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宋詩中貓的多元化意趣

      2022-11-22 13:57:19
      內江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9期
      關鍵詞:公案捕鼠貓兒

      張 鈺 婧

      (南開大學 文學院, 天津 300071)

      詩至于兩宋,逐漸由邊關朔漠、奇山異水的恢弘氣象轉為書齋園林、籬邊院落的雅致內斂。宋詩的內斂與理趣在意象中的體現(xiàn),即為詩歌意象的日?;c哲理化。宋代文人喜好養(yǎng)貓,反映在詩中,便呈現(xiàn)為相當數(shù)量的詠貓、乞貓、送貓與祭貓詩,以及以貓喻人的諷喻之作。不獨文人愛貓,僧人亦然,除詠貓詩以外,偈頌與頌古中也時常出現(xiàn)貓的身影,以貍奴白牯通于佛性,貓兒捕鼠心無異緣。此前,已有學者注意到宋人的詠貓詩,如丁世峪的論文《淺談陸游詠貓詩》,論及陸游詠貓詩的文化背景與風格特征[1];李博昊的論文《宋人貍奴詩釋論》,以“貍奴”稱謂引入,分析宋人對捕鼠之貓的喜愛、對不捕之貓的諷刺,兼論及宋代貓畫的流行[2]。然而,學界對詠貓詩的研究大多著眼于社會風俗與文人愛憎,對其中蘊含的哲理禪思的分析尚有未盡之處,且在具體的詩作分析上多集中于黃庭堅、陸游等著名詩人,對宋代的貓趣詩尚缺乏統(tǒng)觀的研究。因此,本文在對《全宋詩》中的“貓”進行全面梳理的基礎上,將宋代的貓趣詩分為文人雅趣、諷喻說理與禪宗公案三方面,并將貓趣詩放在宋詩內容生活化與意象人文化的背景之下探究其成因。

      一、雅趣:裹鹽聘貍奴,護我萬卷書

      貓在《全宋詩》中有多種別稱,如貍奴、銜蟬、花奴、貍狌與於菟等,而以貍奴與銜蟬最為常見。貓名銜蟬,取其能上樹捕蟬之意,又稱“銜蟬奴”[3]538。又因古代貓與貍同屬,二者并稱,故名“貍奴”,此處的“奴”并非指奴仆,而是一種擬人化,表示喜愛親昵的稱謂,與呼竹夫人為青奴、稱毛筆為尖頭奴的用意相同。文人喜貓之緣由,正如清代黃漢在《貓苑》自序中所言,貓“治鼠之馀,非屋角高鳴,即花陰閑臥,銜蟬撲蝶,幽戲堪娛。哺子狎群,天機自適。且于世無重墜之累,于事無牽率之誤,于物殖有守護之益,于家人有依戀不舍之情,功顯趣深,安得不令人愛重之耶”[4]5-6。由此可見,文人對貓的喜愛不僅在于捕鼠護物的功用,也同樣欣賞銜蟬撲蝶的趣味,從一開始就兼有實用與審美雙重特征。

