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美學視角下的詩詞傷感意象分析

      2022-11-21 04:00:43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22年7期
      關(guān)鍵詞:鴻雁海棠花傷感

      唐 娟

      意象是一種客觀物象,是指經(jīng)過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藝術(shù)形象(藝術(shù)通象)。如果按照《說文解字》的定義來看,意象可解讀為“意思的形象”,深度解析為:為了更加清晰地理解或描述出一種潛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以某種真實存在的事物,或經(jīng)過臆想創(chuàng)造出的事物為載體,完成情感的賦予??傊庀笸ㄟ^抽象、通象等來產(chǎn)生更有深度的意象,是人類大腦意識活動的產(chǎn)物?!皞小笔窃娫~中常見的情感,基于美學視角對詩詞中的傷感意象進行分析,能夠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美”。

      一、詩詞及文學作品中的常見傷感意象梳理

      千百年來,無數(shù)文人騷客以多種真實存在的事物寄托傷感之情。時至今日,提及某些事物,人們自然而然地便會產(chǎn)生對應(yīng)的情感。這些常見的傷感意象(或者說是被人們賦予了傷感之情的事物)包含以下幾種:

      第一,梧桐樹。有凄涼悲傷之意,代表性詩詞為“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其后直接點出“愁”——“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但僅僅以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中關(guān)于梧桐樹的描寫便判定梧桐帶有傷感之意略顯牽強(梧桐承載了滴滴點點的細雨,這才是“愁”的主因,更多地集中在“細雨”身上,梧桐略顯“無辜”)。除此之外,元代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中寫道:“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淚夢三更后?!迸c李清照《聲聲慢》異曲同工,徐再思同樣將“梧桐”和“雨”視為一個“傷感組合”,呈現(xiàn)出“梧桐葉上的每一滴雨,都讓人感到濃濃的秋意”的景象。而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關(guān)于“秋天”的理解有兩種,分別為豐收和凋零。而上述詩句中的“秋”明顯帶有悲涼之意。因此,梧桐樹和雨形成“組合”之后,被人為地賦予了悲傷、哀婉之情。

      第二,杜鵑鳥。我國古代有“望帝啼鵑”的神話傳說。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肺腑,名為“杜鵑”?;诖?,杜鵑在我國古典詩詞中經(jīng)常與悲苦之事聯(lián)系到一起。詩仙李白曾作“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的詩句;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更是寫出了千古名句“杜鵑啼血猿哀鳴”。文天祥則在《金陵驛二首》中寫道:“從今卻別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總之,無論是杜鵑鳥還是杜鵑花,都帶有一絲神話色彩,且寄托了歷代詩人的無盡傷感和哀怨,故杜鵑花鳥是名副其實的傷感意象。

      第三,鴻雁。我國古代素有“飛鴿傳書”的通信方式,而在詩人的筆下,鴻雁才是“信使”。古代的交通便利程度極低,人們?nèi)绻巴l(xiāng),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只能通過寫書信的方式聊以寄托。鴻雁意味著思鄉(xiāng)之情爆發(fā),所謂“思鄉(xiāng)懷親,羈旅之悲”概莫如是。代表性的詩詞比較多,如:曹操的《卻東西門行》開篇點出“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xiāng)”。受《三國演義》的影響,絕大多數(shù)讀者對曹操印象不佳。但從中國古代歷史演變的角度以及東漢末年群雄割據(jù)、三國鼎立謀求統(tǒng)一的歷史階段來看,曹操無愧于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稱謂。實際上,曹操大半生都處于軍旅奔波的狀態(tài),故“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xiāng),狐死歸首丘,故鄉(xiāng)安可忘”充分顯示了曹操對家鄉(xiāng)的思念,這種思念通過鴻雁寄托和抒發(fā)。晏殊在《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中寫道“鴻雁來時,無限思量”,其中的“無限”看似是一個中性詞,實際上仍然凸顯了“悲涼”,即“不知道鴻雁此次捎來了什么樣的消息,家中的親人還好嗎?”正是因為“不確定”,才導致各種各樣的胡思亂想??傮w而言,“鴻雁來時錦書寄”,寄出的很有可能是無可名狀的悲傷。

