體生理功能、醫(yī)療效果、社會功能等方面對患者的健康水平進行全面評估,根據患者出現的問題制定個體化護理措施,達到為老年UAP 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護理干預,以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11-12]。
本研究顯示,護理后,研究組心絞痛發(fā)作頻次低于對照組,研究組心絞痛單次持續(xù)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軀體活動受限程度、心絞痛發(fā)作情況、疾病認知情況以及治療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針對老年UAP 患者給予CGA 護理,在提高對疾病的控制效果方面效果顯著。CGA 護理通過在臨床實踐中以多方面對老年UAP 患者進行綜合評估,之后參照評估結果制定合理的護理干預方案,通過心理、治療以及康復計劃,充分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同時滿足患者的心理、生理層次需求,打破常規(guī)護理存在的局限性,使患者能夠以積極的心理態(tài)度面對治療。本研究證實,數據顯示,研究組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但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將老年CGA 護理用于老年UAP患者,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是由于CGA 能夠從多角度、多方面評估患者疾病狀態(tài),同時邀請營養(yǎng)師參與護理工作,充分保障醫(yī)療效果,避免護理人員因經驗性、盲目性操作,提高患者疾病控制效果,以達到降低術后心臟不良時間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將老年CGA 護理用于老年UAP 患者術后護理,有利于抑制患者心絞痛發(fā)作頻次、縮短單次發(fā)作時間、降低術后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