      就實用角度而言,宋人畜貓的首要需求是捕鼠護書。據(jù)《全宋詩》所收錄,有不少文人因鼠嚙書毀物而夜不成眠,飽受鼠患之苦,故有乞貓之作,如黃庭堅《乞貓》:“秋來鼠輩欺貓死,窺甕翻盤攪夜眠。聞道貍奴將數(shù)子,買魚穿柳聘銜蟬。”[5]17冊,11496劉一止《從謝仲謙乞貓一首》:“昔人蟻動疑斗牛,我家奔鼠如馬群。穿床撼席不得寐,嚙噬編簡連帨帉……君家得貓自拯溺,恩育幾歲忘其勤。屋頭但怪鼠跡絕,不知下有飛將軍。他時生囝愿聘取,青海龍種豈足云。”[5]25冊,16681周紫芝《次韻蘇如圭乞貓》:“饑鼠竄旁舍,不復勞驅除。何為走老黥,貫魚乞貍奴?!盵5]26冊,17141蔡肇《孫元忠乞貓》:“廚廩空虛鼠亦饑,終宵咬嚙近秋帷。腐儒生計惟黃卷,乞取銜蟬與護持?!盵5]20冊,13652曾幾《乞貓二首·其一》:“春來鼠壤有余蔬,乞得貓奴亦已無。青蒻裹鹽仍裹茗,煩君為致小於菟?!盵5]29冊,18592饑鼠啃咬糧食與蔬菜,竟連書冊也不放過,文人苦于鼠害,于是向友人乞貓,這是乞貓詩常見的結構。既有乞貓之舉,與之相對的便是以貓相贈,以及隨之而來的感謝友人送貓、抒寫得貓之喜的詩作,如李璜《以二貓送張子賢·其一》:“家家入雪白于霜,更有欹鞍似鬧裝。便請爐邊叉手坐,從他鼠子自跳梁。”[5]32冊,20289黃庭堅《謝周文之送貓兒》:“養(yǎng)得貍奴立戰(zhàn)功,將軍細柳有家風。一簞未厭魚餐薄,四壁當令鼠穴空。”[5]17冊,11496趙蕃《謝彭沅陵送貓》:“怪來米盡鼠忘遷,嚼嚙侵尋到簡編。珍重令君憐此意,不勞魚聘乞銜蟬。”[5]49冊,20928陳郁《得貍奴》:“穿魚新聘一銜蟬,人說貍花量直錢。舊日畜來多不捕,于今得此始安眼?!盵5]57冊,35812陸游《贈貓》:“裹鹽迎得小貍奴,盡護山房萬卷書。慚愧家貧策勛薄,寒無氈坐食無魚。”[6]1179陸游《鼠屢敗吾書偶得貍奴捕殺無虛日群鼠幾空為賦此詩》:“賈勇遂能空鼠穴,策勛何止履胡腸。魚餐雖薄真無愧,不向花間捕蝶忙?!盵6]3666對于捕鼠護宅的佳貓,文人向來不吝贊美之詞,將其比喻為屢立戰(zhàn)功的將軍,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并非所有的貓都能勤勤懇懇地捕鼠,有些貓在飽食酣睡之際,全然忘了捕鼠之天職。雖與畜貓之初衷不符,但文人對此也無可奈何,只得以詩自嘲,如陸游《嘲畜貓》:“甚矣翻盆暴,嗟君睡得成。但思魚饜足,不顧鼠縱橫?!盵6]2428方岳《貓嘆》:“雪齒霜毛入畫圖,食無魚亦飽於菟。床頭鼠輩翻盆盎,自向花間捕乳雛?!盵5]61冊,38306林希逸《麒麟貓》:“道汝含蟬實負名,甘眠晝夜寂無聲。不曾捕鼠只看鼠,莫是麒麟誤托生。”[5]59冊,37298胡仲弓《睡貓》:“瓶中斗粟鼠竊盡,床上貍奴睡不知。無奈家人猶愛護,買魚和飯養(yǎng)如兒?!盵5]63冊,39806然而文人愛貓,不獨愛其捕鼠之威,亦喜見其乖巧嬌憨之態(tài),是以對于這些貪食懶惰的不捕之貓,文人雖感慨嘆息,但喜愛之心依舊不減。對于文人而言,貓不僅是捕鼠安宅的動物,更是書齋之中的良伴,在陸游的一些詩中體現(xiàn)得尤為顯著,如《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其一》:“風卷江湖雨闇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6]1829《戲書觸目》:“貍奴閑占熏籠臥,燕子橫穿翠徑飛。我亦人間好事者,憑闌小立試單衣?!盵6]3750《嘉定己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十二首·其六》:“半饑半飽隨時過,無客無書盡日閑。童子貪眠呼不省,貍奴戀暖去仍還?!盵6]4490《獨酌罷夜坐》:“聽雨蒙僧衲,挑燈擁地爐。勿生孤寂念,道伴有貍奴。”[6]3956《冬日齋中即事六首·其五》:“我老苦寂寥,誰與娛晨暮。貍奴共茵席,鹿麑隨杖屨?!盵6]4297《北窗》:“隴客詢安否,貍奴伴寂寥?!盵6]3590陸游愛貓,在詩中常喚貓為“貍奴”,并為貓起了“於菟”的別稱。這些詩作于陸游晚年,家貧老病之時,門庭冷落,長夜寂寥,唯與貍奴分毯而坐、相擁而眠,或許,陸游從貓的率真自適中找到了些許壯志未酬的慰藉。

      貓既是捕鼠的功臣,又是生活中的良伴,文人在貓身上傾注了遠超其他動物的深情厚意,因而在貓死去之時,文人自然少不了以詩悼念,如梅堯臣的《祭貓》:“自有五白貓,鼠不侵我書。今朝五白死,祭與飯與魚?!盵5]5冊,3189這只五白貓不僅善捕,且有謀略,捕獲一鼠后繞庭而走,意在震懾群鼠,“昔爾嚙一鼠,銜鳴繞庭除。欲使眾鼠驚,意將清我廬?!盵5]5冊,3189梅堯臣對五白貓很是愛重,認為它勝過雞與豬等家禽,出行時將它帶在身旁,同舟而乘,同室而居。不僅文人如此,僧人亦然,如釋云岫的《悼貓兒》:“亡卻花奴似子同,三年伴我寂寥中。有棺葬在青山腳,猶欠鐫碑樹汝功?!盵5]69冊,43537在此,貓已然等同于與人相依為命的幼子,僧人在為貓安葬之后仍覺不足,認為貓對主人的陪伴之情值得立碑為記。

