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亞亞
提及查爾斯·狄更斯,高爾基曾說,他“不僅是一位反映現(xiàn)實,而且還盡力對現(xiàn)實起作用的作家”。作為十九世紀英國最偉大的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大衛(wèi)·科波菲爾》,在作品中呈現(xiàn)了19世紀中葉英國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下面,筆者就從寫作視角與主題思想兩個角度對作品進行賞析。
一、寫作視角
作者選用第一人稱來敘事,讓“我”這個見證者來講述故事,能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使作品富有真實感?!拔摇笨梢噪S意吐露心聲,讓讀者感受到孩童的率真,并了解童工的真實遭遇及他所接觸到的周圍的人的狀況。
小說中的大衛(wèi)雖然比同齡人成熟,但畢竟只是一個孩子。他對生活仍然抱有期待。即使生活給他一點小小的饋贈,也會讓他倍感開懷。作者通過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展現(xiàn)了主人公內(nèi)心深處對幸福生活的期待。“星期六的晚上是我最高興的時候:一方面是因為我回家時口袋里有六七個先令,一路上可以進那些店鋪看看,琢磨琢磨這筆錢可以買些什么,這是件很適意的事?!睂σ粋€成年人而言,“六七個先令”或許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對大衛(wèi)而言,卻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可以讓他高興上一陣子。他總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nèi),努力地取悅自己,讓自己活得更開心一點。作者對主人公的心理活動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在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同時,展現(xiàn)了主人公的脆弱?!皬膩頉]有人給過我任何勸告、建議、鼓勵、安慰、幫助和支持,這一點,就像我渴望上天堂一樣,腦子里記得一清二楚!”大衛(wèi)所面對的社會環(huán)境是復雜的。為了生存,他必須忍受各種痛苦,與各種人物打交道。作者借此表達了角色內(nèi)心的憤慨、痛苦與悲傷。大衛(wèi)在孩童時代便失去了父親,接著又被繼父趕出家門,靠給人做工勉強維持生計。在這期間,他結識了許許多多的人,如貨行老板、貨行伙計、房東夫婦……可是這些人自己也過得很不如意,自然不會再去關注這樣一個孤兒。社會在大衛(wèi)的眼中是冷酷無情的。他不但需要自食其力,還要忍受他人的白眼、嘲諷、奚落、傷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黑暗的社會給他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面對外界強加給自己的一切,大衛(wèi)并沒有選擇自暴自棄,而是不斷地安慰自己,不斷地成長。“現(xiàn)在,每當回憶起少年時代那一點點挨過來的痛苦歲月,我也不知道,我替這些人編造出來的故事中,有多少是被我想象的迷霧籠罩著的記得十分真切的事實!……”作者從一個孩子的角度對現(xiàn)實世界進行了揭露與批判,引人深思。
二、主題思想
作者通過講述一個孤兒的不幸遭遇,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幅廣闊的社會生活的畫卷,揭露了資產(chǎn)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司法界的黑暗腐敗和議會對人民的欺壓。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屬于不同階層的人物形象,特別是勞動者的形象,表達了對弱小者的深切同情。
19世紀,英國進入資本主義高度發(fā)達的時期,社會經(jīng)濟異常繁榮,但各個階級之間的矛盾變得日益尖銳。小說的主人公大衛(wèi)獨自一人四處漂泊、艱難謀生,不得不面對種種磨難。由于年紀尚小,大衛(wèi)無法很好地應對外界帶給他的傷害,只能默默地承受著,不斷地安慰自己。“貨行的房子又破又舊,有個自用的小碼頭和碼頭相連,漲潮時是一片水,退潮時是一片泥。這座房子真正是老鼠橫行的地方。它那些鑲有護墻板的房間,我敢說,經(jīng)過上百年的塵污煙熏,已經(jīng)分辨不出是什么顏色了;它的地板和樓梯都已腐爛;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東奔西竄,吱吱亂叫;這兒到處是污垢和腐臭:凡此種種,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時此刻眼前的情景了。”作者借此展現(xiàn)了當時英國的社會風貌。資本家為了雇傭更加廉價的勞動力而大量使用童工。在殘酷的剝削下,許多童工貧病交加,甚至過早夭折,揭露了盛世下的陰暗面,批判了資本家一味追逐私利而不顧道德底線和法度情理的丑惡行徑,體現(xiàn)了作者對英國童工制度的批判?!安贿^我記得,當時我通常在6點鐘起床,在去監(jiān)獄前的這段時間,我就在街上溜達。我最喜歡溜達的地方是倫敦橋。我習慣坐在石橋的某個凹處,看過往的人們,或者趴在橋欄上,看太陽照在水面泛出萬點金光,照到倫敦大火紀念塔嚴頂上的金色火焰上……”倫敦雖然是一座繁華的城市,但是對大衛(wèi)而言,所有的繁華都屬于別人,他所擁有的只有一顆心。他期盼著有一天,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能擺脫不幸的命運,過上美好的生活。盡管這種想法在沉重的現(xiàn)實面前是如此的不切實際,但他從未放棄過。
總之,作者以大衛(wèi)的視角展現(xiàn)了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揭露了金錢對于家庭、婚姻、社會的腐蝕作用,批判了社會中人性的缺失以及道德的淪喪,表達了對患難與共、自強不息等優(yōu)良品質(zhì)的肯定與贊揚。