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陳衛(wèi),孫楊,李彬,牛昱光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TIA)是臨床常見的缺血性腦血管病,主要臨床癥狀為語言障礙、單側肢體麻木、眩暈及惡心嘔吐等,大部分患者癥狀持續(xù)時間不長,可在1 h內恢復[1]。TIA的臨床癥狀與缺血性腦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較為相似,兩者的發(fā)病機制相同,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導致的血管堵塞是主要發(fā)病原因,TIA導致的AIS也主要以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卒中為主。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證實,TIA是AIS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2]。據統(tǒng)計,TIA發(fā)作后7 d內患者出現(xiàn)AIS的風險為4%~10%,而在90 d內發(fā)生AIS的風險則上升至10%~20%[3-4]。目前,將TIA作為AIS的早期預警信號已成為臨床共識,但尚缺乏有效的風險評估手段。ABCD評分系統(tǒng)是臨床評估TIA患者發(fā)生AIS風險的常用工具,從最初的ABCD評分發(fā)展出了ABCD-2、ABCD-2I、ABCD-3、ABCD-3I等多個評分方案,其中ABCD-3I評分預測TIA患者早期發(fā)生AIS的應用價值較高[5]??扇苄运柘导毎|發(fā)受體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1,sTREM1)對機體炎癥反應較為敏感,其表達水平可反映炎癥的嚴重程度[6]。研究顯示,sTREM1與AS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7]。另有研究發(fā)現(xiàn),sTREM1在AIS患者血清中呈高表達,其表達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有關,可作為AIS的生物標志物[8]。目前,鮮見有關血清sTREM1預測TIA患者發(fā)生AIS的應用價值研究。本研究旨在分析血清sTREM1聯(lián)合ABCD-3I評分對疾病風險的預測價值,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青島大學附屬青島市海慈醫(yī)院收治的TIA患者288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24 h內采用ABCD-3I評分[9]進行評估,共0~13分:0~3分為AIS低危人群(低危組),共102例;4~7分為中危人群(中危組),共131例;8~13分為高危人群(高危組),共55例。納入標準:(1)被臨床診斷患有TIA,診斷標準參考《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中國專家共識更新版(2011年)》。(2)首次確診,臨床資料齊全且有完整的隨訪資料。排除標準:合并有惡性腫瘤者;合并有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蝗朐呵暗臀=M3個月內有過大型外科手術者;既往有缺血性腦血管病史者;合并有嚴重感染者;合并有其他腦部疾病、顱內出血者。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20-0012),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隨訪方法 以患者入院時間為起點,對所有患者進行90 d的隨訪,方式為門診復查加電話隨訪,根據《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中的相關內容進行AIS診斷,發(fā)生AIS的患者為AIS組(41例),未發(fā)生AIS的患者為非AIS組(247例)。
1.3 研究方法 在入院時,收集所有患者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shù)(BMI)、高脂血癥和吸煙史(連續(xù)或累積吸煙時長≥6個月)等一般資料,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貝克曼AU680)檢測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谷丙轉氨酶(ALT)、血肌酐(Scr)。此外在入院時,收集所有患者的空腹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提取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sTREM1的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信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貨號:XY-E11240),檢測步驟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多重比較用LSD-t法,2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或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危險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相關指標對TIA患者發(fā)生AIS的預測價值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進行分析。檢驗水準雙側α=0.05。
2.1 低、中及高危組一般指標比較 各組性別、BMI、高脂血癥和吸煙史構成以及TC、TG、ALT、Sc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危組年齡、糖尿病和高血壓比例、LDL-C、sTREM1水平和AIS比例均高于中危組和低危組(P<0.05),中危組的sTREM1水平高于低危組(P<0.05),見表1。
