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花
閱讀的重要性童叟皆知,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至關重要。閱讀能力是一種獨立的、進行批評性思考、做出決定并能實施獨立行為的能力。它貴在有自己獨特的體驗、感受、認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在起跑線上,老師如能抓住契機,尋求方法,有效引領,就能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質的提升。學生由此逐漸會讀整本書,會品讀感悟,獲得審美體驗。這對學生的一生來說,都是受益無窮的。
古人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充分說明了讀書自重要性和必要性?!笆濉逼陂g,江蘇省揚州市教育局“親近母語”兒童閱讀研究中心確立了《“親近母語”閱讀方法的研究》課題,并在全國教育科研“十五”規(guī)劃課題評審中得以立項。該課題秉承以生為本的原則,注重培育兒童的閱讀習慣與鑒賞能力,以建設書香社會為宗旨。課題組成員分工明確,齊心協(xié)力,注重推廣親近母語讀書會,通過班級讀書會、校園讀書會、親子共讀會和教師讀書會等途徑構建良好的閱讀氛圍。
人們把閱讀擺在了語文教學的首要位置。由教育主管部門發(fā)文推薦必讀書目與選讀書目,確保學生的閱讀量。在如此大環(huán)境下,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都在思索如何讓學生高效閱讀,提升閱讀力。那到底什么才是適合小學生的閱讀方法呢?央視的一檔節(jié)目《朗讀者》曾經紅遍大江南北。朗讀者依據(jù)自身的生活體驗,閱讀優(yōu)秀文本中的精彩片段,感人肺腑之語激蕩人心。通過朗讀,讓學生愛上閱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上朗讀,朗讀促進閱讀,最終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此背景下,適創(chuàng)小學生的微朗讀應運而生。它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整本書閱讀,有別于平常的埋頭苦讀,具有一定的時代性與創(chuàng)新性。那究竟何為微朗讀?其實,微朗讀是—種適合小學生的朗讀形式。
在小學階段推廣微朗讀,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力,為學生的終生發(fā)展奠定基礎,還能營造書香校園,締結良好的親子關系,可謂一舉多得。
一、微朗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終生發(fā)展
采取微朗讀這個簡便靈活的方式,讓學生的閱讀形式變得多樣,把一個人的閱讀放在集體之中,在積極的自我約束下獲得較好的閱讀體驗,然后互相評價、激勵,形成良性循環(huán)。在用微閱讀激勵孩子閱讀的同時,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教給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提高閱讀水準;同時,把閱讀的陣地延伸至家庭,使孩子的朗讀有更多的陣地、更多的指導者與欣賞者,他們就會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愛讀書的習慣陪伴孩子成長,孩子會受益無窮。
二、微朗讀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我們以課題研究為支撐點,以“問題即課題、教學即革新、成長即成果”為研究思路,進一步優(yōu)化校本課程資源。教師在朗讀內容的收集,朗讀效果的評價,朗讀形式的創(chuàng)造等方面研究、探索,并形成系統(tǒng),在潛移默化之中,成長為學習型、研究型教師。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有利于教師體改教學與教研;同時,既然在引領學生成為讀書人,老師們也應該身先示范,首先浸潤在書的海洋中,為學生挑選素材,和學生交流互動,在不知不覺中也會成長為有書卷氣的教師。
三、微朗讀有利于營造和諧的書香校園
簡便易行的微朗讀讓學生的朗讀成了校園最美麗、最常見的一道風景。手捧書卷,迎風而讀,同伴互讀,讀給自己聽,讀給同伴聽,讀給老師聽;—個人讀,小組讀,全班讀,甚至全校讀;讀古詩,讀童謠,讀片段……形式多樣的微朗讀,營造了濃濃的閱讀氛圍,書香浸潤美麗的校園,經典作品滋潤兒童,閱讀伴隨成長。師生同舟共濟于書香氛圍之中,心靈得到凈化,文化得到積淀,修養(yǎng)得以提高,為教學相長打造鮮艷的精神底色,為學校發(fā)展奠定了深厚的底蘊。
四、微朗讀有利于締造溫馨的親子關系
