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山被孢霉谷氨酸代謝調控產(chǎn)脂的初步研究

      2022-11-02 01:30:56蔡毅博陳海琴張灝陳衛(wèi)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22年20期
      關鍵詞:脫羧酶孢霉氨基丁酸

      蔡毅博,陳海琴,張灝,陳衛(wèi)

      (江南大學 食品學院,江蘇 無錫,214122)

      產(chǎn)油絲狀真菌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alpina)在合適的生長條件下能累積總脂達細胞干重的50%以上,且具備工業(yè)化生產(chǎn)多不飽和脂肪酸的能力。過去幾年,為實現(xiàn)脂質產(chǎn)量的提升,圍繞高山被孢霉代謝機制解析、工程菌株構建和發(fā)酵工藝優(yōu)化的研究層出不窮[1]。2011年至今,本實驗室已經(jīng)陸續(xù)完成了高山被孢霉的全基因組測序,構建了高山被孢霉脂質合成的全局代謝網(wǎng)絡[2]。包括轉錄組、代謝組和蛋白組學在內的組學技術已經(jīng)被成功應用于解析老化和氮脅迫調控高山被孢霉脂質累積機制[3-4]。此外,高山被孢霉基因工程改造也被應用于前體化合物供給途徑,通過擴充脂肪酸合成所需前體池(如酰基輔酶A、還原力和能量等)提升總脂產(chǎn)量[5-7]。目前高山被孢霉發(fā)酵工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體生長條件的優(yōu)化,如發(fā)酵液碳氮源的種類、濃度比例、發(fā)酵液pH和溶氧條件等多種因素[8],其中圍繞氮限制和有機氮源替換無機氮源進行的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對高山被孢霉產(chǎn)脂有重要意義。

      生物體內氨基酸不同的存在形式?jīng)Q定了其功能的多樣性。一方面,氨基酸作為結構蛋白和功能蛋白的基本組成單位,在維持細胞基本架構的同時也是胞內不可缺少的生化反應催化劑和信號分子[9-10]。另一方面游離氨基酸可以作為氮源被微生物分解代謝,維持胞內能量穩(wěn)態(tài)的同時合成次生代謝物[11-12]。谷氨酸是生物體內重要的α-氨基酸,除了合成蛋白外,它還能通過參與脫氨基作用、脫羧基作用和氨轉運過程在胞內發(fā)揮作用[13]。線粒體中谷氨酸脫氫酶催化的氧化脫氨基作用在真核產(chǎn)油微生物中被大量報道,該過程中谷氨酸作為底物在單步酶促反應下生成α-酮戊二酸和游離態(tài)氨并伴隨還原力(NADPH)的生成[14]。谷氨酸脫氨基作用產(chǎn)生游離態(tài)的氨并不會在胞內長時間保存,例如大多數(shù)微生物可以通過谷氨酸-谷氨酰胺路徑將游離氨快速轉運到尿素循環(huán)用于胞內含氮化合物合成。除此之外,谷氨酸脫羧作用產(chǎn)生的4-氨基丁酸也是生物體內重要的生命活性物質[15]。

      隨著氮限制誘導產(chǎn)油真菌脂質累積的發(fā)酵策略被深度解析,谷氨酸介導的產(chǎn)油微生物代謝策略轉移成為調控微生物脂質合成的重要途徑[16]。依托基因-代謝組學技術平臺建立的產(chǎn)脂導向代謝模型識別出解脂耶氏酵母、高山被孢霉等菌株胞內谷氨酸代謝通路,其中包括谷氨酸-4-氨基丁酸支流路徑和谷氨酸脫氨基途徑中多個基因可能是調控產(chǎn)脂的關鍵節(jié)點[17]。一方面,琥珀酸半醛脫氫酶的功能突變或缺失顯著調節(jié)了解脂耶氏酵母產(chǎn)脂能力,這凸顯出谷氨酸次生代謝物4-氨基丁酸的同化對產(chǎn)脂的重要意義[18]。另一方面,琥珀酸半醛脫氫酶基因的過表達顯著增加了高山被孢霉胞內還原力水平,這被用于促進脂肪酸的從頭合成[19]。本課題組先后報道了縱向時間序列多組學分析解析高山被孢霉脂質合成的機制,并介紹了高山被孢霉谷氨酸代謝在高山被孢霉生長和產(chǎn)脂中發(fā)揮的作用[4, 20]。