      從宋人的乞貓、送貓、得貓、贈貓、嘆貓與祭貓詩來看,貓在文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畜貓不僅用于捕鼠,更是文人雅趣的體現(xiàn)。并且,宋人對貓傾注了大量筆墨與深厚情感,貓作為宋詩中常見的動物之一,其形象的完整性與內容的豐富性遠勝過禽鳥、牛馬等動物意象。

      二、諷喻:仁惠能相乳,素餐甚不職

      在文人眼中,貓稟性聰慧乖覺、通于人性,系于人事而結于世緣,因此有各種以貓喻人的譬喻,“或以其猛,則命之為將;或以其德,則予之以官;或以其有威制,則推之為王?!盵4]6雖不乏溢美之詞,但善于捕鼠護院之貓的確當?shù)闷鹈麑⒒蛄祭舻馁澴u?!度卧姟分懈怯胁簧僖载堄魅擞髟姟⒄f理諷喻的詩作,有贊之者,稱譽貓感仁惠而相乳,如同仁人義士;有諷之者,譏刺貓不捕鼠欺瞞主人,如尸位素餐之貪官污吏;有憐之者,以失寵之貓喻夫婦之義。

      “貓相乳”一事初見于韓愈《貓相乳》:“司徒北平王家,貓有生子同日者,其一母死焉。有二子飲于死母,其鳴甚哀。其一方乳其子,若聞之,起而聽之,走而救之。銜其一置于其棲,又往如之,反而乳之,若其子然”。[7]100韓愈作此文本意是贊揚司徒北平王“牧人以康,罰罪以平”,以致家道和睦、兄友弟恭,在他看來,貓生性本無仁義,家貓能有此舉正是被主人的仁德感化,名為贊貓,實為頌人。然而,司馬光在《貓?zhí)爞鳌分蟹瘩g了韓愈的觀點,認為仁義為天德,但凡動物皆有仁義,并非人所獨有,“仁義,天德也。天不獨施于人,凡物之有性識者咸有之,顧所賦有厚薄也?!盵8]232宋代詩人頗為認同司馬光的看法,在詩中提及“貓相乳”時,往往與人無涉,獨贊譽貓之仁惠,如錢時《義貓行》,寫家中老貓健壯善捕,去年生養(yǎng)了兩公一母三只貓,今年兩只母貓又生下幼貓之后,共同哺乳養(yǎng)育的情景,“今年女子七,母復誕三子。三子乳有余,七子不易耳。頗似相軫念,抱弄時相乳。依依同氣恩,髣髴見情理。一日忽銜子,來同七子處。薰然如一家,雜乳無彼己”[5]55冊,34341。詩人由此感慨“天地即我心,萬物非異體”、“貓也本虎屬,能為義士舉,”[5]55冊,34341貓不似鳥雀探巢攫卵、同類相傷,而是以同類之子為己之子,能行仁義之道,實屬難得。又如章甫《代呼延信夫以筍乞貓于韓子云》,在乞貓之時贊譽貓相乳之德,“墻東吏部家,兩貓將十子。往往感仁惠,相乳忘彼此。”[5]47冊,29039另外,不僅貓能相乳,犬亦有此舉,如項安世《丁教授家貓狗皆相乳二首·其一》:“周郊奉犬用刑樽,堯蠟迎貓似捕神。直是蘇公比臺諫,未知韓子喻家人。鷹鸇化作鸞將鳳,獬廌移成騶與麟。煦煦徐徐何必善,使知剛毅有深仁?!盵5]44冊,27404首聯(lián)寫犬與貓皆為郊祀蠟祭所奉,其德早已為人所知,頷聯(lián)“蘇公比臺諫”為蘇軾在《上神宗皇帝書》中將貓捕鼠比喻為諫官之功用,“韓子喻家人”為前文所提到的韓愈《貓相乳》,頸聯(lián)中鷹鸇為勇猛忠義之飛禽,獬廌為判別忠奸之神獸,用以指代犬與貓,最后稱譽相乳之貓狗剛毅而仁厚。