微朗讀,因其內容與形式之微,很容易從學校延伸至家庭。親子共讀,便成為一種常態(tài),一家人常會有一個固定時間,齊心協(xié)力去完成某一件事情,這對增進親子溝通、凝聚家庭親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們教師就要成為生活的有心人,根據(jù)學生特點,廣泛搜集素材,積極開發(fā)資源,巧妙搭建平臺,并且設立健全的評價機制,讓微朗讀得以有效實施。具體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積累微朗讀素材
泱泱華夏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散發(fā)著古典之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又煥發(fā)著韻律之美……對優(yōu)秀的微朗讀資料根據(jù)難易、體裁等進行整理,匯總成冊,也可形成影像資料,成為學校的校本教材。然后讓學生朗讀,加以推廣,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年級自成體系。
(二)開發(fā)微朗讀形式
微朗讀的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個體式的,可以是家庭式的,可以是伙伴式的,還可以是人機式的,可以用課上的兩三分鐘時間進行微朗讀,可以用課后的幾分鐘抽查孩子的微朗讀情況,可以在放學路上同伴互讀,可以茶前飯后讀給父母聽……微朗讀可以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一開始需要老師的督促,時間一長,孩子會形成閱讀習慣。那么,我們會欣喜地發(fā)現(xiàn)在書香熏陶下的孩子,正漸漸成長為我們所期待的模樣。
(三)創(chuàng)設微朗讀平臺
現(xiàn)在是信息時代,智能化手機與電腦成為尋常家庭的必備品,我們老師可與時俱進,利用好多種平臺,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讓微朗讀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微朗讀成為學生生活的—部分。
(四)交流微朗讀體驗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操作,很多學生成為微朗讀的小達人,在朗讀中找到了樂趣,獲得了自信,得到了涵養(yǎng),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交流朗讀心得與技巧,也是對自己微朗讀的一次總結。這同時也是同伴間互相切磋,取長補短的好機會。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全校師生一起參與到微朗讀的場面。
目前的語文教學,重視閱讀已經蔚然威風。但大多數(shù)小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量、閱讀能力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視野不夠開闊,知識面不廣,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一是學生閱讀面窄,卡通、漫畫及學習輔導類圖書較多,內容較單一。二是學生閱讀的自主性不強,閱讀時間少,電視媒體、網絡電子游戲對兒童的文本閱讀產生了—些消極影響。三是閱讀方式單一,主要以書面閱讀為主,以課本為主。四是學生閱讀和教師的閱讀指導方法均欠妥。五是家長引領孩子閱讀的意識比較薄弱,對孩子的培養(yǎng)還是比較功利性的,重物質輕精神,重分數(shù)輕內涵。
基于以上情況,我們提出在家校共育之下用微朗讀方式提升學生閱讀能力這一舉措,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且能務實有效地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微朗讀做到了一切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一切為了學生的終生發(fā)展,促進學生有效閱讀,并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增強學生閱讀興趣,讓家長、家庭參與其中,拓寬閱讀的空間,從而讓學生形成終身受益的良好閱讀習慣。
鼓勵引導學生利用微朗讀提升閱讀能力,在閱讀中深切地融入文本,去探究、理解、感悟,獲得個性化的體驗,從而在語文能力上得到提高,同時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在學校推廣微朗讀,其實就是在探索適合小學生發(fā)展的良好閱讀模式,在探索多樣的讀書活動形式的基礎上摸索出來的一條路子。
用創(chuàng)新式的微朗讀來提升低年級學生的閱讀力,并針對學校、學情尋找并開發(fā)適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身心發(fā)展的最佳途徑,通過朗讀促進閱讀,系統(tǒng)地進行教學實踐,摸索出可行有效的教學方式和評價體系,促進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高,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