      基于氮限制條件高山被孢霉脂質累積的組學分析結果,本研究探究了谷氨酸代謝在高山被孢霉脂質合成過程中可能發(fā)揮的作用。首先,以谷氨酸為補加氮源進行發(fā)酵實驗證實了谷氨酸代謝對高山被孢霉生長和產(chǎn)脂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我們分析了谷氨酸代謝可能引發(fā)的次生代謝物豐度變化、基因轉錄水平和關鍵酶活性變化,以確定其對高山被孢霉生長和產(chǎn)脂的調控機制。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株與發(fā)酵

      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alpinaATCC32222),美國模式培養(yǎng)物集存庫。

      GY固體培養(yǎng)基(g/L):葡萄糖30.0,酵母提取物5.0,KNO32.0,MgSO4·7H2O 1.5,NaH2PO41.0,瓊脂粉20.0。Broth液體培養(yǎng)基(g/L):葡萄糖20.0,酵母提取物5.0,KNO310.0,MgSO4·7H2O 0.25,KH2PO41.0。Kendrick發(fā)酵培養(yǎng)基(g/L):葡萄糖30.0,酒石酸銨2.0,KH2PO47.0,Na2HPO42.0,MgSO4·7H2O 1.5,酵母提取物1.5,CaCl20.1,100 μL 10 000×金屬離子溶液(8.0 g FeCl3·6H2O,1.0 g ZnSO4·7H2O,0.1 g CuSO4,0.1 g CoH12N2O12,0.1 g MnO4S,溶于100 mL超純水)。GY固體培養(yǎng)基、Broth液體培養(yǎng)基和Kendrick發(fā)酵培養(yǎng)基分別用于菌體保藏、活化和發(fā)酵[4],具體操作方法為:從4 ℃冷庫取出保藏于GY固體斜面培養(yǎng)基的高山被孢霉菌株,于Broth液體培養(yǎng)基中活化培養(yǎng)2代后獲得種子發(fā)酵液。以1%的接種量將種子液接種于裝有100 mL Kendrick限氮培養(yǎng)基的250 mL三角瓶進行發(fā)酵培養(yǎng),發(fā)酵條件為:溫度28 ℃、pH 6.0、通氣量0.5 m3/(m3·min)、轉數(shù)200 r/min。

      1.2 主要試劑

      酒石酸銨、一水合-L-谷氨酸鈉、L-谷氨酸、4-氨基丁酸、乙酸鈉(色譜級)、芴甲氧羰酰氯、L-烯丙基甘氨酸、D-葡萄糖-6-磷酸鈉鹽,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葡萄糖測定試劑盒,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色譜級甲醇、乙腈、Tris-HCl、DL-二硫蘇糖醇,德國默克股份兩合公司;苯甲脒鹽酸、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5-磷酸吡哆醛單水合物,北京沃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氫呋喃、硼酸、十二水合四硼酸鈉、考馬斯亮藍R-250等其他試劑,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實時熒光定量PCR引物,北京六合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1.3 儀器與設備

      ZQXY-HC振蕩培養(yǎng)箱,上海知楚儀器公司;Trace 1310氣相色譜儀,美國賽默飛公司;Bio-Rad?CFX384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美國伯樂公司;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譜分離模塊、Waters 2489紫外/可見光檢測器,美國沃特世公司;Fortis-C18色譜柱(4.6 mm×250 mm,3 μm),英國Fortis公司。

