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龍 朱承宇
(杭州王步山無花果專業(yè)合作社,杭州 311241)
無花果(Ficus caricaLinn.),為??崎艑僦参?,起源于西亞和中東地區(qū),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據(jù)研究,無花果在我國漢朝經絲綢之路傳入新疆,后在唐朝傳入內地,再在明朝經海上絲綢之路傳入沿海地區(qū)。無花果的果實具有特殊風味,且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C和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同時,無花果具有較高的醫(yī)藥價值,其根、莖、葉均可入藥,有健胃清腸、治療腹瀉、消腫解毒、療咽治痔、明目生津之功效[1]。因此,無花果的市場需求較大,不僅可直接鮮食,也可加工成果干、果汁、果酒等產品[2]。
由于無花果對土壤條件的要求不嚴,在疏松透氣的灰壤土、紅壤土、沙漠戈壁或鹽堿地上都能正常生長,且其性喜光、耐干旱、不耐澇、不耐寒(冬季在-12 ℃以下時,無花果極易凍死),故無花果在浙江省杭州地區(qū)進行栽培時,通常采用露地種植方式。經分析,該種植方式雖然種植管理方便、投資小,但是無花果的上市時間晚,采果結束期早,整個生產季節(jié)短;同時,無花果集中成熟時正值杭州地區(qū)降水多、臺風頻發(fā)的雨季,極易造成無花果果實裂果多、糖度低、損耗大,損失嚴重時甚至顆粒無收;此外,目前杭州地區(qū)種植的無花果品種(如“瑪斯義陶芬”“波姬紅”“青皮”“金傲芬”等)的抗逆性差,在雨季易發(fā)疫霉果腐病、白粉病、灰霉病等,這就導致種植戶大量噴施各種農藥進行防治,造成果實農殘超標,而若防治不及時,會造成病害嚴重發(fā)生,導致絕收。在此背景下,為了提早無花果果實上市時間,延長鮮果供應期,減少裂果,提高果實品質,降低產品損耗,筆者對杭州地區(qū)無花果大棚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多年研究,最終取得了成功,實現(xiàn)了杭州地區(qū)無花果生產穩(wěn)產高產、增產增收的目標。現(xiàn)將杭州地區(qū)無花果大棚高產栽培技術要點總結介紹如下,以供當?shù)胤N植戶參考借鑒。
選擇交通便利、排灌良好、土層深度在60 cm以上的地塊建設種植大棚,且以在平地建棚為好(在平緩的丘陵坡地也可建棚)。
種植大棚按南北方向進行規(guī)劃和搭建??紤]到風荷載的影響,杭州地區(qū)可選用單體大棚(造價較低,但空間利用率偏低,且管理相對復雜)或連棟塑料大棚(造價偏高,但空間利用率高,且管理較方便)。其中,單體大棚一般要求寬度為8.0 m、頂高為3.2 m、長度控制在50 m以內;連棟塑料大棚一般要求寬度為8.0~12.0 m、肩高為3.5 m、頂高為4.7 m,長度控制在50 m以內。
在大棚棚架搭建完畢后,于無花果幼苗定植前10~14 d,安裝棚膜,棚膜可采用9~12絲厚的防老化無滴膜(棚膜厚度宜根據(jù)大棚類型進行選擇,但連棟塑料大棚的棚膜,宜厚不宜?。覟楸WC采光效果和棚膜強度,棚膜需一年一換。同時,在大棚四周及天溝通風處,用25目防蟲網進行覆蓋。
根據(jù)筆者十多年、多個品種的種植實踐經驗,無花果在杭州地區(qū)采用大棚栽培時,可依據(jù)當?shù)厥袌鲂枨蟆⑾M能力及果園的不同屬性(采摘園、觀賞園、商品果園)等進行品種選擇,既可種植單一品種,也可多個品種搭配種植。一般可選用“Bourjassotte Noire”(成熟果實為紫黑色)、“Adriatic”(成熟果實為綠色)、“LSU-Purple”(成熟果實為紫紅色)、“Bill”(成熟果實為大紅色)、“Golden-peach”(成熟果實為黃色)、“龍珠”(該品種為杭州王步山無花果專業(yè)合作社通過誘導變異培育出的無花果新品種,表現(xiàn)為品質優(yōu)、產量高、耐儲運)等。
在無花果幼苗定植前,對棚內土壤進行深耕翻曬,并結合深耕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1 000 kg、過磷酸鈣80 kg,要求肥料與土壤耙碎混勻,然后做壟。一般8.0 m寬大棚可作3個梯形栽培壟,要求梯形栽培壟中間隆起、壟高20~35 cm、壟底寬230 cm、溝寬27.5 cm(連棟塑料大棚可相應調整壟寬和壟溝布局)。做好栽培壟后,在栽培壟中間挖種植穴,要求穴直徑50 cm、深30 cm,然后每穴施腐熟有機肥1.0 kg、過磷酸鈣50 g作底肥,要求底肥與土壤混勻,然后回填表土,并整理好栽培壟。
鑒于杭州地區(qū)雨水較多,地下水位較高,需做好棚內、棚外的排水工作,可在大棚四周開挖排水溝,要求排水溝的深度低于棚內壟溝10 cm左右(一般溝深30~35 cm,但大棚外四周的總排水溝深度要達40~45 cm),以保證棚內作業(yè)不受雨雪、冰凍、積水等的影響。
