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翠
主題詞:班級文化;雙減;班主任;策略與實踐
雙減政策的發(fā)布為學校德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筆者所在校以“立德樹人,全面育人”為辦學宗旨,以“美好教育”為文化理念,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時代性、實效性、科學性和創(chuàng)新性,著力打造創(chuàng)新型的專業(yè)化班主任德育隊伍,有效提升了班主任的育人水平,促進了學校育人質(zhì)量的提升。在雙減背景下指導班主任進行班級文化建設,也成為德育教學與管理者重要的工作內(nèi)容。筆者在具體實踐中主要從班主任會議、升旗儀式和班級文化這三個具體方面指導班級文化建設。
每周二的班主任例會,是班主任們真正學習、收獲和成長的“樂園”。上學期,筆者與同事重點圍繞班級文化建設開展了10多次德育沙龍活動。
首先是開講前的精心雕琢。暑假前筆者給班主任提前布置任務,安排她們在假期中設計本班的班級文化建設方案,從是什么、怎樣實施、取得的效果幾個方面進行準備。開學后筆者會對她們的發(fā)言稿和PPT逐一審核,要求既要有理論支撐,又要具有實踐應用價值,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班級文化特色,還要有所創(chuàng)新。筆者和班主任老師都非常重視這項工作,大家不厭其煩地推敲、修改、反思、再修改、再反思,反反復復至少5遍,在一次次討論、修改和完善中,一個體系構架,或是一個管理方法,或是新的教育感悟漸漸成型。
其次是開講時的落落大方。筆者指導各位班主任完成了PPT演示和發(fā)言稿后,會展開更重要的指導——如何將內(nèi)容講明白。為此筆者安排她們逐一講給大家聽,哪個地方說的不明白,大家再共同修改,做到一定要確保思路清楚,接地氣又不失高度。
案例1:“星辰班”班級文化。王老師圍繞班級設計理念中的智慧、進取、務實、團結、逐夢幾個方面進行分享。在智慧方面,分享了星星事務局、班級星光榜、星星爭輝榜的設計;在進取方面,介紹了首位星辰計劃,特權卡的內(nèi)容及應用;在務實方面,展示了班級視頻號“星辰動態(tài)”記錄的集體活動;在逐夢方面,闡述三個環(huán)節(jié)助力學生夢想成真:抓習慣、摳細節(jié)、促成績。她的班級文化建設設計有特色,有創(chuàng)新,將游戲等形式融入了班級文化建設活動,深受學生喜愛。
案例2:潤物無聲——于點滴之中見育人。溫老師從班集體凝聚力、班級情感教育、班委團隊培養(yǎng)三個方面論述自己的班級管理體系,這三個方面是通過班級文化和班級活動兩個渠道進行統(tǒng)整,最終實現(xiàn)班級教育管理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
案例3:螺絲釘班級文化建設。李老師重點談到了兩種文化:“硬”文化和“軟”文化,她特別強調(diào)了在“硬”文化中要充分運用好班級的每個角落,使其成為“小螺釘”之家的生活區(qū)、圖書角,讓“小螺釘”人感覺到家的溫暖和文化氣息。
案例4:以竹文化立班促翠竹拔節(jié)。小策老師從新合班的困惑與思考、班級調(diào)整與建設、班級文化滲透與引領三個方面與大家交流,她談到了教師、學生、及家長面對合班的各種困惑,以及直面困惑,如何面對班級一團散沙的局面,著手進行班級管理,達到立德樹人效果的思考和策略設計。
案例5:讓有意義的事做得有意思。劉旭老師依據(jù)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制訂班級文化建設計劃,每個學期班級都有育人目標的重點,構建了班本課程體系,通過個體和集體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實施計劃。