      1.4 分析方法

      1.4.1 谷氨酸及其代謝物定量分析

      發(fā)酵液前處理:使用200目分樣篩將菌體與發(fā)酵液分離并收集發(fā)酵液,12 000×g離心10 min,取上清液過0.22 μm水系濾膜,用于液相色譜分析。

      液相色譜分析[21]:向1.5 mL離心管中加入500 μL待測液和10%三氯乙酸溶液,振蕩均質后置于40 ℃水浴鍋中反應一段時間,10 000×g離心10 min,收集上清液,代謝物經(jīng)衍生化后采用液相色譜進行分析。液相檢測條件為:A:V(乙酸鈉)∶V(甲醇)∶V(乙腈)∶V(四氫呋喃)=82∶8.5∶8.5∶1;B:V(乙酸鈉)∶V(甲醇)∶V(乙腈)∶V(四氫呋喃)=22∶38.5∶38.5∶1。洗脫模式為等度洗脫(A∶B=30∶70),流速為1 mL/min,柱溫箱溫度40 ℃,在265 nm下檢測。

      1.4.2 菌體生物量、脂肪酸和發(fā)酵液殘?zhí)?、殘氮分?/p>

      參考實驗室已有方法[4-5]進行菌體干重、脂肪酸測定,發(fā)酵液葡萄糖和銨態(tài)氮的定量分析。菌體經(jīng)冷凍干燥后進行生物量測定和脂肪酸提取與分析。適當稀釋發(fā)酵上清液,采用葡萄糖測定試劑盒測定發(fā)酵液中殘余葡萄糖含量;采用溴酚藍比色法測定發(fā)酵液的銨態(tài)氮含量。

      1.4.3 谷氨酸代謝相關基因轉錄水平分析

      菌體經(jīng)液氮研磨采用Triol-氯仿提取法[5]提取全細胞RNA,采用Thermos反轉錄試劑盒進行反轉錄后進行實時熒光定量PCR分析,并進行相對轉錄水平分析。

      以酒石酸銨發(fā)酵高山被孢霉作為對照組,內參基因為高山被孢霉的18S rDNA。參用2-ΔΔCt法對目的基因相對轉錄水平進行分析。每株菌培養(yǎng)時設置3個生物學平行,測定轉錄水平時每個樣品做3個技術重復。實時熒光定量PCR所用引物具體如表1所示。

      1.4.4 粗酶液的制備與關鍵酶活性分析

      取適量新鮮的菌體經(jīng)液氮研磨和粗酶提取液處理后收集粗酶液用于酶活性分析[5]。

      谷氨酸脫羧酶活性分析:采用底物激活反應的方式進行酶活水平分析。首先,將反應所需底物(L-谷氨酸鈉)和輔因子(磷酸吡哆醛)預混于濃度為50 mmol/L的磷酸氫二鈉-檸檬酸緩沖液(pH 4.2)中。放置于水浴鍋中40 ℃預熱10 min,加入蛋白質量濃度為0.1 g/L的粗酶,于37 ℃反應4 min。加入適量0.2 mol/L的硼酸緩沖液(pH 9.0)水浴終止反應,10 000×g離心10 min,收集上清液,進行產(chǎn)物衍生化和液相色譜分析。酶活性由單位時間內單位酶量催化生成產(chǎn)物的增加量來表示。

      谷氨酸脫氫酶活性分析:反應體系如表2所示,反應激活方式同谷氨酸脫羧酶。使用分光光度計在340 nm 處檢測產(chǎn)物吸光度值用于酶活性分析。

      1.5 統(tǒng)計與繪圖

      采用Graphpad Prism 6對數(shù)據(jù)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性分析。圖形繪制采用Graphpad Prism 6,AI。所有實驗結果表示為平均值±標準偏差。