      在宋人眼中,相乳之貓堪比義士,不捕之貓則如同貪官污吏。蘇軾《上神宗皇帝書》已開以貓喻官之先聲,“養(yǎng)貓以去鼠,不可以無鼠而養(yǎng)不捕之貓;畜狗以防奸,不可以無奸而畜不吠之狗?!盵9]740將貓狗比作維護朝廷綱紀的臺諫。而在宋詩中,詩人則將貓狗對舉,以狗履貓職予以反諷,如艾性夫《貓犬嘆》,寫主人對貓狗愛憎不同,待遇有天壤之別,“飯貓奉魚肉,憐惜同寢處。飼犬雜糠籺,呵斥出庭戶。犬行常低循,貓坐輒箕踞。”[5]70冊,44385然而忽有一日,狗捉到了夜晚作亂的老鼠,而此時貓卻在偷吃肉干,詩人不禁感嘆:“犬雖出位終愛主,貓兮素餐烏用汝。”[5]70冊,44385又如王炎《犬捕鼠》,貓捉鼠不力,而家犬能堪重任,“小施逐兔騰山力,不露爪牙潛有獲。主人高枕終夜安,論功法吏能掃奸。繩以漢家三尺律,鼠罪貫盈貓不職”[5]48冊,29695。這兩首詩中,貓養(yǎng)尊處優(yōu)、無所事事,而狗則勤懇護宅、越職捕鼠,高下立判。在另一些呵責不捕之貓的詩作中,詩人的諷喻之意更為明顯,如劉克莊《責貓》:“首斑虛有含蟬相,尸素全無執(zhí)鼠功。歲暮貧家宜汰冗,未知誰告主人公?!盵5]58冊,36595趙崇嶓《癡貓》:“愛汝斒斕任汝癡,了無殺意上須眉。通宵鼠子喧人睡,政爾相忘也大奇。”[5]60冊,38080姚勉《嘲貓》:“斑虎皮毛潔且新,繡裀嬌睡似親人。梁間縱鼠渾無策,門外攘雞太不仁?!盵5]64冊,40451不捕之貓辜負了主人的期待,如同貪圖享樂、尸位素餐的官吏。然而,貓不捕鼠僅是不稱職,狡猾欺主、捕燕傷禽之貓則更加可惡,如強至《予家畜貍花二貓一日貍者獲鼠未食而花者私竊之以去家人不知以為鼠自花獲也因感而作二貓詩》,如詩題所言,花貓竊捕鼠之功為己有,家人惘然不知,貓尚且顛倒是非,人事亦有更甚者,詩人以貓喻事,感嘆“人間顛倒常大此,利害于貓復何有?!盵5]10冊,6923捕燕之貓常用以比喻倚強凌弱,進而引申為草菅人命之酷吏,如劉克莊《貓捕燕》:“文采如彪膽智非,畫堂巧伺燕雛微。梁空賓客來俱訝,巢破雌雄去不歸?!盵5]58冊,36185貓飽臥養(yǎng)威,膽識智謀不用來捕鼠,反而捕捉幼燕,引得黃鶯與蝴蝶紛紛避難,詞雖隱晦,然譏貓之意足見。俞德鄰《貓燕行》則更加一針見血,開篇即言貓與燕生性各異,本應互不相犯,然而一日忽見饑貓捕燕,“饑貓攫燕欲何為,燕比他禽況無肉??蓱z乳燕未出巢,探頭伺乳聲嘲嘲。母去不歸子饑餓,柔而害物嘻汝貓?!盵5]67冊,42413之后筆鋒一轉,以貓燕喻人,“父逃官逋母系官,悍吏催錢夜打門。一朝母作溝中瘠,三女一子家四壁。官司株逮尚不休,諸孤駢首為累囚。”[5]67冊,42413將酷吏逼迫百姓索取租稅,以致家破人亡比作貓捕燕,勢單力薄的百姓恰如巢中燕子面對齒爪鋒利的貓,對酷吏作威作福欺凌百姓的批判躍然紙上。

      此外,宋人還以貓得寵失寵喻夫婦之義,如陳著《憐貓示內》,詩中寫一只乖巧敏捷的黑花貓,起初很受主人寵愛,“一臠亦割啗,分與眠席眠”[5]64冊,40262。然而他日主人離去多時,貓無以為生,過得十分狼狽,主人歸來見貓“灰染突塵涴,毛色非舊鮮”[5]64冊,40262。主人非但不憐惜,反而心生厭惡,對貓呵斥鞭笞。詩人由此感嘆人心易變:“不念昔可愛,惟惡今非前。本來是一物,色改愛遂遷?!盵5]64冊,40262進而由貓被主人拋棄想到人的色衰愛弛,推及夫婦,“人于夫婦閑,情義亦罕全?;伾倌陼r,偎倚心相纏。皤皤白發(fā)垂,相丑亦相妍?!盵5]64冊,40262以貓之經歷警醒世人須重情重義。

      從以貓喻人喻事的詩作來看,貓作為宋人樂于蓄養(yǎng)的動物,廣泛地參與了文人的日常生活,這是文人以之諷喻世事的基礎。并且,不同于唐人,宋人是以一種平等的視角看待貓,貓有仁惠之心并非受到了人的影響,而是先天具備的品性。同時,宋人并未因愛貓而過分贊譽,而是通過對貓捕燕、犬捕鼠的觀察,在詩中予以批判諷刺??梢哉f,貓在宋詩中呈現(xiàn)出情態(tài)各異、褒貶兼具的多面化形象。