集體教育又包含物質(zhì)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的三個方面,她重點分享了如何借助班級活動促進行為文化的實施,在班級活動方面又重點論述了體驗活動設計。她的班級文化是“水”文化,并設計了三級目標,體現(xiàn)出思路清晰、活動新穎并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特點,所有活動實施均圍繞層級目標開展,將班級文化和日常管理很好地融入到班級活動中,真正讓學生在有計劃的活動中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案例6:小小幾何,大大能量。郭老師將班級管理與所教數(shù)學學科相結合,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融入了數(shù)學學科的特點。
在硬文化方面,郭老師充分認識到板報、壁報的作用,因此將版面分為宣傳區(qū)、分享區(qū)和激勵區(qū),并注重激勵全員參與,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還納入學生學期、學年考核的內(nèi)容,充分發(fā)揮了板報的育人功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軟文化方面,郭老師重點和大家分享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的建設。在精神文化方面,她們班的班徽運用數(shù)字S和三角形,S寓意學生成為各行各業(yè)的super,三角形寓意著學生團結共進,共同綻放色彩。在制度文化方面有兩個原則特別值得借鑒:正方形原則(代表著公正無私)、圓形原則(寓意著處事柔和,有技巧),此外,郭老師還設置了班級信箱,很好地發(fā)揮了有效的交流作用。在行為文化中,郭老師巧妙踐行了“立體”原則,教導學生要全方面、多維度、多層次地處理問題,所設計的班級活動也很有特色,激發(fā)了學生的正能量,更重要的是使育人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實現(xiàn)。
再次是開講后的驚喜收獲。每次分享對于年輕班主任來說,是收獲、成長、擁有了信心、希望;對于骨干班主任來說是學習、促進、提高、鞭策;對于管理者來說是滿足、幸福、動力、收獲。
每次分享會后筆者都會對班主任的發(fā)言進行點評,鼓勵各位班主任,肯定她們的優(yōu)點,并提出更高的要求。每位班主任都會在班主任群里分享感悟。這是每位班主任從無到有,從有到習慣,從習慣到動力,從動力蛻變,從蛻變到收獲的學習和提高的過程。
大家的感悟充實而真誠,真正實現(xiàn)了相互學習的目的和效果,因為前期分享者的認真準備,各人的內(nèi)容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每位班主任都收獲滿滿,并期待下次分享。在這樣的氛圍中每位班主任都體會到實現(xiàn)進步和能力提高的必要性,骨干班主任認為必須學習,否則會被超越;年輕班主任更覺得要學習,因為大家都是同齡人,不甘心落后;中年班主任看到年輕人進步都如此巨大,作為老班主任一定要做得更好,主動打破舒適圈,轉變理念,推陳出新,追求進步。
本學期筆者重點指導班主任老師組織學生進行精彩的班級文化分享。每周的升旗儀式是學生們期待的場景,因此筆者指導班主任要抓住這一場景,有效做好國旗下“班級文化分享”活動。
其一是班級文化分享前——師生一絲不茍地排練。通過班主任主題沙龍,班主任老師已經(jīng)非常明晰自己班級文化建設的目標和措施。在此基礎上,筆者指導她們進行班級文化的分享展示活動,學生用家里帶來的廢舊紙箱、紙板自制班徽,并寫上班級名稱,每個班的班徽都別具一格,有帆船、有翠竹、有三角形等等,其中凝聚著師生共同的智慧,班主任老師也在班牌制作中體現(xiàn)出自身的學科特色,語文教師發(fā)揮了文學素養(yǎng),數(shù)學教師的班級圖形中出現(xiàn)了幾何圖形,外語老師的班級班徽自然少不了英文字母……每個班徽都有其代表涵義和文化理念。班徽是班級集體合作的作品,充分體現(xiàn)了同學們的集體智慧和凝聚力。