      2 結果與分析

      2.1 氮限制誘導高山被孢霉谷氨酸代謝相關基因轉錄水平變化

      氮限制培養(yǎng)是通過非生物脅迫誘導產(chǎn)油微生物累積脂質的發(fā)酵策略,已經(jīng)被用于促進高山被孢霉產(chǎn)脂?;谡n題組前期組學數(shù)據(jù),我們分析了氮限制前后高山被孢霉胞內編碼谷氨酸代謝相關酶基因的轉錄水平和蛋白表達水平[20],結果如圖1所示。編碼谷氨酸脫氫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EC 1.4.1.2/1.4.1.3)的3種gdh基因轉錄水平在氮限制前后的變化趨勢并不一致。然而,編碼谷氨酸脫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EC 4.1.1.15)和4-氨基丁酸轉氨酶(4-aminobutyrate aminotransferase,ABAT,EC 2.6.1.19)的gad基因和abat基因轉錄水平則分別由氮限制前的不足20 FKPM提升到150 FKPM和60 FKPM。編碼琥珀酸半醛脫氫酶(succinic semialdehyde dehydrogenase,SSADH,EC 1.2.1.16)的ssadh基因轉錄水平則在氮限制后升高至50 FKPM。這些結果表明氮限制可能通過調控谷氨酸代謝相關基因的轉錄水平改變高山被孢霉生長代謝。

      在基因轉錄水平基礎上我們分析了上述酶的蛋白表達水平,結果如圖2所示。與轉錄水平的變化趨勢類似,氮限制條件下3種谷氨酸脫氫酶同工酶的蛋白表達水平升降幅度均在1倍左右,這表明谷氨酸脫氫反應參與調控了高山被孢霉胞內氮代謝與NADPH合成等反應的熵平衡。此外,谷氨酸-4-氨基丁酸路徑中關鍵酶谷氨酸脫羧酶和琥珀酸半醛脫氫酶的基因轉錄水平和蛋白表達水平呈現(xiàn)相同的上升趨勢,谷氨酸脫羧酶催化產(chǎn)物4-氨基丁酸被證明與細胞能量代謝相關,并作為大多數(shù)真核細胞內重要的信號物質參與氮脅迫應激響應等生理過程[22]。因此,谷氨酸代謝可能是平衡細胞生長和產(chǎn)脂的關鍵節(jié)點。

      a-谷氨酸脫氫酶1;b-NAD(P)+谷氨酸脫氫酶2;c-NAD(P)+谷氨酸脫氫酶3;d-谷氨酸脫羧酶;e-4-氨基丁酸轉氨酶;f-琥珀酸半醛脫氫酶圖2 高山被孢霉發(fā)酵過程中谷氨酸代謝關鍵酶表達水平變化Fig.2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key enzymes in the glutamate metabolic pathway of M.alpina during fermentation注:圖中縱坐標表示不同時間點蛋白表達水平的相對變化(取log2倍數(shù)變化)

      2.2 谷氨酸代謝對高山被孢霉生長和產(chǎn)脂的影響

      為確定谷氨酸代謝對高山被孢霉生長和產(chǎn)脂的調控作用,實驗分別在0(發(fā)酵初期)和72 h(培養(yǎng)基氮源耗盡后24 h內)2個時間點向培養(yǎng)基中添加質量濃度為0.8 g/L的谷氨酸,結果如圖3所示。相較于0 h,72 h補加含氮量相同的酒石酸銨和谷氨酸使得高山被孢霉發(fā)酵耗糖量提升了約3 g/L(圖3-a)?;诘孜锏母咝Ю?,實驗選取72 h作為谷氨酸補加時間點探究谷氨酸代謝調節(jié)高山被孢霉產(chǎn)脂的機制。相較于原始氮源酒石酸銨,在72 h補加谷氨酸能夠將高山被孢霉總脂產(chǎn)量提升近1 g/L(約為脂肪酸含量的10%),且在發(fā)酵終止時補加谷氨酸使得高山被孢霉的耗糖量提升了約3 g/L(圖3-b、圖3-c)。這些結果表明,補加谷氨酸提升了高山被孢霉發(fā)酵過程中葡萄糖的利用率,有利于細胞產(chǎn)脂。