      上文圍繞梧桐、杜鵑花鳥、鴻雁等古詩詞中的常見傷感意象進行了梳理,但傷感意象絕不僅于此。比如芭蕉,“一點芭蕉一點愁”,彰顯了孤獨與憂愁;又如羌笛,凄切之聲溢于言表,有名的詩句為“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傊?,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事物,如果恰好出現(xiàn)在悲傷之地(如遠離家鄉(xiāng)的“遠方”),恰好趕上詩人心情低落的時刻(如人生失意、背井離鄉(xiāng)、親人離去等),那么這些事物便會被人為地賦予悲傷的情感,最終形成傷感意象。

      二、美學視角下的詩詞傷感意象及情感分析

      從美學視角來看,任何事物都值得深入分析,而諸多傷感意象的表層之下,隱藏著令人心悸的凄涼美感。但需要注意,此種“美”必須加引號,原因在于:這種“美”含有巨大的魔力,既能夠讓人們感到心靈受到震顫,又會本能地抗拒,畢竟沒有人希望“悲傷之事”發(fā)生在自己身上。這也正是古詩詞中傷感意象之美的獨特之處。比如李清照在《如夢令·其二》中,將海棠花作為傷感意象,寄托哀思:“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弊蛱煲雇硐碌挠觌m然不大,但風很大。這樣的條件下,海棠花如何了?懷著擔憂的心情問了問侍女,卻被告知海棠花并沒有凋落,還好吧,應(yīng)該還是綠肥紅瘦的姿態(tài)。這首詞短短幾句話,委婉地表達了李清照對海棠花的憐惜之情,但同時也流露出了內(nèi)心的苦悶。其中涉及一個值得所有人都應(yīng)深入思考的問題——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一個人才會圍繞景物進行感嘆?答案實際上不言而喻,如果身邊有知心人,那么情感會相互寄托在對方身上,看到景物時,會自然聯(lián)想到積極的一面;而身邊沒有志同道合之人,剩下的便只是顧影自憐。因此,李清照以景襯情,委曲精工?!度鐗袅睢て涠份p靈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極盡傳神之妙的同時,也彰顯出了一種哀婉之美。上文提到,傷感意象是人為賦予的一種“附加屬性”,傷感之意來源于人們的心情。電視劇《海棠依舊》講述了建國后,周恩來總理為國事操勞,直到生命盡頭的故事。在中南海西花廳之中,盛開著海棠花,每次周總理回到西花廳,看到盛開的海棠花,都會感到一絲溫暖之意。同樣是海棠花,為什么李清照和周總理會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感受?原因便在于“有無知心人”。李清照顧影自憐,苦于沒有“悅己者”;周總理不僅擁有志同道合且相伴一生的革命伴侶鄧穎超,還肩負著為無數(shù)中國人謀幸福的歷史使命。因此,李清照的內(nèi)心是空虛的,周總理的內(nèi)心是充實的。在不同心境、不同感受之下,海棠花便被賦予了不同的屬性。從海棠花本身來說,盛開的景象是“美”的,無論是溫暖的充實之美,還是哀婉之下的凄美,都值得人們基于內(nèi)心深處最真實的情感加以鑒賞。