作品完成后,師生還要共同解說自己的班級文化,解讀自己的班級文化理念,介紹班牌內(nèi)涵、班訓等,教師經(jīng)過反復練習,直至將講解內(nèi)容內(nèi)化于心,并能完美地表達出來。最后,筆者會驗收教師指導的效果,從內(nèi)容到上場、到站位、到語音、語調(diào)等細節(jié)逐一檢查。
其二是班級文化分享中——師生的精彩亮相。在國旗下講話班級文化分享活動中,班主任和幾名學生代表共同分享班級文化,有的舉牌,有的解說,大家對班級的整體理念、育人目標、班訓、班歌、班牌逐一進行講解,展示自己的班牌寓意。
其三是班級文化分享后——良好的育人效果?!鞍嗉壩幕狈窒碚故荆瑢Ρ景鄬W生來說,是展示自己班級最好的時機,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了集體的智慧,同學們從中獲得了自信和力量,班集體的凝聚力大大增強。班班在進步、成長,班級文化也在班級中更加根深蒂固,美好教育理念下的班級文化也在逐步向“品牌化”發(fā)展,更充分地展示美好班級和美好學生的形象,班主任老師也能夠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威信,充分展示美好班主任的形象。
首先是科研引領助力班級文化建設。在雙減的大背景下,筆者申報了“美好教育理念下班級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的中學德育課題研究項目,帶領年級組長、班主任共同進行課題研究。首先,筆者為班主任解讀和部署研究性任務,分年級開展行動研究,初一年級以“美好習慣,邁好初中第一步”為主題;初二年級以“美好青春,順利度過轉折點”為主題;初三年級以“美好學習,奏響成功主旋律”為主題,不同年級有不同的目標。筆者帶領團隊從項目實施的背景及重要意義、項目實施目標及主要內(nèi)容、項目實施重難點、各年級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成果及實效評估幾個方面著手進行深入的研討和設計,以期取得最佳的成效,即班主任和學生都能夠進行班級文化建設成果分享,形成班級文化的物化成果,產(chǎn)生推廣價值;學生形成美好的信念和追求美好的愿望,育人效果也取得應有的進步。
其次是專業(yè)引領助力班主任專業(yè)成長。要想別人優(yōu)秀,自己必須更加優(yōu)秀,才能帶領大家進步。為此,筆者多次為班主任做專題培訓。今年筆者重點為班主任進行“班主任基本功培訓”,主要從班主任基本功的設計、班主任基本功的背景、內(nèi)容和形式、班主任基本功提高的案例分析等幾個方面進行。
再次是課題和專業(yè)引領,師生喜結碩果。在美好教育文化引領下,在專業(yè)課題和專業(yè)引領下,學校德育工作喜結碩果。2020-2021年我校劉旭老師、崔玉梅老師雙雙榮獲“北京市紫金杯”班主任一等獎和“我喜愛的班主任”,兩位老師還多次被評為區(qū)“陽光杯班主任”,所帶的初三(6)班和初一(1)班被評為北京市先進班集體,溫馨老師所帶的初二(5)班被評為“朝陽區(qū)先進班集體,李慧敏和劉旭老師的主題班會案例被評為朝陽區(qū)“一等獎”。
孫鈺棋同學榮獲2021年朝陽區(qū)中小學生十佳中學生提名獎和朝陽區(qū)新時代好少年稱號。今年學校的其它獲獎項目也頗為豐厚,這些獎項充分反映了師生的不斷進步和成長。
在新時代背景下,減負必先讓學生更加信任學校、熱愛班級、認同班級文化,以實現(xiàn)共同成長。班級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也是學校最基礎和最關鍵的團體組織,為更好地踐行班級文化,踐行學校的育人目標,德育管理者必須不斷轉變理念,不斷學習、創(chuàng)新,只有更好地指導班主任設計和實施班級文化建設,帶領班主任進行“班級文化建設”的科學研究,引領班主任專業(yè)發(fā)展,才能讓班級有生機,學生更有活力,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品德優(yōu)、善學習、體魄強、視野寬、有特長、會合作”的美好少年,真正提升育人質(zhì)量,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