      a-高山被孢霉耗糖量;b-高山被孢霉生物量;c-高山被孢霉脂肪酸含量圖3 氮源補加對高山被孢霉消耗葡萄糖、累積生物量和合成脂質的影響Fig.3 Effects of nitrogen supplementation on glucose consumption, 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lipid synthesis of M.alpina注:AT表示酒石酸銨;Glu表示谷氨酸;0、72 h均為發(fā)酵期間補加谷氨酸的時間點; *代表P<0.05;**代表P<0.01;***代表P<0.001;****代表P<0.000 1(下同)

      為解析谷氨酸代謝調節(jié)高山被孢霉脂質累積的機制,實驗進一步通過補加谷氨酸考察高山被孢霉在不同時間點生長和產(chǎn)脂特征,結果如圖4所示。72~96 h期間,發(fā)酵液中谷氨酸被高山被孢霉完全吸收,在此期間補加谷氨酸代謝加快了細胞消耗底物葡萄糖用于生物量的累積。96~144 h期間,高山被孢霉同化的谷氨酸進入胞內有機氮循環(huán)。此時谷氨酸代謝顯著增加高山被孢霉的耗糖速率的同時總脂產(chǎn)量也提升了約1.3 g/L(約占脂肪酸含量的5%)。120~196 h期間底物碳源逐漸被耗盡,高山被孢霉累積總脂達到最高,補加谷氨酸使得細胞總脂較酒石酸銨提升了近3 g/L(約占脂肪酸含量10%)。上述結果表明,不同時間階段的高山被孢霉胞內谷氨酸代謝可能參與調節(jié)了產(chǎn)脂相關基因表達水平和蛋白翻譯水平,進而引發(fā)了脂肪酸產(chǎn)量的顯著提升。此外,谷氨酸自身分解代謝產(chǎn)生的碳骨架和還原力也可能流入脂肪酸從頭合成路徑。

      a-高山被孢霉底物消耗水平變化情況;b-高山被孢霉生物量變化情況;c-高山被孢霉脂肪酸產(chǎn)量變化情況圖4 高山被孢霉發(fā)酵過程中的底物消耗、生長與脂質積累變化Fig.4 Substrate consumption, growth and lipid accumulation of M.alpina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2.3 補加谷氨酸調控谷氨酸代謝相關基因轉錄水平

      為驗證高山被孢霉谷氨酸代謝可能對基因轉錄水平產(chǎn)生的調控作用及其與產(chǎn)脂間關系,實驗分析了谷氨酸代謝相關基因的相對轉錄水平[基因相對轉錄水平(倍)=補加谷氨酸發(fā)酵條件下該基因的轉錄水平/補加酒石酸銨發(fā)酵條件下該基因轉錄水平]。根據(jù)高山被孢霉氮回補發(fā)酵期間的底物消耗和產(chǎn)脂特點(圖4),實驗選取了96、120 h兩個時間點進行基因相對轉錄水平分析,結果如圖5所示。在96~120 h期間,NAD(P)+gdh基因相對轉錄水平先上升1倍左右再下降,而gdh和asl基因相對轉錄水平則一直降至0.5倍以下。相反,gad、abat、ssadh和p5cdh基因的相對轉錄水平均達到了2倍以上,這與氮限制引發(fā)脂質累積期間的情況相似。