      三、參禪:慧覺通佛性,上柱解捉鼠

      貓與佛教的因緣最初見于《貓苑》所引《爾雅翼》:“初,中國無之,釋氏因鼠嚙佛經,唐三藏禪師從西方天竺國攜歸?!盵4]63傳說不足為據(jù),其言中國原本無貓,自然不實。但是,玄奘法師將貓從天竺帶回,護持經卷,免遭鼠禍的傳說卻在民間廣為流傳,如民間流傳的“貓兒契式”中即有詩云:“一只貓兒是黑斑,本在西方諸佛前。三藏帶歸家長養(yǎng),護持經卷在民間。”[10]僧人亦有愛貓者,相傳唐代僧人貫休有貓名為梵虎,前文所敘宋代僧人釋云岫作有悼貓詩。不過,最能體現(xiàn)貓與佛教之密切關系的則是大量以貓說法的禪宗公案?!度卧姟分信c貓相關的公案典故主要有貍奴白牯、南泉斬貓與貓兒捉鼠,其中絕大多數(shù)為僧人所作的頌古與偈頌。

      “貍奴白牯”見于《五燈會元》所載的兩則公案,“僧問南泉云:‘三世諸佛不知有,貍奴白牯卻知有。為什么三世諸佛不知有?師曰:‘未入鹿苑時,猶較些子?!唬骸偱钻魹槭裁磪s知有?師曰:‘汝爭怪得伊?’”[11]210“又一日,入寺設粥。仍請南泉念誦。泉乃白椎曰:‘請大眾為貍奴白牯念摩訶般若波羅蜜?!盵11]217“貍奴白牯卻知有”,即是說貍奴白牯有佛性,但為何“三世諸佛不知有”?南泉普愿指出:“未入鹿苑時”,可見此處所說的佛性是一種本真自然的狀態(tài),即平常心是道?!柏偱钻簟惫冈谒未鷱V為流傳,文人以此為典故,僧人以之作偈頌,如黃庭堅《再答并簡康國兄弟四首·其一》:“瞿曇不解祖師機,卻許貍奴白牯知?!盵5]17冊,11712黃庭堅《寄清新二禪師頌·其一》:“白牯貍奴心即佛,銅睛虎眼主中賓?!盵5]17冊,11732韓淲《王通叟自溫之贛過門因得五字》:“庵高一宿覺,不是二乘禪。露柱燈籠里,貍奴白牯邊?!盵5]52冊,32563釋清遠《偈頌一一二首·其三八》:“貍奴白牯念摩訶,貓兒狗子長相見。”[5]22冊,14718釋宗杲《頌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一一四》:“三世諸佛不知有,老老大在外邊走。眼皮蓋盡五須彌,大洋海里翻筋斗。貍奴白牯卻知有,瀑布不溜青山走?!盵5]30冊,19392釋大觀《偈頌五十一首·其九》:“三世諸佛不知有,覆水難收。貍奴白牯卻知有,頭上安頭?!盵5]62冊,28948釋惟清《偈九首·其八》:“三世諸佛,不知有恩無重報。貍奴白牯,卻知有功不浪施。”[5]20冊,13490釋崇岳《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其七》:“貍奴白牯念摩訶,祖師不會西來意。”[5]45冊,17815這些偈頌是對公案內容的敷演,以貍奴白牯說明即心即佛、祖師西來無意。

      “南泉斬貓”源于南泉普愿與趙州從諗?shù)囊欢喂福骸皫?南泉)因東西兩堂爭貓兒,師遇之,白眾曰:‘道得即救取貓兒,道不得即斬卻也。’眾無對,師便斬之。趙州自外歸,師舉前語示之。州乃脫履安頭上而出,師曰:‘子若在,即救得貓兒也?!盵11]139看上去血淋淋的斬貓公案,實際上正是截斷眾流、不容擬議的體現(xiàn),與禪門以拳打腳踢說法同理。東西兩堂因貓兒爭執(zhí)不下,無言以對,唯有趙州從諗脫下鞋子放在頭上,以此表明兩堂爭貓為本末倒置。南泉斬貓公案在偈頌中經常出現(xiàn),如釋如本《頌古三十一首·其九》:“斬了貓兒問諗師,草鞋頭戴自知時。兩堂不是無言對,只要全提向上禨?!盵5]31冊,20066釋紹曇《禪房十事·戒刀》:“惡鉗錘下番身,未必鋒芒發(fā)露。不惟斬得貓兒,也解煞佛煞祖。”[5]65冊,40814釋印肅《證道歌·其六五》:“不因訕謗起冤親,斬卻貓兒不作聲。尤賴趙州收得橛,草鞋搭腦笑忻忻?!盵4]37冊,23128釋印肅《摩尼歌》:“老南泉,逞見解,提起貓兒人不買。一刀兩斷不曾分,主伴重重元不背?!盵5]37冊23144釋守珣《頌古四十首·其一八》:“要得貍奴覿面酬,渾如鉗口鎖咽喉。一刀兩段從公斷,直得悲風動地愁?!盵5]25冊,16488釋慧性《頌古七首·其七》:“當陽利劍斬貍奴,刃下翻身會也無。脫下草鞋頭戴出,石人吞卻洞庭湖?!盵5]53冊,32913釋師范《頌古三首·其一》:“盡力提持只一刀,貍奴從此脫皮毛。血流滿地成狼籍,暗為春風染小桃。”[5]55冊,34806這些偈頌或側重于南泉斬貓之戒刀,或偏重趙州脫履安頭之舉動,皆在斬貓公案的基礎上表明一刀兩斷、斬卻執(zhí)迷的禪理。