      三、詩詞傷感意象中蘊含的“對立”以及“升華”之美

      李白在《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中寫道:“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遍_篇似乎便為整首詩詞定下了哀婉的基調(diào),而當很多人讀到“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時,似乎更加認定了整首詩以“佩刀”和“杯酒”作為傷感意象,是李白為了抒發(fā)自己郁郁不得志之情而作。但實際上,這樣的認知是小看了李白,小看了“詩仙”的狂放、不羈和灑脫。李白是一個矛盾的人,但他的矛盾之處與一般人不同。李白自比諸葛亮、管仲、謝安一類能夠出將入相、匡扶國家之人,他也希望唐玄宗能夠給予他機會,讓他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抱負。但李白的性格與他的理想本身便存在重大沖突,他隨性妄為,對官場事務(wù)一竅不通。李白的詩詞不能完全按照字面意義去理解,必須深入探索文字之下令人動容的瀟灑。從這個視角進行理解時可以發(fā)現(xiàn),所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確實體現(xiàn)出了李白“曾經(jīng)有過愁的念頭,也對自己不能施展抱負有過一絲的傷感”。但這兩句詩并沒有“一頭扎進傷感之中”,而是采用“自說自話”的方式,自己提出了充滿寓意的人生哲理——水流不可能因為一時被刀劃過而停止流淌,在受到阻隔之后,會形成更大的動力進行沖擊;飲酒固然能夠在一段時間內(nèi)忘記憂愁,但“愁”本身并不會消失,當酒醒之后,沒有解決的憂愁之事依然存在,如果繼續(xù)消極,只會“更加憂愁”。因此,李白的真正胸懷在于“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這才是真正的李白,這才是“詩仙”不同于俗世之人的特性。但李白畢竟不是真的仙人,他是“謫仙”,依然需要在人間生活。那么面對這些人生中的不如意,李白給出的“終極答案”是“待明天清晨,我會散開頭發(fā),駕一葉扁舟游覽江河湖海之上”,這才是真的快樂。通讀《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可以發(fā)現(xiàn),李白選定佩刀和杯酒作為傷感意象,他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了愁苦。但李白的自我調(diào)整能力極強,他在不如意的情況下,依然能堅持灑脫、豪邁、狂放不羈,這與他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所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相互映照,呈現(xiàn)出了一位謫仙獨有的氣度。而這種氣度呈現(xiàn)出的美感,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從《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等詩詞中,可以認識充滿著樂觀主義情懷、以“瀟灑”驅(qū)散“愁云”的李白?!皞小辈凰闶裁?,既能夠賦予意象傷感之情,那么讓這種消極情感消散同樣在一念之間。但上文提到,李白是一個充滿矛盾之人,他將豪邁、狂放、不羈發(fā)展到極致,在人們對他的理解似乎定性之后,又能夠以一種極其突然的方式迅速完成“回落”,令人產(chǎn)生“這是李白嗎?這怎么可能是李白”的疑問。正是在這種對比之下,人們感受到李白身上的無盡傷感產(chǎn)生的美。比如《長相思·其一》,“長相思,在長安,長相思,摧心肝”——“長安,摧心肝”五個字讓李白展現(xiàn)在世人之前的形象發(fā)生了顛覆性的改變。由此引發(fā)了一個問題,李白因為什么執(zhí)念于長安,何以達到“摧心肝”的程度。若要回答這個問題,重點依然在李白的性格及其抱負的矛盾方面。李白希望出將入相的想法并不是一時的心潮澎湃,而是根植于內(nèi)心深處的最大理想。他也有幸直接見到了一個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但唐玄宗畢竟是開創(chuàng)了開元盛世的偉大君主(盡管在其統(tǒng)治后期逐漸昏聵),其識人之能無需置疑。只需在有限次數(shù)的接觸中,便確定了李白根本不可能出將入相(李白的“灑脫”如果用于國家治理,必定會產(chǎn)生災(zāi)難性的后果),故只給了李白翰林院的職位。當現(xiàn)實與理想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即使是李白,也只能黯然離去。但也正因如此,盛唐時期的都城——長安城成了李白心中的執(zhí)念?!肮聼舨幻魉加^”,李白自己對自己因何而愁似乎都捉摸不定,唯有“卷帷望月空長嘆”。“嘆”的內(nèi)容明面上是“美人如花隔云端”——“美人如花”實際上映照“長安城的美好”,而這種美好自己曾經(jīng)真實體驗過,但現(xiàn)在,卻如云端之花,可望而不可即。青冥之高天、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的艱難別說肉體,即使是魂魄也難以承受,這種連睡夢中都再難抵達的痛苦,真是讓人肝膽欲裂。對李白的心境進行充分解讀后,似乎有一種“自虐”的感覺——這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滋味?放棄那些幻想,依然游戲人間,依然自由自在地生活,難道不是一種更好的選擇嗎?為什么一定要執(zhí)著?根植于內(nèi)心的最高理想,恰恰是一種無時無刻不在支撐自己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是凄美的,帶給人們無盡痛苦卻根本無法放棄——如果連內(nèi)心深處真正的訴求都可以無視,那么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么?這樣的心靈自我沖擊本質(zhì)上是一種無法復(fù)制的美,任何一個人都會擁有。因此,讀懂李白《長相思·其一》的傷感意象,既是在理解李白,又是在認清自身,這樣的“美的體驗”無法被替代,只屬于每一個個體。