      高山被孢霉胞內谷氨酸脫氫酶基因的轉錄水平與谷氨酸脫氫反應熵平衡相關,NAD(P)+gdh2/3基因轉錄水平的上調推動谷氨酸流向三羧酸循環(huán),該過程產(chǎn)生還原力參與合成脂肪酸。asl基因編碼的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是尿素循環(huán)中關鍵限速酶,asl基因轉錄水平下調抑制了高山被孢霉胞內游離氨通過尿素循環(huán)代謝。與產(chǎn)油酵母類似,asl與gdh1基因轉錄水平的同時降低對谷氨酸脫氫產(chǎn)氨反應形成負反饋效應,避免了胞內氨累積引發(fā)的細胞毒性。谷氨酸脫羧酶是谷氨酸-4-氨基丁酸路徑的首個酶,催化產(chǎn)生的次生代謝物包括4-氨基丁酸、琥珀酸等。谷氨酸代謝上調gad、abat、ssadh基因轉錄水平促進了4-氨基丁酸的同化及NADPH的合成,這是谷氨酸代謝調節(jié)高山被孢霉信號傳遞和產(chǎn)脂的重要依據(jù)。吡咯啉5-磷酸脫氫酶是谷氨酸-脯氨酸途徑中的關鍵酶,谷氨酸代謝促使p5cdh基因轉錄水平上升,在促進脯氨酸的合成的同時生成了NADPH,脯氨酸作為必需氨基酸參與產(chǎn)油微生物對環(huán)境脅迫的耐受行為。綜上,相較于酒石酸銨,谷氨酸在高山被孢霉胞內的快速代謝對氮脅迫的緩解較弱,同時脫氫反應產(chǎn)生的NADPH 使得高山被孢霉能夠累積足夠多的脂質以抵抗脅迫。

      a-谷氨酸代謝通路圖;b-gdh相對轉錄水平;c-asl相對轉錄水平;d-gad相對轉錄水平;e-abat相對轉錄水平; f-ssadh相對轉錄水平;g-p5cdh相對轉錄水平圖5 谷氨酸代謝路徑及關鍵基因相對轉錄水平分析Fig.5 Glutamate metabolic pathway and relative transcript level analysis of key genes注:gdh:谷氨酸脫氫酶基因;asl: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基因;gad:谷氨酸脫羧酶基因;abat:4-氨基丁酸轉氨酶基因;ssadh:琥珀酸半醛脫氫酶基因; p5cdh:吡咯啉5-磷酸脫氫酶基因;基因后序號表示編碼同工酶基因;相對轉錄水平:基因的轉錄水平 (補加谷氨酸發(fā)酵菌體)/基因轉錄水平(補加酒石酸銨發(fā)酵菌體)

      2.4 谷氨酸代謝調節(jié)關鍵酶活性

      基于高山被孢霉谷氨酸代謝相關基因轉錄水平變化情況,谷氨酸脫氫路徑和谷氨酸-4-氨基丁酸路徑是高山被孢霉同化谷氨酸的關鍵路徑,這可能與細胞產(chǎn)脂相關。實驗考察了96~196 h期間高山被孢霉谷氨酸脫氫酶和谷氨酸脫羧酶的粗酶活性隨時間序列的變化趨勢,結果如圖6所示。高山被孢霉胞內NAD+型谷氨酸脫氫酶活性在補加兩種氮源后持續(xù)降低,避免谷氨酸作為碳源大量流入三羧酸循環(huán)的同時削弱胞內氨累積。而補加谷氨酸使得NADP+型谷氨酸脫氫酶活性在96~144 h時增加至約250 U/mg,并在144~196 h期間下降至45 U/mg左右,該酶催化產(chǎn)物NADPH是從頭合成脂肪酸的重要前體。如圖6-b所示,在96~120 h期間,補加谷氨酸并未顯著改變高山被孢霉胞內谷氨酸脫羧酶活性,且未造成脂肪酸產(chǎn)量的差異(圖4-c)。在120~44 h谷氨酸脫羧酶活性呈迅速上升趨勢,并于144 h達到最高。值得注意的是,120 h時谷氨酸組高山被孢霉的總脂肪酸占干重比例均顯著高于酒石酸銨組。因此谷氨酸代謝引發(fā)了谷氨酸脫羧酶活性顯著增加,促進了4-氨基丁酸的同化與還原力合成。這些結果表明,相較于酒石酸銨,谷氨酸代謝會通過上調高山被孢霉胞內NADP+型谷氨酸脫氫酶和谷氨酸脫羧酶活性實現(xiàn)胞內谷氨酸的快速消耗和脂肪酸合成前體池的高效擴充,這促進了脂肪酸的從頭合成。

