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軍
教師在帶領小學生進行音樂教學時,可以先根據學生的生活認知設計音樂律動游戲,以此幫助學生感知生活中的音樂,并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由此可以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打下基礎。接著,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與教學內容開展趣味的音樂游戲,以此幫助學生感受學習音樂知識和參與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提升學生參與小學音樂教學的興趣。
然后,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樂理知識設計音樂游戲,以使學生在愉悅的音樂游戲中掌握樂理知識,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樂理知識的自信心。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與學生的需求創(chuàng)新音樂游戲,這樣就能保持教學的新鮮感,并使學生保持參與教學的興趣。當然,教師也可以根據音樂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新音樂游戲,這樣就能為培養(yǎng)學生音樂綜合素養(yǎng)提供幫助。
最后,教師可以將德育教育內容添加進音樂游戲中,這樣就能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并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學生能夠感知律動,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音樂感知能力,并提升學生感受和理解音樂的能力,從而就可以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生活中能夠感知到的律動設計音樂游戲,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律動,從而幫助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音樂,并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教師設計多樣的律動游戲,就可以為發(fā)展學生樂感與節(jié)奏感提供幫助[1]。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聽,誰在唱歌》時,可以先播放音樂《聽,誰在唱歌》,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師可以問:“聽過什么唱歌?”并向學生舉例:“我聽過風吹樹葉的聲音,那是樹葉在唱歌?!蓖瑫r可以播放樹葉摩擦的聲音,這樣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并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的音樂。教師需要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并根據學生的回答播放相應的音頻,以此帶領學生感受生活中的聲音。接著,教師可以展示多種動物的叫聲,并引導學生思考動物的表達內容,這樣可以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之后,教師可以播放音樂《動物說話》,并鼓勵學生跟唱與舞蹈。教師這樣開展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肢體表達能力。
學生在剛參與小學音樂教學時,是無法樹立學習信心的,因此就會帶著緊張的心理參與教學。在這樣的心理影響下,學生不僅不能積極參與教學,還會阻礙其自身音樂水平的提升。要想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效率,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與能力設計趣味的音樂活動,以此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并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教師以開展趣味音樂游戲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就可以提升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2]。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唱吧跳吧》這一單元時,就可以先展示動畫片中動物根據音樂舞蹈的視頻。教師可以將視頻中的音樂改成《節(jié)日舞曲》,這樣就能為更好地導入教學提供幫助。學生觀看視頻,就可以激發(fā)學生舞蹈的興趣,這也體現了音樂的影響力。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所準備的動物頭飾,并再次播放音樂《節(jié)日舞曲》,同時可以鼓勵學生根據音樂舞動起來。
然后,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趣味活動,學生需要根據音樂節(jié)奏舞蹈,并在舞蹈中添加動物動作,如:貓咪舔毛。教師在學生舞蹈的過程中隨意走動,并在音樂停止后,選出身旁的學生展示舞蹈。教師以此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并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
情境教學法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教師在運用音樂游戲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時,同樣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這樣就能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音樂,從而能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教學的音樂知識。教師可以根據音樂內容與樂理知識創(chuàng)設情境,同時根據情境設計音樂游戲。這樣運用音樂游戲教學,就可以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并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音樂內容與理解樂理知識,從而可以達到幫助學生掌握樂理知識的目的[3]。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八音盒響叮咚》時,可以先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多種常見樂器的聲音,并對樂器進行簡單的介紹。然后,教師可以播放樂曲《小花鼓》,并展示相應的樂器圖片。學生通過聆聽音樂,就會產生了解樂器的興趣。教師可以再播放一遍音樂后,調小音樂的聲音,并再次播放音樂,同時可以在音樂中向學生介紹樂器,這樣可以減少學生理解樂器知識的難度。接著,教師可以引出音樂《京劇鑼鼓》,并鼓勵學生猜測樂器的形狀與特點。之后,教師可以展示樂器圖片,并進行介紹,以此驗證學生的猜測。
最后,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多種樂器的聲音,并讓學生根據聲音說出樂器的名稱。教師這樣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樂理知識。
教師根據音樂新課標開展小學音樂教學,不但需要教授學生教材知識,鍛煉學生的音樂技能,還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參與教學的自主性。同時需要培養(yǎng)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樣才能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并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教師可以根據音樂新課標的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音樂游戲,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在音樂教學中運用音樂游戲的有效性,還可以保持教學的新鮮感。教師長期以此教學,就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森林里的故事》這一單元時,可以先帶領學生圍成一個圈,并開展拍手游戲。教師提問:“森林里面有什么?”學生需要根據站位順序和拍手節(jié)奏快速回答,這樣就能使全班學生都參與進教學中。接著,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歌唱與動物有關的音樂,并在學生歌唱后對學生提出表揚與鼓勵。然后,教師就可以播放音樂《小猴子》,以此導入教學中。在播放音樂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講述聆聽音樂的感受,以此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設計舞蹈動作的游戲,并激勵學生參與游戲,這樣就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以此進行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音樂綜合素養(yǎng)。
大多數的音樂都包含著豐富的情感。而小學音樂教材中音樂的情感多數是具有正能量的。教師帶領學生探究音樂中的情感,就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并提高學生感知音樂情感的能力。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樣就能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幫助。教師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根據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將德育教育添加進音樂游戲中,這樣就可以設置德育音樂游戲,從而促進學生道德水平與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花兒朵朵》時,就可以先播放我國國慶大閱兵的視頻,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精神,并使學生感受到祖國的發(fā)展。然后,教師可以播放在天安門廣場升國旗的視頻,并讓學生起立和跟唱。在結束歌唱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講述跟唱的感受,并提問學生:“為什么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站立并看向國旗?”同時可以在學生回答后進行德育教育,這樣就能發(fā)展學生的愛國精神。接著,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我國國歌的知識,以此加深學生對國歌的了解。之后,教師可以問:“為什么要升國旗?”并播放音樂《國旗國旗真美麗》。最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并讓各個小組按照順序輪流歌唱愛國的歌曲。教師這樣教學,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并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音樂游戲有很多。教師只有了解多種音樂游戲的特點與內容,并根據實際的教學需求與情況合理地運用音樂游戲,才能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提高運用音樂游戲的有效性。
教師根據上述策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音樂游戲,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樂理知識的信心,提升學生參與音樂教學的興趣;也可以使學生掌握豐富的音樂技能,還可以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更可以培養(yǎng)學生音樂綜合素養(yǎng)與綜合素質,從而就可以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同時可以為學生后續(xù)的學習與全面發(fā)展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