采用一年生、根系發(fā)達、根部枝干粗達1.5 cm以上的健壯無花果幼苗進行定植,要求果苗截干高度為20 cm(待枝干剪切口稍干后涂上保護蠟),并對過密、過長的根系進行疏密修剪(根系半徑控制在 28~30 cm)。
定植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進行,以在“小陽春”時種植為最好,以利于無花果幼苗根部在當年就能形成愈傷組織。定植前,需對無花果幼苗進行消毒,并對根部進行生根溶液浸泡處理。定植時,栽培壟采用單行定植,株距為100~150 cm,折每667 m2大棚種植238株左右,且定植時無花果幼苗根系不能直接與基肥接觸,以防肥料傷根。定植后,沿著無花果幼苗根部鋪設1~2條滴灌帶,安裝水肥一體滴灌系統(tǒng),以及時通過滴灌帶澆透定根水(也可人工澆水);同時,覆蓋黑色地膜,以提高土溫,防止雜草滋生;此外,可用防草布鋪滿壟、溝,以使作業(yè)環(huán)境干凈整潔。
定植后,無花果幼苗大多處于休眠狀態(tài),為促進其提早萌芽,除可在栽培壟上覆蓋黑色地膜以提高地溫外,還可在每條栽培壟上,用鋼筋或碳素纖維棒再搭建1個寬1.0 m的小拱棚(在小拱棚兩端吊掛溫度計),并覆蓋1絲厚的白色無滴膜,以進一步提高地溫。同時,要注意小拱棚的保溫與通風管理,一般在上午9:30揭開小拱棚兩端的薄膜,并打開大棚四周的通風口,讓空氣自然流通,以使植株接受更多陽光及進行通風降溫等;在下午3:30以后,及時關閉大棚通風口,并封堵小拱棚兩端的薄膜。一般要求白天溫度控制在30 ℃以下,晚上溫度控制在8 ℃以上。在5月中旬,可拆除小拱棚,并卷起大棚四周的裙膜,以進行日夜通風。在秋季,晚間氣溫降低,需在傍晚放下大棚四周的裙膜,以進行保溫。通過以上管理,可將無花果采收期延長至11月下旬。
由于無花果植株枝條的萌芽多,故在無花果幼苗定植發(fā)芽以后,每株留取3~4個朝外生長的健壯芽養(yǎng)成結果枝,并及時抹除多余的枝、芽,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
在結果枝木質化之前、長度在25~30 cm時,為控制營養(yǎng)生長,可對嫩枝進行適度扭枝處理;對生長方向不符合要求的結果枝,則應采取拉枝處理。
在結果枝底部的果實轉色成熟之前,需剪除相應部位的葉片(隨著果實由下往上的陸續(xù)轉色成熟,葉片也要相應進行剪除),避免葉片遮擋而影響光照,以利于果實著色均勻,及方便平時管理和果實采摘。
在秋季降霜前1個月,剪除結果枝上部、果實不能當年成熟的帶果枝條,以利于集中營養(yǎng)。
無花果植株在落葉后即進入冬眠階段,此時需回縮修剪結果枝,只留最下部朝外生長的芽,并涂上保護蠟,進行越冬休眠管理。
在翌年開春無花果植株恢復生長后,留取4~5個結果枝。
無花果是需肥量較多的果樹,施肥要求“適氮、中磷、重鉀鈣”。具體肥水管理措施為:在每年果樹落葉修剪后,結合清園,每667 m2開溝條施腐熟有機肥250~300 kg、復合肥100 kg。在每年6月—10月(夏秋季)果實迅速生長期間,視無花果植株生長情況,滴灌補充大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并每隔10~15 d噴施自制紅糖酵素葉面肥(這是以低價紅糖為主要原料發(fā)酵調制而成的菌肥,多次噴施后,可促使無花果葉色墨綠,光合作用增強,葉片增厚,果實發(fā)亮,并增韌果皮、增甜果實),以利于無花果植株提壯、控旺、縮短節(jié)間距。在果實膨大、成熟期,適當增加鈣肥、硒肥的用量,可提高果實硬度。在掛果成熟期,無花果植株會消耗大量水分和養(yǎng)分,需每晚開啟滴管進行補水。
在每年冬季,結合清園和回縮修剪等工作,及時清理大棚內無花果植株的枯枝落葉,揭開防草布或地膜,并全面噴灑1次石硫合劑、撒施1次生石灰,以起到殺菌消毒和調節(jié)土壤酸堿度的作用。
在杭州地區(qū)采用大棚栽培無花果,要注意進出大棚時隨手關門,并保持防蟲網完好,基本就可避免天牛、象甲蟲、蚜蟲等蟲害的發(fā)生。若春季仍有蚜蟲發(fā)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等藥劑進行防治,但要禁用吡蟲啉,以免無花果植株發(fā)生嚴重落果。
對于白粉病、粉銹病,可用25%嘧菌酯懸浮劑500~800倍液或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防治;對于灰霉病,可用異菌脲懸浮劑 1 000倍液進行防治;對于枝枯病、根腐病,可用46%氫氧化銅水分散劑1 500倍液進行防治。
無花果在杭州地區(qū)采用大棚栽培方式,其采收期較長,可從6月初連續(xù)采收到11月下旬。一般當無花果果實充分膨大、九成熟前,即可采摘上市,具體采摘時間為無花果果實呼吸作用最低的凌晨,要求在早晨7:00前完成采摘作業(yè),一般每667 m2產量可達1 500~2 000 kg。采摘時,需戴帽子、頭燈、橡膠手套,做好個人防護,避免無花果汁液腐蝕皮膚,并注意擺果方式,不得將果孔朝下擺放,且果實堆疊不得超過3層。采摘后,及時進行果實分級,直至裝箱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