      在144~196 h期間細胞進入發(fā)酵末期,谷氨酸脫氫酶和谷氨酸脫羧酶活性呈顯著下降趨勢。這表明谷氨酸耗盡后,高山被孢霉可能啟動了蛋白酶精簡策略,通過將酶蛋白分解從新納入有機氮循環(huán)來維持胞內氮平衡。

      a-NAD+谷氨酸脫氫酶活性變化;b-NADP+谷氨酸脫氫酶活性變化;c-谷氨酸脫羧酶活性變化圖6 谷氨酸脫氫酶與谷氨酸脫羧酶的活性分析Fig.6 Activity analysis of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and glutamate decarboxylase注:96、120、144、168、196 h分別為酶活性測定樣品采樣點

      3 結論

      本研究考察了谷氨酸代謝對高山被孢霉產(chǎn)脂的影響。補加谷氨酸增加了高山被孢霉對葡萄糖的消耗量,使得高山被孢霉總脂產(chǎn)量提升約3 g/L。高山被孢霉胞內谷氨酸代謝顯著增加了NADP+型谷氨酸脫氫酶和谷氨酸脫羧酶的活性,促進次生代謝物4-氨基丁酸同化的同時為脂肪酸從頭合成提供了充足的還原力。此外,谷氨酸代謝還參與調控了ssadh、p5cdh、asl等基因的轉錄,這些基因編碼的酶與高山被孢霉胞內氨轉運、能量代謝與脅迫應激密切相關。谷氨酸作為高山被孢霉胞內氮代謝的中樞環(huán)節(jié),對高山被孢霉合成脂質的機制探究和工業(yè)化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脫羧酶孢霉氨基丁酸
      被孢霉對土壤養(yǎng)分有效性和秸稈降解的影響*
      土壤學報(2022年1期)2022-03-08 08:52:56
      氨基丁酸對畜禽應激影響的研究進展
      食用菌工廠化生產(chǎn)防治鏈孢霉技術探究
      食用菌(2019年4期)2019-08-27 06:34:58
      真空處理對發(fā)芽稻谷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響
      歐盟評估鏈格孢霉毒素在不同人群中的膳食暴露風險
      桃色頂孢霉代謝產(chǎn)物對綠豆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7.0 T MR γ-氨基丁酸化學交換飽和轉移成像的新技術研究
      磁共振成像(2015年5期)2015-12-23 08:52:54
      沒食子酸脫羧酶及酶法制備焦性沒食子酸研究進展
      右旋糖酐對草酸脫羧酶的修飾研究
      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酒酒球菌氨基酸脫羧酶基因
      食品科學(2013年24期)2013-03-11 18:30:35
      白河县| 渑池县| 永顺县| 桐梓县| 丹阳市| 伊吾县| 黄龙县| 托克逊县| 东丰县| 张掖市| 沽源县| 伊宁县| 中超| 炉霍县| 邵阳县| 方城县| 金川县| 虎林市| 丁青县| 江门市| 祁门县| 贡嘎县| 阜阳市| 桃江县| 吴桥县| 五寨县| 宁化县| 含山县| 刚察县| 元阳县| 保靖县| 万盛区| 修武县| 滕州市| 牙克石市| 博乐市| 永州市| 义马市| 永仁县| 枞阳县| 尼勒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