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家中貯藏的大米生了小蟲,很多家庭習慣把米拿到陽光下暴曬,認為這樣能把蟲子殺死。事實果真如此嗎?
一般情況下,大米是不易生蟲的,但當大米周圍的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溫度達到20℃-40℃,濕度達到65-95時,僅需一周的時間,蟲卵就能孵化出來,而大米正好又給米蟲提供了充足的營養(yǎng)。
那么,暴曬能除蟲嗎?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會專家組成員劉少偉教授提醒說,這樣的方法起不到除蟲的作用。因為把生蟲的米拿到陽光下暴曬,不但會使怕光的小蟲鉆入米層中去,而且還會讓米粒迅速脫水,變得又糙又碎。劉少偉建議可以嘗試以下3個方法:
花椒是天然抗氧化劑,又有特殊氣味。用鍋煮花椒水,涼后將布袋浸泡于其中,撈出晾干后,把晾干的大米倒入處理過的布袋中,再用紗布包些花椒,分放在米中,扎袋后置于陰涼通風處。
干海帶吸濕能力較強,同時還具有抑制霉菌和殺蟲的作用。將海帶和大米按重量1∶100的比例混裝,一周后取出海帶曬干,然后再放回米袋中,這樣可使大米干燥且具有防霉防蟲的效果。
在米缸底層撒上約3厘米厚的草木灰,鋪上白紙或紗布,再倒入晾干的大米,密封后,置于干燥陰涼處,這樣處理過的大米可長期儲存。
有些老人習慣用用過的塑料瓶裝大米。劉少偉認為這種方法不可取,因為即使在正常環(huán)境下,大多數飲料瓶的塑料也會逐漸降解,長期使用其降解產物對身體有害。另外,使用過的飲料瓶如果清洗不干凈,或清洗后衛(wèi)生指標不達標,可能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給身體健康帶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