      “貓兒捕鼠”見于黃龍祖心啟發(fā)泐潭善清開悟的公案,“龍曰:‘子見貓兒捕鼠乎?目睛不瞬,四足踞地,諸根順向,首尾一直,擬無不中。子誠能如是,心無異緣,六根自靜,默然而究,萬無失一也?!瘞煆氖瞧寥ラe緣,歲余豁然契悟?!盵11]1134起初,泐潭善清參學于黃龍祖心,對“風吹幡動”參悟良久,不得其理,黃龍祖心于是以貓捕鼠點撥之,貓捕鼠時眼中只見鼠,心無他物,故能一舉捕獲,如參禪之時心無旁系,六根清凈,泐潭善清由此開悟。在僧人所作的偈頌中,“貓兒捕鼠”常用于表示參禪的心境與悟解的境界,如釋道樞《頌古三十九首·其一一》“昨夜月初明,柴門猶未閉。貓兒捉老鼠,引得狗兒吠。”[5]37冊,23256釋了演《偈頌十一首·其四》:“高高峰頂云,散作人間雨。一句絕誵訛,相逢莫錯舉。不錯舉,貓兒偏解捉老鼠?!盵5]31冊,20052釋慧性《偈頌一百零一首·其一○○》:“歸宗事理絕,日輪正當午。布袋放憨癡,貓兒捉老鼠。若人會得,超佛越祖?!盵5]31冊,32912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其四六》:“我有一機,極盡玄微。饑來吃飯,寒來著衣。我有一句,包羅今古。犬吠枯樁,貓捉老鼠?!盵5]65冊,40733釋師范《偈頌一百四十一首·其一一五》:“問佛便答麻三斤,何似庭前柏樹子。蒼鷹搦臥兔,貓兒捉老鼠?!盵5]55冊,24766比起公案中對貓捕鼠時的狀態(tài)描述的栩栩如生,這些偈頌中多用跳躍性、非邏輯的語言打破常理,將“貓兒解捉鼠”與“饑來吃飯,寒來穿衣”、“麻三斤”、“庭前柏樹子”相提并論,以貓捕鼠這一尋常事中蘊含禪理,用來喻指禪悟的狀態(tài)。

      此外,“貓兒上露柱”公案也見于偈頌之中,此公案出自椑樹慧省答學人所問,“僧問:‘如何是佛?’師曰:‘貓兒上露柱?!唬骸畬W人不會?!瘞熢唬骸畣柸÷吨ァ!盵11]276以貓爬上柱子回答對佛性的提問,看似驢唇不對馬嘴,實則就常見之物說明佛性不在他處,眼前所見,觸處即真。在偈頌中,僧人更注重“露柱”所指代的佛性,擴展為“古佛與露柱交參”,如釋紹隆《偈二十七首·其二二》:“一二三四五,梅雨炎蒸暑。碓觜也生花,道芽知幾許。古佛與露柱交參,貓兒咬殺犯罪虎。”[5]24冊,16172釋如珙《偈頌三十六首·其二》:“古佛與露柱交參,貓兒咬殺猛虎。出門撞著須菩提,拶破虛空全體露。一片虛凝絕謂情,萬里清光飛玉兔?!盵5]66冊,41215縱觀偈頌中與貓有關的公案,無論是貓兒捉鼠還是貓上露柱,皆是尋??梢姷膭游锴閼B(tài),這無疑是禪宗以“平常語”“日用話”說法的反映。同時,我們也能從中發(fā)現(xiàn),由于鼠患是寺院藏書面臨的重大威脅之一,在宋代僧人養(yǎng)貓是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這是此類公案存在的現(xiàn)實基礎。

      四、貓趣詩的成因:世俗生活與人文氣象

      吟詠雅趣、諷喻說理與參禪說法構成了宋詩中豐富多元的貓趣書寫。在唐詩中,題詠貓的作品并不多見,《全唐詩》與《全唐詩補編》所載不過十余首,且大多為蠟祭迎貓、貓捉老鼠等概念性的表述,并未將貓作為獨立的題詠對象。相比之下,宋代詩人在描寫貓時多以日常生活入詩,注重形象姿態(tài)的描摹,賦予了貓更豐富的內涵,這種書寫傾向與宋代社會的日常生活與審美趣尚密切相關。