Tab.1 Comparison of related indexes of TIA patients in low,medium and high risk groups表1低、中、高危組TIA患者相關指標比較
2.2 AIS組和非AIS組一般指標比較2組性別、BMI,糖尿病、高脂血癥、吸煙史比例,TC、TG、ALT、Sc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IS組年齡、高血 壓 比 例、LDL-C水平、ABCD-3I評分、sTREM1水平均高于非AIS組(P<0.05),見表2。
Tab.2 Comparison of relevant indexes between the AIS group and the non-AIS group表2 AIS組和非AIS組相關指標比較
2.3 TIA患者近期發(fā)生AIS的危險因素分析 選取2.2中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LDL-C、ABCD-3I評分、sTREM1為自變量,由于ABCD-3I評分中包含了年齡和高血壓因素,因此不再納入分析。以是否發(fā)生AIS(是=1,否=0)作為因變量,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顯示,ABCD-3I評分及sTREM1水平較高均是TIA患者近期發(fā)生AIS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3。
Tab.3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recent AIS in patients with TIA表3 TIA患者近期發(fā)生AIS的危險因素分析
2.4 ABCD-3I評分、sTREM1對TIA患者發(fā)生AIS的預測價值ABCD-3I評分的敏感度較高,sTREM1的特異度較高,兩者聯(lián)合后預測方程logit(P)=-10.928+0.907×ABCD-3I評分+0.141×sTREM1,聯(lián)合檢測敏感度最優(yōu),約登指數(shù)提升至0.656,見表4、圖1。
TIA引起的臨床癥狀短暫且可逆,且大多程度較輕,難以引起患者重視,但該病是AIS的重要危險因素,一旦疾病進展為AIS則會對患者的健康構成巨大威脅,因此在TIA早期進行AIS風險評估,制定及時有效的干預措施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0]。ABCD-2評分系統(tǒng)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其總分為7分,既往研究認為ABCD-2評分≥4分的TIA患者7 d內發(fā)生AIS的風險較高,應立即進行規(guī)范化的治療和干預[11]。ABCD-3I評分是在ABCD-2評分的基礎上衍生的評分系統(tǒng),其增加了雙重TIA、影像學表現(xiàn)等方面的內容,評估TIA患者早期發(fā)生AIS風險的應用價值得到了進一步提升[12]。
Tab.4 Analysis of predictive value of ABCD-3I score and sTREM1 for AIS in patients with TIA表4 ABCD-3I評分、sTREM1對TIA患者發(fā)生AIS的預測價值分析
Fig.1 ROC curve of ABCD-3I score and sTREM1 predicting AIS in patients with TIA圖1 ABCD-3I評分、sTREM1預測TIA患者發(fā)生AIS的ROC曲線圖
髓系細胞觸發(fā)受體1(TRE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活化跨膜受體的成員,是一種敏感的炎性因子,當機體發(fā)生炎癥反應時分泌增加;sTREM1是TREM1的可溶性形式,檢測方便,且與TREM1的表達會發(fā)生同步變化[13]。sTREM1是AIS的新型生物標志物。Backes等[14]研究顯示,血清sTREM1水平異常升高是AIS患者出院時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Liang等[15]發(fā)現(xiàn),抑制TREM1表達可降低AIS模型大鼠的氧化應激反應和炎癥反應,改善大鼠的腦損傷情況并減少缺血面積,降低腦含水量。本研究結果顯示,高危組、中危組和低危組sTREM1水平逐漸降低,AIS組sTREM1水平均高于非AIS組,且sTREM1水平較高是TIA患者近期發(fā)生AIS的危險因素,提示血清sTREM1的表達水平與TIA患者近期發(fā)生AIS的風險密切相關。分析其中原因可能為:(1)AS是TIA和AIS的共同發(fā)病基礎,TREM1會通過促進炎癥反應而影響AS的進展。在機體發(fā)生炎癥反應時,核因子(NF)-κB信號通路被激活,腫瘤壞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分泌增多,以上變化均可促進TREM1上調,而高表達的TREM1又能促進白細胞介素-8、腫瘤壞死因子-α等進一步釋放,級聯(lián)放大炎癥反應,進而加速AS的發(fā)展[16]。(2)TREM1可促進機體的氧化應激反應,導致活性氧以及丙二醛等過氧化產物增多,對血管內皮造成氧化應激損傷,進而促進AS的發(fā)生和斑塊的形成[17]。(3)斑塊破裂后形成的急性血栓是AIS的病理基礎。TREM1與斑塊的穩(wěn)定性關系密切,高表達的TREM1會促進基質金屬蛋白酶1和基質金屬蛋白酶9的分泌,進而加速斑塊纖維帽的降解,增加斑塊破裂的風險[18]。本研究通過ROC分析發(fā)現(xiàn),ABCD-3I評分和sTREM1對TIA患者發(fā)生AIS均有一定的預測價值,與傳統(tǒng)的ABCD-3I評分相比,sTREM1診斷AIS敏感度較差,但特異度較高,而ABCD-3I評分聯(lián)合sTREM1后對TIA患者發(fā)生AIS的預測價值得到了明顯的提升,提示檢測血清sTREM1水平可作為ABCD-3I評分的有效補充,進一步增加評估AIS風險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ABCD-3I評分和及sTREM1水平較高均是TIA患者近期發(fā)生AIS的危險因素,且兩者對TIA患者發(fā)生AIS均有一定的預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