      對李白的詩詞以及李白的性格、抱負進行分析后,可感受到李白傷感意象之中的“對立”之美。除了這種風格的美之外,在詩詞中還有一類以傷感意象為基礎(chǔ),搭配其他要素之后,完成“升級”的“壯美”。比如唐代著名詩人孟郊創(chuàng)作的五言樂府詩《游子吟》,采用白描的手法,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并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此詩情感真摯自然,千百年來廣為傳誦。這首詩短短三句共三十個字,以“手中線”和“身上衣”為傷感意象。也許有些人對此會感到不理解——一篇歌頌?zāi)笎鄣奈逖詷犯娫趺磿c“傷感”扯上關(guān)系,游子所穿的衣物是母親一針一線親手縫制,體現(xiàn)了濃厚的母子親情,應(yīng)該呈現(xiàn)出一片祥和之感才對。問題的關(guān)鍵恰恰在“游子”身上。上文提到,在古代社會,背井離鄉(xiāng)的行為本身自帶傷感性質(zhì),不知何時才能再次見到家中親人。在此種情況下,遠游之人才會觸景生情,對家中親人的思念之意才會逐漸提升。因此,詩詞中提到了“游子”二字,固然能夠展現(xiàn)母愛的偉大,本質(zhì)卻依然是即將背井離鄉(xiāng)而必然產(chǎn)生的傷感之情。但此種傷感卻與一般性質(zhì)的傷感之情有極大的差異。知名評論員梁宏達在《梁知》節(jié)目中曾經(jīng)提出過一個觀點: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守,唯獨母愛是為了離別。該觀點的內(nèi)涵為:朋友之間的惺惺相惜、親密戀人之間的濃濃愛意、贍養(yǎng)長輩的天倫之情,無一不是希望對自己重要的人能夠維系在自己的身邊。但母愛(實際上也包含父愛)則不同,雄鷹如果對自己的孩子不狠,那么雛鷹永遠無法翱翔九天。父母終有一日會離去,如果孩子缺乏生活下去的技能,那么父母在天之靈也無法安心。因此,這種“愛孩子,但卻不能溺愛孩子,甚至在必要的情況下還要發(fā)狠逼孩子”的行為,才是最深沉、最深刻、最偉大的母愛(父愛)。從上述視角對《游子吟》進行解析,可以看到,“手中線”和“身上衣”兩種傷感意象承載了千鈞重的母愛,這便是升華之后的壯美。此種壯美如果搭配其他要素,則可進一步升華。在《經(jīng)典詠流傳》的舞臺上,知名音樂人鮑比達先生以《游子吟》為詞,采用三重樂章的方式進行譜曲。在第一、第二樂章之中,呈現(xiàn)出的母子深情具有“私人性質(zhì)”,就是普通的游子和普通的母親。但在向第三樂章過渡時,曲目之中的厚重感逐漸提升,整首作品直接呈現(xiàn)出“宏大”之感。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祖國同樣被視為母親。因此,在旋律的烘托下,一篇《游子吟》的傷感意象在某個特定要素的支撐下,升級成了“家國情懷”的壯美,令人震撼。

      四、結(jié)語

      傷感意象的淺層美已經(jīng)令人動容,但在我國古代詩詞中,很多傷感意象之中含有恰恰與之對立,或是層次上全面“升華”的另一種美,當讀者能夠加以領(lǐng)悟,自己的心境會上升至新的高度,特別是對潛藏在“哀婉、悲傷”之下的“豪邁、灑脫、雄壯”之情進行深度領(lǐng)略時,會感到前所未有的“輕松”。

      猜你喜歡
      鴻雁海棠花傷感
      貓在野海棠花落處
      學生天地(2020年8期)2020-08-25 09:11:50
      海棠花開
      鴻雁飛
      草原歌聲(2019年1期)2019-07-25 07:31:00
      告別季
      女友(2018年7期)2018-05-14 17:57:33
      鴻雁
      當代音樂(2018年10期)2018-05-14 14:19:11
      雄雞和鴻雁
      學生天地(2017年6期)2017-05-17 05:48:58
      雄雞和鴻雁
      北方人(2016年4期)2016-05-14 02:36:44
      獨自一個人賞月
      北方文學(2016年4期)2016-04-29 08:46:50
      嵊泗县| 鸡泽县| 凤翔县| 五台县| 太和县| 九龙县| 龙州县| 弥渡县| 茂名市| 钟祥市| 当涂县| 舟曲县| 阿克苏市| 始兴县| 张家界市| 阳江市| 双鸭山市| 康平县| 辽源市| 道孚县| 渭南市| 深圳市| 九龙城区| 井冈山市| 遂平县| 航空| 界首市| 阜阳市| 东宁县| 鹤山市| 三亚市| 乌兰察布市| 兰州市| 海晏县| 昌宁县| 体育| 湄潭县| 青海省| 云阳县| 洱源县| 龙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