      宋人養(yǎng)貓的情況相當普遍,不僅家庭中用來捕鼠,且出現(xiàn)了專供玩賞的寵物貓,據(jù)《夢粱錄》卷十八“獸之品”所記,“貓,都人畜之,捕鼠,有長毛。白黃色者稱曰‘獅貓’,不能捕鼠,以為美觀,多府第貴官諸司人畜之,特見貴愛?!盵12]171張商英作有《貓》一詩 :“白玉狻猊藉錦茵,寫經湖上凈名軒。吾方大謬求前定,爾亦何知不少喧。出沒任從倉內鼠,鉆窺寧似檻中猿。高眠永日長相對,更約冬裘共足溫?!盵5]16冊,10999“狻猊”為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形似獅子,對應頸聯(lián)“出沒任從倉內鼠”可知所吟詠的正是不捕鼠的獅貓。并且,兩宋都城出現(xiàn)了不少與貓買賣相關的行業(yè),如《東京夢華錄》卷三“諸色雜賣”:“養(yǎng)貓則供貓食并小魚。”[13]119《武林舊事》卷六“小經紀”:“貓窩、貓魚、賣貓兒、改貓犬?!盵14]175這些營生的出現(xiàn)正是當時養(yǎng)貓風氣的盛行的影響。

      在宋代,貓得到了達官貴族與文人墨客的廣泛喜愛,審美需求的變化影響了文人的貓畫創(chuàng)作。其中,最明顯的變化是貓成為了獨立的繪畫主體。據(jù)《宣和畫譜》“花鳥門”所載,宋代貓畫在題材上不僅繼承了前代已有的《子母貓圖》《子母戲貓圖》,而且還出現(xiàn)了貓與花卉、鳥雀、蜂蝶等意象組合的圖畫,如《牡丹戲貓圖》《芍藥戲貓圖》《榴花戲貓圖》《萱草小貓圖》《花竹捕雀貓圖》《竹石貓雀圖》《蜂蝶戲貓圖》等[15]268-295。這些常見的繪畫內容所反映的是貓的獨特寓意與士大夫的審美趣味,如以貓蝶諧音“耄耋”、貓雀諧音“耄耆”、牡丹貓蝶象征“富貴耄耋”,傳遞出吉祥長壽的寓意[16]。并且,文人對貓觀察細致入微,畫貓之時不僅注重對背景意象的描繪,還注重描摹貓的特性與形態(tài),像睡貓、醉貓與乳貓等各種姿態(tài)的貓形象在宋人畫作中隨處可見。與之相應,文人創(chuàng)作了不少題畫詩,如陸游《題畫薄荷扇二首·其一》:“薄荷花開蝶翅翻,風枝露葉弄秋妍。自憐不及貍奴黠,爛醉籬邊不用錢?!盵6]4464楊萬里《子上持豫章畫扇其上牡丹三株黃白相間盛開一貓將二子戲其旁》:“暄風暖景政春遲,開盡好花人未知。輸與貍奴得春色,牡丹香里弄雙兒。”[5]42冊,26256李石《題馬仲友畫花下貓二首·其一》:“花相春歸畫錦仙,輕云羃羃護花天。莫燒高燭三更月,自有真香一炷煙?!盵5]35冊,22312貓醉薄荷、花間嬉戲、銜蟬撲蝶,若非細致觀察則無法在詩畫中傳神。在這些貓畫與題畫詩中,貓捕鼠捉鳥的動物習性被隱去了,被賦予了風雅的文化意蘊。

      然而,貓的人文內涵不止于此。與文人養(yǎng)貓的初衷相同,僧人養(yǎng)貓也有護持經卷藏書的目的,但在他們看來,貓不僅是捕鼠的功臣,更是佛性具足的瑞獸。俄藏敦煌寫卷Дx.00147v有《貓兒題》一詩,最早由柴劍虹先生注意到并整理抄錄,詩云:“邈成身似虎,留影體如龍。解走過南北,能行西與東。僧繇畫壁上,圖下鎮(zhèn)懸空。伏惡親三教,降獰近六通?!?詩中“僧繇畫壁上”為畫貓驅鼠之意,“伏惡親三教”中“三教”為三教合一,“六通”為佛教中的六神通。因詩末有“題記”二字,有學者推測,《貓兒題》應是作為題記抄寫在經卷之后,有祈愿之意[10]。汪泛舟先生在《敦煌詩述異》中指出,《貓兒題》約產生于唐五代或宋,且出于僧人之手,與之相應的是晚唐以后出現(xiàn)了貓佛相關的禪林公案[17]。可見,僧人在公案與偈頌中以貓喻佛,不僅與寺院養(yǎng)貓的現(xiàn)實情況有關,更與貓在佛教中勇猛靈慧的形象密切相關。

