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本帥
云南的石林,我本就仰慕已久。自從看了影片《阿詩瑪》后,更是產(chǎn)生了探望“阿詩瑪”的愿望。善良、美麗、堅貞的阿詩瑪,是撒尼族人民的驕傲,是美的化身。云南石林,就是“阿詩瑪”的故鄉(xiāng)!
我終于有了一次機(jī)會,來到了春城——昆明。從這個海拔1800 米的高原城市出發(fā),汽車在蜿蜒的沙石公路上行駛3 個小時,行程126 公里,到達(dá)了路南彝族自治縣石林。我們一下車,就被眼前的一潭碧水和聳立著的奇峰異石所吸引。那水清得發(fā)綠,綠得可愛,水中長出一支支石筍,直刺藍(lán)天;一朵朵石蓮,倒映在清粼粼的水波里。一石擊水,波動、天搖、云飄、峰倒,是幻境,還是水墨畫?有人急忙打開照相機(jī),咔嚓咔嚓地拍起來。我們的導(dǎo)游——兩位穿著鮮艷民族服裝的撒尼族姑娘笑著說:這叫石林湖。你們別忙,好景在后頭呢!
我們穿過翠柏叢,登上了“獅子亭”。這兒地勢高,放目遠(yuǎn)眺,可觀石林全貌。石林,真是名不虛傳,“萬千石筍拔地起,森嚴(yán)刀劍指向天”。導(dǎo)游小吳說,石林面積很大,有四十多萬畝,現(xiàn)在常供游覽的約一千二百畝。這石林的形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神話傳說:惡神張果老居心不良,手握長鞭,用魔法把遠(yuǎn)處的群山往金沙江驅(qū)趕,妄圖堵江淹沒撒尼村寨。可是,趕呀趕呀,趕到這里就天亮了,群山不肯走,變成了聳立著的石峰。張果老發(fā)怒了,狠狠地一鞭,打得每座石峰都留下了痕跡。還有一種科學(xué)解釋:據(jù)地質(zhì)學(xué)家的考察鑒定,這個石林是二億七千萬年到二億五千萬年前的古生代二疊紀(jì)淺海相沉積的石灰?guī)r侵蝕而成的。原來這里本是一片汪洋,還沉積了厚層的石灰?guī)r。經(jīng)過各個時期的造山運(yùn)動,地質(zhì)的變化,海底上升為陸地,這些石灰?guī)r裸露地表,長期受雨水及水流的溶蝕,逐漸形成了石芽、石溝。隨著溶溝的加深加寬,形成了石林和孤峰,這就是溶蝕和淋蝕等地質(zhì)作用的結(jié)果。
聽著小吳既浪漫又科學(xué)的介紹,大增了我們的游興。在她的指點下,我們繞著石峰攀巖鉆洞。眼前一處奇峰,刻著斗大的兩個紅字:石林。喔,原來這才是統(tǒng)括石林的“招牌”!往前走,便是被人們稱為“千鈞一發(fā)”的危險去處:兩座石峰拔地擎天,橫架著一塊巨石,仰頭觀看,真有點嚇人,其形勢好像就要倒下來,我的心砰砰跳得厲害,便趕快離開。移步不遠(yuǎn),是一道狹縫,旁邊有四個字:胖子可免。一看,大家都笑了,不管瘦胖,都想試一試,貼著巖石慢慢前進(jìn)。除“特大號”胖子外,都順利通過了,樂得蹦蹦跳。
我們上坡下坡幾番迂回曲折后,呈現(xiàn)眼前的是一對戀人石——喜相逢。姑娘披著紗巾,露著笑臉貼近她的戀人;小伙子閃著發(fā)亮的雙眼,向姑娘傾吐小別后的情思,他倆談得是這么地親熱,這般甜蜜勁兒,真像有說不完的話兒。
“‘阿詩瑪’找到了!快來看呀!”前面的人一喊,大家拔腿向前飛奔。“阿詩瑪”果真見到了!這座石峰,形如撒尼族姑娘披著美麗的斗篷,背著背簍,微微抬頭凝視前方,是那么的大方、可愛、秀氣。人們議論開了:阿詩瑪反抗土司搶占,遠(yuǎn)走高飛了;剛才見到的一方巨石有一裂縫,就是阿黑找不到阿詩瑪時發(fā)急抽打的鞭痕;阿黑跑錯了路,阿詩瑪在這兒等他呢,變成了一柱石峰,還仰著頭目光朝遠(yuǎn)處看望,尋找她的阿黑哥哩!
我們這些漢族、回族、朝鮮族、撒尼族同胞——中華民族的兄弟姐妹歡聚一堂,被眼前情景所陶醉,攜手并肩,在“阿詩瑪”石峰前攝影留念,唱著影片《阿詩瑪》的插曲,歌唱今日的自由幸福,歌唱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