      與唐人相比,宋代詩人的詩歌取材更為廣泛、更為日常,無事不可入詩,因而,養(yǎng)貓、畫貓、以貓說禪構成了宋人書寫貓趣的背景與詩材。整體而言,以貓入詩體現(xiàn)了宋人以俗為雅的詩學思想。“以俗為雅”并非以俗代雅,宋人并非崇尚俚俗,而是“在崇尚高雅的審美理想之外,另有一種穿越俚俗的別樣的超越境界,其間含有雅俗共賞的詩學兼容意味。”[18]12其中,最為顯著的特點是將日常生活藝術化、哲理化,養(yǎng)貓捕鼠本是尋常不過的需求,在宋人筆下卻有了穿柳裹鹽、聘貓護書的詩意;貓花間玩耍、食薄荷而醉本是尋常的動物習性,在宋詩中卻成了自在安閑、天真自然的情趣;至于貓相乳、貓捕鼠、貓上樹等常見之舉,在宋人眼中更是儒之仁德、佛之慧覺的體現(xiàn)。同時,與前代相比,貓趣詩的大量出現(xiàn)還反映出宋詩中人文意象增多的趨勢。宋代文人的日常生活與詩文創(chuàng)作往往與書齋密不可分,在吟詠書齋環(huán)境與文房陳設之際賦予了尋常事物雅致的文人氣息,創(chuàng)造了具有典型意義的書齋意象[19]。然而,宋人的書齋不僅有諸多藏書和各色陳設,貓也常常出現(xiàn)在書齋詩中,與書、硯、墨、香等意象一同出現(xiàn),成為人文化的動物意象,共同營造了宋人的書齋意趣。并且,不同于尋常的書齋意象,貓在詩歌中的人文意象化本就是化俗為雅的過程,其中隱藏的是宋代文人自覺追求雅俗互攝、中庸平和的審美情調。正是由于宋人對“中和之美”的推崇,以往被“雅”文學排除在外的生活化、平民化、通俗化意象在此時進入到詩的創(chuàng)作范疇之中[20],拓展了宋詩的體物說理的藝術表現(xiàn)力,同時也展現(xiàn)出了宋代文人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如上所述,宋詩中的貓趣書寫首先得益于宋人對貓的喜愛,乞貓捕鼠、書齋相伴的經歷使文人能夠以愉悅的心情、生動的筆墨勾勒貓栩栩如生的神態(tài)。在宋人眼中,貓不同于花鳥魚蟲,不僅是供實用與玩賞的動物,相乳之仁、捉鼠之趣更是儒德與禪慧的象征。就宋詩人文意象的發(fā)展趨勢而言,貓趣詩所反映的是宋代文人對傳統(tǒng)的自然與動物意象深入挖掘、賦予新生的創(chuàng)作理路,同時也體現(xiàn)出宋人日?;?、藝術化、哲理化的書寫傾向與審美意趣。進言之,貓趣詩不僅是宋代文人調和雅俗的詩學觀念的縮影,其價值更在于讓我們通過貓這一意象得以窺見宋代文人的生活習俗與精神世界,以及他們通過對傳統(tǒng)詩歌意象的發(fā)掘在唐詩之外另筑高峰的文化追求。

      猜你喜歡
      公案捕鼠貓兒
      貓兒和鈴鐺
      捕鼠記
      捕鼠能手小花貓
      中國公案小說
      新傳奇(2018年36期)2018-05-14 03:47:38
      歪寫數(shù)學史:絕代雙驕和數(shù)學史上最大公案
      拉里不走 唐寧街10號“捕鼠官”續(xù)任
      海外星云(2016年15期)2016-12-01 04:18:18
      一只貓兒沒尾巴
      杰里的計謀
      抬頭又見王曉湘*——中國現(xiàn)代修辭學史中一樁公案之發(fā)掘
      當代修辭學(2010年1期)2010-01-23 06:35:18
      飛狐貓貓兒住我家
      永春县| 巫溪县| 平乡县| 天门市| 博罗县| 眉山市| 徐闻县| 黄山市| 包头市| 洛南县| 玉环县| 任丘市| 潍坊市| 木里| 轮台县| 兴山县| 高淳县| 集贤县| 资阳市| 时尚| 长宁区| 汉源县| 浮山县| 辽阳市| 吉木萨尔县| 柯坪县| 喀喇| 武强县| 平邑县| 黄浦区| 甘南县| 石阡县| 昌江| 米泉市| 白银市| 汉源县| 嘉善县| 伊通| 新巴尔虎右旗| 句容市|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